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也谈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问题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张再林
-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唐都学刊》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
文摘
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之一。白居易对退隐、“独善”问题的思考贯穿其整个人生历程。他虽有意针对不同的政治形势而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 ,但其“兼济”之志又始终存于胸中 ,并没有在遭到江州之贬的打击或是长庆二年自请外任以后就此减退。白居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矛盾统一 ,在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中具有极为典型的意义 ,宋代的士人即对此有着深刻的认同感。故此 ,对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实不宜作截然性的分期。
-
关键词
白居易
思想创作
分期问题
唐朝
诗人
归隐问题
-
Keywords
BAI Ju-yi
creation psychology
by stage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米谷漫画创作分期再议
- 2
-
-
作者
马雯
-
机构
北京画院美术馆
-
出处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7,共11页
-
文摘
作为中国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漫画家,米谷在近30年的创作生涯中,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会巨大的变革,也亲历了漫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转变,更参与了漫画在中国的建构与发展。本文基于策展实践,在考虑历史进程、漫画叙事主题和风格演变的基础上,结合“漫画”本身的功能性变化以及米谷不同时期的身份转型,对米谷的漫画创作分期提出新的思考,即1936年至1947年为个人风格逐步形成阶段;1948年至1949年为风格成熟稳定后的创作高峰期;1950年至1960年则兼顾行政职务与漫画创作,并主编《漫画》杂志;1961年至1965年专注国际时事漫画创作。
-
关键词
米谷
讽刺漫画
《漫画》杂志
创作分期
-
Keywords
Mi Gu
satirical comic strips
Manhua magazine
creation stages
-
分类号
J218.2
[艺术—美术]
-
-
题名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袁溧
-
机构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21-124,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902)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7A0731)
+2 种基金
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6jyxm1003)
安徽省职教学会项目(azjxh1637)
安徽省职教学会项目(azjxh17041)
-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在美学上的最杰出的贡献,就是他们把美学作为观念形态,放在人类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加以考察,并且总是同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美属于人类观念形态,美的创造是人类的自由性劳动,同时也是人的本质,美的创造是自由精神的生产活动,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基于上述思想,从人的自由性这一点出发,进而提出了著名的美的创造的三个阶段理论。
-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美学
美的创造
三个阶段
-
Keywords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Aesthetics
creation of beauty
Three stages
-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论梅尧臣、欧阳修戏谑诗创作分期特点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福清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4-104,共11页
-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项目(项目编号:GD20CZW02)
2020年韩山师范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XS202007)。
-
文摘
在现存的2800多首梅尧臣诗和800多首欧阳修诗中,梅欧分别有42首和30首戏谑诗。梅尧臣早期戏谑诗的特点是:戏友朋之作,体现了宋诗情感的私人化;戏食物之作,反映了宋诗的日常生活化。欧阳修早期戏谑诗的特点是:戏赞友人之品性、志趣,显示了欧学唐音的痕迹;在贬所的戏谑之作,名为戏,实则抒发心中之愤懑或自我宽慰之词;自嘲之作,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梅欧后期戏谑诗围绕思白兔忆鹤的次韵唱和、锁院科考期间的游戏唱和和有关琵琶、毛笔等戏作超越了凡俗生活,以诗为戏,具有浓郁的人文化气息。
-
关键词
梅尧臣
欧阳修
戏谑诗
创作分期
特点
-
Keywords
Mei Yaochen
Ouyang Xiu
banter poems
creation stages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见山终是山 见水终是水——论余华创作的三个阶段
- 5
-
-
作者
喻冰清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8-31,共4页
-
文摘
《活着》改变了余华的文坛地位,标志着余华完成了优秀作家所必须经历的思想升华,达成了对人生善—恶—无善无恶的认识。以1984年为开端,纵观余华的写作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余华先领会善,再抒写恶,在充分了解恶的基础下温暖地描写人类的善意,这就是所谓见山终是山、见水终是水、山水都别有风景的意境。
-
关键词
余华
小说创作
阶段
善恶观
-
Keywords
Yu Hua
novel creation
stages
Yu Hua's view on man's good and evil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方城境内岩画创作分期研究
- 6
-
-
作者
贺金峰
-
机构
河南省方域县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三峡论坛》
2012年第5期77-82,149,共6页
-
文摘
依据文献记载,结合方城境内现存岩画考察实际,针对岩画创作时间进行探讨,认为方城岩画多出现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是远古先民为适应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过渡需求而创作的艺术珍品。
-
关键词
方城
岩画
创作分期
研究
-
Keywords
Fangcheng City
rock painting
creation
stages
study
-
分类号
K879.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论《诗大序》与郑玄之风雅正变说
- 7
-
-
作者
乔晓培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3,11,共4页
-
文摘
风雅正变说作为《诗经》学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自《诗大序》论及变风变雅后,东汉郑玄加以继承发挥,提出风雅正经的概念,并把风雅的正、变与周朝的盛衰世次相对应起来,使风雅正变有了明确的界定标准而自成一套系统。《诗大序》与郑玄的风雅正变说对《诗经》的划分具有系统性,其盛世多颂美之作,衰世多怨刺之作的理论能更好的发挥《诗经》政治教化作用,因而引起后世学者的重视。然而毛郑之说有一定的缺陷,《诗大序》对于周王朝时代盛衰及正变与诗篇内容美刺的模糊表达,容易引起误解;郑玄对于盛衰时代划分的缺陷,也容易引起后世学者的疑虑与批驳。
-
关键词
《诗序》
郑玄
风雅正变
缺陷
-
Keywords
Bai Juyi
dancing poems
creation stages
creative feature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当代舞剧音乐创作述评
被引量:2
- 8
-
-
作者
李莘
-
机构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06,共7页
-
基金
2021年度北京市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PXM2021-014219-00001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中国当代舞剧音乐创作是一种跨界的创作实践,属于专业音乐创作的特殊领域,也是舞蹈音乐创作实践的高阶形态,具备独立的研究价值。舞剧音乐创作存在不同历史分期,整体创作风格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当下艺术创作内卷化问题也同样存在于舞剧音乐创作中。本文通过作品梳理和案例分析,阐释了我国当代舞剧音乐创作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探讨目前舞剧音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关键词
当代舞剧音乐创作
风格分期
创作理念
-
Keywords
music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dance drama
style of different stages
creation concept
-
分类号
J70-05
[艺术—舞蹈]
-
-
题名论韩愈诗歌创作的四个阶段及其风格的嬗变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陈景春
-
机构
广东开放大学文法系
-
出处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
基金
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基金项目:唐代音乐形态与词体生成新探(14YNUHSS044)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韩愈诗歌创作很丰富,其"以文为诗"的特点在中唐独树一帜。他的诗歌创作分为四个时期:汉魏古风的初显阶段,古朴向奇崛的渐变阶段,奇崛瑰丽的成熟阶段,冲淡圆融的回归阶段。分析韩愈诗歌创作过程,可以较为深入地把握韩愈"以文为诗"艺术风格的嬗变。
-
关键词
韩愈
诗歌
创作阶段
风格
嬗变
-
Keywords
Han Yu
poetry creation stages
style
evolution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张裕钊的创作分期及其在莲池书院的散文创作
- 10
-
-
作者
李松荣
-
机构
深圳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1-56,共6页
-
基金
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莲池书院与后期桐城派的传衍"(11QNCG20)
-
文摘
张裕钊的诗文创作可以以光绪九年(1883)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其诗文创作的探索、繁荣期,后期为其诗文创作的成熟、衰落期。张裕钊在莲池书院创作的散文,是其后期散文的代表作,其中《重修南宫县学记》、《夏润之孙桐之母姚宜人六十寿序》两篇最能体现张裕钊后期散文"以意度胜"和"词峻以厉"的特点。
-
关键词
张裕钊
创作分期
散文创作
-
Keywords
Zhang Yuzhao, prose creation stages
prose composition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