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非负矩阵分解识别县域人群活动时空特征
1
作者 詹庆明 李轩 樊智宇 《测绘地理信息》 CSCD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对地区的人群活动时空特征进行识别,有利于认识地区空间结构特质,但现有研究对县域及以下层面的关注相对不足,且用于表征县域尺度人群活动的手机信令数据呈现一定的稀疏性,欠缺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为此,以广东省新兴县为例,选取2020年... 对地区的人群活动时空特征进行识别,有利于认识地区空间结构特质,但现有研究对县域及以下层面的关注相对不足,且用于表征县域尺度人群活动的手机信令数据呈现一定的稀疏性,欠缺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为此,以广东省新兴县为例,选取2020年工作日和周末两个特征日的手机信令数据构建时空矩阵,利用非负矩阵分解方法提取隐含的活动模式特征;并基于这些特征,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得出各类功能区在县域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新兴县周末的夜间经济繁荣、人群活动模式丰富,中心城区的人群活动强度高,但同周边村镇的联系弱;县域内以居住功能为主导,不存在显著的功能分区。研究结果说明了利用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可有效提取稀疏时空矩阵中的模式特征,可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科学的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矩阵分解 手机信令数据 人群活动 时空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人群分布的高密度老城区避灾空间优化——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云燕 彭燕 李壮 《新建筑》 2021年第1期41-46,共6页
城市避灾空间是城市安全的基础保障,也是韧性城市建设的空间前提。文章通过对重庆渝中半岛高密度老城区避灾空间进行调查分析,提取避灾空间地形环境、空间容量、入口数量等信息数据,分析避灾空间的总体质量;从静态功能与动态活动相结合... 城市避灾空间是城市安全的基础保障,也是韧性城市建设的空间前提。文章通过对重庆渝中半岛高密度老城区避灾空间进行调查分析,提取避灾空间地形环境、空间容量、入口数量等信息数据,分析避灾空间的总体质量;从静态功能与动态活动相结合的角度,对该区域的人群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渝中半岛人群活动的4个特征;最后提出高密度老城区避灾空间优化路径思考,希望为我国正在进行的高密度老城区存量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活动特征 高密度老城区 避灾空间 优化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