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身危险性理论:根基、内涵及刑法理论变革
被引量:
2
1
作者
詹红星
《韶关学院学报》
2003年第7期38-43,共6页
人身危险性理论是近代刑法学派理论的中心范畴。在这一范畴的基础上 ,近代刑法学派的学者对刑事古典学派的刑法理论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人身危险性理论有着深厚的社会根基、方法论根基、哲学根基。从内涵上看 ,它是初犯可能性和再犯可...
人身危险性理论是近代刑法学派理论的中心范畴。在这一范畴的基础上 ,近代刑法学派的学者对刑事古典学派的刑法理论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人身危险性理论有着深厚的社会根基、方法论根基、哲学根基。从内涵上看 ,它是初犯可能性和再犯可能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理论
人身危险性
人格事实
刑事责任
刑罚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刑法学派之争之不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洪成
黄瑛琦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45-48,共4页
刑法学派之争是推动近现代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前进的原动力。我国有学者提出,中国学派之争不会太久远。但从刑法学派理论全面引入中国的十余年情况来看,学派之争局面却并未如想象的那样出现,我国刑法学界在学派的划分上仍然是波澜不...
刑法学派之争是推动近现代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前进的原动力。我国有学者提出,中国学派之争不会太久远。但从刑法学派理论全面引入中国的十余年情况来看,学派之争局面却并未如想象的那样出现,我国刑法学界在学派的划分上仍然是波澜不惊。从刑法学派发展至今的过程、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现实状况及中国与日本相比较来看,刑法学派之争在中国是不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学派
法文化传统
移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观恶性新界说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永升
冯文杰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8-84,共7页
近现代刑法学的发展史是一部苦苦追寻贯通犯罪与刑罚合理联系的探寻史,行为主义刑法学派、行为人主义刑法学派、人格主义刑法学派的界说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在静止的犯罪与变化的刑罚之间,必然有一个呈时空变化状的因素方能将二者...
近现代刑法学的发展史是一部苦苦追寻贯通犯罪与刑罚合理联系的探寻史,行为主义刑法学派、行为人主义刑法学派、人格主义刑法学派的界说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在静止的犯罪与变化的刑罚之间,必然有一个呈时空变化状的因素方能将二者合理贯通始终,该任务的完成者不是静止着的客观罪行,也不是静止着的主观罪过,更不是隶属于心理学概念上的虚无缥缈的人格态度,以对社会化的维持及其良性发展的蔑视与对抗态度作为自身内核的主观恶性成为当仁不让的中介载体。这个主观恶性坚持由行为作为其征表的可靠载体,犯罪行为成为其进入刑法学评价范围的绝对牵引力,而罪前、罪后可以表明犯罪人主观恶性轻重程度的因素也依附于主观恶性进入刑法学的评价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学派
主观恶性
主观罪过
人身危险性
社会危害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刑法“过程危机”的金融之维
4
作者
史强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6-143,共8页
过程危机论沿袭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系统论与批判传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源泉与动力;从奥菲提出过程危机的概念中可以提炼出"活的东西",继而跳出哲学范畴,完全可以运用到当下中国的刑...
过程危机论沿袭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系统论与批判传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源泉与动力;从奥菲提出过程危机的概念中可以提炼出"活的东西",继而跳出哲学范畴,完全可以运用到当下中国的刑法之中;不仅本土刑法中有适合过程危机的文化土壤,而且制度思想体系也一脉相承。在对金融刑事规范修正的批判和对典型案例的反思中,可以用实证分析出中国刑法确已存在稳定性之过程危机。未来,金融刑法处于一种在摇摆中寻找平衡的状态,社会环境的稳定只决定了金融刑法更加多元化、专业化与体系化的基本方向,但金融创新与制度滞后的正负合力却导致了其摇摆态势。研究者们主流学术使命只有回归到批判与反思之中,才能迎接过程危机给刑法带来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危机
金融刑法
稳定
法兰克福学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西方刑法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刑法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平
黄丽勤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82,共8页
近代西方出现的全面、激烈、持久的刑法学派之争,推动了西方各国刑法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自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西方刑法思潮开始传入我国,成为晚清以至民国时期刑事立法的精神支柱和理论基础,也推动了我国刑法的近代化进程。新...
近代西方出现的全面、激烈、持久的刑法学派之争,推动了西方各国刑法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自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西方刑法思潮开始传入我国,成为晚清以至民国时期刑事立法的精神支柱和理论基础,也推动了我国刑法的近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在彻底否定旧法的同时,对西方历史上的刑法学理论也全盘予以否定,从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对中国刑法的直接影响被切断。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刑法学说再次传入中国,并全面冲击和推动着中国当代刑法的发展。特别是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充分借鉴、吸收了西方刑事古典学派和近代学派的合理内核。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西方刑法思潮对我国当代刑法及刑法学将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西方刑法思想
古典学派
近代学派
当代中国刑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美国的不定期刑制度
被引量:
2
6
作者
胡威
李杉杉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144,共4页
作为一项刑罚制度,不定期刑制度在新派刑法观的理论根基上建立起来,在美国特色的刑法价值取向和司法环境中壮大并引领起一场西方不定期刑的运动热潮,之后却在不足百年的时间内又由美国率先开始废止,继而掀起了“确定刑运动”。在我国加...
作为一项刑罚制度,不定期刑制度在新派刑法观的理论根基上建立起来,在美国特色的刑法价值取向和司法环境中壮大并引领起一场西方不定期刑的运动热潮,之后却在不足百年的时间内又由美国率先开始废止,继而掀起了“确定刑运动”。在我国加快进行法制改革探索之时,有必要对不定期刑制度在美国的兴衰历程进行一番剖析,并从这一看似理论与实践的覆辙重蹈现象中获得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定期刑
新派刑法观
刑罚目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望行刑学的历史性基础——基于学说史的考察
7
作者
金磊
《政法学刊》
2018年第4期19-24,共6页
立体刑法学体系要求刑法学研究要后望行刑学,实际强调刑法学研究应该关注刑罚执行问题,引申来讲是刑法学和行刑学的关系问题。刑法学和行刑学同属于刑事法学,刑事学说的发展脉络集中展示了刑法学带动行刑学,行刑学又反过来催进刑法学发...
立体刑法学体系要求刑法学研究要后望行刑学,实际强调刑法学研究应该关注刑罚执行问题,引申来讲是刑法学和行刑学的关系问题。刑法学和行刑学同属于刑事法学,刑事学说的发展脉络集中展示了刑法学带动行刑学,行刑学又反过来催进刑法学发展,以及刑法学与行刑学综合发展的历程,而这其中还是刑事学科分分合合的历程。我国则基于行刑学的发展和刑事一体化研究,实现了刑法学与行刑学的关联,立体刑法学中的后望行刑学即是基于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进一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刑法学
古典学派
实证学派刑事政策
刑事一体化
原文传递
刑事近代学派刑罚论观点综述
8
作者
郑博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8,共8页
近年来,我国的刑事法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无论是刑事法学理论还是刑事法治实践,都仍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以便更为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刑罚是作为犯罪的对应物产生的,是社会对于犯罪的...
近年来,我国的刑事法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无论是刑事法学理论还是刑事法治实践,都仍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以便更为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刑罚是作为犯罪的对应物产生的,是社会对于犯罪的反应。自贝卡利亚以来,刑罚问题逐渐受到社会重视,学者对刑罚的根据、刑罚的功效和刑罚的目的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究。而后出现的刑事近代学派,是刑法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学派。本文旨在通过介绍龙布罗梭、菲利等著名刑法学家的观点,提炼出其对于刑罚的观点,以期对现代刑法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学派
刑罚论
社会责任论
目的刑主义
原文传递
题名
人身危险性理论:根基、内涵及刑法理论变革
被引量:
2
1
作者
詹红星
机构
韶关学院法律学系
出处
《韶关学院学报》
2003年第7期38-43,共6页
文摘
人身危险性理论是近代刑法学派理论的中心范畴。在这一范畴的基础上 ,近代刑法学派的学者对刑事古典学派的刑法理论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人身危险性理论有着深厚的社会根基、方法论根基、哲学根基。从内涵上看 ,它是初犯可能性和再犯可能性的统一。
关键词
刑法理论
人身危险性
人格事实
刑事责任
刑罚理论
Keywords
criminal
law
modern
criminal
school
personal
danger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刑法学派之争之不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洪成
黄瑛琦
机构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出处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45-48,共4页
文摘
刑法学派之争是推动近现代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前进的原动力。我国有学者提出,中国学派之争不会太久远。但从刑法学派理论全面引入中国的十余年情况来看,学派之争局面却并未如想象的那样出现,我国刑法学界在学派的划分上仍然是波澜不惊。从刑法学派发展至今的过程、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现实状况及中国与日本相比较来看,刑法学派之争在中国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
刑法学派
法文化传统
移植
Keywords
criminal
law
school
French
cultural
traditions
transplant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观恶性新界说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永升
冯文杰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8-84,共7页
基金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特殊群体权利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015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主观恶性新界说"的研究成果
"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FXYYB2015125)的研究成果
文摘
近现代刑法学的发展史是一部苦苦追寻贯通犯罪与刑罚合理联系的探寻史,行为主义刑法学派、行为人主义刑法学派、人格主义刑法学派的界说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在静止的犯罪与变化的刑罚之间,必然有一个呈时空变化状的因素方能将二者合理贯通始终,该任务的完成者不是静止着的客观罪行,也不是静止着的主观罪过,更不是隶属于心理学概念上的虚无缥缈的人格态度,以对社会化的维持及其良性发展的蔑视与对抗态度作为自身内核的主观恶性成为当仁不让的中介载体。这个主观恶性坚持由行为作为其征表的可靠载体,犯罪行为成为其进入刑法学评价范围的绝对牵引力,而罪前、罪后可以表明犯罪人主观恶性轻重程度的因素也依附于主观恶性进入刑法学的评价范围。
关键词
刑法学派
主观恶性
主观罪过
人身危险性
社会危害性
Keywords
criminal
law
school
subjective
evil
subjective
sin
personal
danger
social
harmfulness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刑法“过程危机”的金融之维
4
作者
史强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6-143,共8页
基金
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我国个人金融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KY2015YB275)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云计算背景下金融市场风险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13YJC820006)
文摘
过程危机论沿袭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系统论与批判传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源泉与动力;从奥菲提出过程危机的概念中可以提炼出"活的东西",继而跳出哲学范畴,完全可以运用到当下中国的刑法之中;不仅本土刑法中有适合过程危机的文化土壤,而且制度思想体系也一脉相承。在对金融刑事规范修正的批判和对典型案例的反思中,可以用实证分析出中国刑法确已存在稳定性之过程危机。未来,金融刑法处于一种在摇摆中寻找平衡的状态,社会环境的稳定只决定了金融刑法更加多元化、专业化与体系化的基本方向,但金融创新与制度滞后的正负合力却导致了其摇摆态势。研究者们主流学术使命只有回归到批判与反思之中,才能迎接过程危机给刑法带来的新挑战。
关键词
过程危机
金融刑法
稳定
法兰克福学派
Keywords
process
crisis
financial
criminal
law
stability
the
Frankfurt
school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西方刑法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刑法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平
黄丽勤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同济大学法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82,共8页
文摘
近代西方出现的全面、激烈、持久的刑法学派之争,推动了西方各国刑法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自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西方刑法思潮开始传入我国,成为晚清以至民国时期刑事立法的精神支柱和理论基础,也推动了我国刑法的近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在彻底否定旧法的同时,对西方历史上的刑法学理论也全盘予以否定,从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对中国刑法的直接影响被切断。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刑法学说再次传入中国,并全面冲击和推动着中国当代刑法的发展。特别是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充分借鉴、吸收了西方刑事古典学派和近代学派的合理内核。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西方刑法思潮对我国当代刑法及刑法学将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
关键词
近代西方刑法思想
古典学派
近代学派
当代中国刑法
Keywords
thoughts
of
modern
Western
criminal
law
criminal
classical
school
criminal
school
of
modern
times
China's
contemporary
criminal
law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美国的不定期刑制度
被引量:
2
6
作者
胡威
李杉杉
机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
出处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144,共4页
文摘
作为一项刑罚制度,不定期刑制度在新派刑法观的理论根基上建立起来,在美国特色的刑法价值取向和司法环境中壮大并引领起一场西方不定期刑的运动热潮,之后却在不足百年的时间内又由美国率先开始废止,继而掀起了“确定刑运动”。在我国加快进行法制改革探索之时,有必要对不定期刑制度在美国的兴衰历程进行一番剖析,并从这一看似理论与实践的覆辙重蹈现象中获得启示。
关键词
不定期刑
新派刑法观
刑罚目的
Keywords
indeterminate
sentence
criminal
law
view
by
new
school
the
aim
of
penalty
分类号
D916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望行刑学的历史性基础——基于学说史的考察
7
作者
金磊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政法学刊》
2018年第4期19-24,共6页
文摘
立体刑法学体系要求刑法学研究要后望行刑学,实际强调刑法学研究应该关注刑罚执行问题,引申来讲是刑法学和行刑学的关系问题。刑法学和行刑学同属于刑事法学,刑事学说的发展脉络集中展示了刑法学带动行刑学,行刑学又反过来催进刑法学发展,以及刑法学与行刑学综合发展的历程,而这其中还是刑事学科分分合合的历程。我国则基于行刑学的发展和刑事一体化研究,实现了刑法学与行刑学的关联,立体刑法学中的后望行刑学即是基于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进一步突破。
关键词
立体刑法学
古典学派
实证学派刑事政策
刑事一体化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criminal
law
science
classical
school
positivist
school
criminal
policy
criminal
integration
分类号
DF6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刑事近代学派刑罚论观点综述
8
作者
郑博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8,共8页
文摘
近年来,我国的刑事法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无论是刑事法学理论还是刑事法治实践,都仍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以便更为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刑罚是作为犯罪的对应物产生的,是社会对于犯罪的反应。自贝卡利亚以来,刑罚问题逐渐受到社会重视,学者对刑罚的根据、刑罚的功效和刑罚的目的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究。而后出现的刑事近代学派,是刑法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学派。本文旨在通过介绍龙布罗梭、菲利等著名刑法学家的观点,提炼出其对于刑罚的观点,以期对现代刑法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近代学派
刑罚论
社会责任论
目的刑主义
Keywords
Modern
criminal
law
school
Penal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criminal
Purpose
Doctrine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身危险性理论:根基、内涵及刑法理论变革
詹红星
《韶关学院学报》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刑法学派之争之不可能性研究
张洪成
黄瑛琦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主观恶性新界说
李永升
冯文杰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刑法“过程危机”的金融之维
史强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近代西方刑法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刑法的影响
张平
黄丽勤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美国的不定期刑制度
胡威
李杉杉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后望行刑学的历史性基础——基于学说史的考察
金磊
《政法学刊》
2018
0
原文传递
8
刑事近代学派刑罚论观点综述
郑博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