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类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原则及表现 被引量:19
1
作者 黎文丽 高时阔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5-336,共2页
在分析科技期刊科学性和学术性的基础上,探讨学术类科技期刊封面具有的实用价值、美学价值和认识价值。通过具体分析和比较,认为学术类科技期刊在进行封面设计时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和规范性原则,以使期刊外在形式和内在科... 在分析科技期刊科学性和学术性的基础上,探讨学术类科技期刊封面具有的实用价值、美学价值和认识价值。通过具体分析和比较,认为学术类科技期刊在进行封面设计时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和规范性原则,以使期刊外在形式和内在科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封面设计 科学性 艺术性
下载PDF
论封面设计中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的有效沟通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华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5,共4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读者对阅读内容和阅读载体的选择权越来越大,国民阅读情况整体呈现“浅阅读”态势。正因为如此,封面设计愈发成为图书的核心竞争力,其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升和强化。然而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的工作仍存在脱节现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读者对阅读内容和阅读载体的选择权越来越大,国民阅读情况整体呈现“浅阅读”态势。正因为如此,封面设计愈发成为图书的核心竞争力,其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升和强化。然而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的工作仍存在脱节现象,精准定位、科学协调双方关系,对优化封面设计效果、提升图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面设计 文字编辑 美术编辑 有效沟通
下载PDF
民国时期书刊封面设计的发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章霞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2年第A06期65-67,共3页
民国时期[1]书刊封面中的汉字设计风格丰富多样,兼具了传达功能与艺术美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特征。如杉浦康平先生所说,"为了前进一步,回首过去。"[2]民国时期的书刊封面的设计,在中国书籍发展史及平面设计史上具有重... 民国时期[1]书刊封面中的汉字设计风格丰富多样,兼具了传达功能与艺术美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特征。如杉浦康平先生所说,"为了前进一步,回首过去。"[2]民国时期的书刊封面的设计,在中国书籍发展史及平面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归纳与梳理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对于研究封面中的汉字设计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归纳从1912年至1949年之间的民国书籍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书刊封面 汉字设计 美术字
原文传递
图像与文本的互释——封面艺术与鲁迅的前期创作 被引量:5
4
作者 原小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0-77,共8页
书籍中的图像因素主要是封面和插图,与文字文本关系密切,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在鲁迅看来,书籍中的插图、封面有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文字构成相互阐释、相互补充的关系。鲁迅一生都对自己著作或译作的封面、插图精益求精。1920年... 书籍中的图像因素主要是封面和插图,与文字文本关系密切,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在鲁迅看来,书籍中的插图、封面有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文字构成相互阐释、相互补充的关系。鲁迅一生都对自己著作或译作的封面、插图精益求精。1920年代出版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其封面作为鲁迅精心制作或选择的图像文本,表现了其前期创作的内在精神联系。从《呐喊》、《彷徨》封面的红色底色,到《野草》、《朝花夕拾》封面的灰蓝色、明黄色底色,暗示了鲁迅在文学创作中所经历的精神裂变过程:由红色的激情裂变为蓝色的忧郁和黄色的温情,其情感轨迹明晰可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文本 鲁迅 封面艺术
下载PDF
基于工艺美术理论的拖拉机盖板外观设计
5
作者 张志伟 李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0-263,268,共5页
为了提高农机盖板外观设计水平,提升农机产品的艺术效果,将工艺美术基础技术引入到农机盖板外观设计过程中,并设计了农机盖板外观;同时,分析了农机盖板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根据产品结构设计了冲压模具,生产出了农机盖板。结果表明:实际... 为了提高农机盖板外观设计水平,提升农机产品的艺术效果,将工艺美术基础技术引入到农机盖板外观设计过程中,并设计了农机盖板外观;同时,分析了农机盖板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根据产品结构设计了冲压模具,生产出了农机盖板。结果表明:实际产品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时尚感和艺术感十足,可为农机的造型和外观设计提供全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盖板 外观设计 工艺美术
下载PDF
图形之魅——论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图形艺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明兰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4-26,共3页
图形艺术是书籍封面设计中重要的视觉语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图形艺术呈现出更为多样的形态和艺术表现力。本文通过分析了摄影图片、绘画图形、抽象图形、图表化图形各自的艺术特色和魅力,阐述了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图形艺术达到形式与内容... 图形艺术是书籍封面设计中重要的视觉语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图形艺术呈现出更为多样的形态和艺术表现力。本文通过分析了摄影图片、绘画图形、抽象图形、图表化图形各自的艺术特色和魅力,阐述了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图形艺术达到形式与内容统一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 封面设计 图形艺术
下载PDF
民族院校学报的四封与装帧艺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谢亚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7-179,共3页
我国民族院校学报的四封设计多趋古朴典雅,别致清新且具民族特色。它除了要遵循期刊的一般规律和审美原则,还应做到:注重创新和特色相结合的设计概念;遵循雅致的装帧审美原则;设计要有"韵味";注意多种色彩的运用,调动各种形... 我国民族院校学报的四封设计多趋古朴典雅,别致清新且具民族特色。它除了要遵循期刊的一般规律和审美原则,还应做到:注重创新和特色相结合的设计概念;遵循雅致的装帧审美原则;设计要有"韵味";注意多种色彩的运用,调动各种形式要素;善于追求动感的视觉效果等。通过精美的封面装帧体现高雅的艺术品位,引起读者的审美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学报 四封 装帧 艺术 审美
下载PDF
民国时期书刊封面的美术字造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铄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7年第9期42-44,共3页
从晚清至民国时期"文化变局"的发展中,中国传统书籍形制逐渐被西方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与材料为基础的"洋装书"的形式所取代,书刊封面"美术字"的表现形式在传统汉字的造型基础上吸收了西文字体设计理念与表... 从晚清至民国时期"文化变局"的发展中,中国传统书籍形制逐渐被西方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与材料为基础的"洋装书"的形式所取代,书刊封面"美术字"的表现形式在传统汉字的造型基础上吸收了西文字体设计理念与表现技巧,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性与应用特点,文章通过对书刊封面美术字的造型研究,探索符合汉字设计的造型规律和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书刊封面 羹术字 遗受:设计
原文传递
浅析民族图书装帧设计的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吕凤梧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93-195,共3页
民族图书的装帧设计与一般图书的装帧设计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以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丛书的设计为例,从民族图书装帧设计的艺术性、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和民族文化性方面分析民族图书装帧设计... 民族图书的装帧设计与一般图书的装帧设计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以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丛书的设计为例,从民族图书装帧设计的艺术性、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和民族文化性方面分析民族图书装帧设计的特性,就如何将艺术性与民族性统一举例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图书 装帧设计 艺术性 民族性 地域性 传统性 民族文化性
下载PDF
鲁迅书籍封面装帧艺术新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素丽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3-87,共5页
鲁迅一生的美术行为与其文学创作的实践构成了相互解释、相互渗透的互文关系。本文就鲁迅书籍封面画的风格特征(静雅蜕变、汉画遗韵、现代追寻、装饰哲学、连环版画)与其美学趣味、文学创作、启蒙思想、文化理念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精审分析。
关键词 鲁迅 封面 装帧 艺术
下载PDF
以喜剧方式处理悲剧题材之艺术辩证法分析
11
作者 严天武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8-72,共5页
古希腊悲剧题材大多一悲到底,悲的彻底,很少有喜剧因素植入其中;中国古典早期悲剧大多以大团圆方式结局,悲的不彻底,除结尾外故事中也鲜见喜剧因素。莎士比亚大胆将喜剧因素植入悲剧题材,创造出令人称快的悲剧艺术;中国从封建末期的讽... 古希腊悲剧题材大多一悲到底,悲的彻底,很少有喜剧因素植入其中;中国古典早期悲剧大多以大团圆方式结局,悲的不彻底,除结尾外故事中也鲜见喜剧因素。莎士比亚大胆将喜剧因素植入悲剧题材,创造出令人称快的悲剧艺术;中国从封建末期的讽刺小说开始,也随处可见悲中带喜、悲喜交融的悲剧作品。这些都说明了以喜剧方式处理悲剧题材是符合艺术辩证法的,这可以从作品本身、作家层面、读者角度和审美世界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其合理性、必要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卦 无蔽 “距离”说 艺术真实 主体间性 二律背反 审美境界
下载PDF
陶元庆在封面画创作活动中的身份与实践:以《陶元庆氏遗作目录》为中心的考察
12
作者 张莉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5-58,共4页
陶元庆作为中国近代装帧史上的重要个案,体现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书籍装帧群体的基本创作状态。作为画家的陶元庆,在书籍装帧领域的活动实践,反映了在职业化初期,画家与设计师在身份上的二位一体;受传统思想影响,面对"画家"与&... 陶元庆作为中国近代装帧史上的重要个案,体现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书籍装帧群体的基本创作状态。作为画家的陶元庆,在书籍装帧领域的活动实践,反映了在职业化初期,画家与设计师在身份上的二位一体;受传统思想影响,面对"画家"与"设计师"两重身份的取舍时,陶元庆为自然倾向"画家"身份。可见,20世纪20年代以陶元庆为代表的封面画家群体,由于缺乏基本的职业服务精神,其本质还是设计师外表包裹下的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面画 陶元庆 书籍装帧
下载PDF
扬州园林建筑中罩的运用
13
作者 刘晓宏 《安徽建筑》 2009年第6期24-26,共3页
扬州园林建筑中的隔断,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罩,以其多变的造型、富有寓意的内在、浓厚的文人气息、空灵的神韵丰富着园林的建筑艺术。此文通过对其类型、运用艺术和艺术价值等方面的描述,领略罩的精彩——实用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 扬州 园林 建筑 艺术
下载PDF
为生乎?为文乎?——从封面艺术考察鲁迅后期创作
14
作者 原小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94-101,共8页
鲁迅后期的创作重心转向杂文,这和他当时的经济收入、创作心态的变化密切相关。与之相应,鲁迅后期作品的初版本封面和前期相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已集》创作成就和封面风格最引人注目,是1927年鲁迅思想、心态巨变的产物。除此以外,... 鲁迅后期的创作重心转向杂文,这和他当时的经济收入、创作心态的变化密切相关。与之相应,鲁迅后期作品的初版本封面和前期相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已集》创作成就和封面风格最引人注目,是1927年鲁迅思想、心态巨变的产物。除此以外,鲁迅后期的杂文封面,可以分为《热风》系列和《华盖集》系列。两个系列杂文集的内容和内在创作心态分别前期的杂文集《热风》和《华盖集》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或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收入 创作心态 封面艺术
下载PDF
超越语言 探寻生命之真
15
作者 曾煜 王卫东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5期26-31,共6页
语言是人的首要规定性。作为人类活动的物化形式和肯定 ,语言象征着人自身。与此同时 ,作为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语言又限制着个体的存在与发展 ,遮蔽了生命的真实。超越语言 ,全面整体地把握生命有如下途径 :一、以言去言 ,使语... 语言是人的首要规定性。作为人类活动的物化形式和肯定 ,语言象征着人自身。与此同时 ,作为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语言又限制着个体的存在与发展 ,遮蔽了生命的真实。超越语言 ,全面整体地把握生命有如下途径 :一、以言去言 ,使语言成为非指称语言 ,生命得以自行显现 ;二、艺术活动 ,把焦点集中于对事物本身的无穷意味的体验上 ,不再关注所指而关注能指 ,不将其当作符号性存在而当作结构性存在 ,不将其当作理性的存在而当作感性的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遮蔽 本体 感性 超越 以言去言 艺术 符号性 结构性 理性
下载PDF
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视觉艺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霍晶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8年第3X期54-56,共3页
本文从封面的设计出发,以如何取得科技期刊封面设计视觉艺术的和谐统一展开论述,通过分析封面设计的审美构思到具体方案的实施,以及对封面的文字、图片、色彩等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空间设计的运用,并强调了审美对封面设计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封面设计 视觉艺术 审美 文字 色彩
原文传递
中国碟片包装设计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柳林 陈静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5-197,共3页
探讨了我国碟片包装中存在于题材、内涵、碟片内外包装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拓宽设计范围,更加注重封套设计表现音乐内涵及艺术感受,统一封套、内页、盘面及外盒包装,展现出唱片包装的独特性,达到碟片包装的艺术性与功能性的高度统一效果。
关键词 碟片包装 设计形式 艺术表现 音乐内涵
下载PDF
ART Based Reliable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Changes Using Remote Sensing
18
作者 Muthu Pandian Malini Madurai Chidambaram Sashi Kumar N. Sakthieswaran 《Circuits and Systems》 2016年第6期1051-1067,共17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prediction of change in agricultural lands by using ART2 algorithm. The existing method used ENVI and ARCGIS software to predict the changes in land, which showed less accuracy due to human error... This paper focuses on prediction of change in agricultural lands by using ART2 algorithm. The existing method used ENVI and ARCGIS software to predict the changes in land, which showed less accuracy due to human errors. To overcome this user friendly GUI based ART2 algorithm has been developed in java to obtain more accuracy in prediction of changes in land. The input is satellite temporal images of the years 1990 and 2014. By using the ART2 algorithm, the input images of the years 1990 and 2014 are classified, where the features are identified to form cluster. The clustered image is given as input and pixel to pixel comparison method in ART2 is implemented in java, for detecting the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lands. The comparison results of ENVI and ARCGIS and GUI based ART2 with in situ data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of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land is more accurate in the case of GUI based ART2 imple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2 Classification Land cover Multi Temporal Analysis Land Change Detection Remote Sensing
下载PDF
上海市排水检查井特色井盖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曼琳 沈庆然 孙跃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12期119-122,126,M0013,M0014,共7页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未来本市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能级提升过程中将伴随着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更新,结合城市更新进行排水检查井特色井盖研发、探索其特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未来本市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能级提升过程中将伴随着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更新,结合城市更新进行排水检查井特色井盖研发、探索其特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分析当前井盖艺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调研国内外井盖设计理念差异,研究提出了上海市排水特色井盖研发策略,具体包括总体策略、特色井盖功能研究和主要研发规划等,同时提出了特色井盖研发与示范的技术路线,最后结合试点区域的情况介绍了典型设计案例。研究认为,特色井盖的开发一要注重提升其安全功能,二要注重充分融合并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地标文化与排水行业历史文化,三要注重体现本市近年来的科技创新和时代特色。本研究是上海市特色井盖研发的先行先试之举,试点成功后可为本市其他区域类似井盖以及本市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特色井盖的研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检查井 特色井盖 艺术设计 人文设计 历史设计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清代墓碑建筑门罩雕刻装饰初探
20
作者 刘显俊 罗晓欢 《中外建筑》 2014年第11期76-80,共5页
川东北地区清代墓碑建筑的门罩雕刻装饰,是墓碑建筑结构及装饰的重要组成构件,其题材变化多样、结构饱满严谨、内容精致丰厚、工艺精湛繁缛。文章通过对门罩的组织结构、题材、雕刻工艺、特殊多层次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这些门罩雕刻装... 川东北地区清代墓碑建筑的门罩雕刻装饰,是墓碑建筑结构及装饰的重要组成构件,其题材变化多样、结构饱满严谨、内容精致丰厚、工艺精湛繁缛。文章通过对门罩的组织结构、题材、雕刻工艺、特殊多层次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这些门罩雕刻装饰不仅表明该地区丧葬习俗、审美意识及艺术风格特点,也表现出中国民间工艺和民风民俗的艺术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罩 四川清代墓碑建筑 装饰工艺 审美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