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狂欢化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马衡 《安康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7-89,共3页
莎士比亚早期戏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在形式上具有浓厚的狂欢化色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狂欢节仪式的移植——加冕脱冕的表现;时空体的选择——狂欢广场的特殊安排;怪诞形象——小丑福斯塔夫的塑造。
关键词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狂欢化 加冕脱冕 广场 小丑
下载PDF
《蝇王》中狂欢式人物形象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丛思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87-,90,共2页
《蝇王》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品。该书讲述的是一群由于飞机坠毁而沦落一座孤岛的小孩子的故事。书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拉尔夫、杰克、比奇和西蒙——都经历过加冕和脱冕的过程,具有强烈的狂欢化色... 《蝇王》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品。该书讲述的是一群由于飞机坠毁而沦落一座孤岛的小孩子的故事。书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拉尔夫、杰克、比奇和西蒙——都经历过加冕和脱冕的过程,具有强烈的狂欢化色彩。在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试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狂欢式人物形象,从而解读作品中体现的狂欢化的荒诞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狂欢式人物形象 加冕脱冕
下载PDF
《欲望号街车》中父权制的加冕与脱冕 被引量:1
3
作者 祖华萍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0-63,共4页
巴赫金狂欢化文学理论认为狂欢节中笑谑地给狂欢国王加冕与随后的脱冕是狂欢式中最重要的节庆仪式,它使一切高贵的因素降格,体现了狂欢化理论的精神内核,即颠覆等级、主张平等对话,强调未完成性、变易性,反对僵化和教条。田纳西·... 巴赫金狂欢化文学理论认为狂欢节中笑谑地给狂欢国王加冕与随后的脱冕是狂欢式中最重要的节庆仪式,它使一切高贵的因素降格,体现了狂欢化理论的精神内核,即颠覆等级、主张平等对话,强调未完成性、变易性,反对僵化和教条。田纳西·威廉姆斯的著名戏剧《欲望号街车》中斯坦利父权制的加冕与脱冕是对巴赫金狂欢化文学理论的完美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号街车 加冕与脱冕 斯坦利 布兰奇 父权制
下载PDF
《尤利西斯》中狂欢化视野下的加脱冕现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梅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6-71,共6页
詹姆斯.乔伊斯的经典小说《尤利西斯》营造了典型的狂欢化氛围。加脱冕现象是狂欢中的典型特征,势必会在狂欢化的小说中得到很好的展现。在《尤利西斯》狂欢化的生活中,加脱冕现象不仅体现在个人身上,群体也一次次被加冕或脱冕。《尤利... 詹姆斯.乔伊斯的经典小说《尤利西斯》营造了典型的狂欢化氛围。加脱冕现象是狂欢中的典型特征,势必会在狂欢化的小说中得到很好的展现。在《尤利西斯》狂欢化的生活中,加脱冕现象不仅体现在个人身上,群体也一次次被加冕或脱冕。《尤利西斯》中加脱冕过程契合了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于"第二生活"下的加脱冕现象的探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各色人物获得了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脱冕现象 平等 狂欢化 《尤利西斯》
下载PDF
狂欢化视角下《秦腔》叙述者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玉洁 杨跃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93-96,共4页
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上给国王加冕和脱冕这一仪式体现了交替和变更的精神,是狂欢式世界感受的核心。基于加冕与脱冕仪式所承载的丰富象征意义与独特两重性,以《秦腔》中的狂欢式形象、小说中唯一的叙述者———"引生"为研究对象... 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上给国王加冕和脱冕这一仪式体现了交替和变更的精神,是狂欢式世界感受的核心。基于加冕与脱冕仪式所承载的丰富象征意义与独特两重性,以《秦腔》中的狂欢式形象、小说中唯一的叙述者———"引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作品中的加冕、脱冕及其象征意义,探索"引生"这一意象所具有的两重性本质,进而剖析作家创作心理上的两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冕与脱冕 叙述者 引生 两重性
下载PDF
论方言小说《何典》的狂欢化叙事 被引量:1
6
作者 纪兰香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38,共5页
《何典》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一部方言小说。它叙述了阴曹地府中一群野鬼的种种荒诞诙谐的故事,采用了大量的民间广场语言,如方言口语、俗语俚语、粗鄙骂人话等,并且应用了加冕脱冕这种狂欢式的叙事结构,所有这些,都具有明显的狂欢化叙事... 《何典》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一部方言小说。它叙述了阴曹地府中一群野鬼的种种荒诞诙谐的故事,采用了大量的民间广场语言,如方言口语、俗语俚语、粗鄙骂人话等,并且应用了加冕脱冕这种狂欢式的叙事结构,所有这些,都具有明显的狂欢化叙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典》 狂欢化叙事 民间广场语言 加冕脱冕
下载PDF
《欲望号街车》的狂欢化色彩
7
作者 张龙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5-97,共3页
美国的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有着鲜明的狂欢化色彩:加冕脱冕的结构、梅尼普体的特点及人物形象两重性的特征。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这部剧作,更有助于理解这部戏剧的内涵和作者的深刻用意。
关键词 《欲望号街车》 加冕脱冕 梅尼普体 人物形象
下载PDF
论狂欢化世界的边缘问题——以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为例
8
作者 廖燕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2-85,共4页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围绕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细致入微地揭示了有关作家创作的艺术特征及内蕴。而文章中的边缘现象分别从加冕与脱冕仪式中的边缘化个体、边沿上的对话所表现出的被边缘化的他者以及处于意义暧昧边缘的...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围绕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细致入微地揭示了有关作家创作的艺术特征及内蕴。而文章中的边缘现象分别从加冕与脱冕仪式中的边缘化个体、边沿上的对话所表现出的被边缘化的他者以及处于意义暧昧边缘的笑体现出了两重性与相对性,揭示了边缘存在的意义,即交替更新的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 加冕与脱冕 边沿 交替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