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迟焦化在我国石油加工中的地位和前景 被引量:64
1
作者 瞿国华 黄大智 梁文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53,共7页
发展重油加工技术是目前炼油工业的突出任务之一。我国重油的轻质化将主要依仗于脱碳过程,其中延迟焦化与重油催化裂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是我国重油加工的主要途径。延迟焦化技术成熟度较高、投资较低,在加工劣质原料、可为乙烯工业提... 发展重油加工技术是目前炼油工业的突出任务之一。我国重油的轻质化将主要依仗于脱碳过程,其中延迟焦化与重油催化裂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是我国重油加工的主要途径。延迟焦化技术成熟度较高、投资较低,在加工劣质原料、可为乙烯工业提供原料以及提高产品的柴/汽比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延迟焦化技术,需要在装置的大型化、生产技术的高效化、装置环境的清洁化以及石油焦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重油加工 减压渣油
下载PDF
盐岩中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储存库稳定性评价标准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吴文 侯正猛 杨春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2497-2505,共9页
由于盐岩属于一类特殊的岩体,储存库的稳定性分析的评价标准与其他岩体有差别,在各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设计规范,多数是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来评价储存库的稳定性。主要做法是根据具体的储存库及其岩体力学特性,预先设置储存库稳定性的一... 由于盐岩属于一类特殊的岩体,储存库的稳定性分析的评价标准与其他岩体有差别,在各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设计规范,多数是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来评价储存库的稳定性。主要做法是根据具体的储存库及其岩体力学特性,预先设置储存库稳定性的一些标准,然后对盐岩及其相关的岩石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到所需要的计算参数,最后通过数值计算来确定储存库的稳定性。系统地提出了盐岩中能源储存库的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和评判标准,这些标准归纳起来有3个方面,即:(1)储存库稳定性标准如不允许出现片邦,不允许出现蠕变破坏、安全矿柱和地面沉降控制准则;(2)储存库密封性标准如最大内压控制准则;(3)储存库可使用性标准如储存库体积收敛性。同时给出一个算例,以说明如何评价储存库的稳定性,并说明对储存库稳定性评判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必要的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盐岩 石油和天然气 储存库 稳定性 评价标准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隐蔽性油气藏成藏规律 被引量:52
3
作者 喻建 宋江海 向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5-37,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隐蔽性油气藏包括两种类型 :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油藏和侏罗系延安组古地貌油藏。三角洲生、储、盖成油地质格架是形成第一种类型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 ,半深湖相暗色泥岩为伸入到生油区的三角洲沉积体提供了油源 ,三角...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隐蔽性油气藏包括两种类型 :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油藏和侏罗系延安组古地貌油藏。三角洲生、储、盖成油地质格架是形成第一种类型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 ,半深湖相暗色泥岩为伸入到生油区的三角洲沉积体提供了油源 ,三角洲河道、河口坝砂体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储油砂体上倾方向岩性变致密成为遮挡 ;第二种类型油藏形成主要受控前侏罗系古地貌形态 ,深切延长组的古河谷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古地形高部位是油气运移的指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性油气藏 中生界 古地貌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系 三角洲 油气运移 油藏 砂体 成藏规律
下载PDF
两种裂解气中轻烃组成差异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51
4
作者 胡国艺 肖中尧 +4 位作者 罗霞 李志生 李剑 孙庆武 王春怡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3-25,共3页
为了寻找干酪根和原油裂解气识别指标,对两种裂解气中轻烃各化合物开展了深入的对比研究。热模拟实验表明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轻烃组成存在差异,在C7轻烃组成中,原油裂解气中甲基环己烷/正庚烷和(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正己烷均... 为了寻找干酪根和原油裂解气识别指标,对两种裂解气中轻烃各化合物开展了深入的对比研究。热模拟实验表明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轻烃组成存在差异,在C7轻烃组成中,原油裂解气中甲基环己烷/正庚烷和(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正己烷均明显高于干酪根裂解气;通过对海相典型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的轻烃组成对比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两种裂解气在轻烃组成上存在差异,原油裂解气中甲基环己烷/正庚烷一般大于1.0,(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正己烷一般大于0.5,而干酪根裂解气则反之。塔里木盆地满东-英吉苏地区天然气轻烃组成具有环烷烃和异构烷烃含量高的分布特征,应用上述指标对该区天然气成气过程进行判识,结果表明满东-英吉苏地区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根 原油 裂解气 轻烃 组成 塔里木盆地 满东-英吉苏地区 原油裂解气 烃组成 应用
下载PDF
树枝状聚酰胺-胺对O/W型模拟原油乳液的破乳性能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俊 陈红侠 +1 位作者 于翠艳 杨锦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0-64,共5页
采用发散合成法以乙二胺为核、甲醇为溶剂 ,交替与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反应 ,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合成了支化代为 1 0~ 3 0的聚酰胺 胺型树枝状高分子 (PAMAM)系列。采用IR和端基分析对PAM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同时采用O/W型的模拟原油... 采用发散合成法以乙二胺为核、甲醇为溶剂 ,交替与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反应 ,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合成了支化代为 1 0~ 3 0的聚酰胺 胺型树枝状高分子 (PAMAM)系列。采用IR和端基分析对PAM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同时采用O/W型的模拟原油乳液评价了PAMAM的破乳性能。结果表明 ,该新型破乳剂与常规破乳剂不同 ,它能迅速地脱出乳液中的油相。 1 0~ 3 0支化代的PAMAM均具有一定的破乳效果 ,其中 3 0代PAMAM在 5 0℃、添加量为 10 0mg/l时 ,能够使含油 5 %的O/W型模拟原油乳液的脱水率达到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型 模拟 原油乳液 破乳性能 树枝状高分子 聚酰胺-胺 合成 模拟乳液 破乳剂
下载PDF
聚丙烯酸二十二酯的合成及其降凝降粘作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云松 戚国荣 +1 位作者 彭红云 高建厂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65,共6页
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二十二酯单体 (BA)。研究了单体聚合条件如溶剂、引发剂种类、引发剂和单体质量分数等对聚丙烯酸二十二酯 (PBA)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考察了该聚合物对原油的降凝降粘作用。结果表明 ,具有... 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二十二酯单体 (BA)。研究了单体聚合条件如溶剂、引发剂种类、引发剂和单体质量分数等对聚丙烯酸二十二酯 (PBA)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考察了该聚合物对原油的降凝降粘作用。结果表明 ,具有长支链烷基的梳状PBA能有效地改善新疆克 乌线混合原油及大庆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在适当的聚合条件下得到的PBA使新疆克 乌线混合原油 (稠油与稀油体积比为 70∶30 ) 15℃时的粘度降低 74 1% ,使大庆原油的凝点降低 2 1℃ ,2 0℃时的粘度降低 79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酯化法 聚丙烯酸二十二酯 降凝剂 流动改进剂 原油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产量发展趋势与多元化供应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邱中建 方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六大产气区,推动了天然气产量和储量的快速增长。通过与美国的对比认为:2030年左右中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000×108m3,进入产气高峰期,天然气高峰期年产量将超过原油高峰期年产量;2035年左右天然气...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六大产气区,推动了天然气产量和储量的快速增长。通过与美国的对比认为:2030年左右中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000×108m3,进入产气高峰期,天然气高峰期年产量将超过原油高峰期年产量;2035年左右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500×108m3;预计到2050年,天然气年产量仍将保持在约2500×108m3。随着“西气东输”等管线的建成投产,天然气下游市场快速发育,天然气需求量迅猛增长,不久将会出现供需缺口。为了满足国内天然气需求,中国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从国外引进管输气和液化天然气,迅速走天然气多元化供应的道路。实行多元化供应后,预计天然气年供应量的高峰值有可能达到4000×108m3,有益于改善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面对当前迅速增加的天然气需求,应同时大力加强国内天然气勘探,迅速增加优质储量。从长远来看,中国低品位天然气资源丰富,应加强勘探并逐步开发利用。2020年以后,中国油气总产量将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年产量 高峰期 国际贸易 多元化供应 资源量 储量 预测 天然气产量
下载PDF
川东宣汉—开江地区恶性井漏特征及地质因素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维斌 马廷虎 邓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川东北部宣汉—开江地区目前为川东地区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区块,钻井中井漏普遍,给钻井生产带来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井下施工安全。因此,正确认识漏失的性质、原因以预防和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井漏是宣汉—开江地区钻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川东北部宣汉—开江地区目前为川东地区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区块,钻井中井漏普遍,给钻井生产带来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井下施工安全。因此,正确认识漏失的性质、原因以预防和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井漏是宣汉—开江地区钻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宣汉—开江地区恶性井漏的特点及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该区恶性井漏的特点是漏失井段长,漏失层段多,漏速大,漏失量大;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嘉五1 亚段及飞仙关组地层恶性井漏特征明显,发生的频率高。资料表明,发生恶性井漏的漏层的漏失通道及储液空间主要为大型溶洞或大型裂缝系统;纵向压力剖面上,近地表正常静水柱压力带常发生恶性井漏,压力过渡带恶性井漏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异常高压带较少发生恶性井漏;不同的压力带及复杂压力系统共存条件下,容易产生新的漏失通道或储液空间,诱发恶性漏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钻井 漏失层 川东北 压力系统 异常高压 裂缝系统 压力带 地质因素 飞仙关组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构造变形类型划分 被引量:23
9
作者 裴振洪 王果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6,176,共5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区 ,能源短缺是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苏北—南黄海地区是下扬子及周缘海相中古生界保存厚度较大的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就近供给只能依赖于海相油气的突破。而苏北南黄海的海相中古生界经历...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区 ,能源短缺是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苏北—南黄海地区是下扬子及周缘海相中古生界保存厚度较大的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就近供给只能依赖于海相油气的突破。而苏北南黄海的海相中古生界经历了印支期以来的多期变形改造 ,其各区块的油气前景与变形强度及变形类型密切相关。变形强度总体趋势由西而东 ,由陆向海减弱。依据不同的变形特点 ,可划分出 8种不同的变形类型。以此为基础 ,对苏北—南黄海的油气前景做出了初步对比评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苏北地区 南黄海地区 海相 中古生界 构造变形 类型划分
下载PDF
模糊分析方法优选压裂井层 被引量:24
10
作者 吴建发 郭建春 赵金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4-86,共3页
油气井压裂酸化后要获得好的增产效果,首先要选取最适合进行增产措施改造的井。传统的选井方法主要依靠经验或生产需求来选择施工井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风险性。影响一口井压裂酸化效果的因素包括地质静态、开发动态及压裂施... 油气井压裂酸化后要获得好的增产效果,首先要选取最适合进行增产措施改造的井。传统的选井方法主要依靠经验或生产需求来选择施工井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风险性。影响一口井压裂酸化效果的因素包括地质静态、开发动态及压裂施工等多方面因素,从理论上讲,各因素在不同的层次上对压裂酸化效果起着不同的作用,且各影响因素本身具有模糊性,这些因素很难用常规方法量化研究。文章应用现代数学手段:模糊数学和系统工程层次分析原理,综合考虑影响选井选层因素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将各因素按其在不同层次上对事物的影响程度分类,然后确定各因素最终的权重,形成了一种压裂酸化选井选层的模糊分析方法。应用所研究的方法对某气田的6口井进行了实例计算,优选出了最适合压裂措施的井。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正确,符合现场施工实际;计算简单、方便,具有一定的现场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酸化 选井选层 压裂井 压裂措施 压裂施工 油气井 优选 因素 生产需求 实例计算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结构与降凝的关系 被引量:19
11
作者 宋昭峥 葛际江 +1 位作者 赵密福 蒋庆哲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4,共6页
合成了侧链碳原子数16~30的聚丙烯酸酯(PA)降凝剂,考察了它们的结晶性质、溶解性质和降凝效果。结果表明,PA降凝剂的侧链上只有远离极性基团的碳原子能够参与结晶。当参与结晶的碳原子数约等于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的3/4时,亦即平均... 合成了侧链碳原子数16~30的聚丙烯酸酯(PA)降凝剂,考察了它们的结晶性质、溶解性质和降凝效果。结果表明,PA降凝剂的侧链上只有远离极性基团的碳原子能够参与结晶。当参与结晶的碳原子数约等于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的3/4时,亦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 5~2 2)×104时,PA降凝剂的降凝效果最好。极性基团的引入,会改善降凝剂的降凝效果;但如极性基团的含量过高,则会降低甚至丧失降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降凝剂 结晶结构 溶解性质 极性基团
下载PDF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杰 陈践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1-23,共3页
文章就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标准、有机质的赋存形式、生烃机制与生烃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进展进行讨论。目前对有机质丰度下限认识不一 ,石油勘探部门所采用的标准也很低 ,应用效果不理想 ,进而提出以 0 .5 %作为下限标... 文章就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标准、有机质的赋存形式、生烃机制与生烃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进展进行讨论。目前对有机质丰度下限认识不一 ,石油勘探部门所采用的标准也很低 ,应用效果不理想 ,进而提出以 0 .5 %作为下限标准 ,现场应用效果很好。在成岩演化过程中 ,不同赋存形式的有机质相互转变 ,在不同演化阶段的生烃量和生烃类型也存在较大差异。生烃模式的研究主要采用干法、加水以及小玻管热模拟实验 ,提出了“三段式”生烃模式 ,发现不同赋存状态的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不同。文章对于一些碳酸盐岩生烃研究热点问题的讨论希冀引起人们对碳酸盐岩生烃问题的关注 ,进而推动我国海相碳酸盐岩的基础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烃源岩 丰度 有机质 油气勘探 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樊栓狮 华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近年来,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天然气运输的多种方式,进而分析了常见天然气储运方式的物理特性及其经济性,接着着重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特性、天然气水合物储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近年来,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天然气运输的多种方式,进而分析了常见天然气储运方式的物理特性及其经济性,接着着重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特性、天然气水合物储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制备技术、储存技术和分解技术等的特点,最后概述了提高水合物储气效率的措施和相关研究进展等。此外,还对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气体水合物 天然气储存 运输 应用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S6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特性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强婧 尹华 +4 位作者 彭辉 叶锦韶 秦华明 张娜 何宝燕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10,共9页
研究了1株铜绿假单胞菌S6(Pseudomonas aeruginosaS6)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该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50mg·L^-1,此时其表面张力为29.3mN·m^-1·pH值对S6产表面活性剂有一定影响,在中性及弱碱性条件... 研究了1株铜绿假单胞菌S6(Pseudomonas aeruginosaS6)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该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50mg·L^-1,此时其表面张力为29.3mN·m^-1·pH值对S6产表面活性剂有一定影响,在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S6长势较好且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较低.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菲具有非常明显的增溶效应,使水中菲的溶解度增加了约23倍.原油的加入有利于S6产表面活性物质.与原油的相互作用说明该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够乳化原油且维持乳化液稳定性于80%以上;原油浓度为6%~8%时,能达到最佳乳化效果.HPLC-ESI-MS分析检出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含有13种鼠李糖脂同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铜绿假单胞菌 原油 鼠李糖脂
原文传递
优化炼油工艺过程发展中国炼油工业 被引量:15
15
作者 侯芙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6,共10页
我国炼油工业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至2020年前,我国油品需求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当前的形势严峻,面临着石油资源短缺、产品质量不高、化工轻油供需矛盾突出、环保治理等问题。为加快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建议炼油工艺过程将采取的... 我国炼油工业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至2020年前,我国油品需求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当前的形势严峻,面临着石油资源短缺、产品质量不高、化工轻油供需矛盾突出、环保治理等问题。为加快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建议炼油工艺过程将采取的路线是:(1)结合我国实际,优化炼油工艺过程,发展深度加工;(2)生产其他能源难以取代的车用燃料和化工原料;(3)继续发挥催化裂化生产成品油的骨干作用;(4)加快发展加氢裂化工艺过程,实现炼油化工一体化;(5)将原料预处理、催化裂化新工艺与产品后处理三者相结合,以提高成品油的质量;(6)实现污水回用,控制SOx对大气的污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工业 渣油加工 加氢裂化 催化裂化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原油中痕量铁镍铜钒 被引量:22
16
作者 吴建之 沈大可 沈尧汝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61,共4页
系统地试验了用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同时测定原油中痕量元素Fe、Ni、Cu和V的多种前处理方法,制定出H2SO4、HNO3分步炭化,500℃灰化,HCl+HNO3(VHCl∶VHNO3=1∶1)溶解灰分的最佳分解方案。... 系统地试验了用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同时测定原油中痕量元素Fe、Ni、Cu和V的多种前处理方法,制定出H2SO4、HNO3分步炭化,500℃灰化,HCl+HNO3(VHCl∶VHNO3=1∶1)溶解灰分的最佳分解方案。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6.0μg/L,精密度好,RSD(n=4)<4.6%,加标回收率为96.2%~111%。方法已应用于大庆、苏北、惠州等原油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侏罗系烃源岩生烃史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曹烈 徐殿桂 黄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24,16,共3页
运用盆地模拟技术研究上三叠统及侏罗系各烃源岩层生烃特点、成烃贡献。在川西坳陷生气量计算方法上,利用BASI MS4.5盆地模拟软件,定量化研究了川西8个构造区带的烃源岩生烃史。研究认为,主力烃源岩是上三叠统,其生烃高峰从中侏罗世起... 运用盆地模拟技术研究上三叠统及侏罗系各烃源岩层生烃特点、成烃贡献。在川西坳陷生气量计算方法上,利用BASI MS4.5盆地模拟软件,定量化研究了川西8个构造区带的烃源岩生烃史。研究认为,主力烃源岩是上三叠统,其生烃高峰从中侏罗世起到晚侏罗世,结合川西致密化特点确定了油气成藏期,重塑了不同区带对应于生烃高峰时期的生气量和古构造。勘探实践证实已发现气田基本都在燕山中晚期(生烃高峰)形成的这些古隆起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生烃史 盆地模拟 晚三叠世 侏罗纪 生气量 古构造
下载PDF
MD-1膜驱剂溶液的性质 被引量:18
18
作者 高芒来 刘超 +2 位作者 孟秀霞 佟庆笑 孟庆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分子沉积(MD)膜驱油技术是依靠MD膜驱剂在油藏体系的各种界面上单分子层静电吸附释放热量,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型技术。考察了MD 1膜驱剂溶液的电导率、粘度和其在原油中的分配。结果表明,MD 1膜驱剂属表面非活性物质,其水溶液不存在... 分子沉积(MD)膜驱油技术是依靠MD膜驱剂在油藏体系的各种界面上单分子层静电吸附释放热量,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型技术。考察了MD 1膜驱剂溶液的电导率、粘度和其在原油中的分配。结果表明,MD 1膜驱剂属表面非活性物质,其水溶液不存在"胶束"状态;MD 1膜驱剂的加入不增加驱替流体的粘度,不改变油 水流度比,膜驱油机理与聚合物驱不同。随着MD 1膜驱剂质量浓度的增加,其相应油 水分配系数明显降低,MD 1膜驱剂质量浓度小于200mg/l时,其相应油 水分配系数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明显降低,而浓度大于200mg/l时,油 水分配系数一般小于0 1;相同条件下,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越多,MD 1膜驱剂在油、水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越高。MD 1膜驱剂的油 水分配系数远小于1,说明其在油相中的溶解量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膜驱油技术 MD-1膜驱剂 电导率 粘度 分配系数
下载PDF
对中国天然气可采资源量的讨论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共4页
我国的油气资源量的实际含义与国际通用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 ,这就容易造成混乱和误导。为此 ,特把我国的资源量称为地质资源量 ,在对其进行经济有效性校正和预测采收率的校正后之所得称为可采资源量 ,后者大致可与国际上的资源量相对比... 我国的油气资源量的实际含义与国际通用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 ,这就容易造成混乱和误导。为此 ,特把我国的资源量称为地质资源量 ,在对其进行经济有效性校正和预测采收率的校正后之所得称为可采资源量 ,后者大致可与国际上的资源量相对比。笔者按 2 0 0 0年的探明储量和天然气地质资源量 47 32× 10 12 m3 ,计算其可采资源量为 11 4 42× 10 12 m3 。将不同专家不同时期的 15个对可采资源量的测算值平均 ,其值为 9 6 6× 10 12 m3 。按笔者的计算天然气的资源探明程度为 18%,气可采资源量的当量值略低于石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可采资源量 地质资源量
下载PDF
湄洲湾海洋细菌降解石油烃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碧娥 刘祖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5,共5页
研究了从湄洲湾海域分离的两个菌株H1和H2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实验测定了在 5个不同原油初始浓度下的原油降解率 ,并考察了在原油初始浓度 30 0 0mg/l、 6d的培养过程中 ,培养液的OD值及原油降解率的变化。分别以正十一烷、正十六烷、... 研究了从湄洲湾海域分离的两个菌株H1和H2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实验测定了在 5个不同原油初始浓度下的原油降解率 ,并考察了在原油初始浓度 30 0 0mg/l、 6d的培养过程中 ,培养液的OD值及原油降解率的变化。分别以正十一烷、正十六烷、正二十四烷、萘和菲 5种纯烃配制成 3种混合烃培养基 ,以考察两个菌株对芳烃及烷烃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 ,两个菌株对烷烃和芳烃都有较高的降解速率和耐油性 ,但对底物的利用和对含N、P营养盐的要求有显著的不同。H1菌株不需要营养盐 ,对芳香烃降解特别有效 ;而H2菌株需要营养盐 ,对烷烃的降解较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石油烃降解 湄洲湾 海上石油污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