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福建省2011-2020年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相关柯萨奇病毒A组8型(CVA8)和12型(CVA12)型的流行病学及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方法对2011-2020年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收集的HFMD相关CVA8和CVA12病例进行...目的研究福建省2011-2020年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相关柯萨奇病毒A组8型(CVA8)和12型(CVA12)型的流行病学及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方法对2011-2020年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收集的HFMD相关CVA8和CVA12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用MegaⅩ和Simplot 3.5.1等软件对病毒VP1区和全基因组序列遗传进化分析和重组分析。结果2011-2020年福建省HFMD相关CVA8和CVA12感染各7例。获得4株CVA8完整VP1基因福建分离株,其中2株属于D基因型,2株属于E基因型;获得CVA12完整VP1基因福建分离株6株,其中2株属于B1基因亚型,4株属于B2基因亚型。比对CVA8和CVA12全基因组序列与其原型株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68.7%~77.7%和69.1%~78%。结合P2和P3区进化树和重组分析结果显示,CVA12-2011FJQZ168在P3区与EVA71可能发生重组,CVA8-2011FJQZ146在P2-P3区与CVA7、在P3区与CVA12-2011FJQZ168可能发生重组。结论2011-2020年福建省发现散发CVA8和CVA12感染相关手足口病病例,CVA8和CVA12福建分离株在系统进化树均存在不同的进化分支,在非结构区域存在疑似重组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对CVA8和CVA12的监测。展开更多
目的:对比分析15~24个月及2~5岁CA16感染的普通型与危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的表达情况,寻找发现与CA16致病有关的免疫病理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5-8月间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确诊的儿...目的:对比分析15~24个月及2~5岁CA16感染的普通型与危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的表达情况,寻找发现与CA16致病有关的免疫病理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5-8月间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确诊的儿童HFMD病例外周血标本共72例,其中普通型32例,危重症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5~24个月普通型HFMD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略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参考值,而危重症患者CD8^+T细胞略低于正常参考值。此外,与正常参考值相比,2~5岁普通型及危重症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减低,其中危重症患者略低于普通型患者。结论:CA16感染后,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HFMD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的表达变化不太明显,说明CA16感染后,患者体内的CD8^+T细胞基本能够发挥正常的抗病毒免疫效应。而在危重症时,两个年龄段患者CD8^+T细胞百分比略低或减低,说明CA16的持续性感染可能对机体CD8^+T细胞的表达产生了影响,使其杀伤病毒效应减低,这可能是CA16感染诱导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免疫病理因素之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比分析15~24个月及2~5岁CA16感染的普通型与危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的表达情况,寻找发现与CA16致病有关的免疫病理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5-8月间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确诊的儿童HFMD病例外周血标本共72例,其中普通型32例,危重症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5~24个月普通型HFMD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略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参考值,而危重症患者CD8^+T细胞略低于正常参考值。此外,与正常参考值相比,2~5岁普通型及危重症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减低,其中危重症患者略低于普通型患者。结论:CA16感染后,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HFMD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的表达变化不太明显,说明CA16感染后,患者体内的CD8^+T细胞基本能够发挥正常的抗病毒免疫效应。而在危重症时,两个年龄段患者CD8^+T细胞百分比略低或减低,说明CA16的持续性感染可能对机体CD8^+T细胞的表达产生了影响,使其杀伤病毒效应减低,这可能是CA16感染诱导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免疫病理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