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3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时代的中国刑法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7
1
作者 孙道萃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7-174,208,共19页
回顾网络时代的中国刑法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活性化积极立法、扩张性司法模式、摇摆型理论路径三大主体部分。在网络时代,中国刑法立足于有效性的延展予以回应,集中表现为立法的制度供给效果斐然、司法机制的有序衔接与潜能释放充沛、... 回顾网络时代的中国刑法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活性化积极立法、扩张性司法模式、摇摆型理论路径三大主体部分。在网络时代,中国刑法立足于有效性的延展予以回应,集中表现为立法的制度供给效果斐然、司法机制的有序衔接与潜能释放充沛、理论研究的网络化转型日渐“开化”,但同时也面临立法疏解的效能相对克制、网络化扩张的风险高位运行、网络知识转型的制度性迟滞等结构性困境。应当围绕网络时代立法完善的基本思路、修正重点以及网络时代刑法典的构想等核心问题,进一步推动立法升级,缓和司法扩张的紧张生态。应当聚焦与时俱进的刑法变革立场,敢于拓展网络时代刑法学的知识变革面向与进化阶段,立足网络刑法学的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之基本范畴,加速重构网络安全法益、主体、行为、制裁措施、定量体系等网络时代刑法体系的本体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刑法研究 刑法知识变革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性犯罪记录之社区公告制度评析——以美国“梅根法”为线索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军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1,共7页
为了预防性侵害犯罪案件的发生,西方各国普遍建立了完善的性犯罪人登记制度,但是却对经由"梅根法"构建的社区公告等制度采取谨慎态度,即使在美国该制度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我国的犯罪记录制度已经开始规划,因此,有必要梳理&q... 为了预防性侵害犯罪案件的发生,西方各国普遍建立了完善的性犯罪人登记制度,但是却对经由"梅根法"构建的社区公告等制度采取谨慎态度,即使在美国该制度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我国的犯罪记录制度已经开始规划,因此,有必要梳理"梅根法"以及社区公告制度的立法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实践效果,并恰当地进行制度评析,综合地进行政策衡量,为将来建立适合于我国的性犯罪记录制度做好知识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侵害犯罪 梅根法 社区公告
原文传递
论犯罪构成与犯罪阻却事由的关系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兴培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7-97,共11页
从刑事立法角度而言 ,犯罪阻却事由与犯罪构成是基于同一虚拟事实所设定的具有不同内容要求的法律规范形式 ,两者是一种并列关系 ;从刑事司法角度而言 ,犯罪构成与犯罪阻却事由是基于同一事实而引用的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价值评价体系 。
关键词 犯罪构成 犯罪阻却事由 刑法 社会危害性
原文传递
试论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智辉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91-98,共8页
加强和完善对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首先应当着眼于修改完善已有的刑法规定,使之更具严密性、合理性,以适应有效惩治网络犯罪的需要。同时应该把司法实践中超越司法解释权限但具有合理性的解释性规定,上升为刑法规范。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加强和完善对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首先应当着眼于修改完善已有的刑法规定,使之更具严密性、合理性,以适应有效惩治网络犯罪的需要。同时应该把司法实践中超越司法解释权限但具有合理性的解释性规定,上升为刑法规范。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讨论进一步增加惩治网络犯罪的新立法,才具有现实意义。制定新的刑法规范,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对于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有必要规定为一个独立的犯罪,但应当进行整合,防止罪名过多,防止出现漏洞;对于网络犯罪的预备行为,应该遵循已有立法的规定方式,根据其目的行为所构成的犯罪来处罚,而没有必要规定为独立的犯罪;对于由单位实施或者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网络犯罪,应当视为自然人犯罪,直接处罚有关的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宜作为单位犯罪来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刑法 立法完善
下载PDF
也论行政犯的性质及其对行政刑法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黄明儒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87,共7页
行政犯的性质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行政犯与刑事犯以及秩序违反行为的关系问题,行政犯包括对法益的侵害或威胁,属实质性的违法,是对派生性生活秩序的违反,其理念在行政上的合目的性;而刑事犯的理念在于社会正义;应被科以罚金或其他秩序罚的... 行政犯的性质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行政犯与刑事犯以及秩序违反行为的关系问题,行政犯包括对法益的侵害或威胁,属实质性的违法,是对派生性生活秩序的违反,其理念在行政上的合目的性;而刑事犯的理念在于社会正义;应被科以罚金或其他秩序罚的行政法规违反,并不是对行政法规的直接攻击,而是对顺利达到其行政目的而规定的一定义务(即行政义务)的违背。因而应当根据行政犯的特殊性相应适用与普通刑法的一般原则所不同的行政刑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犯 刑事犯 秩序违反行为 行政刑法 法律性质 刑罚
下载PDF
共同犯罪归责基础的规范理解 被引量:17
6
作者 何庆仁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4-469,共26页
客观因果以及主观意图仅仅描述了共同归责的各种实然前提,并不能为应然的共同归责提供充分根据;对存在论要素的种种规范化努力则可能既背离了存在论的立场,又扭曲了规范论的本意。学界因此提出了诸多纯粹的规范化路径。遗憾的是,这些路... 客观因果以及主观意图仅仅描述了共同归责的各种实然前提,并不能为应然的共同归责提供充分根据;对存在论要素的种种规范化努力则可能既背离了存在论的立场,又扭曲了规范论的本意。学界因此提出了诸多纯粹的规范化路径。遗憾的是,这些路径不仅没有确立真正的归责基础,反而使原本潜藏于存在论路径中的启示更显混沌。应当回到一般归责理论的出发点,即自由律对因果律的超越寻求共同归责的规范基础。如果以自由为中心规范性地理解共同犯罪,就会发现共同犯罪是一种归责形态,只有当数人任意地行使自己的行为自由,共同妨害了他人的自由时,才是可共同归责的。换言之,共同犯罪人在规范上表达了共同塑造构成要件之实现的意义,所以构成要件的实现要归责于全体共同犯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共同归责 因果律 自由律 自我答责
原文传递
网络犯罪的特征与刑法规制路径 被引量:18
7
作者 杜磊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98,共6页
网络化是信息革命带来的必然趋势,与其伴生的网络犯罪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网络犯罪所具有的高技术性、危害的严重性以及便利性等特征,没有得到当前刑法规制的足够重视,从而出现了包括网络追踪技术手段落后、网络犯罪的量刑过轻、... 网络化是信息革命带来的必然趋势,与其伴生的网络犯罪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网络犯罪所具有的高技术性、危害的严重性以及便利性等特征,没有得到当前刑法规制的足够重视,从而出现了包括网络追踪技术手段落后、网络犯罪的量刑过轻、规制范围过于狭窄等一系列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刑法规制对策,如加强技术防范手段、对网络犯罪适当从严量刑、适当扩大网络犯罪的范围等具体措施,才能使相关刑法规制实现有效遏制网络犯罪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刑法 刑法规制 网络信息技术
原文传递
刑法科学的理论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璇(译) 《交大法学》 CSSCI 2021年第2期23-44,共22页
当代德国刑法教义学存在着侧重具体问题的细化研究、弱化体系性要求的趋势。但体系的一致性,毕竟是刑法学作为一门科学所必须满足的基础要求。刑法科学的理论,旨在为刑法教义学的建构提出必要的准则,以确保刑法教义学能够成为一门体系... 当代德国刑法教义学存在着侧重具体问题的细化研究、弱化体系性要求的趋势。但体系的一致性,毕竟是刑法学作为一门科学所必须满足的基础要求。刑法科学的理论,旨在为刑法教义学的建构提出必要的准则,以确保刑法教义学能够成为一门体系性的、理性的科学。刑罚论是建构犯罪总论的起点;犯罪概念的内容,取决于刑罚的正当化根据。刑法的任务在于,保证法共同体成员相互认可的状态具备必要的稳定性。因此,犯罪的本质并非法益侵害;只有当某一行为违反了公民所负有的应当共同维护既有之自由生存秩序这一义务时,才能将该行为视作犯罪。从该犯罪概念出发,可以在行为概念、客观归责、故意论、不作为犯等犯罪总论的具体领域中,推导出与之相适应的结论。刑法科学之理论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某一学说的教学法品质与其真正的科学品质截然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科学 犯罪论 刑罚论 法教义学 体系
下载PDF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刑法》第4条的法理解释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忠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6,共6页
平等,在本体论意义上是一种作为个体的人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共同性之后激发的一种本能性需要;在法学意义上是一种以法律的手段来确认、平衡现实生活中那些反映历史必然的以实质不平等为内容的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 平等,在本体论意义上是一种作为个体的人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共同性之后激发的一种本能性需要;在法学意义上是一种以法律的手段来确认、平衡现实生活中那些反映历史必然的以实质不平等为内容的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这是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适用中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第4条 法理解释 中国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刑事责任
下载PDF
从暴力犯罪看乡村秩序及其“豪强化”危险 国家法/民间法视角反思 被引量:14
10
作者 储卉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1-197,共27页
对东北四所监狱"民事转刑事"暴力犯罪案件的调查显示,现代乡村社会存在一类特殊的纠纷:第一,它的广泛存在,标志着民间秩序整合力量在特定情境下的失败;第二,它也没有被国家法系统处理和吸收。本文通过对结构性访谈中7个案例... 对东北四所监狱"民事转刑事"暴力犯罪案件的调查显示,现代乡村社会存在一类特殊的纠纷:第一,它的广泛存在,标志着民间秩序整合力量在特定情境下的失败;第二,它也没有被国家法系统处理和吸收。本文通过对结构性访谈中7个案例的详细剖解,检视了这类纠纷背后乡村秩序的可能图景。与传统的民间法理论的预设相反,国家法秩序的"外来性"是地方性社会中日渐增多的"陌生人"获得保护的可能途径。然而,国家法的实践依赖于基层政治运作,其调整功能取决于民间秩序的配合,民间秩序整合的失败迫使国家法直接面对个人的实质性需求,而其调整无力反过来增加了个人对国家法的失望,并可能将失望导向对国家法独立性的质疑。在此背景下,"豪强化"的危险可能在乡村社会出现:"强力人士"依赖国家对社会的渗透力和控制力,向下瓦解传统秩序的力量;借助国家法和国家政权在权力来源上的同一性,向上瓦解国家法秩序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秩序 暴力犯罪 国家法 民间法 豪强化
下载PDF
2002年:中国医疗纠纷处理的重大转折 被引量:12
11
作者 高也陶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7期1-5,共5页
20 0 2年 4月 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要求医院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的因果关系和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一时间 ,医院对此忿忿不平 ,百姓对此拍手叫好。 4月 1 5日 ,期待已久的《国务院医疗事故... 20 0 2年 4月 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要求医院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的因果关系和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一时间 ,医院对此忿忿不平 ,百姓对此拍手叫好。 4月 1 5日 ,期待已久的《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终于正式颁布 ,与 1 987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相比有了重大改变。中国医疗纠纷的处理在 2 0 0 2年发生了重大转折。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同 ,认为前者恰恰对医院有利 ,而后者对医院更为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事故 医疗差错 民法 刑法 举证责任 医疗制度
下载PDF
困境与根源:刑法对经济犯罪的控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唐稷尧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9,共8页
伴随刑法成本增长的是经济犯罪浪潮的高涨 ,经济犯罪的巨大破坏性要求刑法加强对经济秩序的维护 ,但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又要求刑法为经济自由而保持谦抑的价值取向。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 ,一方面 ,刑法的扩张具有现实的基础 ,即加速市场... 伴随刑法成本增长的是经济犯罪浪潮的高涨 ,经济犯罪的巨大破坏性要求刑法加强对经济秩序的维护 ,但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又要求刑法为经济自由而保持谦抑的价值取向。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 ,一方面 ,刑法的扩张具有现实的基础 ,即加速市场规范的建立和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 ;另一方面 ,刑法效益的实现又存在制约因素 ,即刑法威慑力对经济犯罪的局限性以及刑法所面临的道德基础性危机。因此 ,在刑事立法上应采取重重轻轻的政策 ,在刑事司法上要加强刑罚的及时性和不可避免性 ,同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犯罪 刑法 市场规范 刑法效益 市场经济 个体利益 刑法威慑力 道德 利益主体 刑事司法 立法
下载PDF
关于非法集资等涉众型金融犯罪适用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硕 李浣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3-192,共10页
通过对非法集资等涉众型金融犯罪的法律特征进行研究,从刑法角度分析此类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及其审理难点,提出减少非法集资类案件发案率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非法集资 犯罪 法律适用
原文传递
数字人民币的刑法挑战及应对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邢爱芬 付姝菊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数字人民币是一种集技术、法律、金融等于一体的复合产物,至少包含货币本身、合同或交易、个人信息等内涵,蕴含的法益更加丰富。数字人民币型犯罪侵害的法益众多,涉及多种犯罪:货币类犯罪、财产类犯罪、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类犯罪及其他... 数字人民币是一种集技术、法律、金融等于一体的复合产物,至少包含货币本身、合同或交易、个人信息等内涵,蕴含的法益更加丰富。数字人民币型犯罪侵害的法益众多,涉及多种犯罪:货币类犯罪、财产类犯罪、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类犯罪及其他犯罪,归罪难度提高。这给我国刑法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我国刑法应在货币定义上做出调整,将数字人民币囊括在内,并严格区分其内涵与外延;另外,应单独设立“侵犯数字人民币罪”,以实现对新生事物的回应,助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人民币 网络犯罪 法条竞合 刑法规制
下载PDF
档案犯罪刑事惩治研究:反思与重构——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案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姚明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9,共6页
确保档案安全需要《刑法》的有力保护。通过对我国档案犯罪案件刑事惩治的实证考察发现,当前还存在刑事立法缺乏规制的全面性,保护范围较窄;刑事司法缺乏制裁的严厉性,惩治力度较轻等问题。严重的故意毁损档案,伪造、变造档案,档案保管... 确保档案安全需要《刑法》的有力保护。通过对我国档案犯罪案件刑事惩治的实证考察发现,当前还存在刑事立法缺乏规制的全面性,保护范围较窄;刑事司法缺乏制裁的严厉性,惩治力度较轻等问题。严重的故意毁损档案,伪造、变造档案,档案保管失职以及侵害非国有档案等达到刑法法理所要求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侵害档案行为目前并未纳入《刑法》予以规制。未来,应在结合我国档案保护实际,并参考借鉴域外档案犯罪刑事惩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尽快修复档案犯罪立法漏洞,切实提升档案犯罪司法裁判力度等方式来增强我国档案犯罪刑事惩治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犯罪 《刑法》
原文传递
论犯罪构成要件的逻辑顺序——以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功能区分为视角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银珠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8,共10页
对于犯罪构成要件的逻辑顺序,我国现有的理论观点有:认定犯罪的顺序;犯罪发生的顺序;系统论的逻辑顺序;不同诉讼阶段不同的逻辑顺序;阶层式的逻辑顺序;类型化的逻辑顺序等观点。这些观点虽然表面上各不相同,但是都存在共同的缺陷,即都... 对于犯罪构成要件的逻辑顺序,我国现有的理论观点有:认定犯罪的顺序;犯罪发生的顺序;系统论的逻辑顺序;不同诉讼阶段不同的逻辑顺序;阶层式的逻辑顺序;类型化的逻辑顺序等观点。这些观点虽然表面上各不相同,但是都存在共同的缺陷,即都没有明确研究犯罪构成要件逻辑顺序的功能,也没有认识到犯罪构成要件在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中所具有的不同功能。犯罪构成要件在刑事程序法中的功能是查明事实,在刑事实体法中的功能是认定犯罪性质,根据不同的功能,犯罪构成要件具有不同的逻辑顺序。澄清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逻辑顺序,不但能促进理论的深化,而且能给予司法者正确的指导,有利于防止冤假错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要件 功能 实体法 程序法 逻辑顺序
原文传递
非法人体器官交易的刑事立法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俊森 古津贤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0,共2页
借鉴他国立法经验,根据我国刑法典,把非法人体器官交易这种行为定性为一种犯罪,在刑法中增设非法人体器官交易罪(类罪名),以此预防、打击非法人体器官交易。
关键词 非法人体器官交易 犯罪 刑事立法 法律
下载PDF
法定犯违法性判断“从属性说”之坚守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亚平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17,共15页
持传统观点者认为,法定犯的构成要件和违法性从属于前置行政法,但近年来,法定犯的违法性判断独立于前置行政法的观点日益盛行。“独立性说”既存在诸多理论上的问题,在实践中也难以推行。法定犯的刑法违法性判断从属于前置行政法的立场... 持传统观点者认为,法定犯的构成要件和违法性从属于前置行政法,但近年来,法定犯的违法性判断独立于前置行政法的观点日益盛行。“独立性说”既存在诸多理论上的问题,在实践中也难以推行。法定犯的刑法违法性判断从属于前置行政法的立场应当得到坚守,因为刑法违法与行政法违法的本质相同,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目的和任务相同,刑法保护的法益与前置行政法保护的利益相同。坚守法定犯违法性判断“从属性说”,并不否定刑法与民法违法性关系的相对性,因为刑法与民法的违法性关系不同于刑法与行政法的违法性关系,两者在不同的轨道上并行不悖。在坚守法定犯违法性判断“从属性说”的基础上,应根据“但书”、违法性认识错误不可避免性等对法定犯积极出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犯 违法性 从属性说 独立性说 前置行政法
原文传递
食品安全犯罪刑法适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顾加栋 姜柏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食品安全犯罪刑法适用问题尚没有引起学界的应有重视。文章从犯罪对象、犯罪手段与方法、犯罪主观方面等角度分析了刑法条款的适用方法。"足以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有毒、有害食品"的界定等... 食品安全犯罪刑法适用问题尚没有引起学界的应有重视。文章从犯罪对象、犯罪手段与方法、犯罪主观方面等角度分析了刑法条款的适用方法。"足以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有毒、有害食品"的界定等问题也是文章讨论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犯罪 刑法 适用
下载PDF
网络知识产权的刑事法保护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丹 高立忠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3期103-107,74,共6页
随着知识经济快速成长和信息社会的来临,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日益严重,这主要源于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犯罪对象具有无形性和易受侵害性,网络知识产权犯罪非营利性的犯罪目的日益彰显,刑事司法管辖难以确定,电子证据十分脆弱,缺乏专门规范侵... 随着知识经济快速成长和信息社会的来临,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日益严重,这主要源于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犯罪对象具有无形性和易受侵害性,网络知识产权犯罪非营利性的犯罪目的日益彰显,刑事司法管辖难以确定,电子证据十分脆弱,缺乏专门规范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法律,刑法典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狭窄、罪状设计和刑罚配置不尽合理,刑事诉讼程序设计不完善。要充分保护网络知识产权,必须积极倡导与推进建立国际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国际司法协助机制,完善我国刑事法的相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知识产权 犯罪 刑事法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