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枕骨板联合C2双侧椎板螺钉交叉棒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邱锋 许喜林 +4 位作者 马向阳 江伟城 刘耿超 方周群 林泽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45-1549,共5页
目的采用生物力学测试评价枕骨板联合C2双侧椎板螺钉交叉棒固定寰枢椎的稳定性。方法取6具新鲜尸体标本制备寰枢椎失稳模型,植入枕骨板及C2双侧椎板螺钉后,分别行平行棒固定及交叉棒固定。按照失稳模型(失稳组)、平行棒固定后(平行固定... 目的采用生物力学测试评价枕骨板联合C2双侧椎板螺钉交叉棒固定寰枢椎的稳定性。方法取6具新鲜尸体标本制备寰枢椎失稳模型,植入枕骨板及C2双侧椎板螺钉后,分别行平行棒固定及交叉棒固定。按照失稳模型(失稳组)、平行棒固定后(平行固定组)、交叉棒固定后(交叉固定组)顺序,采用生物力学三维测试仪测量寰枢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6个方向的活动度。测试后X线片观察内固定物位置。结果生物力学测试显示,交叉固定组及平行固定组在各方向活动度均明显小于失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屈、后伸以及左、右侧屈方向,交叉固定组及平行固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右旋转方向,交叉固定组活动度明显小于平行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试完成后X线片检查示内固定物位置均良好。结论应用枕骨板联合C2双侧椎板螺钉固定时,采用交叉棒固定方式可进一步增强枕颈融合的轴向旋转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固定 交叉棒 生物力学 寰枢椎不稳
原文传递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叶勇 朱若艳 《重型机械科技》 2004年第4期5-7,共3页
通过利用ANSYS有限元优化分析功能对十杆桁架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 ,证明了用ANSYS优化分析功能实现结构优化分析的可行性 ,从而为其它复杂结构的优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 ANSYS有限元 十杆桁架 结构优化 机构设计
下载PDF
枕颈交叉棒临床固定技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向阳 杨进城 +5 位作者 邱锋 许俊杰 夏虹 吴增晖 尹庆水 刘景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1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建立枕颈交叉固定棒固定技术并介绍其临床应用。方法对自2011-01—2012-12诊治的上颈椎疾患筛选出11例,包括可复性寰枢椎脱位6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2例,颅底凹陷症3例。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症患者先行... 目的建立枕颈交叉固定棒固定技术并介绍其临床应用。方法对自2011-01—2012-12诊治的上颈椎疾患筛选出11例,包括可复性寰枢椎脱位6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2例,颅底凹陷症3例。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症患者先行经口前路松解,然后行后路枕颈交叉棒固定植骨融合,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直接行后路枕颈交叉棒固定植骨融合。结果 11例均成功采用枕颈后路交叉棒固定,寰枢椎脱位复位满意,术中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及难以控制的寰枢静脉丛出血。术后枕颈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所有患者获得随访3~18个月,平均11个月,X线片、CT复查显示无复发脱位,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枕颈交叉固定棒技术具有固定可靠、操作简便、疗效满意的特点,但应用时间和例数有限,其生物力学稳定性也有待于进一步评价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融合 交叉固定棒 钉棒固定 寰枢椎脱位 颅底凹陷症
原文传递
奔驰E320轿车雨刮器结构原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毛华杰 华林 吴森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对奔驰E320轿车雨刮器进行了运动分析。在雨刮器传动机构设计中,利用交叉连杆机构能解决雨刮器往复运动中摆角的设计问题,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可实现在不增大雨刮器尺寸的前提下增大雨刮器擦拭视角。
关键词 雨刮器 交叉连杆 曲柄连杆 轿车 奔驰E320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交叉棒固定及平行棒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5
作者 王大天 邱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801-2806,共6页
背景:前期研究证明交叉棒在由C_(1)椎弓根螺钉与C_(2)一侧椎弓根螺钉/另一侧椎板螺钉组成的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中能增加其旋转稳定性。因此推测,寰枢椎后路交叉棒固定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新型内固定结构框架,无论是在与C_(2)双侧椎板... 背景:前期研究证明交叉棒在由C_(1)椎弓根螺钉与C_(2)一侧椎弓根螺钉/另一侧椎板螺钉组成的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中能增加其旋转稳定性。因此推测,寰枢椎后路交叉棒固定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新型内固定结构框架,无论是在与C_(2)双侧椎板螺钉还是双侧椎弓根螺钉组成的钉-棒系统中,交叉棒的连接方式与传统平行棒相比较,都可能进一步增强其结构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目的:评价C_(1)双侧椎弓根螺钉分别和C_(2)双侧椎弓根螺钉、C_(2)双侧椎板螺钉组成钉-棒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例新鲜寰枢椎脱位标本,完成完整状态和失稳状态的测量后,每一例标本均置入C_(1)双侧椎弓根螺钉、C_(2)双侧椎板螺钉、C_(2)双侧椎弓根螺钉,按顺序分别测量C_(2)双侧椎板螺钉平行棒固定、C_(2)双侧椎板螺钉交叉棒固定、C_(2)双侧椎弓根螺钉平行棒固定和C_(2)双侧椎弓根螺钉交叉棒固定的后伸前屈、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度。结果与结论:①4种内固定方式在屈伸、侧屈、旋转方向上,与正常状态下和失稳状态下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C_(2)双侧椎弓根螺钉组成的钉-棒系统,无论是交叉棒还是平行棒连接方式,稳定性均强于由C_(2)双侧椎板螺钉组成的钉-棒系统;③而交叉棒固定可增强由C_(2)双侧椎板螺钉组成的钉-棒系统的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稳定性,以及由C_(2)双侧椎弓根螺钉组成的钉-棒系统在旋转方向上的稳定性;④因此交叉棒固定方式可进一步提升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作为临床应用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寰枢固定 交叉棒 平行棒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枕颈后路短节段固定的交叉棒与平行棒固定方式生物力学稳定性比较
6
作者 王大天 邱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9-25,共7页
目的:分别比较枕颈融合中两种内固定方式——枕骨髁Y形板+枢椎一侧椎板螺钉/另一侧椎弓根螺钉(A组)和枕骨髁Y形板+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B组)的交叉棒和平行棒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取6具新鲜人体尸体颈椎标本,完成完整状态的生物力学... 目的:分别比较枕颈融合中两种内固定方式——枕骨髁Y形板+枢椎一侧椎板螺钉/另一侧椎弓根螺钉(A组)和枕骨髁Y形板+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B组)的交叉棒和平行棒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取6具新鲜人体尸体颈椎标本,完成完整状态的生物力学测量后,制备寰枢椎失稳模型,每一例标本均植入枕骨髁Y形板及枢椎一侧椎板螺钉、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按顺序分别测量枢椎一侧椎板螺钉/另一侧椎弓根螺钉平行棒固定(A1组)、枢椎一侧椎板螺钉/另一侧椎弓根螺钉交叉棒固定(A2组)、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平行棒固定(B1组)和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交叉棒固定(B2组)的屈伸、侧屈、旋转活动度。结果:与完整状态组相比较,A1、A2、B1、B2四种内固定组合在屈伸、侧屈、旋转六个方向上的稳定性均强于完整状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B1、B2组间比较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的稳定性在左/右旋转上较A2、B1、B2三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2、B1、B2组间比较在左/右旋转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枕颈后路短节段固定时,应首选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当无法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时,应尽量选择条件相对允许的一侧置入椎弓根螺钉,另一侧使用椎板螺钉代替。此时,采用交叉棒的连接方式可获得同双侧椎弓根螺钉相似的固定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测试 板-钉-棒短节段枕颈固定 交叉棒 平行棒
原文传递
单动雨刮器的运动仿真
7
作者 陈力捷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1年第4期97-98,共2页
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建立一单动雨刮器的动态仿真系统,对其进行了运动仿真和分析,指出利用交叉连杆机构能有效解决雨刮器摆角设计问题。仿真结果与传统的图解法相比,弥补了其结果不够准确和耗时耗力的缺点。
关键词 交叉连杆 仿真 雨刮器
下载PDF
多孔淹没出流消力池复杂流态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鹏 杨永全 +1 位作者 邓军 张建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75,共6页
多孔淹没出流条件下,每股射流周围存在上部回流旋滚和下部横轴漩涡,两股射流之间还可能发生立轴漩涡,消力池内流态十分复杂。为详细了解立轴漩涡是否贯穿,并揭示其产生的根源及运动特性,运用实验观察、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其水力特... 多孔淹没出流条件下,每股射流周围存在上部回流旋滚和下部横轴漩涡,两股射流之间还可能发生立轴漩涡,消力池内流态十分复杂。为详细了解立轴漩涡是否贯穿,并揭示其产生的根源及运动特性,运用实验观察、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其水力特性。结果表明:消力池底部的立轴漩涡是由于三维强紊动水流与边界条件联合作用产生的;立轴漩涡随机不稳定,未贯穿至底板,并随着底部横轴漩滚的形成逐步消失。但立轴漩涡可能存在的危害需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淹没出流 消力池 横轴旋滚 立轴漩涡
下载PDF
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交叉连接杆受力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亨利 王爱民 +2 位作者 王璞 廖军 张显锋 《铁道车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1,共4页
利用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了配装副构架径向转向架敞车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交叉连接杆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交叉连接杆作用力在制动工况下最大,且基本上都受拉力;在惰行工况和牵引工况下交叉连接杆作用力的大小差别较小,力的... 利用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了配装副构架径向转向架敞车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交叉连接杆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交叉连接杆作用力在制动工况下最大,且基本上都受拉力;在惰行工况和牵引工况下交叉连接杆作用力的大小差别较小,力的相位变化相反;交叉连接杆作用力的频率范围在10Hz以内,属于中低频受力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转向架 交叉连接杆 受力分析 动力学性能
下载PDF
带横杆多纵梁式矩形渡槽结构内力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结合交口灌区总干渠跨相排干沟渡槽设计实例,考虑槽身横向和纵向结构变形协调,横向结构底部弹性支承在各纵梁上,应用实用空间法对带横杆多纵梁式矩形渡槽槽身结构进行内力计算,分析了横杆及主梁刚度对结构内力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横杆... 结合交口灌区总干渠跨相排干沟渡槽设计实例,考虑槽身横向和纵向结构变形协调,横向结构底部弹性支承在各纵梁上,应用实用空间法对带横杆多纵梁式矩形渡槽槽身结构进行内力计算,分析了横杆及主梁刚度对结构内力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横杆使横梁跨中弯矩减少,但使侧肋弯矩增大,横杆使横向结构内力分布更加均匀,常常被称作拉杆的横杆,实际上受到压应力作用;随着纵梁刚度增大,渡槽竖向变形减小,横向结构所受弯矩减小,纵梁的荷载分布不均匀现象减小。所得结论可为同类渡槽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纵梁式渡槽 带横杆 实用空间法 结构设计
下载PDF
仿制版SF 2×5推动棒篦冷机升级为史密斯十字棒篦冷机的改造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廷祥 张小龙 王许千 《新世纪水泥导报》 CAS 2018年第6期34-37,共4页
水泥窑产能提升,仿制版SF 2×5推动棒篦冷机输送能力不足,超负荷运行,故障明显增多,造成水泥窑减产的次数明显增多,严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将篦冷机升级为史密斯十字棒篦冷机后,输送能力大幅提升;设备、工艺运行参数全面优化,二次... 水泥窑产能提升,仿制版SF 2×5推动棒篦冷机输送能力不足,超负荷运行,故障明显增多,造成水泥窑减产的次数明显增多,严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将篦冷机升级为史密斯十字棒篦冷机后,输送能力大幅提升;设备、工艺运行参数全面优化,二次风温度上升50~100℃,三次风温度上升20~30℃;篦板上面增加复合耐磨板,避免篦板直接磨损,延长篦板的使用寿命,同时有效解决了因篦板短期磨穿而漏料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动棒篦冷机 十字棒篦冷机 输送能力 漏料二次风温度 三次风温度
下载PDF
一种用于调整棉纺设备上部件隔距的电动装置
12
作者 冯兰芳 梁兆军 《纺织器材》 2004年第5期17-19,共3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调整棉纺设备隔距的电动执行装置 ,分析了该装置的运动机理、机械结构和自动控制系统 。
关键词 棉纺设备 隔距 调整设备 电动执行装置 运动机理 机械结构 开棉机
下载PDF
喷气织机上织C36.4/48.6(竹节)394/110 2667mm1/1的生产实践
13
作者 冯照峰 苗兆才 《山东纺织科技》 2012年第5期21-22,共2页
文章对产品的规格进行了设计,介绍了上机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摩擦横棍 副喷嘴的高度角度 左剪刀加固
下载PDF
一种用于调整棉纺设备上零件隔距的电动装置
14
作者 冯兰芳 梁兆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80-181,共2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棉纺设备隔距调整的电动执行装置 ,对该装置的运动机理、机械结构和自动控制系统作了详细介绍。以开棉机为例 。
关键词 隔距 电动拉杆 棉纺
下载PDF
货车转向架交叉杆弯曲故障辨识算法研究
15
作者 杨旭东 戴鹏 +1 位作者 何平 张洪健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02-2004,共3页
以货车转向架交叉杆弯曲故障的智能检测为背景,提出了一种针对图像信息中刚体结构弯曲形态进行模式识别的算法;从分析故障特征入手,通过梯度投影分析线性分割特征提取出交叉杆区域并将交叉杆旋转至与水平向垂直的位置;基于Sobel算子提... 以货车转向架交叉杆弯曲故障的智能检测为背景,提出了一种针对图像信息中刚体结构弯曲形态进行模式识别的算法;从分析故障特征入手,通过梯度投影分析线性分割特征提取出交叉杆区域并将交叉杆旋转至与水平向垂直的位置;基于Sobel算子提取出交叉杆边缘;针对交叉杆边缘的分布,提出了一种应用Hough变换分段求取边缘线段极角均值估计的分类器设计算法;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算法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杆弯曲 边缘Hough变换 极角均值
下载PDF
集装箱平车垂向振动问题及减振对策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朴明伟 王婷 兆文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为了解决集装箱平车垂向加速度偏大问题,从变摩擦悬挂特性出发提出了一个降低动态相对摩擦因子的减振对策。根据斜楔受力分析建立具有三维非线性的摇枕悬挂,由交叉支撑式三大件转向架和三箱重载柔性车体构成刚柔耦合整车模型。三角坑和... 为了解决集装箱平车垂向加速度偏大问题,从变摩擦悬挂特性出发提出了一个降低动态相对摩擦因子的减振对策。根据斜楔受力分析建立具有三维非线性的摇枕悬挂,由交叉支撑式三大件转向架和三箱重载柔性车体构成刚柔耦合整车模型。三角坑和轨道路谱激励的摩擦减振仿真对比表明:降低斜楔摩擦系数可以避免重载车况斜楔"卡滞"使摇枕相对运动顺畅,减少车体产生高阶弹性振动的可能性;一旦车体因轨道扭曲不平顺而产生侧扭模态振动,低摩擦摇枕悬挂也将有助于这一模态振动的能量释放,减小车体二阶垂向弯曲模态和高阶模态振动。由于高分子材料组合斜楔具有极好的摩擦稳定性,这一斜楔摩擦动态优化新理念可以进一步提高摇枕悬挂对轨道不平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平车 垂向振动 三大件转向架 刚柔耦合 变摩擦悬挂
下载PDF
纵扭超声换能器设计及其性能测试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袁松梅 唐志祥 +1 位作者 吴奇 宋衡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纵扭超声振动加工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硬脆性材料上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针对现有纵扭超声换能器存在扭振分量较小或纵扭节面不重合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纵扭超声换能器。通过理论解析法设计了一种指数型变截面杆纵振超声换能器,然后... 纵扭超声振动加工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硬脆性材料上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针对现有纵扭超声换能器存在扭振分量较小或纵扭节面不重合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纵扭超声换能器。通过理论解析法设计了一种指数型变截面杆纵振超声换能器,然后在指数型变截面杆上设计螺旋槽,将一部分纵向振动转换为扭转振动;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螺旋槽结构参数对纵、扭谐振效果的影响规律,优选出最佳的螺旋槽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换能器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分析,结果表明换能器能够实现纵扭超声振动,且谐振频率与设计值误差较小,振幅值满足一般加工要求;最后对设计好的换能器实物进行阻抗分析和振幅测试,结果表明谐振频率与仿真值相差较小,纵振振幅9.4μm,扭振振幅5.3μm,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的超声加工,也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扭超声换能器 指数型变截面杆 螺旋槽
原文传递
具有随机粗糙表面的变截面杆中的扭转波传播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臻 袁乐 +1 位作者 贺宇翔 李翔宇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3-30,共8页
建立了含有随机粗糙表面的轴对称变截面杆的数字模型,研究了扭转波在变截面粗糙杆中的传播规律。首先,利用摄动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求解了含有粗糙面离散序列的扭转波动方程,得到了离散形式的半解析解。其次,利用MATLAB将离散解数值化,... 建立了含有随机粗糙表面的轴对称变截面杆的数字模型,研究了扭转波在变截面粗糙杆中的传播规律。首先,利用摄动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求解了含有粗糙面离散序列的扭转波动方程,得到了离散形式的半解析解。其次,利用MATLAB将离散解数值化,并通过ABAQUS对变截面粗糙杆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验证了解的有效性。再次,通过系统计算,得到了影响摄动法精度的小参数的适用范围。最后,系统地讨论了粗糙面的统计参量对扭转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量纲高度均方根越大,扭转波幅值均值越小;无量纲相关长度越大,扭转波幅值均值越大,但均不会超过扭转波在光滑杆中的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粗糙表面 变截面杆 扭转波 摄动法 快速傅里叶变换 ABAQUS
下载PDF
基于CAE的变幅油缸屈曲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帮才 张洪波 +1 位作者 李永奇 尹立松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3年第9期70-72,共3页
该文首先利用形状系数法、能量计算法和变截面参数加权法得到变截面油缸失稳时的最大临界应力,然后利用CAE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变幅油缸的三维数学模型,并设置相应的求解参数。通过理论计算结果和分析结果的对比,得到可适用于工程实践... 该文首先利用形状系数法、能量计算法和变截面参数加权法得到变截面油缸失稳时的最大临界应力,然后利用CAE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变幅油缸的三维数学模型,并设置相应的求解参数。通过理论计算结果和分析结果的对比,得到可适用于工程实践的计算公式,对今后油缸的设计和稳定性校核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杆 油缸失稳 临界载荷 屈曲分析
下载PDF
单层双层集装箱车体振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朴明伟 张祥杰 +1 位作者 王婷 兆文忠 《铁道机车车辆》 2008年第6期4-7,51,共5页
为了分析单层双层集装箱车体振动特征及成因,利用柔性体接口处理技术对策(ITTS),建立了单层双层集装箱专用车辆刚柔耦合模型,并进行了整车模态分析对比和基于轨道谱的车体振动特征分析对比。这两种车体的结构型式是截然不同的,单层车体... 为了分析单层双层集装箱车体振动特征及成因,利用柔性体接口处理技术对策(ITTS),建立了单层双层集装箱专用车辆刚柔耦合模型,并进行了整车模态分析对比和基于轨道谱的车体振动特征分析对比。这两种车体的结构型式是截然不同的,单层车体是利用一根纵梁构成的"鱼刺"形结构,而双层车体则是利用两个边梁构成的"落下孔"型结构。在三大件转向架的摇枕悬挂中,斜楔摩擦"卡滞"所产生的动力作用使单层车体形成了具有二阶垂向弯曲模态振动特征的弹性振动。由于通用转向架的摇枕悬挂与双层集装箱装载方式所形成的惯性特征不匹配,双层车体运动模态振动频率过低,如点头、摇头和侧滚等,造成车体结构产生伴随模态振动。因为双层车体具有"落下孔车"结构特征,其横向稳定性比较差,因而双层车体弹性振动特征与装箱方式有关,只有在上下20 ft×2装箱时才出现一阶弯曲模态振动,其他装箱方式则主要表现为车体横向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车体 垂向振动特征 交叉杆支撑式转向架 刚柔耦合 变摩擦悬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