期刊文献+
共找到73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词“三”的文化意义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舒志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讨论数词“三”的产生及其特点。“三”是一个很平常而且大量使用的数词 ,含有“三”的词语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作为一个数词 ,它具有“成熟”、“完满”、“概指”、“稳定”等内涵和特点 ,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
关键词 数词 “三” 文化意义 汉语 成数 满数 概数 稳数
下载PDF
国外著名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 被引量:17
2
作者 龚晓斌 兰夏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4-86,共3页
校训能折射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国外著名大学校训的词汇、句子结构、修辞手段等各具特点,并传达出大学理念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 国外著名大学 校训 语言特点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孔子学院的文化意蕴与文化传播交流的路径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兴福 《甘肃高师学报》 2010年第3期126-132,共7页
孔子学院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承担着汉语推广的重要使命。而语言是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语言的同时意味着学习文化,推广语言的同时也必然要宣传文化。孔子学院的诞生,不仅意味着中国已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历史大潮... 孔子学院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承担着汉语推广的重要使命。而语言是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语言的同时意味着学习文化,推广语言的同时也必然要宣传文化。孔子学院的诞生,不仅意味着中国已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历史大潮,而且也意味着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开始走向新的历史起点。孔子学院的兴起可以进一步消弭中外文化上的隔阂与国际交往中的偏见,还原真实的中国,因此,它也是我们实现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文化意蕴 文化传播 交流路径
下载PDF
楚雄彝族服饰的种类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14
4
作者 郝云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4-86,共3页
楚雄彝族支系繁多,各个支系服装的款式、图案和选色上都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色。从这些服饰中体现出来的夸张艺术造型和大胆配色,是彝族审美与文化功利性的结合,是情感表达与文化意蕴表达、传递的结合。
关键词 彝族服饰 文化内涵 民族审美
下载PDF
白马藏族服饰图案的形式特征及文化含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余永红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5-28,55,共5页
白马藏族服饰以其独特的结构、色彩、款式以及寓意深厚的民族服饰图案,形成了独特的白马藏族服饰文化。其中服饰图案又是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视觉符号和载体,内容丰富,形式独特,文化意蕴深厚,既涵盖了白马藏族民族文化的内核,也传达出白... 白马藏族服饰以其独特的结构、色彩、款式以及寓意深厚的民族服饰图案,形成了独特的白马藏族服饰文化。其中服饰图案又是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视觉符号和载体,内容丰富,形式独特,文化意蕴深厚,既涵盖了白马藏族民族文化的内核,也传达出白马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更体现出白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藏族 服饰图案 形式特征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英语习语汉译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谭卫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8-132,共5页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能折射出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共性、相似性与个性。习语的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文章首先诠释习语,指出习语翻译研究现状,并比较主要翻译策略。接着,作者结合丰富的实例,论证英语习语的主要翻译方法——...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能折射出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共性、相似性与个性。习语的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文章首先诠释习语,指出习语翻译研究现状,并比较主要翻译策略。接着,作者结合丰富的实例,论证英语习语的主要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直译加意译法;其中,直译法和意译法又分别细分为三种翻译策略予以详悉探究。最后,作者提出以直译法为主、其他译法为辅的主张,强调直译法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习语 文化含义 翻译策略 直译法 意译法 直译加意译法
下载PDF
论苗族蜡染的技艺特征——以云南文山苗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化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3-137,共5页
分布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蜡染工艺从形式上虽有差异,但也具有一定的共性技艺特征。蜡染工艺的技术表现决定着最终图案与色彩的兑现,而云南文山苗族蜡染艺术从形式上讲,呈现出着浪漫主义风格和神秘的色彩,它所孕育的女性文化及... 分布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蜡染工艺从形式上虽有差异,但也具有一定的共性技艺特征。蜡染工艺的技术表现决定着最终图案与色彩的兑现,而云南文山苗族蜡染艺术从形式上讲,呈现出着浪漫主义风格和神秘的色彩,它所孕育的女性文化及崇拜自然的价值观念将娴熟的技艺与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传统的蜡染艺术更是古苗人携带者情感与智慧所撰写的一部民族文化视觉史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染 工艺技术 图案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应用翻译中文化内涵的有效“呈现”——对现有“增益-明示”翻译方法的修辞再认识与运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小慰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20,共7页
"文化走出去"不仅与典籍翻译息息相关,与充满现实气息的应用翻译同样密不可分。文章结合例证,对传统的"增益-明示"翻译方法从修辞角度进行了重新思考,论证"增益-明示"除了能够发挥语言功能和语用功能外,... "文化走出去"不仅与典籍翻译息息相关,与充满现实气息的应用翻译同样密不可分。文章结合例证,对传统的"增益-明示"翻译方法从修辞角度进行了重新思考,论证"增益-明示"除了能够发挥语言功能和语用功能外,还具有"呈现"的修辞功能。文章同时围绕"选择"和"表达"两方面,用实例说明如何在应用文本外译过程中得体应用这一修辞策略,使相关文化内涵更加有效地"呈现",提升其价值并达到整体增效,吸引受众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兴趣,提高译文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翻译 文化内涵 增益-明示 “呈现”
原文传递
汉维数字禁忌文化浅析 被引量:9
9
作者 丁鹏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5-58,共4页
本文分别阐述了汉维数字的文化涵义及色彩,揭示了汉维数字禁忌文化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数字禁忌 文化色彩 维汉差异
下载PDF
吉州窑天目釉茶盏的装饰艺术及文化意蕴探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会安 曾晓云 曾向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9-361,共3页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名闻遐迩的综合性民窑,产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色彩。剪纸贴花、木叶纹、窑变釉等装饰具有独特性。天目釉茶盏最具时代艺术的温厚与含蓄,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附丽与美丽的高度统一。剪纸贴花、木...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名闻遐迩的综合性民窑,产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色彩。剪纸贴花、木叶纹、窑变釉等装饰具有独特性。天目釉茶盏最具时代艺术的温厚与含蓄,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附丽与美丽的高度统一。剪纸贴花、木叶纹及各色窑变釉等装饰体现了“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之美和含蓄、内向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州窑 天目釉茶盏 装饰 文化意蕴
下载PDF
桃花坞木刻年画文化意蕴对服装创意思维的启示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丹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剖析桃花坞木刻年画层次丰富的文化意蕴,解读其所蕴含的地缘文化观念、人文精神及审美情趣,寻求与现代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契合点。从当今消费者的审美意识与人文诉求出发,探索对服装创意思维的启示,提出回归自然本真之美,关注人体与... 剖析桃花坞木刻年画层次丰富的文化意蕴,解读其所蕴含的地缘文化观念、人文精神及审美情趣,寻求与现代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契合点。从当今消费者的审美意识与人文诉求出发,探索对服装创意思维的启示,提出回归自然本真之美,关注人体与面料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形生意象,糅合与诠释本土文化的味道;从意到形,由感性把握到理性分析的思维模式转变,以期能够开启服装创意思维潮流,让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形成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坞木刻年画 文化意蕴 服装创意思维 启示
下载PDF
民谣类短信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观照 被引量:7
12
作者 毛力群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91-95,共5页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已被普通民众所广泛接受,民谣类短信正是借助手机这一载体,以其"草根"智慧独特的幽默诙谐、清醒快捷针砭时弊的讽刺意味而蓬勃兴起。本文从分析民谣类短信的语言特征入手,观照其所反映的普...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已被普通民众所广泛接受,民谣类短信正是借助手机这一载体,以其"草根"智慧独特的幽默诙谐、清醒快捷针砭时弊的讽刺意味而蓬勃兴起。本文从分析民谣类短信的语言特征入手,观照其所反映的普遍的社会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短信 民谣 语言特征 文化观照
下载PDF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文化底蕴、生成逻辑与理论特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维军 杨丽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2,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其理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革命文化,奠基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理论的生成是基于自身特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其理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革命文化,奠基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理论的生成是基于自身特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而演进的,构建了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全程视角。其理论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品格,体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斗争性和引导性相统一、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统一、思想内涵深刻性与话语表达亲和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 文化底蕴 生成逻辑 理论特质
下载PDF
试论数字成语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汤景鑫 刘雪芹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95-99,共5页
数字在成语中充分发挥了其独具一格的特色,通过对含有数字成语的感情色彩分布和数量的考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解释从"一"到"九"各个数字的意义,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 数字 成语 文化意义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建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6,81,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由观念形态转为实践形态的过程。从文本依据、精神内涵、理论层面、文化意蕴、学科建设和当代视野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依据 精神内涵 理论层面 文化意蕴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基于历史文化语境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16
作者 李腾飞 冯淑君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202-208,共7页
历史文化语境是指能够帮助理解文言文深层意义的外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概念的集合。借助历史文化语境,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带有文化意味的表达形式,进而理解其深层文化意义。基于历史文化语境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主要有:准确... 历史文化语境是指能够帮助理解文言文深层意义的外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概念的集合。借助历史文化语境,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带有文化意味的表达形式,进而理解其深层文化意义。基于历史文化语境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主要有:准确把握某些文言字词的特定文化含义,深度理解文言文表达方式的文化意蕴,深刻领会历史语境中的思想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语境 文化含义 文化意蕴 思想文化
下载PDF
《全唐诗》中的“灵芝”文化意蕴考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振涛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灵芝"作为一种仙草、仙药甚或是超自然的祥瑞之物,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人诗歌作品中的"灵芝"意象,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蕴。在唐人那里,"灵芝"作为神话传说中的仙草圣物,与上古时代瑶姬... "灵芝"作为一种仙草、仙药甚或是超自然的祥瑞之物,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人诗歌作品中的"灵芝"意象,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蕴。在唐人那里,"灵芝"作为神话传说中的仙草圣物,与上古时代瑶姬精魄及巫山神女的凄美传说密切相关。瑞草"灵芝"作为图谶巫术中一种隐秘的政治变革力量,它的出现又是天人感应、政治祥瑞与伦理教化的具体体现。唐人在作品中不断翻唱"灵芝"谣曲,对秦末汉初"商山四皓"的隐逸传说心驰神往。此外,唐诗作品的"芝田"主要意指道教神话中的"灵芝"产地,同时又喻指人们所耕种的沃土良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作品 “灵芝”意象 文化意蕴
下载PDF
略论纳西族饮食习俗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福泉 《民族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25-33,100-102,共12页
本文从东巴古籍记载的饮食习俗和当代的延续、饮食禁忌与民间信仰的关系、食品祭祀和相关的水土观念、纳西族饮食中的民族文化融合以及饮食烹饪习俗中的社会性别和长幼观念五个方面探讨了纳西族饮食习俗的文化意蕴。纳西族的饮食文化源... 本文从东巴古籍记载的饮食习俗和当代的延续、饮食禁忌与民间信仰的关系、食品祭祀和相关的水土观念、纳西族饮食中的民族文化融合以及饮食烹饪习俗中的社会性别和长幼观念五个方面探讨了纳西族饮食习俗的文化意蕴。纳西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纳西族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较大的变迁。其从古相沿的饮食文化,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精华,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和创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学 纳西族 饮食习俗 文化意蕴
下载PDF
汉魏六朝诗中团扇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欣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22,共4页
团扇自班婕妤《怨歌行》始进入诗歌成为意象,此后经魏晋南北朝诗人们反反复复的动情歌咏,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因素,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风气与文人的审美取向。然而,团扇作为宫怨弃妇的象征始终是最主要的文化意蕴,并成为怨女思妇... 团扇自班婕妤《怨歌行》始进入诗歌成为意象,此后经魏晋南北朝诗人们反反复复的动情歌咏,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因素,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风气与文人的审美取向。然而,团扇作为宫怨弃妇的象征始终是最主要的文化意蕴,并成为怨女思妇常用的情感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扇 意象 文化意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