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换流站桥差保护误动机理及基于互近似熵的闭锁新方案 被引量:4
1
作者 翁汉琍 贾永波 +3 位作者 刘雷 黄景光 李振兴 林湘宁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8-94,共7页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多次发生换流站桥差保护误动的情况,对换流站桥差保护误动机理开展研究。利用PSCAD/EMTDC搭建特高压直流输电仿真模型,对空载合闸和外部故障切除情况下桥差保护误动行为进行仿真分析,揭示其误动原因,...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多次发生换流站桥差保护误动的情况,对换流站桥差保护误动机理开展研究。利用PSCAD/EMTDC搭建特高压直流输电仿真模型,对空载合闸和外部故障切除情况下桥差保护误动行为进行仿真分析,揭示其误动原因,并提出一种基于互近似熵算法的桥差保护防误动闭锁新方案,以防止因电流互感器(TA)传变异常引起的桥差保护误动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闭锁方案在励磁涌流和恢复性涌流情况下能够有效防止桥差保护误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桥差保护 换流站 TA饱和 互近似熵 防误动闭锁判据
下载PDF
基于放电脉冲波形匹配的局部放电类型识别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庆振 杨金伟 +2 位作者 徐学伟 韩宝国 李静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64-168,172,共6页
针对局部放电类型识别中不易全面提取特征等问题,提出将采集到的局部放电脉冲信息与经典的局部放电类型信息直接进行波形相识度匹配的方法,该方法只需通过表征波形相似性的互近似熵值便可识别出局部放电类型。首先讨论不同局部放电类脉... 针对局部放电类型识别中不易全面提取特征等问题,提出将采集到的局部放电脉冲信息与经典的局部放电类型信息直接进行波形相识度匹配的方法,该方法只需通过表征波形相似性的互近似熵值便可识别出局部放电类型。首先讨论不同局部放电类脉冲所具有的不同分布特点和样式,归纳分析五种典型局部放电的脉冲波形。具体研究基于互近似熵进行局部放电信号识别的原理方法、识别系统和实现流程。实验结果证实了基于互近似熵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放电脉冲 波形匹配 互近似熵
下载PDF
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和丘脑脑电非线性参数的影响
3
作者 杨静 张宏 +1 位作者 徐龙河 贾宝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46-184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对大鼠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腹后内侧核(VPM)脑电近似熵(ApEn)和关联维数(D2)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分别在左右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VPM埋置硬膜外和深部电极,连续监测自发EEG.记...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对大鼠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腹后内侧核(VPM)脑电近似熵(ApEn)和关联维数(D2)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分别在左右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VPM埋置硬膜外和深部电极,连续监测自发EEG.记录20min清醒状态的基础EEG后,持续静脉输注10g/L异丙酚,浓度依次为400,500,600,700,800,900μg/(kg·min),每个浓度持续输注10min,取最后2min的EEG进行后期分析,计算不同异丙酚浓度时各脑区的ApEn和D2.埋置电极进行EEG监测的前1wk,分别测量使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和夹尾反射消失的异丙酚浓度.结果:随着异丙酚药物浓度的增加,左右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的ApEn和D2均逐渐降低.所有大鼠均在500~600μg/(kg·min)时翻正反射消失,在800~900μg/(kg·min)时夹尾反射消失,产生以上不同麻醉效应的异丙酚浓度对应的各脑区ApEn和D2均低于清醒状态.结论:异丙酚可浓度依赖地降低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VPM活动的复杂程度,ApEn和D2是敏感的与不同麻醉效应相关的非线性EEG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 二异丙酚 非线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心理特质对生物反馈作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波 傅贤 +5 位作者 吴丽 刘红英 李又福 张伟劲 李现亮 高庆春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心理特质对生物反馈作用效果的影响,探讨生物反馈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心理量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30名健康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特质,总... 目的研究不同心理特质对生物反馈作用效果的影响,探讨生物反馈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心理量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30名健康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特质,总共分为四个组(每组均包含同样的30名受试者)。每个组内以量表得分的平均值作为分类标准,分为高分亚组和低分亚组,各个组内的人数比为:SLS(12:18)、SCL-90(15:15)、SDS(12:18)、SAS(16:14),分别对比亚组之间生物反馈后16个脑区的脑电心电互近似熵(Cross-Ap En)差别。结果以SLSI分组的两亚组之间,高分亚组的全脑所有脑区的脑电心电Cross-Ap En均高于低分亚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SCL-90、SDS和SAS分组,高、低分亚组间各个脑区的脑电心电Cross-Ap E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LSI测定的各种心理应激,其可以影响生物反馈的效果。而SCL-90、SDS和SAS所体现的心理特质对生物反馈影响不大。生物反馈可能通过提高脑电心电间的Cross-Ap En,减弱大脑对心血管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减轻心理应激因素对生理指标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心理特质 脑电 心电 交叉近似熵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评估
5
作者 申英霞 王月荣 刘跃雷 《微计算机信息》 2010年第10期199-201,共3页
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反映了循环系统的代偿能力,它的量化评估对脑血管疾病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利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互近似熵对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该方法能实现实时、连续量化评估脑血流自动调节能... 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反映了循环系统的代偿能力,它的量化评估对脑血管疾病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利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互近似熵对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该方法能实现实时、连续量化评估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为脑血流自动代偿能力及脑血管病的预后评估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 非线性动力学 互近似熵
下载PDF
近似熵、互近似熵的性质、快速算法及其在脑电与认知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86
6
作者 洪波 唐庆玉 +1 位作者 杨福生 陈天祥 《信号处理》 CSCD 1999年第2期100-108,共9页
本文从信号处理的角度介绍了近似嫡、互近似熵的概念、性质与应用,并给出了一种计算近似熵、互近似熵的实用快速算法.本文还通过实际算例说明了近似烟在表征信号的复杂性、互近似熵在表征信号的模式相似性方面的能力及其在脑电与认知... 本文从信号处理的角度介绍了近似嫡、互近似熵的概念、性质与应用,并给出了一种计算近似熵、互近似熵的实用快速算法.本文还通过实际算例说明了近似烟在表征信号的复杂性、互近似熵在表征信号的模式相似性方面的能力及其在脑电与认知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熵 互近似熵 快速算法 脑电 认知 时间序列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互近似熵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宜静 谭海燕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2,124,共4页
针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问题,引入互近似熵的方法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对信号互近似熵的影响,提出多维度互近似熵的特征提取方法。利用多维度互近似熵方法所提取的特征,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 针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问题,引入互近似熵的方法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对信号互近似熵的影响,提出多维度互近似熵的特征提取方法。利用多维度互近似熵方法所提取的特征,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对轴承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多维度互近似熵方法可以有效提取轴承不同状态的特征信息,与支持向量机结合可以精确地诊断轴承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故障,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 互近似熵 支持向量机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原文传递
基于近似熵的思维脑电信号分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何为 陈香 杨基海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4年第4期211-214,共4页
采用近似熵 (approximateentropy ,Apen)作为脑电信号的特征参数对不同思维作业脑电信号进行了分类研究 ,并对近似熵算法中参数的选择以及互近似熵在思维脑电分类的应用进行了讨探。研究结果表明 ,近似熵特征在思维作业脑电信号的分类... 采用近似熵 (approximateentropy ,Apen)作为脑电信号的特征参数对不同思维作业脑电信号进行了分类研究 ,并对近似熵算法中参数的选择以及互近似熵在思维脑电分类的应用进行了讨探。研究结果表明 ,近似熵特征在思维作业脑电信号的分类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近似熵作为EEG的信号特征为提高思维作业脑电信号的分类正确率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在基于思维作业BCI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近似熵 EEG 研究结果 正确率 信号特征 参数 分类研究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互近似熵和相关向量机的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郁 田卫军 张前图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3,97,共5页
针对轴承故障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平稳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互近似熵(Cross Approximate Entropy)和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VMD... 针对轴承故障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平稳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互近似熵(Cross Approximate Entropy)和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VMD将信号分解成不同尺度下的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选取主要IMF进行互近似熵计算并将其组成故障特征向量;最后,采用RVM作为分类器,将故障特征输入其中进行故障诊断。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的轴承故障信号中,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在轴承故障诊断中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D 互近似熵 相关向量机 轴承 故障诊断
原文传递
基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互近似熵及GG聚类的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淑清 李威 +3 位作者 张立国 胡永涛 钱磊 姜万录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362-3367,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ulti-EMD)、互近似熵和GG聚类的滚动故障轴承诊断方法。首先,将振动信号进行多元经验模态分解,得到若干个内禀模态函数(IMF)分量和一个趋势项。然后,将IMF分量分别与原始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前7...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ulti-EMD)、互近似熵和GG聚类的滚动故障轴承诊断方法。首先,将振动信号进行多元经验模态分解,得到若干个内禀模态函数(IMF)分量和一个趋势项。然后,将IMF分量分别与原始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前7个含主要特征信息的IMF分量,并将筛选的IMF分量的互近似熵作为特征向量。最后,将特征向量输入到GG模糊分类器中进行聚类识别。通过聚类三维图,对两种算法机械运行的4种状态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多元经验模态分解方法不仅可解决采样的不均衡问题,而且可解决EMD算法聚类的混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诊断 多元经验模态分解 互近似熵 GG聚类
下载PDF
基于CEEMD互近似熵和FCM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7
11
作者 凌鹏 陈跃威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318,410,共6页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非平稳特性,提出一种结合互补的总体经验模式分解(CEEMD)互近似熵和模糊C均值(fuzzy C means,FCM)聚类的诊断新方法。CEEMD可以有效抑制经验模式分解(EMD)在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处理中存在模态混叠和总体经验模...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非平稳特性,提出一种结合互补的总体经验模式分解(CEEMD)互近似熵和模糊C均值(fuzzy C means,FCM)聚类的诊断新方法。CEEMD可以有效抑制经验模式分解(EMD)在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处理中存在模态混叠和总体经验模式分解(CEEMD)添加的白噪声不能完全被中和问题;互近似熵是能更好体现信号的不规则度和复杂度。首先对正常信号和故障信号进行CEEMD分解,提取真实IMF分量互近似熵表达故障信息,最后采用FCM对数据样本进行分类,并通过计算分类系数和平均模糊熵对分类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基于EMD和EEMD算法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相比,基于CEEMD互近似熵和模糊C均值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准确、有效地实现轴承的故障判别,为实际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经验模式分解 互近似熵 故障诊断
下载PDF
生物反馈过程心电及脑电信号的非线性分析
12
作者 许小洋 耿艺介 +1 位作者 林桂平 王庭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过程中脑电、心电信号的变化规律及其非线性机制。方法以线性及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近似熵和互近似熵分析肌电生物反馈过程中的肌电、心电和脑电信号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结果生物反馈训练可使肌电振幅明显降...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过程中脑电、心电信号的变化规律及其非线性机制。方法以线性及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近似熵和互近似熵分析肌电生物反馈过程中的肌电、心电和脑电信号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结果生物反馈训练可使肌电振幅明显降低[生物反馈组(0.38±0.15)μV、对照组(0.57±0.18)μV,P〈0.05]、心电近似熵明显升高[分别为:(0.80±0.19)、(0.64±0.08),P〈0.05];脑电近似熵以FP1和FP2导联升高显著(P〈0.05);FP1(生物反馈组0.48±0.16;对照组0.31±0.10)和FP2(生物反馈组0.43±0.14;对照组0.27±0.12)导联的脑电-心电互近似熵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生物反馈过程中FP1和FP2导联(对应大脑额极)的电活动增加,提示额极可能是生物反馈过程中大脑有意识凋节内脏功能的中枢整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近似熵 互近似熵 非线性
原文传递
基于互近似熵的输电线路两相短路接地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斌 贾汉坤 +1 位作者 张泓磊 刘海涵 《黑龙江电力》 CAS 2018年第6期530-536,共7页
针对现有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故障信号分析方法存在故障信号特征遗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近似熵(CAp En)的输电线路两相短路接地故障诊断方法,以提高输电线路故障诊断的准确率。阐述了CAp En法能够进行故障诊断的原理,在PSCAD中建立了... 针对现有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故障信号分析方法存在故障信号特征遗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近似熵(CAp En)的输电线路两相短路接地故障诊断方法,以提高输电线路故障诊断的准确率。阐述了CAp En法能够进行故障诊断的原理,在PSCAD中建立了输电线路两相短路接地故障的仿真模型,利用MATLAB对所得故障数据进行了分析,又将EEMD-CAp En法与CAp En法诊断的结果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CAp En方法准确可靠,避免了传统故障信号分析方法故障特征遗失的问题,能更有效地诊断出输电线路两相接地故障所在相,极大提高了故障相的识别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诊断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互近似熵 两相接地故障
下载PDF
基于广义支路能量时空分布熵测度的线路脆弱度评估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勇 刘俊勇 +3 位作者 刘晓宇 刘友波 姚良忠 Bazargan Masoud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187-196,28,共10页
为研究大扰动事故注入系统扰动能量对线路和系统冲击大小,从熵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广义支路能量在系统中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建立基于能量分布熵的线路后果脆弱评估模型;依据近似熵原理和广义支路能量在线路中的周波时段振荡态势,提出... 为研究大扰动事故注入系统扰动能量对线路和系统冲击大小,从熵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广义支路能量在系统中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建立基于能量分布熵的线路后果脆弱评估模型;依据近似熵原理和广义支路能量在线路中的周波时段振荡态势,提出基于能量周波互近似熵的线路周波冲击脆弱评估模型。通过对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模拟计算发现:线路发生大扰动后,扰动注入系统的总能量越大,能量分布熵越小,局部空间聚集的能量越多,该线路后果脆弱度越高;既定扰动故障模式下,线路的周波互近似熵越小,周波脆弱度越高,周波脆弱度动态反映了线路随周波时段推移的脆弱度,计及各周波受扰冲击的综合脆弱指标全面反映了线路的扰动冲击强度。通过与其他方法评估结果的比较分析可知,基于广义支路能量时空分布熵测度的线路受扰冲击脆弱度评估模型物理意义明确,评估结果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支路能量 能量分布熵 能量周波互近似熵 脆弱性评估
下载PDF
基于LCD互近似熵和相关向量机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谭晶晶 高峰 张前图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3-177,共5页
针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特征尺度分解(Local Characteristic-scale Decomposition,LCD)互近似熵(Cross Approximate Entropy,CAE)和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 针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特征尺度分解(Local Characteristic-scale Decomposition,LCD)互近似熵(Cross Approximate Entropy,CAE)和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LCD将轴承振动信号分解成若干个具有不同频率成分的内禀尺度分量(Intrinsic Scale Component,ISC);然后通过能量筛选出包含主要故障信息的ISC分量,计算其CAE并作为故障特征向量以体现不同的运行状态;最后将故障特征输入RVM进行故障识别。滚动轴承不同类别和不同损失程度故障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特征尺度分解 互近似熵 相关向量机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