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嵌入式系统硬件可靠性和抗干扰性技术 被引量:14
1
作者 蓝志洋 黄明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4期51-53,共3页
抗干扰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科学,他由硬件抗干扰和软件抗干扰2大部分组成,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电磁干扰现象,就硬件抗干扰设计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分析了电磁干扰源、干扰途径及后果,提出了嵌入式系统硬件可靠性和抗干扰设计思... 抗干扰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科学,他由硬件抗干扰和软件抗干扰2大部分组成,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电磁干扰现象,就硬件抗干扰设计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分析了电磁干扰源、干扰途径及后果,提出了嵌入式系统硬件可靠性和抗干扰设计思想。详细总结和归纳了嵌入式系统电路中供电系统、信号传输通道、空间电磁场以及器件优化4个方面的抗干扰性设计方法,以及嵌入式系统印制电路板中电源和地线布线原则、时钟布线技术、信号延迟匹配设计、综合布局等几个方面的抗干扰可靠性设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电磁干扰 滤波 耦合 抗干扰
下载PDF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问题综述 被引量:12
2
作者 文武 贾俊 阮江军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2-46,共5页
在介绍电磁兼容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电力系统的干扰源、传播途径以及抑制干扰的措施,针对工程实际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指出了电力系统电磁兼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难点.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磁兼容 干扰源 传播途径 抗干扰措施 电磁耦合
下载PDF
透明光网络耦合干扰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谭俊 陈伟 +2 位作者 刘建国 张一鸣 祝宁华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6,共7页
针对透明光网络交叉连接过程中交叉点易受干扰的问题,提出了耦合干扰的研究方法,模拟了合法信号和干扰源耦合的工作方式,分析了不同信号传输速率、不同干扰功率比耦合方式下干扰源对合法信号的影响,并量化了通信系统传输信号的质量.对... 针对透明光网络交叉连接过程中交叉点易受干扰的问题,提出了耦合干扰的研究方法,模拟了合法信号和干扰源耦合的工作方式,分析了不同信号传输速率、不同干扰功率比耦合方式下干扰源对合法信号的影响,并量化了通信系统传输信号的质量.对此方法进行多次光网络通信系统实验验证后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检查光网络通信系统是否存在干扰源,并可有效预防干扰源对合法信号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干扰 透明光网络 交叉节点 通信速率 误码率
原文传递
电磁屏蔽技术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昊明 刘正平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Z期156-157,36,共3页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干扰普遍存在,人们为避免干扰而想尽了各种屏蔽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电磁屏蔽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大部分电磁兼容问题都可以通过电磁屏蔽来解决。用电磁屏蔽的方法来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最大好处是不会...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干扰普遍存在,人们为避免干扰而想尽了各种屏蔽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电磁屏蔽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大部分电磁兼容问题都可以通过电磁屏蔽来解决。用电磁屏蔽的方法来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最大好处是不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因此不需对电路做任何修改。本文在分析各种干扰源性质的基础上,分别对电场屏蔽和磁场屏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实现最佳的抗干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屏蔽 磁场屏蔽 耦合干扰 电磁兼容
下载PDF
基于共面去耦结构的空间三维电场测量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闻小龙 彭春荣 +3 位作者 方东明 杨鹏飞 陈博 夏善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04-2508,共5页
为了准确测量空间3维电场,解决作用于电场传感器的电场各分量之间的耦合干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共面去耦结构的空间3维电场探测方法。区别于在空间的X,Y,Z 3个方向上进行3维布置传统测量思路,该文提出采用3个不共线的平面分布... 为了准确测量空间3维电场,解决作用于电场传感器的电场各分量之间的耦合干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共面去耦结构的空间3维电场探测方法。区别于在空间的X,Y,Z 3个方向上进行3维布置传统测量思路,该文提出采用3个不共线的平面分布电场敏感单元,利用电场耦合灵敏度矩阵实现电场3个正交分量的准确解调。采用3个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振动微结构电场敏感单元成功制作出3维电场传感器样机。该文设计出一种可实现任意角度旋转的新的传感器夹具,并构建了3维电场测试标定系统。实验表明,该文研制的3维电场传感器可实现电场3个分量的准确测量,结构简单,消除了3个电场分量之间的耦合干扰,提高了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电场传感器 3维电场 耦合干扰 3维标定
下载PDF
瞬态电磁场对屏蔽电缆的耦合机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一哲 王泽忠 +2 位作者 柳华 徐迪 李云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57-1962,共6页
为了研究瞬态电磁场对屏蔽电缆的耦合机理,提出了区域分解时域有限差分法。基于法拉第定律的积分形式推导出了圆柱坐标系下三角形网格内磁场分量的FDTD差分方程,获得了屏蔽电缆不同截面上电磁场分布和屏蔽层上电流密度分布的规律。初步... 为了研究瞬态电磁场对屏蔽电缆的耦合机理,提出了区域分解时域有限差分法。基于法拉第定律的积分形式推导出了圆柱坐标系下三角形网格内磁场分量的FDTD差分方程,获得了屏蔽电缆不同截面上电磁场分布和屏蔽层上电流密度分布的规律。初步研究表明快速瞬态电磁场难以透过电缆屏蔽层耦合电缆芯线,缝隙耦合可能是瞬态电磁场耦合电缆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电磁场 屏蔽电缆 区域分解时域有限差分法 耦合机理 电磁干扰 电流密度
下载PDF
基于误码率的通信系统电磁干扰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新峰 郝晓军 +2 位作者 韩慧 曾勇虎 汪连栋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6,共6页
为系统客观地评价某通信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提出一种以误码率为评价指标的电磁干扰效应实验方法,确定了不同干扰信号对该通信系统的作用规律,分析了干扰机理,结果表明:同频干扰时,在产生误码功率的前2 d Bm,误码率逐渐增大,而后1 d B... 为系统客观地评价某通信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提出一种以误码率为评价指标的电磁干扰效应实验方法,确定了不同干扰信号对该通信系统的作用规律,分析了干扰机理,结果表明:同频干扰时,在产生误码功率的前2 d Bm,误码率逐渐增大,而后1 d Bm范围内,误码率迅速增加到0.47,干扰功率与发射功率呈线性变化;误码率达到10-2数量级,话筒发出吱吱声,达到0.47时显示屏出现死机现象;偏离发射频率2 MHz范围内的信号易产生干扰;带外强干扰信号会使通信系统减敏,干扰功率与信号频偏呈正比;互调干扰的两路信号同步变化时,其功率与发射功率呈线性关系,反之功率与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相同;扩频或RS编码可提高通信系统对同频小信号的抑制效果,而对邻频干扰,扩频反而使系统更易受到干扰,且产生干扰的功率区间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 误码率 电磁干扰 作用规律 干扰机理
下载PDF
电磁干扰(EMI)和射频干扰(RFI)及其抑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贵山 杨建平 黄晓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6-40,44,共6页
在电子系统中 ,强电与弱电交叉耦合的应用环境 ,干扰错综复杂 ,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介绍EMI/RFI产生的原因和导入途径 ,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电磁干扰 射频干扰 抑制措施 电力系统 电磁兼容
下载PDF
某型无人机数据链系统HEMP辐照效应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亚洲 张冬晓 +1 位作者 田庆民 程二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9-965,共7页
收发组合作为无人机数据链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抗电磁干扰能力直接影响机载通信安全。为检验核电磁脉冲(HEMP)辐照条件下某型无人机数据链系统的可靠性,基于快沿电磁脉冲模拟系统建立了无人机HEMP效应试验平台,以典型"失锁"效... 收发组合作为无人机数据链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抗电磁干扰能力直接影响机载通信安全。为检验核电磁脉冲(HEMP)辐照条件下某型无人机数据链系统的可靠性,基于快沿电磁脉冲模拟系统建立了无人机HEMP效应试验平台,以典型"失锁"效应作为受干扰判别依据,开展了无人机数据链系统辐照效应研究,分析了无人机数据链"失锁"效应机理。结果表明:核电磁脉冲场强达到72 k V/m时能够对飞机数据链测试系统产生干扰,导致地面监视系统回报通信链路全部失锁、飞行控制模拟器黑屏,且收发组合放置姿态改变基本不影响数据链系统干扰阈值。通过电磁仿真分析发现,飞行控制模拟器端接电缆耦合外界强场信号使收发组合供电瞬时中断,进而导致数据链测试系统产生干扰。排除数据链测试系统中飞行控制模拟器,在辐照场强<90 k V/m情况下,无人机下行遥测链路不会出现失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数据链 收发组合 核电磁脉冲 辐照效应 耦合干扰
下载PDF
电磁屏蔽抗干扰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瞿曌 刘文彦 邓新中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3年第3期224-226,229,共4页
在分析各种干扰性质的基础上 ,将相应的电磁屏蔽抗干扰技术的原理及措施一一进行了阐述 ,并针对它们的特性 ,提出其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从而增强了抗干扰的效果。
关键词 电磁屏蔽 抗干扰技术 容性电场耦合 干扰源 电流形式
下载PDF
并排塔器流致振动特性及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樊显涛 唐博文 谭蔚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并排塔器是伴随着行业精细化、高效化和大型化出现的新型组合设备,呈现并列密排的特点,且各塔之间不设连接平台和框架,相互独立。目前,由于各塔之间的耦合作用,并排塔器的流致振动特征尚未明确,导致其设计无据可依。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 并排塔器是伴随着行业精细化、高效化和大型化出现的新型组合设备,呈现并列密排的特点,且各塔之间不设连接平台和框架,相互独立。目前,由于各塔之间的耦合作用,并排塔器的流致振动特征尚未明确,导致其设计无据可依。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研究了串列、并列和交错布置时并排塔器的流致振动现象,获得了典型的振动特征和尾流影响区域,并提出了振动响应预测模型,计算其最大振幅,辅助工程设计。结果表明:并排塔器在串列排布时的振动随间距比分为4种状态,最大振幅超过单塔振幅的2倍;在并列排布时的振动分为两种状态,最大振幅接近单塔的振幅;在风攻角小于30°内存在显著的尾流干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排塔器 流致振动 耦合效应 尾流干扰 响应预测
下载PDF
电气化铁道对油气管道电磁干扰的计算及防护措施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小月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10年第4期29-32,共4页
就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不对称高压输电线路,主要通过阻性耦合对其附近的油气管道及油库产生电磁干扰,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干扰设备正常工作的问题,简单介绍了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给出了电气化铁道对油气管道的阻性耦合地电位... 就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不对称高压输电线路,主要通过阻性耦合对其附近的油气管道及油库产生电磁干扰,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干扰设备正常工作的问题,简单介绍了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给出了电气化铁道对油气管道的阻性耦合地电位表达式,并从电气化铁道和油气管道两个方面,总结了减小电气化铁道对油气管道电磁干扰的防护措施,以及电气化区段油库铁路专用线电火花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阻性耦合 电磁干扰 电磁 防护 排流
下载PDF
高压线对埋地管道耦合干扰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自力 禹浩 +1 位作者 王帅华 张震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89-490,共2页
针对高压输电线工频电磁场产生的交流电压引起附近埋地管道的交流腐蚀,进而影响管道服役寿命的问题,开展了高压线对埋地管道耦合干扰规律的试验研究。设计并建立了室内试验装置,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输电线电压、电流、高度等因素对管道... 针对高压输电线工频电磁场产生的交流电压引起附近埋地管道的交流腐蚀,进而影响管道服役寿命的问题,开展了高压线对埋地管道耦合干扰规律的试验研究。设计并建立了室内试验装置,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输电线电压、电流、高度等因素对管道感应电压的影响,为总结干扰规律、研究管道腐蚀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 管道 耦合干扰 感应电压 交流腐蚀
下载PDF
压电式四维力传感器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亮 秦岚 +1 位作者 刘俊 刘京城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8年第12期18-21,35,共5页
选用石英作为敏感元,研究一种压电式四维力传感器,根据不同切型石英的特点按特定方式排列组合,构成一个"晶组"式的传感器,实现无耦合测量空间多方向的力和力矩。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所提出的压电式四维力传感器进行仿真,得到影... 选用石英作为敏感元,研究一种压电式四维力传感器,根据不同切型石英的特点按特定方式排列组合,构成一个"晶组"式的传感器,实现无耦合测量空间多方向的力和力矩。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所提出的压电式四维力传感器进行仿真,得到影响该传感器原型开发的输出电压与输入力之间关系曲线、电压灵敏度、维间干扰等重要性能指标,并证明了该传感器能够有效地实现空间四维力的测量,为研制新型传感器原型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压电式四维力传感器 灵敏度 维间干扰
下载PDF
基于HHO-KELM的FBG流量温度复合传感解耦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世政 刘照伟 +2 位作者 张辉 于竞童 何泽银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90-1300,共11页
针对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流量温度复合传感耦合干扰严重的问题,以小型探针式FBG流量温度复合传感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哈里斯鹰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Harris Hawks Optimizer algorithm Optimized Kernel Extrem... 针对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流量温度复合传感耦合干扰严重的问题,以小型探针式FBG流量温度复合传感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哈里斯鹰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Harris Hawks Optimizer algorithm Optimized 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HHO-KELM)的解耦算法。首先,设计了以空心圆柱悬臂梁为受力载体的小型探针式FBG流量温度复合传感器,揭示了该传感器波长漂移量与流量温度的映射关系;然后,构建实验系统进行了流量温度复合传感实验,分析了流量温度耦合特征;最后,利用哈里斯鹰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获取核极限学习机的最优正则化系数和核函数参数组合,建立了HHO-KELM算法流量温度解耦模型,解耦后流量在2~30 m^(3)/h内,流量平均误差为0.038 m^(3)/h,均方误差为1.91×10^(-3)m^(3)/h,温度平均误差为0.027℃,均方误差为1.03×10^(-3)℃。为验证解耦效果,将HHO-KELM算法与BP算法、ELM算法的解耦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HHO-KELM算法具有较好的解耦精度和解耦效率,能够有效降低流量温度耦合干扰,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可实现流量温度的实时动态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流量温度复合传感 耦合干扰 核极限学习机 哈里斯鹰算法
下载PDF
基于工控系统的双绞线抗干扰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盛霖 孙永芹 姜海勋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4年第6期42-45,共4页
介绍了双绞线的抗干扰原理 ,给出了双绞线对外来磁场抗干扰分析和常用的双绞线类型及抗干扰效果 。
关键词 工控系统 双绞线 抗干扰技术 实例 原理
下载PDF
超紧致GPS/惯性耦合技术及干扰措施 被引量:6
17
作者 狄旻珉 张尔扬 《航天电子对抗》 2006年第1期33-35,共3页
超紧致GPS/惯性耦合技术将传统的GPS伪距计算与相关过程进行紧耦合,提高了对接收的GPS信号保持锁定的能力。与传统的跟踪环路相比,超紧致的方法可以近实时地处理数据,因此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导航精度。最后给出了这种技术的干扰对... 超紧致GPS/惯性耦合技术将传统的GPS伪距计算与相关过程进行紧耦合,提高了对接收的GPS信号保持锁定的能力。与传统的跟踪环路相比,超紧致的方法可以近实时地处理数据,因此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导航精度。最后给出了这种技术的干扰对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超紧致耦合 干扰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低压输电线路载波通信多耦合干扰抑制方法设计
18
作者 熊彪 《环境技术》 2024年第6期131-136,142,共7页
低压输电线路通信过程被描述为时滞多变量过程,固有的复杂耦合和时滞的存在,为耦合干扰信号识别和抑制带来难度。在耦合干扰抑制过程中,设定的滤波阈值相对固定,干扰抑制过程通常会受到多耦合因素的影响,危及电线路载波通信的稳定性。... 低压输电线路通信过程被描述为时滞多变量过程,固有的复杂耦合和时滞的存在,为耦合干扰信号识别和抑制带来难度。在耦合干扰抑制过程中,设定的滤波阈值相对固定,干扰抑制过程通常会受到多耦合因素的影响,危及电线路载波通信的稳定性。提出低压输电线路载波通信多耦合干扰抑制方法。构建低压输电线路载波通信信道模型,获取含噪的载波通信信号。利用稀疏采样算法在载波通信信号中提取多耦合干扰信号。由于载波通信信号与干扰信号存在相似性,所提取的多耦合干扰信号包含通信信号。对处理后的多耦合干扰信号进行分块处理,计算其与正常通信信号稀疏系数向量的关联系数,得到耦合特征。基于这些特征构建载波通信样本信号多耦合干扰判断模型。通过计算载波通信样本信号与多耦合干扰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并与判定阈值进行比较,抑制多耦合干扰。实验结果显示:应用提出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抑制载波通信干扰,且在多工况情况下,多耦合干扰信号占比更低,充分证实了提出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通信 可靠性 耦合干扰 低压输电线路 通信干扰 协同抑制
下载PDF
基于容性耦合的钢轨压力传感器电磁干扰分析
19
作者 杨阳 朱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7-324,共8页
目前随着弱电装置在铁路通信、传感测量等方面的普及,电磁干扰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关于电磁干扰机理的耦合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开展较少。本文针对一则典型的钢轨压力传感器电磁干扰问题,从干扰源排查入手,建立了电源线与信号线... 目前随着弱电装置在铁路通信、传感测量等方面的普及,电磁干扰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关于电磁干扰机理的耦合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开展较少。本文针对一则典型的钢轨压力传感器电磁干扰问题,从干扰源排查入手,建立了电源线与信号线的容性耦合物理模型,提取线缆间分布电容参数,定量分析了耦合电场大小;同时找出干扰源,确定为电源线容性耦合导致的串扰电压干扰,给出了相应抑制干扰的措施,该分析与实测相符合。研究结果表明,接地装置对电源线地线的电磁干扰影响很大,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信号线的信号电压。当接地电阻的埋入深度从0.1 m增加到0.6 m时,电源线的干扰电压得到了抑制;信号线的连接端头是容易耦合到外界电磁干扰的薄弱环节,是改善屏蔽效能的关键点。本文所提出的关于容性耦合的机理分析、计算方法、以及传感器信号的电磁干扰抑制措施,能够为今后电气设备的电磁干扰分析抑制提供普遍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性耦合 电磁干扰 压力传感器 串扰电压
下载PDF
Switching on/off phosphorescent or non-radiative channels by aggregation-induced quantum interference
20
作者 Yi Kong Yu-Chen Wang +2 位作者 Xunkun Huang WanZhen Liang Yi Zhao 《Aggregate》 EI CAS 2024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Pure organic materials with persistent and efficient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have recently aroused great research interest due to their vast potential in applications.One crucial design principle for such mat... Pure organic materials with persistent and efficient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have recently aroused great research interest due to their vast potential in applications.One crucial design principle for such materials is to suppress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non-radiative decay of the triplet exciton while maintaining a moderate phosphorescent radiative rate.However,molecular engineering often exhibits similar regulation trends for the two processes.Here,we propose that the quantum interference caused by aggregation can be utilized to control the phosphorescent and non-radiative decay channels.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 various constructive and destructive transition pathways in aggregate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packing types and establish cl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luminescence characters and the signs of the singlet and triplet excitonic couplings.It is shown that the decay channels can be flexibly switched on or off by regulating the packing type and excitonic couplings.Most importantly,an enhanced phosphorescent decay and a completely suppressed non-radiative decay can be simultaneously realized in the aggregate packed with inversion symmetry.This work lay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ture 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quantum interference effects in phosphoresc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itonic coupling intersystem crossing organic aggregates organic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quantum interfere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