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垄覆沟播及施肥位置优化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黄明 王朝辉 +4 位作者 罗来超 王森 曹寒冰 何刚 刁超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8-1168,共11页
【目的】保水栽培与养分管理是旱地农业关注的焦点,其研究多集中于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而对养分吸收利用的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探讨了垄覆沟播及施肥位置优化对旱地小麦种植效益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在增产的基础上增收增效提供理... 【目的】保水栽培与养分管理是旱地农业关注的焦点,其研究多集中于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而对养分吸收利用的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探讨了垄覆沟播及施肥位置优化对旱地小麦种植效益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在增产的基础上增收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2013—2014年(平水年)、2014—2015年(丰水年)和2015—2016年(欠水年),连续3年在黄土高原中部的典型雨养旱地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传统平作(平作不覆膜+均匀施肥)、垄覆沟播(垄上覆膜+沟内播种+均匀施肥)和膜侧施肥(垄上覆膜+沟内播种+定位施肥) 3种栽培模式。调查分析了冬小麦种植效益、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养分收获指数、养分吸收效率、肥料偏生产力和养分生理效率及百公斤籽粒养分需求量。【结果】与传统平作相比,在平水年和欠水年,垄覆沟播的产量分别提高9.5%和6.3%,但经济效益和成本收益率在不同降水年型均无显著变化。膜侧施肥在平水年和欠水年显著提高种植效益,3年平均经济效益和成本收益率较传统平作分别提高23.4%和9.1%,较垄覆沟播提高21.5%和14.6%。与传统平作相比,垄覆沟播不利于拔节后地上部氮磷钾吸收,从而使氮磷钾吸收效率无显著变化,但3年平均氮生理效率和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7.7%、7.1%、8.1%和6.7%,百公斤籽粒需氮量降低8.7%。膜侧施肥较传统平作能在保持氮磷钾收获指数、生理效率和百公斤籽粒氮磷钾需求量稳定的基础上,使3年平均氮磷钾吸收效率分别提高18.4%、22.1%和16.4%,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提高16.0%、16.8%和15.6%。与垄覆沟播相比,膜侧施肥提高了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磷钾吸收量以及成熟期秸秆和籽粒的氮磷钾分配量,从而使3年平均氮磷钾吸收效率分别提高20.8%、18.0%和12.1%,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提高8.3%、8.1%和8.4%,百公斤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位置 旱地 小麦 种植效益 养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沿江地区双季稻与水旱轮作的产量和效益分析
2
作者 段爱儒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33-36,共4页
本文研究了沿江地区双季稻,露地花生—晚稻、地膜覆盖花生—晚稻等连作和轮作的产量和效益。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花生—晚稻的效益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而且茬口衔接合理。
关键词 花生 水稻 连作 水旱 轮作 效益
下载PDF
农作物最优灌水定额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庆华 颜宏亮 宋学东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99-102,共4页
节水灌溉是节水型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节水灌溉就是用最少的灌溉水量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并尽可能提高作物产量。本文通过分析,建立了作物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建立了作物灌溉效益函数;并应用经济分析中净效益最大准则,导出了作物... 节水灌溉是节水型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节水灌溉就是用最少的灌溉水量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并尽可能提高作物产量。本文通过分析,建立了作物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建立了作物灌溉效益函数;并应用经济分析中净效益最大准则,导出了作物经济灌溉定额计算通式;利用系统工程理论提出了作物生育期内各次灌溉水最优灌水定额的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灌水定额 灌溉效益函数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下载PDF
四川省云阳县桐粮间作类型及效益分析
4
作者 唐治诚 冉峰 +2 位作者 刘光明 杨德术 彭华明 《生态经济》 1997年第2期38-39,共2页
本文简介了云阳县的自然条件和桐粮间作类型,着重分析了相粮间作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混农林业的建议。
关键词 桐粮间作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种植业 中国
下载PDF
涌泉灌与膜上灌技术相结合在大田宽行作物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秦永果 《山西水利科技》 2007年第4期62-64,共3页
涌泉灌技术属微灌范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适于果园灌溉的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为探究其在大田作物中应用的可行性,1997—2000年在山西夏县杨村进行了三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涌泉灌与膜上灌相结合应用于大田宽行作物具有显著的节水... 涌泉灌技术属微灌范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适于果园灌溉的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为探究其在大田作物中应用的可行性,1997—2000年在山西夏县杨村进行了三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涌泉灌与膜上灌相结合应用于大田宽行作物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其节水达59.5%,增产15%以上。通过试验研究为涌泉灌技术应用于大田作物提出了初步的规划设计依据和参考。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在棉花中采用涌泉灌技术,其还本年限仅4.2年。效益费用比为2.8。说明其在大田作物中的应用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泉灌 膜上灌 结合 大田作物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