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急资源区域协同动员中地方政府合作的博弈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孔昭君 何骁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29,180,共10页
区域协同动员是当前及未来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协同动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应急资源区域协同动员特征基础上,分析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协调博弈模型的选择问题;研究仅有两个地方政府参与时,跨区... 区域协同动员是当前及未来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协同动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应急资源区域协同动员特征基础上,分析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协调博弈模型的选择问题;研究仅有两个地方政府参与时,跨区域应急资源动员中政府间合作的关键要素和动力条件;构建跨区域政府间合作的对称协调博弈结构模型,分析在无约束机制以及有约束机制条件下,地方政府间的合作选择策略。认为:影响地方政府间开展合作的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地方政府选择合作带来的净收益;二是中央(上级)政府的影响;三是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资源动员 区域协同 对称协调博弈
下载PDF
政府合作、网络演化与跨区协同效应——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方方 李香桃 徐文燕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20年第4期-,共21页
政府间合作可以产生跨区协同发展的网络效应,能有效保障市场运行的效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政府工作报告多维网络测度发现:政府跨区域协同网络整体呈现紧密且均衡的演化趋势,但局部仍保持高度集聚合作特征。珠江东西两岸逐渐融合成为凝... 政府间合作可以产生跨区协同发展的网络效应,能有效保障市场运行的效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政府工作报告多维网络测度发现:政府跨区域协同网络整体呈现紧密且均衡的演化趋势,但局部仍保持高度集聚合作特征。珠江东西两岸逐渐融合成为凝聚子群,"广佛肇""深莞惠"一体化效应凸显,港澳仍处于网络核心,"广深港澳"中心城市政府跨区域协同效应有待提高。因此,应强化政府信息引导和非正式网络建设在城市群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合作 网络演化 跨区协同效应 社会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物联网的配网一二次融合跨区协同全景监测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黄锦增 段炼 魏艳霞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94-97,共4页
针对配网一二次融合跨区协同全景监测技术过度依赖网络环境,当网络发生堵塞时会造成监测存在死角的问题,提出基于物联网的配网一二次融合跨区协同全景监测技术。设计监测智能物理架构,支持多网多工下监测节点之间的横向交互和纵向交互,... 针对配网一二次融合跨区协同全景监测技术过度依赖网络环境,当网络发生堵塞时会造成监测存在死角的问题,提出基于物联网的配网一二次融合跨区协同全景监测技术。设计监测智能物理架构,支持多网多工下监测节点之间的横向交互和纵向交互,在此基础上,计算监控摄像头的旋转角度,采集监测环境及监测目标图像,通过全景图像拼接配准,实现对目标的全景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物联网的全景监测技术在通信组网内,全景监测角度精准,没有出现监测死角,实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跨区协同 智能物理架构 全景监测 监控摄像头 配网一二次融合
下载PDF
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驱动机理及协同模式探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宋之杰 王浩 石蕊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实现创新资源跨区域多维层次的有效协同。本文以客观创新资源为研究视角,在协同学、创新资源理论基础上,定义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概念并总结其特征;基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创新基础三个层次,对跨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实现创新资源跨区域多维层次的有效协同。本文以客观创新资源为研究视角,在协同学、创新资源理论基础上,定义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概念并总结其特征;基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创新基础三个层次,对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驱动机理进行全面和深入分析;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及不同种类资源区域的情形,提出和设计了不同的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框架与模式;最后,基于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主体利益、市场环境及政策制度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 驱动机理 协同模式 协调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