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陆边缘弧岩浆成因与大陆地壳形成
被引量:
11
1
作者
朱弟成
王青
+4 位作者
赵志丹
牛耀龄
侯增谦
潘桂棠
莫宣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7,共11页
大陆地壳如何形成是国际学术界长期关注并正在持续攻关的一个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活动陆缘弧的岩浆成因和密度分选过程是理解大陆地壳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的关键。北美白垩纪Cordilleran大陆边缘弧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与底侵幔源岩浆有关的...
大陆地壳如何形成是国际学术界长期关注并正在持续攻关的一个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活动陆缘弧的岩浆成因和密度分选过程是理解大陆地壳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的关键。北美白垩纪Cordilleran大陆边缘弧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与底侵幔源岩浆有关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和岩浆混合,或幔源初始玄武质岩浆的两阶段成分分异过程,以花岗质成分为主的北美内华达地区垂向地壳成分剖面结构可能与榴辉岩相残留体或堆晶岩的拆沉作用密切相关。目前并不清楚亚洲大陆南部以约200 Ma和约90 Ma两个时间断面为代表的中生代冈底斯弧,为何出现大量角闪石岩并具有玄武安山质的平均成分。探究中生代冈底斯弧的岩浆成因、地壳垂向成分结构和地壳形成机制可能有助于或多或少地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成
中生代冈底斯弧
白垩纪Cordilleran弧
青藏高原南部
北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陆地壳形成的一种新方式:再循环地壳物质在地幔楔中的熔融
2
作者
李世民
朱弟成
王青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0-1111,I0003,共13页
增生造山带玄武质弧地壳如何转变为高镁安山质-英安质大陆地壳是理解大陆地壳形成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镁铁质成分可能通过化学过程(如化学蚀变和俯冲作用)或物理过程(如拆沉和刮垫作用)进入地幔,实现地壳成分的转变。但化学和物理过...
增生造山带玄武质弧地壳如何转变为高镁安山质-英安质大陆地壳是理解大陆地壳形成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镁铁质成分可能通过化学过程(如化学蚀变和俯冲作用)或物理过程(如拆沉和刮垫作用)进入地幔,实现地壳成分的转变。但化学和物理过程需要大量的镁铁质物质进入地幔,因此这一观点受到广泛质疑。最近的研究发现,全球增生造山带弧岩浆岩可以划分为低镁和高镁系列。低镁系列可能起源于流体或熔体交代地幔楔或下地壳,而高镁系列可能起源于地幔楔中的混杂岩底辟体。考虑到高镁系列广泛保存,大陆地壳的形成可能与高镁系列的形成相似,都经历了一个两阶段岩浆过程,即从地幔中提取玄武质岩浆并形成低镁系列岩石,随后低镁系列岩石俯冲并发生底辟和重熔,形成高镁系列岩石和大陆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镁系列
高镁系列
混杂岩底辟
增生造山带
大陆地壳形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马和谢坊形变试验场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序俨
张大轩
+1 位作者
陈兆煌
梁全强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3年第1期92-98,共7页
本文对天马和谢坊试验场的三角和基线观测资料进行了应变分析,获得了该试验场的主应变值、主应变方向以及剪应变值。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场的地壳形变特征基本上是由通过该场地的断层所制约,反映了该断层的性质。
关键词
地壳
变形
地震
试验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陆边缘弧岩浆成因与大陆地壳形成
被引量:
11
1
作者
朱弟成
王青
赵志丹
牛耀龄
侯增谦
潘桂棠
莫宣学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研究中心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9175520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304)
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B18048)
文摘
大陆地壳如何形成是国际学术界长期关注并正在持续攻关的一个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活动陆缘弧的岩浆成因和密度分选过程是理解大陆地壳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的关键。北美白垩纪Cordilleran大陆边缘弧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与底侵幔源岩浆有关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和岩浆混合,或幔源初始玄武质岩浆的两阶段成分分异过程,以花岗质成分为主的北美内华达地区垂向地壳成分剖面结构可能与榴辉岩相残留体或堆晶岩的拆沉作用密切相关。目前并不清楚亚洲大陆南部以约200 Ma和约90 Ma两个时间断面为代表的中生代冈底斯弧,为何出现大量角闪石岩并具有玄武安山质的平均成分。探究中生代冈底斯弧的岩浆成因、地壳垂向成分结构和地壳形成机制可能有助于或多或少地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地壳形成
中生代冈底斯弧
白垩纪Cordilleran弧
青藏高原南部
北美
Keywords
crustal
formation
Mesozoic
Gangdese
arc
Cretaceous
Cordilleran
arc
southern
Tibet
North
America
分类号
P542.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88.1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陆地壳形成的一种新方式:再循环地壳物质在地幔楔中的熔融
2
作者
李世民
朱弟成
王青
机构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0-1111,I000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21002,41902047)。
文摘
增生造山带玄武质弧地壳如何转变为高镁安山质-英安质大陆地壳是理解大陆地壳形成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镁铁质成分可能通过化学过程(如化学蚀变和俯冲作用)或物理过程(如拆沉和刮垫作用)进入地幔,实现地壳成分的转变。但化学和物理过程需要大量的镁铁质物质进入地幔,因此这一观点受到广泛质疑。最近的研究发现,全球增生造山带弧岩浆岩可以划分为低镁和高镁系列。低镁系列可能起源于流体或熔体交代地幔楔或下地壳,而高镁系列可能起源于地幔楔中的混杂岩底辟体。考虑到高镁系列广泛保存,大陆地壳的形成可能与高镁系列的形成相似,都经历了一个两阶段岩浆过程,即从地幔中提取玄武质岩浆并形成低镁系列岩石,随后低镁系列岩石俯冲并发生底辟和重熔,形成高镁系列岩石和大陆地壳。
关键词
低镁系列
高镁系列
混杂岩底辟
增生造山带
大陆地壳形成
Keywords
low-Mg
series
high-Mg
series
mélange
diapir
accretionary
orogen
continental
crustal
formation
分类号
P58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马和谢坊形变试验场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序俨
张大轩
陈兆煌
梁全强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福建省地震局
出处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3年第1期92-98,共7页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jj90067课题
文摘
本文对天马和谢坊试验场的三角和基线观测资料进行了应变分析,获得了该试验场的主应变值、主应变方向以及剪应变值。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场的地壳形变特征基本上是由通过该场地的断层所制约,反映了该断层的性质。
关键词
地壳
变形
地震
试验场
Keywords
principal
strain
direction
of
principal
strain
shear
strain
character
of
crustal
de
formation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陆边缘弧岩浆成因与大陆地壳形成
朱弟成
王青
赵志丹
牛耀龄
侯增谦
潘桂棠
莫宣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陆地壳形成的一种新方式:再循环地壳物质在地幔楔中的熔融
李世民
朱弟成
王青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天马和谢坊形变试验场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刘序俨
张大轩
陈兆煌
梁全强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