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324
1
作者 徐世烺 李贺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60,共16页
系统介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名称由来、分类、基本性能、材料设计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在基本性能部分,详细地介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高于混凝土的受压变形能力、在直接拉伸荷载作用下表现出显著的准应变硬化特征... 系统介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名称由来、分类、基本性能、材料设计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在基本性能部分,详细地介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高于混凝土的受压变形能力、在直接拉伸荷载作用下表现出显著的准应变硬化特征和产生多条细密裂缝的能力、在弯曲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的超高韧性和产生多条细密裂缝的能力、在剪切荷载作用下表现出具有明显延性特征的破坏模式、与钢筋的变形协调性能,简要介绍UHTCC对缺口的不敏感性、显著的韧性断裂特征,以及约束收缩特性。在材料设计方法部分,详细介绍准应变硬化模型、准应变硬化性能参数,以及材料中纤维、基体和界面各组分的选择。在实际工程应用部分,介绍材料在提高结构耐久性、进行耐久性修补和在新型结构方面的应用,及其在新建、扩建工程中的使用情况。最后简要分析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乙烯醇纤维 应变硬化 耐久性 裂缝 修补
下载PDF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 被引量:256
2
作者 王铁梦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9,共5页
由于变形作用 (水化热、收缩、气温差 )引起工程结构的裂缝是很复杂并很重要的问题。作者在大量的施工和处理裂缝的经验以及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包括结构力学近似计算法、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施工技... 由于变形作用 (水化热、收缩、气温差 )引起工程结构的裂缝是很复杂并很重要的问题。作者在大量的施工和处理裂缝的经验以及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包括结构力学近似计算法、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施工技术、材料优选、以及环境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 裂缝 控制 施工方法 建筑物 混凝土
下载PDF
考虑裂隙及雨水入渗影响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2
3
作者 姚海林 郑少河 陈守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6-609,共4页
对膨胀土边坡进行了考虑裂隙和降雨入渗影响的稳定性分析 ,通过工程实例比较了考虑裂隙和不考虑裂隙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 ,考虑裂隙影响的边坡降雨入渗和稳定性分析较为合理和实用。
关键词 非饱和膨胀土 边坡 裂隙 降雨入渗 稳定性
下载PDF
钢轨打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9
4
作者 金学松 杜星 +1 位作者 郭俊 崔大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共11页
介绍了有关钢轨打磨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成果,论述了钢轨打磨技术与轮轨接触疲劳、磨耗、噪声、润滑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模型.基于现有的国外钢轨维修成本的经济学模型,提出了加入打磨设备折旧费用的钢轨维修成本综合经济学模型.建议未... 介绍了有关钢轨打磨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成果,论述了钢轨打磨技术与轮轨接触疲劳、磨耗、噪声、润滑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模型.基于现有的国外钢轨维修成本的经济学模型,提出了加入打磨设备折旧费用的钢轨维修成本综合经济学模型.建议未来的研究重点:开展基于现场实践的快速电脑程序优化的打磨钢轨型面研究;开展能够综合考虑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和经济学指标钢轨打磨方案的优化研究;开展不同工况的打磨参数和打磨工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接触疲劳 裂纹 磨耗 噪声 经济学模型
下载PDF
膨胀土干湿循环胀缩裂隙演化的CT试验研究 被引量:132
5
作者 卢再华 陈正汉 蒲毅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7-422,共6页
对南阳重塑膨胀土在干湿循环过程中裂隙的演化进行了CT试验研究,试样的CT图像显示了原有裂隙开展,新裂隙产生,裂隙数量增加并连通,最后形成裂隙网络的过程。定义了基于CT数据的裂隙损伤变量,分析了裂隙损伤变量随累计干缩体变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胀缩裂隙 膨胀土 干湿循环 CT技术 雨水入渗 蒸发 气候条件
下载PDF
页岩气的形成与开发 被引量:145
6
作者 张林晔 李政 朱日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以自给系统为特征的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在北美获得了巨大成功,拓宽了天然气勘探的空间。页岩气形成的成熟度较宽,在页岩演化的各个阶段均发现了页岩气藏,处于高演化阶段的页岩成藏的规模更大。页岩中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矿物组成... 以自给系统为特征的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在北美获得了巨大成功,拓宽了天然气勘探的空间。页岩气形成的成熟度较宽,在页岩演化的各个阶段均发现了页岩气藏,处于高演化阶段的页岩成藏的规模更大。页岩中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矿物组成、孔隙含水量、可诱导的裂缝发育程度等均与页岩气的产能密切相关。Bar-nett页岩气的生产历史表明,页岩气地质储量评价方法的进步、针对页岩储层的有效压裂方式和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在页岩气的有效开发中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有机质 矿物组成 裂缝 压裂技术 水平井钻井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直接拉伸试验研究 被引量:125
7
作者 徐世烺 李贺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2-41,共10页
对已有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薄板型试件的直接拉伸试验方法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测试方法研究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简称UHTCC)的受拉性能,通过试验系统地给出利用国产基体原材料... 对已有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薄板型试件的直接拉伸试验方法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测试方法研究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简称UHTCC)的受拉性能,通过试验系统地给出利用国产基体原材料配制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直接拉伸特性,具体包括直接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和极限裂缝宽度等特征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极限拉应变可以稳定地达到3%以上,并具有良好的裂缝宽度控制能力,在荷载达到峰值的情况下对应的裂缝宽度可以有效地控制在100μm以内,有些甚至在50μm以内,可称为"无缝混凝土"。还利用该方法对具有不同初始缝高比的双边对称开口薄板试件进行系统地研究,试验表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对缺口不敏感,即使在初始缝高比达到0.5的情况下,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仍具有显著的应变硬化性能及良好的裂缝无害化分散能力。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这些优异的性能将使其在结构防裂、防水、抗震、耐久性修补与防护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乙烯醇纤维 直接拉伸试验 应变硬化 裂缝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被引量:99
8
作者 曹可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0-32,共3页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和控制要求 ,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设计措施、材料措施、施工措施 ,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现场监测工作进行了综述 ,供技术人员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参考。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 裂缝控制 温度控制
下载PDF
深基坑护坡桩土压力的工程测试及研究 被引量:64
9
作者 何颐华 杨斌 +3 位作者 金宝森 李瑞茹 谭永坚 王铁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24,共9页
本文通过对粘性土基坑支护工程及室内模型试验中上压力、桩背土体变形、护坡桩内力与水平位移等实测资料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悬臂桩在基坑开挖后土压力分布形态的变化与土体变形情况,探讨了护坡桩的破坏机理,并提出由于桩的位移与土体变... 本文通过对粘性土基坑支护工程及室内模型试验中上压力、桩背土体变形、护坡桩内力与水平位移等实测资料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悬臂桩在基坑开挖后土压力分布形态的变化与土体变形情况,探讨了护坡桩的破坏机理,并提出由于桩的位移与土体变形的不协调,造成桩与桩背土体之间裂缝的向下延伸,使土压力作用点下移,从而使桩身受力减小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力 土体变形 裂缝 深基坑护坡桩 基坑开挖
下载PDF
加载速率对岩石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6
10
作者 尹小涛 葛修润 +1 位作者 李春光 王水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2610-2615,共6页
加载速率会造成岩石材料破坏形态的改变,材料破坏过程中存在塑性向脆性转变的临界速率。在颗粒流程序下,通过Fish语言编程,虚拟实现岩石数值试件,并进行0.0005,0.0010,0.0050,0.0500m/s四个加载速率下的单轴压缩数值试验。分析加载速率... 加载速率会造成岩石材料破坏形态的改变,材料破坏过程中存在塑性向脆性转变的临界速率。在颗粒流程序下,通过Fish语言编程,虚拟实现岩石数值试件,并进行0.0005,0.0010,0.0050,0.0500m/s四个加载速率下的单轴压缩数值试验。分析加载速率对岩石破裂形态、裂纹数量和扩展、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转换的影响。发现:加载速率的增加破坏优势剪切带的发展,使得剪切带等速发展,材料呈现锥形破坏;加载速率的增加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表现出极大的伪增强,材料更破碎,能量损失增大,这与材料吸收和破坏消散能量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颗粒流 加载速率 破坏形态 裂纹 能量
下载PDF
城市隧道开挖对地表建筑群的影响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101
11
作者 张顶立 李鹏飞 +1 位作者 侯艳娟 房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6-302,共7页
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不可避免地扰动地层,造成地表建筑物沉降、倾斜、甚至产生裂缝,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分析建筑物的变形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对减小城市隧道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厦门机场路隧道下穿地表复杂建... 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不可避免地扰动地层,造成地表建筑物沉降、倾斜、甚至产生裂缝,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分析建筑物的变形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对减小城市隧道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厦门机场路隧道下穿地表复杂建筑群的工程实践,采用现场实测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揭示隧道施工影响下地表建筑物的变形规律、变形破坏模式,提出以差异沉降和裂缝开展为主的建筑物变形控制标准和"预警、报警及极限"的三级管理办法,建立建筑物开裂和沉降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预测分析浅埋大跨隧道开挖对关系工程成败的#34房屋的施工影响,优化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机场路隧道后续施工和其他类似城市隧道、地铁等穿越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隧道工程 建筑物变形 变形监测 开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与现场监测 被引量:88
12
作者 侯景鹏 熊杰 袁勇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6-58,共3页
 本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和温度裂缝问题,阐述了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和温度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工程中几种常用温度控制措施,并以某高层建筑物基础底板为实例,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温度监测,监测结果将为混凝...  本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和温度裂缝问题,阐述了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和温度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工程中几种常用温度控制措施,并以某高层建筑物基础底板为实例,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温度监测,监测结果将为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控制和耐久性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 温度控制 温度监测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疲劳分析方法及实践 被引量:85
13
作者 王彦伟 罗继伟 +1 位作者 叶军 陈立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4,共3页
对工程设计过程中常用的疲劳分析方法:名义应力法、局部应力应变法和损伤容限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给出了进行疲劳分析的一般性的步骤。对有限元法在疲劳分析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以铰链梁疲劳分析为例,详细论述了以通用有限元... 对工程设计过程中常用的疲劳分析方法:名义应力法、局部应力应变法和损伤容限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给出了进行疲劳分析的一般性的步骤。对有限元法在疲劳分析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以铰链梁疲劳分析为例,详细论述了以通用有限元软件和疲劳分析软件为平台,对机械零件进行疲劳分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分析 有限元 载荷谱 裂纹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板裂缝的研究 被引量:64
14
作者 聂建国 张眉河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5-99,共5页
对四根反向加载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和两根两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对组合梁负弯矩区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配筋率、力比及栓钉连接件间距是影响负弯矩区混凝土板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对四根反向加载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和两根两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对组合梁负弯矩区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配筋率、力比及栓钉连接件间距是影响负弯矩区混凝土板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平均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根据文中建议公式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 组合梁 负弯矩区 混凝土板 裂缝
原文传递
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0
15
作者 郑文忠 李莉 卢姗姗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134,共10页
通过轴压和轴拉试验,得到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压和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通过6根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得到了此类梁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纯弯区段受压边缘压应变及应变沿梁高的分布,获得了试验梁的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考察... 通过轴压和轴拉试验,得到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压和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通过6根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得到了此类梁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纯弯区段受压边缘压应变及应变沿梁高的分布,获得了试验梁的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考察了试验梁的变形及裂缝分布与开展。试验结果表明: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试验梁受压边缘极限压应变为5500×10-6,纯弯区段开裂应变为750×10-6,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计算应考虑纵向受拉钢筋的有利影响。建立了考虑截面受拉区拉应力贡献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和反映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自身受力特点的刚度及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可供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 活性粉末混凝土 静力试验 应力-应变全曲线 正截面承载力 刚度 裂缝
原文传递
裂缝对膨胀土抗剪强度指标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8
16
作者 刘华强 殷宗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731,共5页
基于室内直剪试验,测定了膨胀土经历干湿循环后的抗剪强度指标。试验基本反映了膨胀土在干湿循环过程中裂缝的开展现象,揭示了正是由于裂缝的开展使膨胀土强度降低。结果表明,无论是黏聚力还是内摩擦角随裂缝的开展,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 基于室内直剪试验,测定了膨胀土经历干湿循环后的抗剪强度指标。试验基本反映了膨胀土在干湿循环过程中裂缝的开展现象,揭示了正是由于裂缝的开展使膨胀土强度降低。结果表明,无论是黏聚力还是内摩擦角随裂缝的开展,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衰减,相比之下,裂缝对黏聚力的影响更加突出,对其取值也应更为谨慎。膨胀土的抗剪强度随裂缝的开展而衰减的规律符合双曲线模式,提出反映膨胀土抗剪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实际上是随裂缝的开展,而降低规律的经验公式。工程实际中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反映的是包含各种裂隙的土体复合强度,因此在设计中,强度参数的取用应以考虑裂隙作用的土体强度为基本依据。所建议的方法可以使今后研究膨胀土裂隙的发生、发展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变得相对简单,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抗剪强度 干湿循环 膨胀土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识别的岩土体裂隙形态参数分析方法 被引量:85
17
作者 刘春 王宝军 +1 位作者 施斌 唐朝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83-1388,共6页
为了准确高效地测量岩土体裂隙的各形态参数,结合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一整套裂隙图像计算机识别和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含有裂隙的图像进行二值化、桥接、去杂、智能识别等操作,获取裂隙网络节点以及各裂隙的主干,进而提取裂隙... 为了准确高效地测量岩土体裂隙的各形态参数,结合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一整套裂隙图像计算机识别和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含有裂隙的图像进行二值化、桥接、去杂、智能识别等操作,获取裂隙网络节点以及各裂隙的主干,进而提取裂隙的宽度、长度、方向等裂隙形态参数,实现了裂隙图像的计算机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评价裂隙网络连通性的方法。基于该技术思路开发的岩土体裂隙图像处理系统(CIAS)被成功应用于土体干缩裂隙图像的识别和形态定量分析研究中。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加科学、高效地提取岩土裂隙形态参数,为裂隙的定量分析和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形态参数 图像处理 智能识别
下载PDF
岩体爆生裂纹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5
18
作者 夏祥 李海波 +3 位作者 李俊如 肖克强 唐海 马国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87-1991,共5页
利用广东岭澳核电站现场角岩岩体的基本动态力学特性和爆破参数,以及材料的VonMises破坏准则,通过ANSYS/LS-DYNA程序模拟了岩体单孔柱状装药的爆破破裂过程,分析了岩体爆破裂纹产生和扩展的机制,得到了岩体粉碎区和裂隙区的范围以及爆... 利用广东岭澳核电站现场角岩岩体的基本动态力学特性和爆破参数,以及材料的VonMises破坏准则,通过ANSYS/LS-DYNA程序模拟了岩体单孔柱状装药的爆破破裂过程,分析了岩体爆破裂纹产生和扩展的机制,得到了岩体粉碎区和裂隙区的范围以及爆源近区岩体质点峰值压力的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岩体爆破粉碎区半径约为装药半径的6.5倍,裂隙区的半径约为装药半径的75倍,炸药起爆时粉碎区形成时间很短,大约为80μs,而裂隙区的完全形成则需要较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区 裂隙区 岩体爆破 裂纹 LS—DYNA
下载PDF
路面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84
19
作者 马建 赵祥模 +9 位作者 贺拴海 宋宏勋 赵煜 宋焕生 程磊 王建锋 袁卓亚 黄福伟 张健 杨澜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137,共17页
总结了路面检测重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构造深度)和结构强度(弯沉)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路面检测技术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路面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从早期传统的人工检测... 总结了路面检测重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构造深度)和结构强度(弯沉)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路面检测技术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路面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从早期传统的人工检测到20世纪末的半自动化检测,发展到目前的无损自动检测;无损自动检测的主要特点是快速与智能化,采用多源传感器协同工作,并且集成在多功能道路检测车上,能够同时检测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以及道路线形与沿线设施等;在路面损坏检测方面,采用数字图像检测技术,实现了路面裂缝的快速检测;在路面平整度检测方面,采用激光位移传感技术,实现了快速自动化检测;在路面车辙检测方面,采用激光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了非接触智能化检测;在路面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检测方面,建立了铺砂法与贝克曼梁法检测结果的相关关系,实现了基于激光技术的路面构造深度与弯沉快速检测;为了减少外界因素对现有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的干扰,提高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应该开发适合各种工况下的路面检测和数据处理方法,实现路面检测高效化与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检测 平整度 车辙 构造深度 裂缝 弯沉
原文传递
煤层注水防尘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3
20
作者 王维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介绍了煤层注水降尘原理,从煤体结构特性、煤层注水运动学和煤层注水润湿理论等3个方面评述了煤层注水理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采用双重孔隙介质理论及模型来描述煤体的裂隙性和多孔性,阐述了水在煤体中的运动过程,同时介绍了判断煤质湿... 介绍了煤层注水降尘原理,从煤体结构特性、煤层注水运动学和煤层注水润湿理论等3个方面评述了煤层注水理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采用双重孔隙介质理论及模型来描述煤体的裂隙性和多孔性,阐述了水在煤体中的运动过程,同时介绍了判断煤质湿润难易程度的方法和指标;阐述了煤层注水工艺的分类,介绍了煤层注水装备技术研究近年取得的科研、专利成果以及产品市场情况,着重总结了煤层注水湿润剂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及产品市场情况;最后提出了目前煤层注水理论和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注水 粉尘 裂隙 渗流 润湿 湿润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