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科学立法促进刑法话语体系发展 被引量:53
1
作者 刘艳红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105,共12页
新时代如何形成符合中国实际、富有中国特色的刑法话语体系,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中国刑法学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刑法作为所有部门法的保障法,应坚持以科学立法为引领,推进刑法话语体系的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刑事立法经历... 新时代如何形成符合中国实际、富有中国特色的刑法话语体系,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中国刑法学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刑法作为所有部门法的保障法,应坚持以科学立法为引领,推进刑法话语体系的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刑事立法经历了从粗放型到象征性的特点变迁;从粗放立法到象征立法再到科学立法,是我国刑事立法的必由之路。为此,应以科学立法促进高质量的刑事立法,通过立改废释,将刑法逐步发展为规定明确的法、富有实效的法与公平正义的法,最终实现良法善治。科学刑事立法将有效促进刑法话语体系的形成发展。宽严相济、罪刑平等、犯罪概念中的但书等,都是由我国刑事立法确立并经刑法理论凝炼而形成的具有中国元素的刑法话语。未来中国法学界应努力创新中国特色刑法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刑法学学术的国际自信,在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刑事法治的有力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立法 粗放型 象征性 良法善治 立改废释 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论我国刑事证据分类模式的缺陷及其完善 被引量:11
2
作者 雷建昌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2-89,共8页
 各国刑事诉讼或证据立法中规定的证据种类,是司法人员收集、审查和判断证据的重要依据,也是健全和完备证据规则的重要参照。各国的证据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开放型证据形式、半封闭型证据形式和封闭型证据形式等三种模式,不同模式的证据...  各国刑事诉讼或证据立法中规定的证据种类,是司法人员收集、审查和判断证据的重要依据,也是健全和完备证据规则的重要参照。各国的证据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开放型证据形式、半封闭型证据形式和封闭型证据形式等三种模式,不同模式的证据形式在司法效率和探明案件真相方面存在差异,而不同证据分类模式下对物证、书证、证人证言、侦查笔录、视听资料等主要证据形式及其适用证据规则的异同,对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形式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据 分类模式 证据形式 分类模式 书证 刑事诉讼法
下载PDF
从犯罪互动看刑罚立场 被引量:5
3
作者 白建军 《北大法律评论》 2003年第1期383-409,共27页
当人们说"刑罚是用来惩罚犯罪或罪犯的"时,似乎没什么错。但仔细分析,这其中隐含着一个关于刑罚立场的误解。本文将从犯罪形态的理论比较入手,说明犯罪互动对刑罚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推出刑罚立场的中立性命题。一、修女与... 当人们说"刑罚是用来惩罚犯罪或罪犯的"时,似乎没什么错。但仔细分析,这其中隐含着一个关于刑罚立场的误解。本文将从犯罪形态的理论比较入手,说明犯罪互动对刑罚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推出刑罚立场的中立性命题。一、修女与妓女为了弄清犯罪形态问题上的基本理论,让我们从一个古老的话题开始,这就是,强奸修女和强奸妓女是一样的犯罪吗?一说认为,这两个行为之间"同"大于"异",它们都是强行与女性发生性行为,都是暴力的滥用,尽管在这两个强奸中,一个对象是纯洁的修女,另一个对象是低俗的妓女。既然行为是一样的,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ME form criminal INTERACTION PENALTY STAND Empirical study
原文传递
推进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
4
作者 吴建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共13页
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部署要求,具有确保反腐败格局中职能责任的依法履行、确保反腐败法网密织及流程贯通、确保反腐败执法司法公平公正的时代价值。推进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亟需从理论上... 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部署要求,具有确保反腐败格局中职能责任的依法履行、确保反腐败法网密织及流程贯通、确保反腐败执法司法公平公正的时代价值。推进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亟需从理论上回应“结构平衡说”“监察中心主义说”等学术争议。其一,构建以监察执法为主导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结构形式。应当从反腐败格局中的职责定位来深刻把握腐败治理与社会治理在刑事诉讼领域的差异,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逻辑。其二,明确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主体责任。该主体责任是建立在监察机关履行反腐败法定职能基础之上的监察机关与审判、检察、公安及相关执法特定机构和人员所承担的法法衔接职责和义务。其三,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主要包括监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与审判机关的协调配合机制,如证据审查认定、审判信息通报配合等,以及与检察机关的衔接机制,如重大疑难案件提前介入、案件移送等,其要旨是通过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的配合制约,确保反腐败执法司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执法 刑事司法 有机衔接 结构形式 主体责任
下载PDF
“套路贷”中诈骗行为的认定与刑法规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成东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40-46,共7页
在“套路贷”案件中,诈骗行为是行为人“套路”被害人的必要手段。但就“套路贷”中行为人诈骗行为的认定和规制而言,《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忽视了被害人认识错误的独立要素地位和认识错误的程度差异... 在“套路贷”案件中,诈骗行为是行为人“套路”被害人的必要手段。但就“套路贷”中行为人诈骗行为的认定和规制而言,《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忽视了被害人认识错误的独立要素地位和认识错误的程度差异。对此,我们应在主观说基础上进一步将“一般人”限定为“套路贷”案件中的受害人来判断被害人是否陷入认识错误,并区分认识错误的不同程度以合理认定诈骗行为的犯罪形态。行为人以虚假诉讼方式进行催债成立虚假诉讼罪的,应从一重罪按诈骗罪从重处罚。但是行为人的诈骗行为与后续的普通催债行为之间并不存在牵连关系,而应当数罪并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路贷”案件 诈骗行为 犯罪形态 罪数认定
原文传递
单位犯罪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彦辉 《北方论丛》 2003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单位犯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单位是我国刑事法律体系中与自然人并列的犯罪主体,单位犯罪的成立必须符合法律的明文规定。正确界定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主观罪过形式以及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才能准确把握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  单位犯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单位是我国刑事法律体系中与自然人并列的犯罪主体,单位犯罪的成立必须符合法律的明文规定。正确界定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主观罪过形式以及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才能准确把握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准确地对其定罪量刑,从而更有效地运用刑法武器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主体 罪过形式 刑事责任
下载PDF
刑法的实质解释与形式解释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星 周婷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6-150,共5页
在刑法的具体适用中,应坚持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相统一的观点,同时根据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提出在统一的实质和形式解释观之下,需要以形式解释为一般原则,以实质解释为重要补充的观点。
关键词 刑法 实质解释 形式解释
下载PDF
再探我国刑法中的转化犯 被引量:2
8
作者 冯哲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28-32,共5页
转化犯是刑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并存在很多争议。文章认为 ,转化犯是指在行为人实施的已构成某一故意犯罪 (本罪 )的基本行为的同时或者非法状态持续过程中 ,由于特定行为或结果的出现 ,使基本行为与特定行为或结果的结合该当另一较... 转化犯是刑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并存在很多争议。文章认为 ,转化犯是指在行为人实施的已构成某一故意犯罪 (本罪 )的基本行为的同时或者非法状态持续过程中 ,由于特定行为或结果的出现 ,使基本行为与特定行为或结果的结合该当另一较重的故意犯罪 (转化罪 )的构成要件 ,依法律规定以转化罪定罪处罚的犯罪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犯 本罪 转化罪 犯罪形态
下载PDF
论一元性犯罪构成体系的构建
9
作者 卢节来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9-11,共3页
我国现有的犯罪构成体系在出罪以及保护犯罪人权利方面存在缺陷。要弥补现有犯罪构成体系出罪的不足,并且能够包含其他各项出罪、入罪要素,以完善犯罪构成体系。
关键词 一元性 犯罪构成体系 犯罪形态 罪量 出罪 入罪
下载PDF
犯罪构成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国云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4期76-80,共5页
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581年意大利刑法学者法利丘提出的Corpusdelicti一语。正式起源于1676年德国刑法学家克莱因提出的Tatbestand。成型于19世纪初斯求别尔和费尔巴哈将其用作实体刑法上的概念。发展于20世纪初贝林... 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581年意大利刑法学者法利丘提出的Corpusdelicti一语。正式起源于1676年德国刑法学家克莱因提出的Tatbestand。成型于19世纪初斯求别尔和费尔巴哈将其用作实体刑法上的概念。发展于20世纪初贝林格和迈耶将其从犯罪概念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纯客观意义上的理论体系。完善于20世纪50-60年代墨拉哈和小野清一郎等学者的进一步努力。现今的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在对革命前沙皇俄国时期的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革命前沙皇俄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又是在德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现今俄罗斯的犯罪构成理论的起源也在德国,它属于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一个分支。而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又是在前苏联犯罪构成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属于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理论 大陆法系 从犯 法利 犯罪概念 刑法学家 前苏联 发展 德国 俄罗斯
下载PDF
论盗伐林木罪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利华 陈玲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2-75,共4页
盗伐林木罪是常见的破坏国家森林资源的犯罪 ,犯罪形式复杂多样。笔者对盗伐林木罪的概念、特别是犯罪构成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就盗伐林木罪与相邻犯罪的界定、盗伐林木罪的几种特殊犯罪形式展开讨论 。
关键词 盗伐林木罪 犯罪构成 犯罪形态
下载PDF
对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的理解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凡 王庆亮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2-64,共3页
对“因逃逸致人死亡”中人的理解宜作限制解释; 行为人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而不能是故意;肇事者在逃逸时如果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持放任态度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关键词 因逃逸致人死亡 罪过形式 故意杀人罪
下载PDF
单位直接故意犯罪形态的几个问题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志勇 陈小彪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期30-33,共4页
单位犯罪的构成形态特征与自然人犯罪的构成形态特征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我国刑法学界对这一内容论述的较少。本文通过分析单位直接故意犯罪的主、客观要件,对单位直接故意犯罪中的犯罪未遂形态、犯罪中止形态认定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 单位犯罪的构成形态特征与自然人犯罪的构成形态特征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我国刑法学界对这一内容论述的较少。本文通过分析单位直接故意犯罪的主、客观要件,对单位直接故意犯罪中的犯罪未遂形态、犯罪中止形态认定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直接故意犯罪 犯罪形态 自然人犯罪 犯罪构成 刑法理论
下载PDF
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谨阳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53-57,共5页
罪过形式是行为人实施犯罪时的主观心态,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依据。确定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对本罪的司法适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应包含故意和过失。双重罪过形式在本罪中有法理依据和现实需要。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罪过形式 刑法
下载PDF
街区安全性视角下混合用地空间优化设计——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泽群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长期的规划实践证明,混合用地是提高城市活力、实现集约发展的重要手段,但高混合度街区同时也增加了街区管理的难度,成为了犯罪案件发生的潜在环境因素之一。因此,探讨混合用地对街区安全性的影响有助于为城市功能布局提供新思路。文章... 长期的规划实践证明,混合用地是提高城市活力、实现集约发展的重要手段,但高混合度街区同时也增加了街区管理的难度,成为了犯罪案件发生的潜在环境因素之一。因此,探讨混合用地对街区安全性的影响有助于为城市功能布局提供新思路。文章以福州鼓楼区为例,从功能类型以及空间组合方式两方面研究混合用地对街区犯罪案件的影响,并从环境预防犯罪的理论角度提出空间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用地 街区安全 犯罪空间 用地功能 空间形态
下载PDF
纷争与立场: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倪传洲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2-21,共10页
自从《刑法修正案(八)》对污染环境罪修改以来,学界对该罪的罪过形式就产生了分歧,理论上存在"故意说""过失说""混合罪过说"等三种观点。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是司法实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从保护优先... 自从《刑法修正案(八)》对污染环境罪修改以来,学界对该罪的罪过形式就产生了分歧,理论上存在"故意说""过失说""混合罪过说"等三种观点。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是司法实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从保护优先原则出发,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应解读为混合罪过,既可能是故意又可能是过失。从最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来看,污染环境罪可以细分为众多亚类型,有的类型属于危险犯,有的类型属于实害犯。就危险犯而言,立法关注的是规范违反,着重惩罚的是明知法律禁止仍有违反,这类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只能是故意;就实害犯而言,立法突出的是法益危害,这类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有可能是故意也有可能是过失。需要说明的是,混合罪过不是不需要查清罪过的具体内容,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出发,司法机关应努力查清具体犯罪的罪过形式,难以判断时要作出有利于被告的推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罪过形式 故意说 过失说 混合罪过说
原文传递
日本犯罪侦查制度发展的三种形态
17
作者 李焱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57-59,共3页
古代日本经过大化改新 ,学习唐朝政制 ,成为中华法系的一个分支 ,其犯罪侦查制度可称为“唐化形态”。近代受西方法律文化冲击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 ,纳入大陆法系 ,建立了以检察官为主、司法警察为辅的法、德式犯罪侦查制度 ,即“西化形... 古代日本经过大化改新 ,学习唐朝政制 ,成为中华法系的一个分支 ,其犯罪侦查制度可称为“唐化形态”。近代受西方法律文化冲击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 ,纳入大陆法系 ,建立了以检察官为主、司法警察为辅的法、德式犯罪侦查制度 ,即“西化形态”。二战后 ,在美国法律思想的影响下 ,日本法律向混合法系发展 ,逐渐形成颇具日本特色的犯罪侦查制度———“中间形态”。三种历史形态更替的特点 ,对我国犯罪侦查制度改革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犯罪侦查 制度 历史 形态
下载PDF
医疗事故罪浅析
18
作者 李涛 宣庆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0年第3期14-15,共2页
首先论述在刑法中设立医疗事故罪的必要性及该罪的准确罪名 ;其次详述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4个方面 :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为在司法实践中医疗事故罪的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疗事故 犯罪构成
下载PDF
刑、民证据法之差异论纲 被引量:1
19
作者 奚玮 谢佳宏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14,共8页
刑、民事诉讼目的的不同,导致刑、民事证据法在证据能力、证明力、证明方法、证明对象、证据调查原则、证明责任、法官形成心证的资料范围以及证明标准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应当制定与各诉讼相适应的证据法典,或补充完善三大... 刑、民事诉讼目的的不同,导致刑、民事证据法在证据能力、证明力、证明方法、证明对象、证据调查原则、证明责任、法官形成心证的资料范围以及证明标准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应当制定与各诉讼相适应的证据法典,或补充完善三大诉讼法中证据法的内容,而不宜制定统一证据法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据 民事证据 实质真实 形式真实
下载PDF
法律拟制与罪数形态之关系辨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振林 吴波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1-17,21,共8页
法定的一罪包括集合犯和结合犯两种形态,故而区分法律拟制与法定的一罪就必须分别区分法律拟制与集合犯、结合犯。集合犯和结合犯实际上均属于将数罪拟制为一罪类型的法律拟制。处断的一罪中可能与法律拟制存在"交集"的是连... 法定的一罪包括集合犯和结合犯两种形态,故而区分法律拟制与法定的一罪就必须分别区分法律拟制与集合犯、结合犯。集合犯和结合犯实际上均属于将数罪拟制为一罪类型的法律拟制。处断的一罪中可能与法律拟制存在"交集"的是连续犯和牵连犯。连续犯与法律拟制之间实际上呈一种交叉的关系,其交集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3款、第二百零一条第3款、第二百六十三条等11个经法定化的连续犯条款。牵连犯与将数罪拟制为一罪类型的法律拟制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如均是将实质上的数罪以一罪处断、所包含的数行为之间均具有异质性和一定程度的牵连性,以及均是将数罪以其中的一个重罪定罪或从一重罪从重处断等。当然,牵连犯和法律拟制具有更大的相异性:牵连犯是将数罪酌定为一罪处断,而法律拟制是将数罪法定为一罪处断。正是这个区别决定了牵连犯和法律拟制在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框架内只能呈现平行的状态,而并不存在任何一个既是牵连犯又是法律拟制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拟制 罪数形态 法定一罪 处断一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