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逆迭代互关系子空间SIMO信道盲辨识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丹 蒋铃鸽 何晨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26-1230,共5页
基于SIMO系统互关系模型提出了逆迭代辨识时间色散信道子空间方法,基于一阶扰动理论分析了提出方法的M SE性能.为增强算法稳定性,基于扰动理论和泰勒级数展开给出了一种迭代计算协方差CR矩阵逆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和现有的自适... 基于SIMO系统互关系模型提出了逆迭代辨识时间色散信道子空间方法,基于一阶扰动理论分析了提出方法的M SE性能.为增强算法稳定性,基于扰动理论和泰勒级数展开给出了一种迭代计算协方差CR矩阵逆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和现有的自适应信道盲辨识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提高了信道估计精度,迭代计算CR矩阵逆的方法简单有效,实验结果和扰动分析得到的理论值有很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子空间迭代 单输入多输出系统 互关系 扰动分析
下载PDF
《南社诗话考述》的补述 被引量:2
2
作者 郭长海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7,共7页
台湾学者林香伶的新著《南社诗話考述》,具有治学角度新、治学资料新、治学方法新的三个优点,但也略有小疵,本文对此进行了补述,指出了一些疏误与不完整之处。另外,还对诗话这种艺术形式与笔记以及论诗专著的交叉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南社 诗话 考述 交叉关系
下载PDF
基于矩阵逆幂法的SIMO信道模型盲均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文侃 赵乐军 《通信技术》 2009年第5期23-25,共3页
码间干扰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主要限制因素,如何减小码间干扰始终是通信信号处理的研究方向之一。文章根据SIMO(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系统模型的互关系,利用输入信源和观测噪声的统计特性,给出了一种基于矩阵逆幂法的信道盲... 码间干扰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主要限制因素,如何减小码间干扰始终是通信信号处理的研究方向之一。文章根据SIMO(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系统模型的互关系,利用输入信源和观测噪声的统计特性,给出了一种基于矩阵逆幂法的信道盲均衡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自适应递推性有效,并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较传统的CR(Cross Relations)方法有更好的均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均衡 单输入多输出系统 互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反幂法和卡尔曼滤波的自适应语音去混响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梅铁民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6-786,共11页
噪声鲁棒的自适应语音信号去混响是现代语音信号处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其困难在于语音信号的非白性、非平稳性及房间的超长冲激响应特性。针对单输入多输出(SIMO)麦克风阵列系统获取的多路混响语音信号,提出了一种新的去混响算法。首先通... 噪声鲁棒的自适应语音信号去混响是现代语音信号处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其困难在于语音信号的非白性、非平稳性及房间的超长冲激响应特性。针对单输入多输出(SIMO)麦克风阵列系统获取的多路混响语音信号,提出了一种新的去混响算法。首先通过相关法时延估计对SIMO混响语音信号进行时延对齐;其次在保持SIMO系统输出信号间交叉关联关系(cross relation)基础上对混响语音信号进行预白化处理;最后把交叉关联关系、用于矩阵最小特征向量计算的反幂法与卡尔曼滤波解卷积方法有机结合,实现了SIMO混响语音信号的实时自适应去混响。仿真与实验研究表明,本方法对混响语音信号去混响效果明显,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噪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信号 去混响 交叉关联 反幂法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的_(1)”到底是副词性词尾还是状语标记
5
作者 吴怀成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0-415,510,共17页
自从朱德熙《说“的”》一文发表以来,“的”字研究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讨论朱先生所述“的_(1)”,即副词性单位的后附成分。本文认为把“的_(1)”处理为副词性词尾存在问题,“的_(1)”和“的_(2)”之间是既分又不... 自从朱德熙《说“的”》一文发表以来,“的”字研究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讨论朱先生所述“的_(1)”,即副词性单位的后附成分。本文认为把“的_(1)”处理为副词性词尾存在问题,“的_(1)”和“的_(2)”之间是既分又不分的交叉关系,这是由于二者都来源于中古汉语的“地”且汉语定语包含状语。而状中结构中有无“的_(1)”则是由二者之间的整合度高低决定的,无“的_(1)”时的状中结构和“X+的_(1)”都可看作即兴造词。“的_(1)”本质上还是一个语缀,其句法功能是一个状语标记,语用功能是通过凸显状语达到确认中心语的认知人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_(1) 交叉关系 整合度 认知入场 状语标记
原文传递
玄妙之“象”与生命之“境” 被引量:1
6
作者 方锡球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7,共7页
古典文学界把意象当作意境的构成元素是值得商榷的。在实践上,意境理论不能概括所有的中国诗歌,存在大量有"象"无"境"之作;在理论上,意境与意象在适用范围、内涵、性质、形象的审美特征上各自有别。这说明,它们是... 古典文学界把意象当作意境的构成元素是值得商榷的。在实践上,意境理论不能概括所有的中国诗歌,存在大量有"象"无"境"之作;在理论上,意境与意象在适用范围、内涵、性质、形象的审美特征上各自有别。这说明,它们是并列关系。在文化变迁中,意境取代了意象,从玄妙难解走向生命体验,显示着意境对意象的超越,这也同样证明它们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进一步加强文艺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实践的结合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意境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下载PDF
同源字与通假字的区别及其交叉关系
7
作者 张严匀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66-70,共5页
同源字和通假字是通过不同方式产生的两种文字现象。学术界对同源字和通假字的关系问题有分歧意见,一部分学者认为同源字和通假字毫无关系,是应该被区分的两种现象;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同源字和通假字有交叉关系。实际上,通假字和同源字有... 同源字和通假字是通过不同方式产生的两种文字现象。学术界对同源字和通假字的关系问题有分歧意见,一部分学者认为同源字和通假字毫无关系,是应该被区分的两种现象;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同源字和通假字有交叉关系。实际上,通假字和同源字有读音相同的共同特点,结合段玉裁提出的“凡同声者多同义”,得知两者有交叉关系,即有一些字组既是本字和通假字的关系、又是同源关系。通过实例分析发现,有交叉关系的一组字有义素层面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字 通假字 区别 交叉关系 义素
下载PDF
亲手犯与身份犯关系辨析——以实行行为类型为视角
8
作者 古瑞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2-16,21,共6页
亲手犯虽最初以间接正犯的对立物出现,但在根本上应从犯罪的性质出发,以法益侵害和构成要件定型性作为主体与行为能否分离的判断要素。亲手犯与身份犯的关系上,同一说与排斥说均有不妥之处;将身份犯的实行行为作可让渡的实行行为、部分... 亲手犯虽最初以间接正犯的对立物出现,但在根本上应从犯罪的性质出发,以法益侵害和构成要件定型性作为主体与行为能否分离的判断要素。亲手犯与身份犯的关系上,同一说与排斥说均有不妥之处;将身份犯的实行行为作可让渡的实行行为、部分可让渡的实行行为,以及不可让渡的实行行为之类型划分,可以较清晰地厘清身份犯与亲手犯之间的交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手犯 身份犯 实行行为 法益侵害 构成要件定型性 交叉关系
下载PDF
试论和平发展背景下的两岸共同治理 被引量:43
9
作者 刘国深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2008年5月20日以来,台湾问题出现历史性转折,两岸关系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机遇期。但是,两岸政治上的歧见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差异仍然很大。如何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共同面对和平发展进... 2008年5月20日以来,台湾问题出现历史性转折,两岸关系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机遇期。但是,两岸政治上的歧见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差异仍然很大。如何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共同面对和平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为此,两岸民间社会需要重建人民之间共同的知识基础,两岸行政部门需要谋划与两岸民间往来相关的共同规则,两岸最高公权力部门则需要研究双方和平共存的法理依据问题。根据两岸关系的特殊性,笔者主张区分政治与行政两个不同层面的事务,并借鉴西方的公共治理理念,双方公权力部门可主动地进行适度的战略收缩,让两岸民间社会的力量进一步释放出来,成为引导和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新的力量,成为两岸公权力部门合理有效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 共同治理
下载PDF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课题浅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刘国深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在领土主权意义上,"两岸一中"是现存状态,不需要追求,但需要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如何正式结束两个政权之间的敌对状态,达成有序分配内政和外交空间安排的共识;如何解决与两岸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 在领土主权意义上,"两岸一中"是现存状态,不需要追求,但需要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如何正式结束两个政权之间的敌对状态,达成有序分配内政和外交空间安排的共识;如何解决与两岸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问题。"领土主权一体,政府差序并存;存量原则不变,增量拓展共商"的原则可以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点是解决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问题。双方可以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 新课题
下载PDF
1987年来台海关系变化对台湾入境大陆客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孙根年 王洁洁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13-1522,共10页
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影响出入境旅游最重要的因素。1987年台湾当局解除居民来大陆探亲旅游限制,入境大陆旅游客流量急速增长;2008年开放大陆居民入岛旅游,拉开了两岸旅游流双向互动的新格局。1987-2007年的20年间,台海关... 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影响出入境旅游最重要的因素。1987年台湾当局解除居民来大陆探亲旅游限制,入境大陆旅游客流量急速增长;2008年开放大陆居民入岛旅游,拉开了两岸旅游流双向互动的新格局。1987-2007年的20年间,台海关系波动起伏。依据相关历史文献和统计数据,分析了两岸关系变化对台湾入境大陆旅游客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台海关系恶化、危机事件爆发时,在入境客流量统计值、环比增长率和占出岛旅游比统计曲线上形成了明显的"凹形谷",采用三条理想曲线作为参照系,定量分析了7次危机事件对台湾游客入境大陆客流量的影响。其中,从1994年的千岛湖事件到1996年第四次台海危机,台海关系阴云密布,对入境大陆旅游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累计损失客流量50万人次,相对损失率在11.4%。本研究为探索国际关系危机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提供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海关系 危机事件 入境旅游 本底趋势线 影响与评价
下载PDF
民粹主义在台湾:对抗的政治与焦虑的社会 被引量:22
12
作者 林红 《台湾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25,共15页
台湾政治被民粹主义裹挟,已是一种显性的政治异象,它起自台湾的民主转型初期,经过40年的演化与进阶,至今发展成为一种政治常态,困扰着岛内政治和两岸关系。民粹主义在台湾表现出反建制、反精英、本土偏狭、暴躁急进和崇尚大众民主等普... 台湾政治被民粹主义裹挟,已是一种显性的政治异象,它起自台湾的民主转型初期,经过40年的演化与进阶,至今发展成为一种政治常态,困扰着岛内政治和两岸关系。民粹主义在台湾表现出反建制、反精英、本土偏狭、暴躁急进和崇尚大众民主等普遍性特点,也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从政治端来看,台湾民粹主义萌发于民主化以来形成的、高度对抗的政治结构,是理念层面的“主权政治”与实践层面的选举政治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政治人物借民意政治之机“召唤人民”和“动员人民”的结果。从社会端来看,经济与安全的双重焦虑、自由与法治的素养不足以及社会运动政治化等因素造就了一个躁动不安的台湾社会,为台湾的政治市场提供了最便利的民粹动力。台湾民粹主义的长期泛化带来诸多后果,最严重者如台湾民主政治的异化、政党格局的异动以及两岸关系不确定性增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主义 台湾地区 民主转型 政党政治 两岸关系
原文传递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与政策深化路径简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肖日葵 《台湾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55,共8页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对台工作重要创造性论述之一。在此思想指导下,以两岸人民为中心、以包容、共享、发展为特征的惠台公共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扎实推进各项政策落地,充分发挥好政策的正向功能是实...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对台工作重要创造性论述之一。在此思想指导下,以两岸人民为中心、以包容、共享、发展为特征的惠台公共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扎实推进各项政策落地,充分发挥好政策的正向功能是实现两岸有机统一的重要路径,也是两岸人民对全球统一实践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发展 公共政策 两岸关系
原文传递
“一国两制”在台湾的污名化:剖析与澄清 被引量:13
14
作者 庄吟茜 《台湾研究》 2016年第1期31-38,共8页
多年来,台湾方面不仅不接受"一国两制",而且还将其严重污名化,尤其2014年香港"占中"事件发生后,甚至出现了"一国两制"已经失败的论调。台湾民众不接受"一国两制"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最主要的... 多年来,台湾方面不仅不接受"一国两制",而且还将其严重污名化,尤其2014年香港"占中"事件发生后,甚至出现了"一国两制"已经失败的论调。台湾民众不接受"一国两制"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愿跟大陆统一。台湾政治人物利用民众这一心态,故意将"一国两制"污名化,以作为"捍卫台湾主体性"的手段。"一国两制"的污名化反过来又加剧了台湾民众对两岸统一的抗拒。需要澄清的是,"一国两制"并没有失败,大陆从未放弃在台湾实施"一国两制",其目前仍是最佳的统一模式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一国两制” 两岸统一
原文传递
特朗普时期美国涉台关系的演变及其原因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冈 《闽台关系研究》 2020年第1期14-28,共15页
特朗普时期美国涉台关系发生重要变化。美台“准官方”“准同盟”关系的急剧发展,意味着美方正逐步将台湾纳入“印太战略”的政策框架,并对中美建交的“断交”“撤军”“废约”三个前提条件构成严峻挑战。美国涉台关系迅速升级的原因包... 特朗普时期美国涉台关系发生重要变化。美台“准官方”“准同盟”关系的急剧发展,意味着美方正逐步将台湾纳入“印太战略”的政策框架,并对中美建交的“断交”“撤军”“废约”三个前提条件构成严峻挑战。美国涉台关系迅速升级的原因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内行政与立法系统的互动可谓美方调整涉台政策的内在机制,中美战略竞争关系的演进和两岸政治关系的持续紧张,则是美方调整涉台政策的外部诱因。在这种形势下,美国行政当局与国会相互配合,将“台湾牌”发挥得淋漓尽致,进一步冲击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从而限缩了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涉台政策 美台关系 印太战略 特朗普行政当局 中美关系 两岸关系
下载PDF
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先才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9年第1期22-30,共9页
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正在不断形成,随着两岸互信的不断积累和共识的不断增加,两岸之间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可能性也在增长。对于海峡两岸来说,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增加双方的政治互信,而且有利于... 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正在不断形成,随着两岸互信的不断积累和共识的不断增加,两岸之间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可能性也在增长。对于海峡两岸来说,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增加双方的政治互信,而且有利于长久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军事互信机制 和平发展
下载PDF
两岸政治关系初探:政府继承的视角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秘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0年第1期44-49,共6页
从国际法上讲,两岸政治关系的本质是政府继承关系。但两岸政治关系的特殊性在于这一政府继承尚未完成,但又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分别继承了大陆部分和台湾部分。实际上政府继承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权利能力的继承和行... 从国际法上讲,两岸政治关系的本质是政府继承关系。但两岸政治关系的特殊性在于这一政府继承尚未完成,但又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分别继承了大陆部分和台湾部分。实际上政府继承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权利能力的继承和行为能力的继承。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权利能力层面的政府继承,而尚未完成行为能力层面的政府继承。因此,两岸政治关系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国家层面、政府权利能力层面、政府行为能力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继承 政府继承 和平发展期 两岸关系
下载PDF
拜登涉台政策的“同盟联动”现象:机制、举证与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叶晓迪 《闽台关系研究》 2022年第1期22-36,共15页
拜登执政后,为强化“台湾牌”的战略效果,联合欧亚主要盟友共同介入和干涉台湾问题,形成涉台政策的“同盟联动”现象。将美国在不对称同盟中的议题设置设定为前置条件,选取盟友对美国“价值观外交”的支持度与盟友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偏见... 拜登执政后,为强化“台湾牌”的战略效果,联合欧亚主要盟友共同介入和干涉台湾问题,形成涉台政策的“同盟联动”现象。将美国在不对称同盟中的议题设置设定为前置条件,选取盟友对美国“价值观外交”的支持度与盟友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偏见度为两个关键因素,构建“同盟联动”现象的理论机制。以拜登近期联合其主要盟友共同介入台海局势为例,分析发现两个关键因素会影响盟友对涉台政策的共识程度,最终产生涉台政策的“同盟联动”现象。“同盟联动”现象会使美国对“一个中国政策”的空洞化从国内层面上升至国际层面,也会扩大“台独”国际化空间,增大中国大陆反“台独”难度。中国大陆应该保持战略耐心,针对不同对华态度的美国盟友采取差异化政策,尽可能切断和削弱美国与盟友之间的联动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 涉台政策 “同盟联动” 两岸关系
下载PDF
两岸关系中的交往理性初探 被引量:11
19
作者 唐桦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0年第3期46-55,共10页
两岸关系是一种交往实践。现实中的两岸关系,对话和独白相互交织,彼此牵制。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促使了两岸共同的"生活世界"的形成,两岸关系从扭曲的交往模式走向合理的交往模式。在两岸关系中构建交往理性,是本文在两岸关系... 两岸关系是一种交往实践。现实中的两岸关系,对话和独白相互交织,彼此牵制。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促使了两岸共同的"生活世界"的形成,两岸关系从扭曲的交往模式走向合理的交往模式。在两岸关系中构建交往理性,是本文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语境下的尝试。两岸的儒学传统可以被发展为别具一格的两岸的交往理性。一种以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交流为核心的两岸交往伦理的建立,必定会对两岸的平等对话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理性 主体间性 两岸关系
下载PDF
酒店经营管理中的跨文化关系解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健 《旅游科学》 CSSCI 2011年第4期67-74,共8页
本文从酒店总经理的困惑入手,分析了酒店经营管理中错综复杂的文化关系,探讨了这些文化关系的共性规律和个性特征,并提出,跨文化关系解析是酒店文化问题研究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跨文化关系解析五个方面的理论基础... 本文从酒店总经理的困惑入手,分析了酒店经营管理中错综复杂的文化关系,探讨了这些文化关系的共性规律和个性特征,并提出,跨文化关系解析是酒店文化问题研究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跨文化关系解析五个方面的理论基础以及跨文化关系解析在酒店经营管理宏观战略的制定、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和酒店对客服务等方面的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店 经营管理 跨文化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