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法集资犯罪若干问题研究——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切入点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家林 薛丰民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58,共6页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非法集资活动的刑法规制更为明确,但是学界对此司法解释看法不一。我们必须首先明确通过《刑法》规制的非法集资行为的范围,重新审视非法集资行为的认定...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非法集资活动的刑法规制更为明确,但是学界对此司法解释看法不一。我们必须首先明确通过《刑法》规制的非法集资行为的范围,重新审视非法集资行为的认定方法,明确非法集资行为的四个特征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其次厘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关系;最后对司法解释中推定非法占有目的的客观标准进行正确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资行为 非法集资行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集资诈骗罪 非法占有目的
下载PDF
反思与探究:“孙大午案”的剖析及司法理念的重塑 被引量:4
2
作者 江奥立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48-54,共7页
"孙大午案"折射出司法者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持宽泛理解的态度,通过本案可看出法体系整体性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前置法——刑法阶层性思维的必要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存款"应仅限于"银行信用"范畴... "孙大午案"折射出司法者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持宽泛理解的态度,通过本案可看出法体系整体性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前置法——刑法阶层性思维的必要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存款"应仅限于"银行信用"范畴,通过引入"既存的实质性联系"标准对"不特定"的内涵进行限定,从而实现前置法与刑法之间的衔接。进一步,刑法具有二次性违法的特征,司法过程切忌价值先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民间借贷 刑民分界 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
下载PDF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司法认定问题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丹阳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9-31,共3页
我国刑法176条所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于该罪的构成要件未予明确。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构成本罪应当具有主体的非法性、手段的公开性、对象的社会性及还本付息的承诺四个必要条件。以栾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为例,具体分析本罪的认... 我国刑法176条所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于该罪的构成要件未予明确。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构成本罪应当具有主体的非法性、手段的公开性、对象的社会性及还本付息的承诺四个必要条件。以栾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为例,具体分析本罪的认定条件,尤其是吸收资金对象的社会性与不特定性。此外,本罪在客观行为上与民间借贷、委托理财均有相似之处,罪与非罪之间实践中也多有争议,借此一并提出作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认定条件 社会公众 不特定 委托理财
下载PDF
售后包租行为之法律性质探究——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适用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梅锦 王英芳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2-128,共7页
售后包租是开发商的促销手段之一,但"包租"约定,使得售后包租的行为具备了"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特征。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适用应保持足够的谨慎,其直接原因在于刑法谦抑性原则的要求,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 售后包租是开发商的促销手段之一,但"包租"约定,使得售后包租的行为具备了"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特征。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适用应保持足够的谨慎,其直接原因在于刑法谦抑性原则的要求,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当由"强政府——弱市场"向"强政府——强市场"进行转变,政府应当适当放权,加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同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慎用也使得存款人能够以被害人的身份来维护其债权。对于售后包租的行为,只要开发商已经依法取得了预售销售许可,通常就不应将其认定为"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其间所产生的纠纷,应通过民事领域的法律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售后包租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谦抑性原则 政府角色 市场
原文传递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与界定
5
作者 王文 王运伟 李婷 《菏泽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8-91,129,共5页
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界分,决定着刑法规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边界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法集资的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划清了非法集资与合法融资的政策法律边界,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适用困惑。结合基层检察院办案实际,以&... 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界分,决定着刑法规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边界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法集资的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划清了非法集资与合法融资的政策法律边界,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适用困惑。结合基层检察院办案实际,以"集资性"和"公开性"为关键要素,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刑法规制和认定界限进行考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集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集资性 公开性
下载PDF
论企业刑事风险的防范——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视角
6
作者 陈凯琳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4-26,共3页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新公司法对注册公司资本登记条件的修改,更是让设立公司的门槛大幅度降低。在大力创新与科学经营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目前,我们对企业民事领域的风险防范已经有很多研究,但是...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新公司法对注册公司资本登记条件的修改,更是让设立公司的门槛大幅度降低。在大力创新与科学经营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目前,我们对企业民事领域的风险防范已经有很多研究,但是对企业刑事领域的风险防范还稍显不足。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视角,主要论述企业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方面的风险防范,以帮助广大企业依法经营,避免踏入刑事犯罪的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风险防范
下载PDF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泛化之反思——以被害人教义学为视角
7
作者 葛惟翰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1-47,共7页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泛化的现象。其一大原因是缺乏对“行为人——被害人——国家”三方互动博弈关系的考察研究。引入被害人教义学可以超越传统犯罪论孤立评价犯罪行为的模式,从被害人的需保护性和应保护性出...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泛化的现象。其一大原因是缺乏对“行为人——被害人——国家”三方互动博弈关系的考察研究。引入被害人教义学可以超越传统犯罪论孤立评价犯罪行为的模式,从被害人的需保护性和应保护性出发,通过对不同集资参与人的类型化研究,以“集资目的+被害人因素”二元标准实现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限缩适用,促进三方良性互动,在缓解司法实践难题的同时,也促进被害人教义学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教义学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类型化
下载PDF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限缩适用及路径探究
8
作者 刘滕博 马瑜蔓 吕向文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3-79,共7页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类犯罪,在近年呈现普遍多发的态势,其根源在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作为我国企业资金融通主要方式的银行,却存在审批难手续繁杂等问题,无法解决大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类犯罪,在近年呈现普遍多发的态势,其根源在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作为我国企业资金融通主要方式的银行,却存在审批难手续繁杂等问题,无法解决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急切的资金需求,故而中小民营企业只得去寻求民间渠道融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该罪名的自由刑及罚金刑上限均有所加重,此犯罪的规制目的和入罪背景本就带有时代色彩,其一直以来入罪界限的模糊导致部分合法的民间借贷被错误纳入打击范畴。此外,现行的固定数额入罪门槛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颇显滞后,故而这种过度打击的态势在当前社会和经济环境下存在较大争议。因此,应立足于刑事政策及金融政策的视角来阐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之限缩适用的合理性,在立法层面增加行政前置程序的规定,设立适应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入罪门槛以及增加入罪的现实风险性量化指标等做法,将大多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去刑罚化,从而实现刑法谦抑性并减轻基层司法资源压力,减轻民营企业负担,提升经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金融秩序 限缩适用 刑事政策 民间融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