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玲玲 李慧 钟志有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39,共4页
研究了聚丙烯(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态,采用两种不同的偶联剂对木粉进行表面处理,考察了混炼时间和木粉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的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木粉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钛... 研究了聚丙烯(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态,采用两种不同的偶联剂对木粉进行表面处理,考察了混炼时间和木粉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的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木粉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钛酸酯偶联剂对木粉的处理效果要优于铝酸酯偶联剂,偶联剂处理使木粉与PP的界面相容性得到了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提高;在偶联剂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木塑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下降;随着混炼时间的增加,木塑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偶联剂 聚丙烯 力学性能 加工时间
下载PDF
多因素耦合的加工车间关键风险因素定量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汪伟忠 张国宝 卢明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8-164,共7页
为了准确分析加工车间关键风险因素,考虑多风险因子交互影响的情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决策实验室分析法的加工车间关键风险因素定量分析方法。首先,从人员、设备、环境、物料和管理因素等5个维度辨识加工车间风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因素集... 为了准确分析加工车间关键风险因素,考虑多风险因子交互影响的情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决策实验室分析法的加工车间关键风险因素定量分析方法。首先,从人员、设备、环境、物料和管理因素等5个维度辨识加工车间风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因素集;基于此,采用三角模糊数对专家判断语义进行表征,然后运用DEMATEL法计算多因素耦合下的风险重要度,从而确定加工车间的关键风险因素。最后,以安徽省某机械加工车间为例,说明所提出方法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加强对安全制度和安全文化建设等关键风险因素的控制,有助于加工车间的风险控制,改善车间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风险 加工车间 模糊理论 DEMATEL 安全
下载PDF
复合材料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斌 何梅洪 杨涛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4-98,40,共6页
空气耦合式超声检测具有完全非接触、非侵入、无损伤的特点,能够更好地运用于传统超声检测难以适应的情形,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近年来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简明扼要地分析和介绍了当前空气耦合超... 空气耦合式超声检测具有完全非接触、非侵入、无损伤的特点,能够更好地运用于传统超声检测难以适应的情形,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近年来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简明扼要地分析和介绍了当前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的研究热点及进展,重点介绍了压电类换能器的研究现状和目前应用较成功的信号处理技术。最后,展望了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耦合 换能器 信号处理 超声检测
下载PDF
基于偏振复用技术的半导体激光加工光纤耦合模块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洪波 李艳华 +4 位作者 郝明明 刘云 秦莉 宁永强 王立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37-1143,共7页
与半导体激光Bar条相比,单管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好,寿命长等优点,但由于其输出功率小,故在激光加工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提高单管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提出了基于偏振复用技术对多个单管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光纤耦合的方法。... 与半导体激光Bar条相比,单管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好,寿命长等优点,但由于其输出功率小,故在激光加工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提高单管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提出了基于偏振复用技术对多个单管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光纤耦合的方法。首先,将16只808nm单管半导体激光器分成两个单元,通过空间合束将每个单元上的激光器发出的光合成一路;然后,利用偏振复用技术将两个单元发出的光束再次合束,通过自行设计的聚焦系统将合束后的光束耦合进光纤实现光纤输出,从而提高了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的功率水平。实验显示,当工作电流为5.8A时,通过芯径为200μm、数值孔径(NA)为0.2的光纤的输出功率为67 W,耦合效率达到84%。此模块在功率和光束质量方面满足激光塑料焊接等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管半导体激光器 偏振合束 光纤耦合 激光加工
下载PDF
复杂系统的多学科设计优化综述 被引量:10
5
作者 梅小宁 杨树兴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3-180,185,共9页
从设计和分析的本质出发,结合复杂系统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设计优化流程在面对复杂系统时存在的困难和缺陷,指出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方法是解决复杂系统设计优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此基础上,... 从设计和分析的本质出发,结合复杂系统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设计优化流程在面对复杂系统时存在的困难和缺陷,指出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方法是解决复杂系统设计优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多学科优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总结了子系统耦合方式及MDO在处理耦合时的基本方法,归纳了MDO的知识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最后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MDO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设计优化 复杂系统 分解协调 耦合处理
下载PDF
Biomimetic coupling effect of non-smooth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on thermal fatigue behavior of medium carbon steel 被引量:10
6
作者 ZHANG ZhiHui REN LuQuan +1 位作者 ZHOU Hong TONG X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584-591,共8页
Some kinds of particular functions possessed by natural organisms are often formed by coupling up the multiple typical features on their body surfaces. Inspired by the coupling phenomenon in biological system, the med... Some kinds of particular functions possessed by natural organisms are often formed by coupling up the multiple typical features on their body surfaces. Inspired by the coupling phenomenon in biological system, the medium carbon steel specimens with the coupling effect of non-smooth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were fabricated by laser processing. Thermal fatigue behavior of specimens with biomimetic coupling surface wa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such a biomimetic method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thermal fatigue property of medium carbon steel specimens. The related mechanisms behind the biomimetic coupling effect for explaining the enhanced thermal fatigue resistance were discussed preliminar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模拟偶合 碳钢介质 热疲劳 非光滑力学性质 微观结构 激光处理
原文传递
新型偶联剂Si747对白炭黑填充溶聚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胶加工性能及动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吉欣宇 刘震 王茂英 《橡胶科技》 2016年第7期17-21,共5页
对比传统偶联剂Si69,研究新型偶联剂Si747对白炭黑填充溶聚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胶加工性能及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偶联剂Si69混炼胶相比,偶联剂Si747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增大,门尼焦烧时间及正硫化时间缩短;随着偶联剂Si747用量增... 对比传统偶联剂Si69,研究新型偶联剂Si747对白炭黑填充溶聚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胶加工性能及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偶联剂Si69混炼胶相比,偶联剂Si747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增大,门尼焦烧时间及正硫化时间缩短;随着偶联剂Si747用量增大,混炼胶的焦烧时间及正硫化时间缩短,加工安全性降低;在口模长径比为15、直径为1.5 mm、挤出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偶联剂Si747混炼胶挤出胶条的表面较平滑,离模膨胀率较小;偶联剂Si747硫化胶的生热及滞后损失较偶联剂Si69硫化胶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溶聚丁苯橡胶 顺丁橡胶 白炭黑 加工性能 动态性能 滞后损失
下载PDF
偶联剂Si69用量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贾振梅 吕民 高雪梅 《轮胎工业》 CAS 2017年第5期277-280,共4页
研究偶联剂Si69用量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偶联剂Si69胶料相比,偶联剂Si69胶料的Payne效应降低,加工性能改善;邵尔A型硬度、100%定伸应力、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增大,拉断伸长率减小。随着偶联剂Si69用... 研究偶联剂Si69用量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偶联剂Si69胶料相比,偶联剂Si69胶料的Payne效应降低,加工性能改善;邵尔A型硬度、100%定伸应力、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增大,拉断伸长率减小。随着偶联剂Si69用量增大,胶料的交联密度增大,抗硫化返原性提高;硫化胶的压缩温升呈下降趋势,抗湿滑性能降低,滚动阻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白炭黑 偶联剂 加工性能 物理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纳米SnO_2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林轩 张平民 +2 位作者 尹周澜 陈启元 梁跃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用超声处理与偶联剂相结合对纳米SnO_2进行表面改性,用沉降体积、激光粒度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研究了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钛... 用超声处理与偶联剂相结合对纳米SnO_2进行表面改性,用沉降体积、激光粒度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研究了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CT-201)对纳米SnO_2的改性效果比硅烷偶联剂(KH-550)好,其最佳用量为纳米SnO_2粉体质量的6.5%~7.5%;经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纳米SnO_2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大为改善;偶联剂与纳米SnO_2之间的作用主要为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NO2 表面改性 偶联剂 超声处理
下载PDF
光伏组件封装用EVA胶膜的粘结及交联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祝丽娟 张蒙蒙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6期83-84,共2页
采用不同结构的偶联剂制备光伏组件封装用EVA胶膜,对比分析偶联剂的结构对胶膜粘结性能与交联进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具有不饱和双键结构的偶联剂能够赋予胶膜更优的粘结强度,同时发现分子长链有助于缓解预交联,可以改善加工性能。
关键词 EVA胶膜 偶联剂 粘结强度 加工性能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出炉轮胎胎面材料面临新挑战 被引量:6
11
作者 侯聪 邵红琪 郑涛 《橡胶科技》 2020年第7期369-375,共7页
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情况、动力特点以及对轮胎性能的特殊要求,并从轮胎胎面胶配方设计的角度对橡胶、填料、偶联剂和加工助剂等进行系统剖析,明确原材料选择思路,以供配方设计者参考。橡胶组分优先选择改性溶聚丁苯橡胶,可以达到滚动... 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情况、动力特点以及对轮胎性能的特殊要求,并从轮胎胎面胶配方设计的角度对橡胶、填料、偶联剂和加工助剂等进行系统剖析,明确原材料选择思路,以供配方设计者参考。橡胶组分优先选择改性溶聚丁苯橡胶,可以达到滚动阻力和抓着性能的平衡;填料以白炭黑为主,同时可以选用合适的无机填料进行并用;偶联剂可以选用高性能偶联剂NXT以平衡滚动阻力和加工性能;此外,一些能够降低胶料门尼粘度、提高抗撕裂性能的加工助剂也可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轮胎 胎面胶 溶聚丁苯橡胶 白炭黑 偶联剂 加工助剂 配方设计
下载PDF
金属材料水导激光加工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治赫 乔红超 赵吉宾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74,共7页
金属材料的激光加工目前正向着低表面粗糙度、小热影响区及大深径比结构的趋势发展。新近发展了一种基于激光-水射流耦合原理的水导激光加工技术,本文阐述了水导激光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对于传统激光加工方法的优势,基于激光-水射... 金属材料的激光加工目前正向着低表面粗糙度、小热影响区及大深径比结构的趋势发展。新近发展了一种基于激光-水射流耦合原理的水导激光加工技术,本文阐述了水导激光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对于传统激光加工方法的优势,基于激光-水射流耦合原理构建了一套水导激光加工设备,对多种金属材料进行了水导激光加工实验。利用超景深显微镜对加工工件表面进行了观测与分析,发现两种金属材料加工得到的盲孔边缘规则圆滑,切槽的边缘平直无毛刺,没有热影响区。实验结果说明对金属材料的水导激光精密加工具有可行性且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导激光 耦合技术 激光加工 表面质量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耦合协调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经阳 许晓云 张荟淼 《中国商论》 2024年第9期103-106,共4页
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经济发展的龙头,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关系对广西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熵值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测度2012—2021年北部湾港口物流与加工贸易产业耦合协同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港口物流的... 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经济发展的龙头,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关系对广西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熵值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测度2012—2021年北部湾港口物流与加工贸易产业耦合协同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对外贸易产业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区域内对外贸易与港口物流耦合协调基础薄弱,但基本处于稳步上升状态;两者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各阶层耦合协调度区间皆有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耦合协调 港口物流 加工贸易 熵值法
下载PDF
制动工况下液力偶合器涡轮轴向漩涡流场试验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柴博森 项玥 +2 位作者 马文星 赵恩鹏 寇尊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75,共7页
轴向漩涡流动是研究液力偶合器能量损耗的重要基础。该文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采集制动工况下液力偶合器轴向漩涡流场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并提取液力偶合器外壁面上特殊几何结构所呈现的光学特征,完成流动图像动态标定。利用霍夫... 轴向漩涡流动是研究液力偶合器能量损耗的重要基础。该文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采集制动工况下液力偶合器轴向漩涡流场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并提取液力偶合器外壁面上特殊几何结构所呈现的光学特征,完成流动图像动态标定。利用霍夫变化直线检测算法识别泵轮轴向流场流速方向,通过图像互相关算法并采用查询窗口偏移技术提取涡轮轴向漩涡流场结构,应用误矢量识别算法检测错误流速矢量并予以剔除,获得优化的流动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泵轮轴向流场中液流是一种复合加速运动;涡轮轴向流场中液流是一种多尺度漩涡流动,主流区域上流速值为0.2~0.4 m/s,叶片与壁面组成的角隅区域上形成小尺度涡旋,角隅区域上流速值为0.6~1.1 m/s。上侧叶片与泵轮、涡轮交界面处的角隅区域上存在与主流循环流动方向相同的小尺度涡旋,涡量数值为?8 s?1,此处涡旋将促进液力能量的传递与转换,其他3个角隅区域上的涡旋方向与此相反,涡量数值分别为13、15和20 s?1,由于该局部区域小尺度涡与主循环涡的相互混合作用,引起流动迟缓,造成能量损耗。试验研究结果将为液力偶合器轴向漩涡流动现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合器 涡流 图像处理 边缘检测 粒子图像测速 轴向漩涡 动态标定 查询窗口偏移
下载PDF
新型非接触式电参数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堃 陈美军 +1 位作者 徐韶卿 邓先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9,122,共10页
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力发展的需要,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电压电流一体化测量传感器,其结构创新之一是基于PCB印制电路板,降低了对传感器的绝缘要求;其次,采用电压、电流测量集成,增加传感器测量功能。该传感器运用电容耦合原理与电磁感应原... 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力发展的需要,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电压电流一体化测量传感器,其结构创新之一是基于PCB印制电路板,降低了对传感器的绝缘要求;其次,采用电压、电流测量集成,增加传感器测量功能。该传感器运用电容耦合原理与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待测线路的电压与电流的测量,使用Maxwell搭建了传感器结构的仿真模型,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并设计了后续的信号处理电路,实现了非接触式电压电流波形采集、监控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测量 电容耦合 电磁感应 信号处理
下载PDF
智能化接箍加工车间MES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歌 刘伟 赵云 《钢管》 CAS 2021年第5期30-37,共8页
设计并构建了一种接箍智能加工车间NES制造执行系统。介绍了接箍智能加工车间的需求,分析了接箍智能加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架构体系,阐述了制造执行系统的流程设计应用场景。分析认为:智能化接箍加工车间的制造执行系统通过运用人工智能... 设计并构建了一种接箍智能加工车间NES制造执行系统。介绍了接箍智能加工车间的需求,分析了接箍智能加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架构体系,阐述了制造执行系统的流程设计应用场景。分析认为:智能化接箍加工车间的制造执行系统通过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处理技术,对接箍进行智能化检测加工以及数据处理,大大优化了接箍加工的生产过程,实现了仓储物流的提质与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 接箍 智能制造 智能加工 制造执行系统
下载PDF
电化学加工过程多场耦合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立军 方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6期45-48,共4页
为了研究加工区温度和气泡对电化学加工精度的影响,建立了电化学加工过程多物理场数学模型,对加工区温度和气泡进行求解。该模型包括电场模型、传热模型、流场模型、电导率模型以及阳极溶解模型。通过相关物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 为了研究加工区温度和气泡对电化学加工精度的影响,建立了电化学加工过程多物理场数学模型,对加工区温度和气泡进行求解。该模型包括电场模型、传热模型、流场模型、电导率模型以及阳极溶解模型。通过相关物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各模型耦合起来,对加工区温度和气泡率进行求解,并分析流速和加工电压对电化学加工过程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加工 多物理场 耦合 流速 加工电压
下载PDF
钢管接箍智能加工线中全自动运输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刚 张海军 +1 位作者 赵专东 张娜 《钢管》 CAS 2023年第2期43-46,共4页
介绍了钢管接箍智能加工线中的全自动运输系统。利用桁架机器人代替叉车或者吊车,将分散在加工车间内的每道工序和设备衔接起来满足接箍加工车间的工艺流程需要;利用自动检测装置或者自动测量仪表对接箍短坯或者接箍车坯的外形尺寸进行... 介绍了钢管接箍智能加工线中的全自动运输系统。利用桁架机器人代替叉车或者吊车,将分散在加工车间内的每道工序和设备衔接起来满足接箍加工车间的工艺流程需要;利用自动检测装置或者自动测量仪表对接箍短坯或者接箍车坯的外形尺寸进行自动测量,对加工后的接箍螺纹进行自动检测并发出信号和传输数据,实现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 接箍加工 智能化 桁架机器人 自动检测 运输系统
下载PDF
油套管接箍螺纹加工工艺优化及常见问题处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六五 童楠楠 +5 位作者 彭建军 郭鹏 杨兵兵 张强 樊振兴 欧海荣 《焊管》 2021年第6期47-50,共4页
在油套管接箍加工过程中,接箍车丝机加工流程对接箍整体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接箍加工工艺进行详细分析,找到了在镗孔深度、倒角及毛刺的去除加工中存在问题,并通过分析加工工艺的区别和存在的优缺点,结合实际生产... 在油套管接箍加工过程中,接箍车丝机加工流程对接箍整体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接箍加工工艺进行详细分析,找到了在镗孔深度、倒角及毛刺的去除加工中存在问题,并通过分析加工工艺的区别和存在的优缺点,结合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加工质量问题,对几种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及加工程序思路做了介绍,为进一步提升油套管接箍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套管 接箍 螺纹加工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服务计算模式的耦合性与隔离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海涛 徐志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4,共3页
服务计算作为Internet分布式计算的一种高层模式近年受到广泛的关注,但人们对刻画其计算环境特征的耦合性度量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词语的层次,针对并发过程正确性的有关隔离性的讨论普遍与服务计算的松耦合性内涵相分离。该文给出了计算模... 服务计算作为Internet分布式计算的一种高层模式近年受到广泛的关注,但人们对刻画其计算环境特征的耦合性度量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词语的层次,针对并发过程正确性的有关隔离性的讨论普遍与服务计算的松耦合性内涵相分离。该文给出了计算模式耦合性的诠释,阐明了聚合服务计算模式的事务处理能力的局限性,探讨了通过在服务计算脚本中拆离或归约并发临界区等途径来寻找保证并发隔离性实现的做法,提出了不期望在松散耦合服务计算环境上得到隔离性保证的聚合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计算 耦合性 隔离性 并发过程 事务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