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听觉剥夺后的大脑可塑性:来自先天性听力障碍群体的证据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畅芯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8-288,共11页
皮层功能的正常发展依赖于充分的外部感觉信息的输入。先天性听力障碍群体由于经历早期听觉剥夺,皮层功能往往出现异常。具体表现为初级听皮层功能退化,初级、次级听皮层的功能连接变弱,次级听皮层出现跨通道功能重组;在后天听力重建后... 皮层功能的正常发展依赖于充分的外部感觉信息的输入。先天性听力障碍群体由于经历早期听觉剥夺,皮层功能往往出现异常。具体表现为初级听皮层功能退化,初级、次级听皮层的功能连接变弱,次级听皮层出现跨通道功能重组;在后天听力重建后听皮层功能重组仍然存在,言语加工需要更多高级认知资源的补偿。已有研究在探讨听力重建后皮层的长期可塑性机制、复杂声学环境下言语加工机制、汉语言加工独特性等方面尚不深入,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听觉剥夺 大脑可塑性 听觉皮层 跨通道功能重组
下载PDF
先天性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大脑皮层活动演变与康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籼君 梁茂金 +2 位作者 张军鹏 黄华 郑亿庆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32-1638,共7页
目的:针对先天性聋患儿群体在人工耳蜗植入(CI)后听觉功能恢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从诱发脑电源活动角度探讨影响患儿CI术后听觉功能恢复效果的内在机制。方法:首先征集先天性聋患儿23例以及正常对照儿童10例,于术前(0个月)及术后3... 目的:针对先天性聋患儿群体在人工耳蜗植入(CI)后听觉功能恢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从诱发脑电源活动角度探讨影响患儿CI术后听觉功能恢复效果的内在机制。方法:首先征集先天性聋患儿23例以及正常对照儿童10例,于术前(0个月)及术后3、6、9和12个月定期采集视觉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数据,在CI术后12个月依据听觉功能恢复评估情况,将患儿划分为恢复"良好"与"较差"组。然后采用标准低分辨率层析成像(sLORETA)源定位分析技术,呈现出2组患儿相关大脑皮层的ERP演化情况,同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先天性聋患儿耳聋期间存在大脑皮层跨模态功能重组;在CI术后患儿大脑皮层跨模态功能重组逐渐退化,相关脑区活动随之趋于正常,在术后第12个月听觉功能恢复"良好"与"较差"组患者在颞叶和顶叶周边联合皮层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聋患儿大脑皮层跨模态重组的正常化逆转与CI术后患儿听觉功能的恢复情况相关,特别是患儿颞叶和顶叶周边视听联合皮层的异常活动的正常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觉功能的恢复效果,对指导患者CI术后听力恢复训练和康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人工耳蜗植入 源定位 大脑皮层跨模态功能重组 康复效果
原文传递
先天性重度耳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大脑皮层跨模态功能重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籼君 梁茂金 +2 位作者 张军鹏 黄华 郑亿庆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7-673,共7页
人工耳蜗植入(CI)是目前有效治疗先天性重度耳聋的唯一方法。然而,目前对于先天性重度耳聋儿童在重建听力后,其大脑皮层结构、功能发生调整和改变的机制尚不清楚。基于耳聋患者大脑跨模态功能重组相关研究的基础,本研究采用视觉刺激诱... 人工耳蜗植入(CI)是目前有效治疗先天性重度耳聋的唯一方法。然而,目前对于先天性重度耳聋儿童在重建听力后,其大脑皮层结构、功能发生调整和改变的机制尚不清楚。基于耳聋患者大脑跨模态功能重组相关研究的基础,本研究采用视觉刺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利用大脑皮层功能活动源定位技术针对先天性重度耳聋儿童在人工耳蜗植入后1年内(0、1、3、6、9、12个月)大脑皮层活动变化的情况,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先天性重度耳聋儿童听力恢复与大脑皮层跨模态功能重组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先天性重度耳聋儿童在耳聋期间存在大脑皮层的跨模态功能重组;当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后,随着听力恢复,大脑皮层跨模态功能重组出现逆转,各相关功能皮层活动相继达到正常水平。本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对指导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恢复的训练和评估可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重度耳聋儿童 人工耳蜗植入 事件相关电位 源定位 跨模态功能重组
原文传递
双眼致盲后大鼠跨感觉通道重组的锰增强磁共振成像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王容 肖泽彬 +6 位作者 唐作华 冯晓源 钱雯 王杰 吴灵捷 钟玉凤 王文韬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0,共7页
目的:探讨双眼盲大鼠听、视觉通路锰增强磁共振成像(ME MRI)的形态学改变,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验证视听跨感觉通道重组(听觉代偿通路)的产生。方法:14只健康新生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双眼盲组(Group A)与正常组(Group B)... 目的:探讨双眼盲大鼠听、视觉通路锰增强磁共振成像(ME MRI)的形态学改变,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验证视听跨感觉通道重组(听觉代偿通路)的产生。方法:14只健康新生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双眼盲组(Group A)与正常组(Group B)(每组n=7),采用视神经离断法使大鼠致盲,盲后4个月分别经两组大鼠的左侧内耳外淋巴注入0.4M Mn Cl2,24h后比较ME MRI表现,观察是否建立听觉代偿通路,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以帮助确定听觉代偿功能的产生。结果:ME MRI结果显示双眼盲大鼠双侧内侧膝状体、听皮质、外侧膝状体、上丘及视皮质的对比度均较正常大鼠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听皮质较显著(P<0.01),视觉中枢差异更加明显(P<0.001)。ME MRI表现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结论:新生大鼠致盲4月后,MEMRI改变结合病理结果,提示产生视听跨感觉通道重组(听觉代偿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l2 磁共振成像 神经可塑性 跨感觉通道重组 双眼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