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茬复种饲料油菜的播种量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杨瑞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9-482,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麦茬复种条件下,不同播种量的饲料油菜株高、鲜重、干重、叶面积指数和净同化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麦茬复种油菜地上生物产量的累积规律为幼苗期缓慢,蕾薹期最快,开花后减缓,基本符合"S"型生...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麦茬复种条件下,不同播种量的饲料油菜株高、鲜重、干重、叶面积指数和净同化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麦茬复种油菜地上生物产量的累积规律为幼苗期缓慢,蕾薹期最快,开花后减缓,基本符合"S"型生长曲线。高密度播种能极显著提高复种油菜地上部干重、鲜重及其日生长量,以播量11.5kg/hm2处理为最优。增加播种量能明显提高复种油菜叶面积指数以及群体同化率。不同播种密度下,油菜生长期与其生长指标数学方程拟合为:干重y=k/(1+a-ebx),叶面积指数y=a+bx+cx2,其它指标均为y=a+bx+cx2+dx3,其拟合度均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油菜 种植密度 麦茬复种 生长性状
下载PDF
不同水分梯度和种植密度对谷子杂交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樊修武 池宝亮 +2 位作者 张冬梅 黄学芳 张伟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20-23,26,共5页
为发挥杂交谷子耐旱节水丰产性能,对张杂谷6号进行了不同水分梯度和不同留苗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补水与不补水之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不同补水量之间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谷子杂交种在拔节期补灌30 mm即可达... 为发挥杂交谷子耐旱节水丰产性能,对张杂谷6号进行了不同水分梯度和不同留苗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补水与不补水之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不同补水量之间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谷子杂交种在拔节期补灌30 mm即可达到显著的增产作用,但补水量增加不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不同留苗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留苗密度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在自然降水和补灌水量30 mm情况下,种植密度以18万株/hm^2和30万株/hm^2为宜。杂交谷子拔节期补水增产但不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适宜的留苗密度是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梯度 种植密度 谷子 杂交种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施肥、密度和除草对半湿润地区冬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许安民 南维鸽 +2 位作者 李世清 侯红乾 李生秀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6-1100,共5页
为给旱作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在半湿润农田系统下以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研究了施肥、除草及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草对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影响不明显;种植密度和施肥极显著影响小麦生物产... 为给旱作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在半湿润农田系统下以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研究了施肥、除草及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草对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影响不明显;种植密度和施肥极显著影响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正常密度(播量150.0 kg.ha-1)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比低密度处理(播量90.0 kg.ha-1)分别高15.5%和9.1%。相比不施肥、单施氮肥和单施磷肥,氮磷配施具有较高的增产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氮量有助于提高小麦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过量施氮有降低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趋势。综合来看,在正常种植密度、氮磷配施和135 kg.ha-1施氮量下,半湿润地区的冬小麦能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肥 种植密度 除草 生物产量 籽粒产量
下载PDF
密度与氮量对复种油菜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杨瑞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4-49,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油菜种植密度与施氮肥对麦茬复种油菜苗期和收获期耕层土壤(0~15cm)肥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种饲料油菜能明显提高耕层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有机碳(OC)和易氧化有机碳(ROOC)质量分数以...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油菜种植密度与施氮肥对麦茬复种油菜苗期和收获期耕层土壤(0~15cm)肥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种饲料油菜能明显提高耕层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有机碳(OC)和易氧化有机碳(ROOC)质量分数以及氮利用效率,而土壤稳定性有机碳(SOC)质量分数与有机碳氧化稳定系数(K_(os))明显降低.在油菜苗期,随种植密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先增后减,全氮不断减少,氮效率以及碱解氮、全磷、速效磷质量分数逐渐提高,随增施氮肥水平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碱解氮质量分数均不断提高,氮效率与速效磷质量分数不断减少;在收获期,随种植密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先增后减,全氮、全磷不断减少,碱解氮、速效磷和氮效率不断增加,随增施氮肥水平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逐渐提高,氮效率却不断降低,差异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随种植密度和施氮肥水平提高,耕层土壤中OC,ROOC和ROOC百分比均不断提高,而SOC,SOC百分比和K_(os)均逐渐降低,差异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耕层土壤OC和K_(os)分别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p<0.05或p<0.01),表明土壤OC和K_(os)可作为土壤有效养分利用潜力的表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施氮量 复种油菜 土壤养分性状 氧化稳定系数
下载PDF
攀西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勇 徐玖平 符礼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6-118,共3页
针对攀西地区种植业的现状 ,运用非线性规划理论 ,在现有资源约束情形下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攀西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攀西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应着眼于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 ,加大小麦、水稻、玉米、蚕豆等高产优质农产... 针对攀西地区种植业的现状 ,运用非线性规划理论 ,在现有资源约束情形下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攀西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攀西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应着眼于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 ,加大小麦、水稻、玉米、蚕豆等高产优质农产品的种植力度 ,同时扩大种植业经济作物的比重 ,利用资源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攀西地区 种植业 结构调整 复种指数 资源配置 优化
下载PDF
施氮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夏玉米产量及子粒灌浆的影响 被引量:91
6
作者 申丽霞 王璞 张软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4-319,共6页
以夏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在不同种植密度(52500、67500、82500株/hm2)及不同供氮水平(0、120、240、360kg/hm2)下对玉米子粒产量、产量构成、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子粒灌浆动态及灌浆过程中的物质代谢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夏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在不同种植密度(52500、67500、82500株/hm2)及不同供氮水平(0、120、240、360kg/hm2)下对玉米子粒产量、产量构成、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子粒灌浆动态及灌浆过程中的物质代谢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及种植密度下子粒产量的差异主要是由穗粒数所决定。产量及穗粒数的形成与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密切相关,施氮可明显促进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穗顶部与中下部子粒的灌浆动态及物质代谢具有明显的不同,授粉后5~20d,顶部子粒灌浆体积、干重、灌浆速率、总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均明显低于中下部子粒;同化物供应的差异是导致顶部与中下部子粒发育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顶部子粒灌浆体积、干重、总糖、淀粉含量施氮处理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可明显促进同化物的积累及向顶部子粒的供应,促进顶部子粒灌浆,减少败育,增加有效粒数,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氮肥 产量 子粒灌浆
下载PDF
采摘机器人视觉图像检测应用研究——基于篮球动作捕捉的多媒体数据库系统 被引量:7
7
作者 罗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3-207,共5页
采用篮球动作捕捉系统可以实时地对比赛视频进行分析,通过动作捕捉,得到优秀运动员的投篮动作技术特征;但是篮球比赛属于较高强度的对抗性比赛,其移动速度较高,因此捕捉系统需要有较高的精度。将高精度的动作捕捉系统应用在采摘机器人... 采用篮球动作捕捉系统可以实时地对比赛视频进行分析,通过动作捕捉,得到优秀运动员的投篮动作技术特征;但是篮球比赛属于较高强度的对抗性比赛,其移动速度较高,因此捕捉系统需要有较高的精度。将高精度的动作捕捉系统应用在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设计中,可以有效提高采摘机器人对果实的识别精度,从而提高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对采摘机器人的视觉系统进行了测试,并以夜间采摘环境为例,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了平滑和增强处理,成功提取到了果实的边缘特征图像。对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目标识别率和定位能力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目标识别率和定位准确率都较高,满足高精度采摘作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篮球动作捕捉 多媒体数据库 采摘作业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收割机控制系统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蔡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9-202,207,共5页
收割是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作物最终的产量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稻麦都实现了机械化收割,但收割机的控制系统相比整体水平较为落后,包括对行走速度的控制。为此,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收割机自动控制系统,根据... 收割是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作物最终的产量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稻麦都实现了机械化收割,但收割机的控制系统相比整体水平较为落后,包括对行走速度的控制。为此,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收割机自动控制系统,根据作物图像中的谷粒信息计算作物密度,依照设定的喂入量对收割机行走速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以保持较高的作业效率和质量。在试验中,收割机对水稻和高密度种植小麦的作业效率较高,对大麦和低密度种植小麦的作业效率较低,需要设定较大的喂入量值。结果表明:系统从拍摄作物图像到启动步进电机的整个过程耗时1 s,可以实现对收割机行走速度的实时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自动收割机 控制系统 喂入量 作物密度
下载PDF
基于改进算法的小麦收获机作物密度检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仲鹏 赵建军 刘丽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9-52,共4页
针对谷物联合收获机喂入量实时调整的需求,研究成熟期作物密度与收获机喂入量间的函数关系。首先对图像进行灰度化与中值滤波处理,然后以改进的图像分割算法获得了更为准确的图像分割阈值,从而将作物的谷、叶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在此基础... 针对谷物联合收获机喂入量实时调整的需求,研究成熟期作物密度与收获机喂入量间的函数关系。首先对图像进行灰度化与中值滤波处理,然后以改进的图像分割算法获得了更为准确的图像分割阈值,从而将作物的谷、叶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在此基础上,以数据拟合的方式得到小麦收获机喂入量随图像像素的变化模型,为谷物收获机实时、精准地控制喂入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联合收获机 图像处理 作物密度 改进算法
下载PDF
密度和肥料水平对高蛋白大豆德豆17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鹏鹏 高凤菊 +1 位作者 朱元刚 王士岭 《大豆科技》 2012年第3期44-47,共4页
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肥料及密度条件对大豆德豆17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以德豆17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栽培因子对德豆17产量的影响为:钾肥>密度>磷肥>氮肥>微肥。经计算,初步确定了德豆1... 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肥料及密度条件对大豆德豆17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以德豆17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栽培因子对德豆17产量的影响为:钾肥>密度>磷肥>氮肥>微肥。经计算,初步确定了德豆17号在当地产量大于175.00kg/667m2的栽培方式为:密度0.81~0.83万株/667m2,氮肥施用量19.46~20.29kg/667m2,磷肥施用量39.09~40.91kg/667m2,钾肥施用量21.97~23.04kg/667m2,微肥施用量0.92~1.08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豆17号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 密度 施肥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夏谷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优化模型研究
11
作者 王润生 王素英 +3 位作者 张广军 范阳 魏胜利 李瑞英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11-15,共5页
研究采用二次饱和 D-最优设计 ,建立了夏谷产量与密度、磷、氮肥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决策变量对产量的作用依次为氮肥 >密度 >磷肥。密度与磷肥、密度与氮肥均存在着互作效应。通过模拟选优 ,筛选出亩产 2 80 kg以上的措... 研究采用二次饱和 D-最优设计 ,建立了夏谷产量与密度、磷、氮肥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决策变量对产量的作用依次为氮肥 >密度 >磷肥。密度与磷肥、密度与氮肥均存在着互作效应。通过模拟选优 ,筛选出亩产 2 80 kg以上的措施组合 65套 ,2 50~ 2 80 kg的措施组合 593套 ,2 2 0~ 2 50 kg的措施组合 71套。经过对各因素的水平频率分布分析 ,得出了不同产量水平的最可靠措施因素投入量。经济效益最高的措施因素投入水平为 :密度 5.978万株 / mu,纯磷 3.565kg/ mu,纯氮 6.2 91kg/ mu,亩产量 2 79.0 6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 夏谷 模拟选优 谷子 产量 栽培 优化模型
下载PDF
模拟冰雹条件下果实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2
作者 任仲博 任小林 +1 位作者 张军科 袁春龙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3-85,共3页
在模拟冰雹条件下,富士、秦冠及金冠苹果的采收果实大小受叶片面积损失率(%)、果伤程度及反映落果效应的相对果实密度(%)综合作用的显著影响(R=0.737**~0.773**)。因此,雹后果实的大小,可以通过它们间的关... 在模拟冰雹条件下,富士、秦冠及金冠苹果的采收果实大小受叶片面积损失率(%)、果伤程度及反映落果效应的相对果实密度(%)综合作用的显著影响(R=0.737**~0.773**)。因此,雹后果实的大小,可以通过它们间的关系模式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果实大小 叶伤 果伤 相对果实密度 苹果树
下载PDF
玉米亩产吨粮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研究
13
作者 于桂霞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4期70-72,共3页
采用紧凑型玉米品种用“垄半空”及105cm大垄双行带作,并进行地膜覆盖新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进行玉米亩产吨粮试验,创建了高光效的群体光合系统,提高群体光合性能.为玉米大面积种植实现亩产吨粮田,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种植密度 群体光合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