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一代高效、低成本、绿色注空气开发技术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廖广志
王正茂
《石油科技论坛》
2020年第2期59-66,共8页
注空气开发技术虽由来已久,但因压缩机质量和空气与油气混合后易爆炸等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该技术一直未能大规模工业化推广。从2009年开始,中国石油依托重大开发试验平台,在低渗透、水敏及高含水老油田、潜山等油藏开展减氧空气驱试验...
注空气开发技术虽由来已久,但因压缩机质量和空气与油气混合后易爆炸等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该技术一直未能大规模工业化推广。从2009年开始,中国石油依托重大开发试验平台,在低渗透、水敏及高含水老油田、潜山等油藏开展减氧空气驱试验,在稠油油藏开展注空气火驱试验;开展顶层设计,组织联合多家单位共同攻关,明确了从低温段到高温段全温度域注空气开发机理;制定了《驱油用减氧空气》等相关标准。历经十多年持续攻关,注空气开发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开发技术基本成熟配套,现场试验取得显著效果,已累计生产原油375×10^4t。注空气开发技术适应的油藏类型广、油品种类多,注入介质空气不受环境和气候影响,易得且组分稳定。该项技术高效、低成本、绿色,将成为低渗透、高含水、高温高盐、稠油和非常规等特殊条件油藏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开发技术,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经开始工业化推广,2020年产量将突破100×10^4t,2025年产量有望达到400×10^4t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空气
开发方式
全温度域
原油氧化
减氧空气驱
火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中深层稠油在不同氧含量下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2
作者
周代余
杜轩
+2 位作者
杜虹宝
闫更平
罗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原油在减氧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复杂,准确分析油藏条件下原油氧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十分重要。为实现对油藏条件下原油氧化反应的准确分析,需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等定性与定量测试方法,综合...
原油在减氧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复杂,准确分析油藏条件下原油氧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十分重要。为实现对油藏条件下原油氧化反应的准确分析,需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等定性与定量测试方法,综合研究塔中深层稠油油藏在不同氧含量下的氧化机理、氧化放热、失重和动力学特征。DSC实验结果表明,氧含量的提升对原油的氧化热效应促进明显,原油的氧化放热量与峰值热流量随着氧含量的升高而大幅增加。TG实验表明,随着氧含量的升高,原油的低温氧化区间不断缩短,低温氧化阶段的质量消耗减少。低温氧化区间的温度范围随静态氧化时减氧空气中氧含量的升高(氧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变窄。基于TG实验数据,使用微分法Friedman和微分法OFW求取的原油低温氧化阶段活化能接近,且活化能均随转化率的升高而增加,塔中深层稠油在氧含量为5%的减氧空气中低温氧化阶段平均活化能为81.0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氧化
减氧空气
动力学分析
热效应
氧化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中深层稠油减氧空气驱氧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3
作者
伍藏原
张迅
+2 位作者
李杨
姚杰
冯其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37,共7页
针对塔中深层稠油油藏开展静态氧化实验,通过测试分析不同氧含量与不同氧化时间下产出油气组成,研究了油藏注减氧空气过程中原油与减氧空气的氧化特征、氧化途径与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原油的耗氧速率与减氧空气的氧含量呈正相关,与...
针对塔中深层稠油油藏开展静态氧化实验,通过测试分析不同氧含量与不同氧化时间下产出油气组成,研究了油藏注减氧空气过程中原油与减氧空气的氧化特征、氧化途径与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原油的耗氧速率与减氧空气的氧含量呈正相关,与氧化时间呈负相关;二氧化碳的生成量随氧化时间与减氧空气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原油与减氧空气的反应会一定程度上使原油黏度增加,其黏度增加的幅度随减氧空气氧含量的升高和氧化时间的增长而增大;氧化后原油饱和烃与芳香烃的含量减少,胶质与沥青质的含量增加,且沥青质增加更为明显。原油在氧化后出现了C=O的伸缩振动峰,且振动峰随着减氧空气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说明原油在氧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氧反应生成了醛类等物质,且氧化反应随着氧含量的升高而不断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氧化
减氧空气
加氧反应
四族组分
低温氧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致稠机理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中云
李兆敏
赵海洋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80,共6页
为了明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原油变稠的机理并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提高注氮气的采收率,开展了缝洞型油藏注氮气致稠机理研究。该研究通过注氮气模拟试验,分析了氮气抽提作用、氮气含氧量和伴注水对原油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
为了明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原油变稠的机理并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提高注氮气的采收率,开展了缝洞型油藏注氮气致稠机理研究。该研究通过注氮气模拟试验,分析了氮气抽提作用、氮气含氧量和伴注水对原油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含氧是引起原油黏度增大的主导因素,含氧量为1%时,仅需2 d多即可将氧气耗尽,黏度达到18000 mPa·s,为初始黏度的6倍;含氧量为5%时,在7 d多时间内黏度持续升高达到1122000 mPa·s,为初始黏度的366倍。乳化含水和抽提对原油黏度的影响相当,黏度升高1~3倍。研究表明,提高注入氮气的纯度是防止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氮气致稠的最有效方法,研究结果为解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原油致稠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注氮气
变稠机理
抽提
原油乳化
原油氧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油在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刘琳
吕宏
+1 位作者
邢锦娟
钱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期148-150,共3页
采用氧化剂和破乳剂,对辽河原油进行超声-氧化脱硫研究。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破乳剂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并比较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与单一氧化脱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氧化脱硫具有明显的优势,最佳实验条件为:...
采用氧化剂和破乳剂,对辽河原油进行超声-氧化脱硫研究。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破乳剂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并比较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与单一氧化脱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氧化脱硫具有明显的优势,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0 min、氧化剂用量200×10-6(ppm)、破乳剂用量60×10-6(ppm)。在此条件下,原油脱硫率达65.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超声波作用
氧化脱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一代高效、低成本、绿色注空气开发技术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廖广志
王正茂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出处
《石油科技论坛》
2020年第2期59-66,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开发试验项目“注气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kt2018-11-03-01)。
文摘
注空气开发技术虽由来已久,但因压缩机质量和空气与油气混合后易爆炸等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该技术一直未能大规模工业化推广。从2009年开始,中国石油依托重大开发试验平台,在低渗透、水敏及高含水老油田、潜山等油藏开展减氧空气驱试验,在稠油油藏开展注空气火驱试验;开展顶层设计,组织联合多家单位共同攻关,明确了从低温段到高温段全温度域注空气开发机理;制定了《驱油用减氧空气》等相关标准。历经十多年持续攻关,注空气开发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开发技术基本成熟配套,现场试验取得显著效果,已累计生产原油375×10^4t。注空气开发技术适应的油藏类型广、油品种类多,注入介质空气不受环境和气候影响,易得且组分稳定。该项技术高效、低成本、绿色,将成为低渗透、高含水、高温高盐、稠油和非常规等特殊条件油藏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开发技术,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经开始工业化推广,2020年产量将突破100×10^4t,2025年产量有望达到400×10^4t规模。
关键词
注空气
开发方式
全温度域
原油氧化
减氧空气驱
火驱
Keywords
air
injection
development
method
full
temperature
range
crude
oil
oxidation
oxygen-reduced
air
flooding
fire
flooding
分类号
TE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中深层稠油在不同氧含量下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2
作者
周代余
杜轩
杜虹宝
闫更平
罗浩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研发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研究中心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0,共8页
文摘
原油在减氧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复杂,准确分析油藏条件下原油氧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十分重要。为实现对油藏条件下原油氧化反应的准确分析,需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等定性与定量测试方法,综合研究塔中深层稠油油藏在不同氧含量下的氧化机理、氧化放热、失重和动力学特征。DSC实验结果表明,氧含量的提升对原油的氧化热效应促进明显,原油的氧化放热量与峰值热流量随着氧含量的升高而大幅增加。TG实验表明,随着氧含量的升高,原油的低温氧化区间不断缩短,低温氧化阶段的质量消耗减少。低温氧化区间的温度范围随静态氧化时减氧空气中氧含量的升高(氧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变窄。基于TG实验数据,使用微分法Friedman和微分法OFW求取的原油低温氧化阶段活化能接近,且活化能均随转化率的升高而增加,塔中深层稠油在氧含量为5%的减氧空气中低温氧化阶段平均活化能为81.04 kJ/mol。
关键词
原油氧化
减氧空气
动力学分析
热效应
氧化机理
Keywords
crude
oil
oxidation
oxygen-reduced
air
kinetic
analysis
thermic
effect
oxid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中深层稠油减氧空气驱氧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3
作者
伍藏原
张迅
李杨
姚杰
冯其红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研发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研究中心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37,共7页
文摘
针对塔中深层稠油油藏开展静态氧化实验,通过测试分析不同氧含量与不同氧化时间下产出油气组成,研究了油藏注减氧空气过程中原油与减氧空气的氧化特征、氧化途径与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原油的耗氧速率与减氧空气的氧含量呈正相关,与氧化时间呈负相关;二氧化碳的生成量随氧化时间与减氧空气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原油与减氧空气的反应会一定程度上使原油黏度增加,其黏度增加的幅度随减氧空气氧含量的升高和氧化时间的增长而增大;氧化后原油饱和烃与芳香烃的含量减少,胶质与沥青质的含量增加,且沥青质增加更为明显。原油在氧化后出现了C=O的伸缩振动峰,且振动峰随着减氧空气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说明原油在氧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氧反应生成了醛类等物质,且氧化反应随着氧含量的升高而不断加深。
关键词
原油氧化
减氧空气
加氧反应
四族组分
低温氧化
Keywords
crude
oil
oxidation
oxygen-reduced
air
oxygenation
reaction
group
IV
components
low
temperature
oxidation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致稠机理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中云
李兆敏
赵海洋
机构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80,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田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示范工程”(编号:2016ZX05053)资助。
文摘
为了明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原油变稠的机理并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提高注氮气的采收率,开展了缝洞型油藏注氮气致稠机理研究。该研究通过注氮气模拟试验,分析了氮气抽提作用、氮气含氧量和伴注水对原油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含氧是引起原油黏度增大的主导因素,含氧量为1%时,仅需2 d多即可将氧气耗尽,黏度达到18000 mPa·s,为初始黏度的6倍;含氧量为5%时,在7 d多时间内黏度持续升高达到1122000 mPa·s,为初始黏度的366倍。乳化含水和抽提对原油黏度的影响相当,黏度升高1~3倍。研究表明,提高注入氮气的纯度是防止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氮气致稠的最有效方法,研究结果为解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原油致稠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注氮气
变稠机理
抽提
原油乳化
原油氧化
Keywords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
nitrogen
injection
thickening
mechanism
nitrogen
extraction
crude
oil
emulsification
crude
oil
oxid
ization
分类号
TE3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57.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油在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刘琳
吕宏
邢锦娟
钱建华
机构
渤海大学功能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期148-150,共3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2009T002)
辽宁省人事厅"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2008921042)资助
文摘
采用氧化剂和破乳剂,对辽河原油进行超声-氧化脱硫研究。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破乳剂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并比较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与单一氧化脱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氧化脱硫具有明显的优势,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0 min、氧化剂用量200×10-6(ppm)、破乳剂用量60×10-6(ppm)。在此条件下,原油脱硫率达65.28%。
关键词
原油
超声波作用
氧化脱硫
Keywords
crude
oil
ultrasound
irradiation
oxid
ative
desulfurization(ODS)
分类号
TE624.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一代高效、低成本、绿色注空气开发技术进展
廖广志
王正茂
《石油科技论坛》
202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塔中深层稠油在不同氧含量下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周代余
杜轩
杜虹宝
闫更平
罗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塔中深层稠油减氧空气驱氧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伍藏原
张迅
李杨
姚杰
冯其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致稠机理研究
刘中云
李兆敏
赵海洋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原油在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研究
刘琳
吕宏
邢锦娟
钱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