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旅融合发展视域下大运河文化建设的地方响应研究——以中国大运河江浙段沿线城市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侯兵 金阳 胡美娟 《中国名城》 2021年第9期50-59,共10页
文化建设是彰显大运河遗产价值和功能的系统工程,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两大重大事项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一直是重要任务之一。以中国大运河江浙段沿线城市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各地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政... 文化建设是彰显大运河遗产价值和功能的系统工程,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两大重大事项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一直是重要任务之一。以中国大运河江浙段沿线城市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各地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和规划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沿线地区形成了以生态环境治理和景观改造提升为基础、以航运交通和经济空间布局为依托、以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目标的整体性地方响应特征;从沿线地区的响应行动来看,大运河文化建设已经融入各地文旅融合发展实践中,但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区位与交通、城河空间关系、遗产赋存状态以及文旅融合发展能力等四重动力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对大运河文化建设的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发展 大运河文化建设 地方响应 响应机制 中国大运河江浙段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域下江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地方营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伟容 陶卓民 +1 位作者 朱振峰 曹艳琴 《中国名城》 2023年第10期91-96,共6页
地方营造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带动旅游发展的重要路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在民族复兴、文化强国的历史语境下,对大运河“地理空间”注入特定的意义和价值,使其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的公共文化空间,其本身就是大运河... 地方营造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带动旅游发展的重要路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在民族复兴、文化强国的历史语境下,对大运河“地理空间”注入特定的意义和价值,使其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的公共文化空间,其本身就是大运河的“地方营造”。建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打造空间叙事综合体、重现运河人家生活场景、开展运河主题节事活动是江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地方营造的主要路径,应更加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关注根植于地方的传统民俗节事活动,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轮驱动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地方营造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公园 地方营造 大运河 文旅融合 江苏
下载PDF
地方志“八景”与江苏大运河生态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德楠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7-11,共5页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江苏运河沿线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地方志“八景”资料丰富,涉及山岳河流、天文气象、动物植物等景观信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可为大运河生态建设提供历史支撑。今...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江苏运河沿线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地方志“八景”资料丰富,涉及山岳河流、天文气象、动物植物等景观信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可为大运河生态建设提供历史支撑。今后应将其纳入所处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加以认识,统筹推进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讲好大运河文化带的绿色故事:一是利用“八景”文化的丰富内涵为运河景观建设提供支撑;二是利用“八景”生态资源打造地标景观;三是利用“八景”生态资源搞好水环境整治;四是通过运河“新八景”评选加强运河文化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八景” 文化景观 生态建设 大运河文化带
下载PDF
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水利立法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全林 曹东平 游益华 《中国水利》 2019年第4期9-12,共4页
分析了水利工作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面临的使命和任务,确立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水利立法思路,提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应当重点处理好全局和局部、保护和利用、防洪和生态、运河本体和流域区域、当前和长远、传承和创新等关系,促进... 分析了水利工作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面临的使命和任务,确立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水利立法思路,提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应当重点处理好全局和局部、保护和利用、防洪和生态、运河本体和流域区域、当前和长远、传承和创新等关系,促进大运河防洪排涝、调水供水、水生态保护等功能的有效发挥,实现大运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水利立法 安全 江苏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旅游资源的嵌入式开发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润楠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1-6,共6页
进入“后申遗”时代,如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背景下保护、传承好大运河,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建设成为时代的重要使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决定,大运河文化... 进入“后申遗”时代,如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背景下保护、传承好大运河,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建设成为时代的重要使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决定,大运河文化带作为文化旅游融合型载体,具有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探讨的典范价值。在“文旅融合”研究背景下,深入挖掘大运河自身存在的文旅价值,以此为基础,以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为例,对相应旅游资源进行嵌入式开发分析,提出强化整体规划、聚焦重点逐步推进旅游资源开发提档升级、运用智慧化手段建设文化嵌入旅游资源开发机制三大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大运河文化带旅游资源嵌入式开发的切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旅游资源规划 嵌入式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