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被引量:79
1
作者 陈印军 易小燕 +1 位作者 方琳娜 杨瑞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7-1131,共15页
【目的】分析未来中国耕地数量和粮食增产潜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1980/1996—2013年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系列数据为样本,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预测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 【目的】分析未来中国耕地数量和粮食增产潜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1980/1996—2013年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系列数据为样本,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预测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比、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并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品种区试单产水平"、趋势单产等多视角分析未来全国粮食增产潜力。【结果】到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2×10~8 hm^2,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占比为66﹕3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2×10~8 hm^2;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有68.9%的增产潜力,从"品种区试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有35.5%的增产潜力,从趋势单产看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潜力为6.34×10~8—6.53×10~8 t,与2013年相比增产5.3%—8.5%。【结论】未来中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小幅减少之势,但在粮食作物单产不断提高的拉动下,未来中国粮食总生产能力继续呈上升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复种指数 粮食生产潜力 粮食安全 中国
下载PDF
中国耕地变化及其对生物生产力的影响———兼谈中国的粮食安全 被引量:41
2
作者 邓祥征 黄季焜 Scott Rozelle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70,共6页
利用覆盖中国国土的Landsat遥感数据,本文监测了1986-2000年间耕地的变化态势,并利用农业生态区划模型,计算了耕地变化导致其生物生产力的变化。研究表明,1986-2000年耕地面积增加了265万公顷(或增加了2%),耕地的平均生物生产力下降了2.... 利用覆盖中国国土的Landsat遥感数据,本文监测了1986-2000年间耕地的变化态势,并利用农业生态区划模型,计算了耕地变化导致其生物生产力的变化。研究表明,1986-2000年耕地面积增加了265万公顷(或增加了2%),耕地的平均生物生产力下降了2.2%;研究还发现,耕地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没有造成显著影响。适度的耕地非农化是不可避免的,人为遏制这一转移趋势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耕地变化 生物生产力 粮食安全 中国
下载PDF
中国耕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巧芹 李子君 +2 位作者 吴克宁 马建辉 郭爱请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3年第2期127-130,148,共5页
对中国耕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整理潜力测算已由数量潜力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发展,但目前耕地整理潜力分级的主要依据是新增耕地面积和产能提升潜力,且主要通过调查已实施典型整理项目确定新... 对中国耕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整理潜力测算已由数量潜力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发展,但目前耕地整理潜力分级的主要依据是新增耕地面积和产能提升潜力,且主要通过调查已实施典型整理项目确定新增耕地系数和产能提升目标状态,科学依据不足。亟需通过多学科理论和实践融合,科学确定产能目标状态,建立统一的多因素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模型,为耕地整理潜力测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整理潜力 数量潜力 产能潜力 测算方法
下载PDF
中国耕地整治生态潜力测算方法 被引量:26
4
作者 唐秀美 潘瑜春 +1 位作者 郝星耀 刘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70-277,F0003,共9页
为合理测算耕地整治生态潜力,指导区域土地整治生态建设,该研究在耕地整治数量、质量潜力测算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值表征耕地整治生态潜力,提出了全国耕地生态潜力的测算方法,并以县为单位,对全国的耕地整治生态潜力进行... 为合理测算耕地整治生态潜力,指导区域土地整治生态建设,该研究在耕地整治数量、质量潜力测算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值表征耕地整治生态潜力,提出了全国耕地生态潜力的测算方法,并以县为单位,对全国的耕地整治生态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的耕地整治生态潜力巨大,生态服务价值总量达到6.14×1011元;潜力较高的县集中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其次是东部地区的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大部分县的生态潜力也较高;潜力较低的县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闽粤琼地区和青藏区。该研究探索了耕地整治生态潜力的新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对掌握全国耕地整治潜力分布特点、指导区域土地整治生态建设、确定全国的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重点区等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生态 计算 耕地 潜力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耕地整理潜力评价——以南宁市江南区为例 被引量:19
5
作者 邵晖 胡宝清 王瑜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6-151,共6页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影响耕地整理潜力的因素很多,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指导耕地整理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南宁市江南区为研究区域,依据耕地整理的综合目标,从耕地可利用空间扩张...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影响耕地整理潜力的因素很多,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指导耕地整理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南宁市江南区为研究区域,依据耕地整理的综合目标,从耕地可利用空间扩张潜力、生态环境改善潜力和生产力提高潜力三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构建了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二级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运用评判模型把南宁市江南区61个行政村划分为Ⅰ、Ⅱ、Ⅲ、Ⅳ四个耕地整理潜力等级。评价结果表明,Ⅰ、Ⅱ级耕地整理潜力区主要分布在苏圩、延安、吴圩、江西镇,适合规划为将重点整理项目和近期开发项目。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达为评价单元对每一潜力等级的隶属程度,较好地解决耕地潜力级别归属模糊性问题,使评价结果更切合实际,为进一步划定耕地开发整理区、安排项目规划和实施时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整理 潜力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江南区
下载PDF
基于土地整治的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潜力测算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婕 魏朝富 +2 位作者 刘卫平 钟守琴 信桂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132,共11页
准确地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和科学地测算耕地质量潜力对耕地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我国现有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对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套服务于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 准确地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和科学地测算耕地质量潜力对耕地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我国现有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对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套服务于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方法;并通过准确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确定提升方案,测算了重庆市綦江区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结果显示:1)研究区现状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648.02~1 659.33,整治后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761.81~1 783.04,耕地质量平均可提高0.79个利用等;2)得到的现状耕地利用等指数与折算为基准作物的实际产量的相关性(R^2=0.895 0)大于农用地分等成果(R^2=0.797 4);3)高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水源较为充足的丘陵地带,整治重点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低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陡坡中山地带和有石灰岩分布的喀斯特丘陵区,整治重点为防止水土流失与保护生态环境.本研究提供的潜力测算方法适应了差别化土地整治需求,保证了测算结果的真实性和潜力实现的可行性,可为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耕地质量潜力测算提供参考.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耕地质量提升的核心因子有所差异,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应有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丘陵区 土地整治 耕地质量 潜力测算
下载PDF
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的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尽 孙传敏 +1 位作者 刘莉 刘显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911-2912,297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川西地区5个土地整理项目区新增耕地的研究,分析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途径和不同地区的主要潜力,以期对今后土地整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方法]调查和统计分析法。[结果]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主要途径为归并田... [目的]通过对川西地区5个土地整理项目区新增耕地的研究,分析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途径和不同地区的主要潜力,以期对今后土地整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方法]调查和统计分析法。[结果]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主要途径为归并田块、分散的宅基地搬迁和零星荒草地开发。[结论]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不同,其中平原地区以归并田坎和退宅还耕潜力较大,丘陵地区以整修田坎和开发未利用地潜力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新增耕地 调查和统计分析法 潜力分析
下载PDF
不同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下的耕地潜力评价模型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艳芳 孔雪松 邹亚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24-1128,共5页
设计了农村居民点整理复耕流程,划分了农村居民点城镇化、内部改造与迁村并点3种整理模式,统筹区域农户意愿与经济条件两大影响因子,分标准定量评价不同整理模式下的现实整理潜力。综合考虑坡度、耕作半径、耕地连片度、居耕比等影响因... 设计了农村居民点整理复耕流程,划分了农村居民点城镇化、内部改造与迁村并点3种整理模式,统筹区域农户意愿与经济条件两大影响因子,分标准定量评价不同整理模式下的现实整理潜力。综合考虑坡度、耕作半径、耕地连片度、居耕比等影响因子,以GIS空间分析为平台,构建了不同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下的耕地潜力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耕地潜力 评价模型 GIS 嘉鱼县
原文传递
2005-2008年中国耕地变化对区域生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程传周 杨小唤 +1 位作者 李月娇 纪银晓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0-627,共8页
我国人多地少,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头等大事。而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因此,研究中国耕地变化对区域生产潜力产量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2005-2008年最... 我国人多地少,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头等大事。而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因此,研究中国耕地变化对区域生产潜力产量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2005-2008年最新的气象观测数据和卫星反演数据,并结合2005、2008年耕地数据及其变化数据,从耕地资源的数量变化与质量特征两方面,研究2005-2008年耕地变化对我国全境内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耕地的变化过程中,光温生产潜力增加区与减少区产量变化不对等:增加区增加785.14万t,减少区减少2 543.61万t,净减少1 758.47万t;增加区与减少区光温生产潜力单产不对等:增加区平均光温生产潜力单产为11.89 t/hm2,减少区平均光温生产潜力单产为20.99 t/hm2,后者约为前者的2倍;增加区与减少区空间分布不同:增加区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等西北、东北地区,生态用地开垦是其增加的主要原因,占77.25%,减少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山东、广东等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是其减少的主要原因,占6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区域生产潜力 光温生产潜力
原文传递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方法研究--以营口市鲅鱼圈区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董秀茹 姜欣怡 卢巍巍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00-1305,共6页
分析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及改造方向是耕地提质改造及耕地质量建设工作的基础,因此,合理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方法研究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从分析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素的角度出发,以改善耕地质量限制因素、... 分析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及改造方向是耕地提质改造及耕地质量建设工作的基础,因此,合理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方法研究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从分析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素的角度出发,以改善耕地质量限制因素、补耕地质量"短板",从而达到提升耕地质量为理论依据,构建了耕地质量提升理论潜力测算方法;并依据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因素类型,将待提升质量耕地划分为水条件提升型、土壤条件提升型及地形地貌条件提升型,依据各种耕地质量提升类型的特点,考虑耕地所处区域水文条件、土壤资源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农民的耕作习惯及经济可行性等因素,提出耕地等别现实提升潜力的测算思路。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鲅鱼圈区理论上可提升0.5等和1等的耕地面积分别62.17 hm^2和5.56 hm^2,对应的现实潜力分别为51.20 hm^2和3.83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理论潜力 现实潜力 限制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武功县耕地生产能力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浩浩 李团胜 +2 位作者 赵宏志 史小慧 康欢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3-216,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测算耕地生产能力,合理开发农用地生产潜力,建立了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案体系,并据此以武功县为例,计算了该县农用地自然生产潜力、利用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能力。通过各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级指数和利用等... 为了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测算耕地生产能力,合理开发农用地生产潜力,建立了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案体系,并据此以武功县为例,计算了该县农用地自然生产潜力、利用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能力。通过各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级指数和利用等级指数分别乘以单元面积并累加得到自然生产潜力和利用生产潜力,并利用Logistic模型拟合标准粮产量和利用等指数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现实生产能力。结果表明,武功县自然生产潜力和利用生产潜力分别为107.42×104t和70.05×104t,单位面积自然生产潜力和利用生产潜力分别为39.22 t.hm-2和25.58 t.hm-2,现实生产能力为28.49×104t,单位面积现实生产能力为10.40 t.hm-2。武功县耕地生产能力在空间上差异明显,粮食单产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单位面积现实产能最高和最低的分别为普集镇和游风镇,为13.53 t.hm-2和8.66 t.hm-2,未来西北台塬区的乡镇是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自然生产潜力 利用生产潜力 现实生产能力 LOGISTIC模型 武功县
下载PDF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生产能力测算及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闫玮 张裕凤 郭春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10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在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耕地生产能力的内涵,阐述了耕地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的理论体系,对不同层次耕地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为例,测算了区域耕地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揭示其空间分布规... 在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耕地生产能力的内涵,阐述了耕地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的理论体系,对不同层次耕地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为例,测算了区域耕地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了耕地生产潜力,确定自然条件较好的中南部应是耕地保护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产能力 生产潜力 农用地分等 土默特左旗
下载PDF
喀斯特生态环境良好区与恶劣区耕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以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和波玉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熊康宁 苏维词 《贵州科学》 2000年第1期149-155,共7页
喀斯特环境由于生态结构——功能的差异 ,生物生长速率、进而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和土地承载力不同。采用气候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模型 ,通过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 (代表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仍为较落后的生态经济系统 )与波... 喀斯特环境由于生态结构——功能的差异 ,生物生长速率、进而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和土地承载力不同。采用气候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模型 ,通过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 (代表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仍为较落后的生态经济系统 )与波玉河流域 (代表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严重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的生态经济系统 )的对比研究 ,发现两区水稻和玉米的光温潜力分别较光合潜力下降了 9.6 7%和 11.75% (茂兰 )、2 0 .89%和 16 .84 % (波玉河 ) ,而光温水潜力分别比光温潜力下降了 4 .4 2 %和 6 .76 % (茂兰 )、5.0 4 %和 5.2 6 % (波玉河 ) ;茂兰保护区 4 6个土种的粮食现实生产力为 4 515× 10 3 kg,70 6 5kg/hm2 ,仅比光温潜水力下降了 2 0 .97% ,波玉河流域 6 1个土种的现实生产力为 32 6 4 0× 10 3 kg,5490 kg/km2 ,比光温水潜力下降了 30 .55% ;扣除国家定购粮 ,茂兰保护区人均净占4 83kg,而波玉河流域人均净占 2 88kg。按国家小康标准和温饱标准 ,前者耕地的人口承载量分别是 10 32 8人和1180 3人 ,人口土地承载有余 ,后者人口承载量分别是 74 6 6 5人和 85331人 ,人口土地严重超载 ;为此 ,我们提出贵州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良好区 ,如茂兰保护区有必要建立为多功能的国家公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生态环境 耕地 生产潜力 人口承载力
下载PDF
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可提升潜力空间分布及保护分区——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婷 杨朝现 +3 位作者 钟守琴 李伶俐 史宇微 魏朝富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5-177,共13页
基于地貌尺度划定耕地保护区可为山地丘陵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新的视角。本研究采用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重庆市江津区耕地质量可提升潜力空间分布特征;在与耕地质量可改良因子限制程度相结合的基础上,... 基于地貌尺度划定耕地保护区可为山地丘陵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新的视角。本研究采用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重庆市江津区耕地质量可提升潜力空间分布特征;在与耕地质量可改良因子限制程度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耕地保护分区识别与强度诊断模型,划定不同地貌类型的耕地保护区。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质量可改良因子限制程度总体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带状分布形态;高限制区所占面积最大,占比34.78%。研究区耕地自然等可提升潜力指数呈现东南向西北降低的分布趋势“,随机”型分布较多,占比41.71%;耕地利用等可提升潜力指数呈“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高-高”型“、低-低”型和“随机”型三者分布占比相当。浅丘平坝区应以重点保护为主,将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中丘区应将一般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尽力避免非农建设的挤占;高丘区和山地区应将一般保护与限制保护相结合,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将耕地质量提升潜力与耕地质量限制程度相耦合能够更加明确耕地近期重点保护的区域,同时从地貌尺度划定耕地保护区能够与耕地差异化保护的现实需求相适应,两者可为山地丘陵区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耕地质量 提升潜力 保护分区 山地丘陵区 江津区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算法的可恢复耕地宜耕性评价——以湘阴县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敏 周健 +4 位作者 胡月明 张林 赵清林 秦雅静 陈瑗瑗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60,共12页
为科学有序开展可恢复耕地资源的整治,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可恢复耕地的宜耕性评价方法。选取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工程条件等4个方面的因素,涉及海拔高程、坡度级别、国家自然等、集块面积、国家经济等、... 为科学有序开展可恢复耕地资源的整治,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可恢复耕地的宜耕性评价方法。选取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工程条件等4个方面的因素,涉及海拔高程、坡度级别、国家自然等、集块面积、国家经济等、地块形状等36项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现状可恢复耕地和耕种耕地二分类为因变量,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对耕地宜耕性评价的重要程度,并进一步结合皮尔逊共线性分析和指标关联性分析,最终得到21项影响因素及其权重P值,优化后影响因素的权重P值相对稳定,其中自然因素对可恢复耕地宜耕性的影响权重最大,区位因素和工程因素权重次之,社会经济因素的权重最小。经过验证发现,预测耕种情况与实际耕种情况的符合率高达91.87%,且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预测效果良好。借助上述模型预测得到的湘阴县可恢复耕地地块的宜耕潜力,形成如下认识:全县中西部平原区可恢复耕地宜耕潜力明显优于东部丘陵山区;可恢复耕地中未耕种和即可恢复地块的宜耕潜力高于工程恢复类地块,这些地块均属于良好的整治地块,可优先整治恢复为耕地;从可恢复耕地具体地类来看,坑塘和养殖坑塘类可恢复耕地的宜耕潜力最大,其次为其他林地类可恢复耕地;在耕地整治过程中,应结合可恢复耕地的宜耕性评价,合理有序地开展可恢复耕地的整治;此外,应开展精细化的耕地“非粮化”监测,实施差异化补偿政策,以遏制耕地“非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Boost 可恢复耕地 宜耕性 宜耕潜力 湘阴县
下载PDF
基于进出平衡视角的高原山区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分析——以宾川县为例
16
作者 庄飞 陈国平 +1 位作者 张丹丹 李勇 《地矿测绘》 2024年第2期57-62,66,共7页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增加耕地面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进出平衡政策实质是为了应对耕地非粮化,而高原山区耕地受地形地貌、耕作条件等限制,非粮化现象严重。为此,采用“限制性因子”评价法,从生态环境、立地条件、气候条...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增加耕地面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进出平衡政策实质是为了应对耕地非粮化,而高原山区耕地受地形地貌、耕作条件等限制,非粮化现象严重。为此,采用“限制性因子”评价法,从生态环境、立地条件、气候条件、区位等4个方面选取了1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耕地后备资源指标体系,以典型高原山区宾川县为例,从潜力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3个维度分析其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潜在耕地主要有园地、林地、草地等地类。其中,园地占比最多,占94.6%;经测算全县耕地理论潜力共194340.73 hm^(2),扣除因陡坡、河湖、林区、地灾、生态等不适宜耕种外,实际潜力为23768.98 hm^(2),主要分布在金牛镇、力角镇、州城镇和鸡足山镇等乡镇。研究表明:研究区耕地非粮化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种植投入产出比低群众积极性不高、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耕地流转等综合因素导致;全县耕地潜力较大,但分布零散,耕作条件较差,投入较大,可以考虑将村庄范围内未纳入保护范围的耕地作为未来开发的潜力重点,以利于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研究旨在探索高原山区耕地潜力,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进出平衡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进出平衡 高原山区 耕地潜力 限制性因子 宾川县
下载PDF
基于AHP与熵权法的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以襄汾县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发志 毕如田 +1 位作者 崔茜 杨长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耕地整理活动是促进耕地有效合理利用、保护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对确定评价单元整理优先度,划定耕地整理区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襄汾县为例,通过选取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效率、土地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 耕地整理活动是促进耕地有效合理利用、保护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对确定评价单元整理优先度,划定耕地整理区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襄汾县为例,通过选取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效率、土地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耕地整理迫切度等5个方面,共11个指标,采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耕地整理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各评价单元进行潜力分级。结果表明,襄汾县耕地整理潜力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汾河以东襄汾县城东南部黄土台塬区、塔尔山山区、吕梁山与塔尔山山前倾斜平原区、汾河以西七一水库周边黄土台塬区等4区域,河流堆积地貌区耕地整理潜力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整理 层级分析法 熵权法 潜力分级
下载PDF
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层土壤剥离潜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心佩 钟守琴 魏朝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9-296,I0002,共9页
在开发建设项目日益扩大增长的今天,剥离被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是缓解人地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措施。该文在Arc GIS的技术支持下,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从耕层土壤质量与耕地质量2个角度,提供了一种定量评价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可剥离... 在开发建设项目日益扩大增长的今天,剥离被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是缓解人地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措施。该文在Arc GIS的技术支持下,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从耕层土壤质量与耕地质量2个角度,提供了一种定量评价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可剥离的耕层土壤剥离潜力的方法。将研究区耕层土壤质量等级图层与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质量等级图层叠加,得出江津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可剥离耕层土壤资源潜力,可剥离的耕层土壤总面积达到了30.18 km2,占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总面积的76.39%,主要集中在江津区经济发达、非农建设发展迅速,地势低平、集中连片、交通便利、增值潜力巨大的中北部地区。根据江津区耕层土壤质量等级以及江津区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质量等级,将可剥离的耕层土壤划分为3个等级,以便确定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层土壤剥离的优先秩序以及后备土壤资源;可剥离的优质耕层土壤资源稀缺,一级可剥离耕层土壤面积仅为0.32 km2,占可剥离耕层土壤总量的1.03%,二级可剥离耕层土壤面积为4.64 km2,占可剥离耕层土壤总量的15.37%。因此在丘陵山地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耕地保护任务重大,更需对被占用优质的耕地进行耕层土壤剥离。该文为区域开发建设、耕地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后续的耕层土壤利用规划乃至西南丘陵山地区的非农建设规划布局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 剥离 非农建设 耕地 潜力评价 江津区
下载PDF
耕地质量潜力分级与分区研究——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小娜 张海涛 +1 位作者 童秋英 汪如民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共7页
在分析武汉市耕地质量评价成果的基础上,以耕地质量评价成果为基础,耕地因子组合为单元,GIS软件为支撑,进行耕地质量改造潜力分级和分区,根据武汉市江夏区耕地质量改造潜力分级结果,找出江夏区不同改造潜力级分布单元,综合划分得到45个... 在分析武汉市耕地质量评价成果的基础上,以耕地质量评价成果为基础,耕地因子组合为单元,GIS软件为支撑,进行耕地质量改造潜力分级和分区,根据武汉市江夏区耕地质量改造潜力分级结果,找出江夏区不同改造潜力级分布单元,综合划分得到45个潜力区片,其结果可以为基本农田划定选区、土地整理重点区域划定选区、高产农田规划项目选址等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改造潜力 潜力分区 GIS
下载PDF
MAPGIS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芹芳 许晓婷 +2 位作者 闫芬 杨震 段刚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113,共3页
本文基于MAPG IS和农用地分等成果,运用模型法、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方法,并以实际生产能力为本底,分别以利用生产能力和自然生产能力为预期,测算耕地生产能力的现实潜力和理论潜力,从而得出耕地生产能力及潜力... 本文基于MAPG IS和农用地分等成果,运用模型法、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方法,并以实际生产能力为本底,分别以利用生产能力和自然生产能力为预期,测算耕地生产能力的现实潜力和理论潜力,从而得出耕地生产能力及潜力的分布规律,并以扶风县为例进行了论证,提出了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综合生产能力 农用地分等 生产潜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