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闭式引流术对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破口闭合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崔美霞 贾玮 +1 位作者 李月川 李海娜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引流管及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时机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患者脏层胸膜破口闭合的关系。方法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的214例PSP患者中,所用引流管为标准管和细导管的分别有136、78例;标准管组引流时机≤1 d、≤3 d、≤6 d、...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引流管及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时机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患者脏层胸膜破口闭合的关系。方法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的214例PSP患者中,所用引流管为标准管和细导管的分别有136、78例;标准管组引流时机≤1 d、≤3 d、≤6 d、>6 d的患者分别有48、43、29、16例;细导管组分别有24、23、17、14例。测量破口闭合时间,记录术前为闭合性气胸者在术后转为开放性、术后出现皮下气肿及疼痛情况。结果标准管组破口闭合时间[(4.76±1.65)d]与细导管组[(4.54±1.6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3)。不同引流时机细导管组破口闭合时间与标准管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是引流时机≤6 d和>6 d的破口闭合时间低于≤1 d和≤3 d者;2组破口闭合时间与引流时机均呈负相关(P<0.05)。标准管组和细导管组术前为闭合性气胸在术后分别有51.96%(53/102)和36.21%(21/58)转为开放性,不同引流时机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是引流时机为≤6 d和>6 d时的比例低于≤1 d和≤3 d(P<0.05)。标准管组皮下气肿和疼痛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细导管组(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PSP患者,不同管径引流管对破口闭合的影响无差异,延迟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有利于破口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引流术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闭式引流术 破口闭合 引流时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