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外告诉乃论比较研究 |
陈妮
|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2
|
中德刑事自诉制度比较研究 |
刘英俊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7
|
|
3
|
刑事被害人当事人化的反思与制度重构 |
马贵翔
林婧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4
|
论被害人谅解 |
肖敏
陈荣飞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6
|
|
5
|
新刑诉法中刑事和解规定的实体法解读——以适用范围为例 |
陈建桦
刁涌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6
|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
曾培芳
马强
徐明明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7
|
从恢复性司法看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谢小妹
黄妹华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3
|
|
8
|
网络暴力自诉案件中的证据供给与风险预防 |
蔡元培
|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
2023 |
5
|
|
9
|
刑事起诉模式之我见——从我国三类刑事自诉案件看我国的刑事起诉模式 |
谢晖
|
《襄樊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0
|
借鉴古代保辜制度 |
牛忠志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4
|
|
11
|
亲告罪追诉机制的反思与重构——基于文本与实证的双重分析 |
陈肖
|
《贸大法律评论》
|
2021 |
1
|
|
12
|
网络侮辱、诽谤犯罪中“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判定 |
程捷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3
|
轻伤害案件之刑事和解应何去何从——由一起轻伤害案件引发的法律思考 |
陈立明
|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1
|
|
14
|
论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完善——改“三类自诉案件”为“亲告罪” |
郭锴
|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5
|
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困境与破解 |
陈晓
|
《嘉兴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6
|
论行政诉讼与刑事自诉的关系 |
张红
王云飞
|
《辽宁警专学报》
|
2007 |
1
|
|
17
|
刑事自诉案件证明标准的反思与重构 |
胡凌宇
何邦武
|
《北方论丛》
|
2022 |
0 |
|
18
|
浅析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和发展 |
吴军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9
|
论刑事自诉程序追诉公民信息侵权行为的路径 |
刘辉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9 |
0 |
|
20
|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网络暴力的规制模式 |
喻海松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