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7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权TOPSIS和GIS的重庆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及空间分析 被引量:295
1
作者 杜挺 谢贤健 +2 位作者 梁海艳 黄安 韩全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47,共8页
以重庆市40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实力水平、投资消费水平和人民富裕水平构建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分析比较2000—2010年重庆市县域经济指标权重和县域发展水平的变化,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格局进... 以重庆市40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实力水平、投资消费水平和人民富裕水平构建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分析比较2000—2010年重庆市县域经济指标权重和县域发展水平的变化,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格局进行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结果表明:指标权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重庆市县域经济呈现显著的两极差异;县域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其中高值聚类显著性更强,空间出现"俱乐部趋同"现象;热点分析显示,重庆市县域经济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为全区的热点区域,东北翼和东南翼发展滞后,同时东南翼发展速度较东北翼快。最后,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熵权TOPSIS法在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及改进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熵权TOPSIS GIS ESDA 重庆
原文传递
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07
2
作者 彭宝玉 覃成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9,共5页
采用因子分析和GIS技术,对河南县域经济体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由东西差异转变为由西北向东南的梯次差异,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集中、差异扩大趋势。(2)山区县经济实力高于平... 采用因子分析和GIS技术,对河南县域经济体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由东西差异转变为由西北向东南的梯次差异,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集中、差异扩大趋势。(2)山区县经济实力高于平原县,交通条件较好的郑州至三门峡陇海铁路沿线和郑州市所辖县域经济实力较高。(3)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依赖区内初级生产要素的低级发展阶段,高等生产要素发育较少,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经济实力评价 空间差异 河南省
下载PDF
2001-2010年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演化 被引量:109
3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1 位作者 陈文娣 谢慧玮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1-839,共9页
选择安徽省2001-2010年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综合运用G指数、经济重心、标准差椭圆以及灰色G(1,1)模型对县域经济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预测,最后结合位序规模原理,对空间差异的机理进行分析。总体上安徽县域经济表现出微弱的空间集聚分... 选择安徽省2001-2010年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综合运用G指数、经济重心、标准差椭圆以及灰色G(1,1)模型对县域经济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预测,最后结合位序规模原理,对空间差异的机理进行分析。总体上安徽县域经济表现出微弱的空间集聚分布态势,呈现出"南北低中间高"、"西低东高"的空间分布格局。县域经济重心在117.57°~117.6°E,31.67°~31.76°N之间变动,有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标准差椭圆总体上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上以省会经济圈为核心,范围覆盖了皖江城市带大部分地区,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东南格局,并且这种格局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安徽县域经济满足位序规模原理,其发展状况呈低水平分散均衡型。资源禀赋与交通区位、中心城市发展状况、区域政策是导致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演化 经济重心 标准差椭圆 安徽省
原文传递
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地理探测——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82
4
作者 胡雪瑶 张子龙 +1 位作者 陈兴鹏 王月菊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2-783,共12页
县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空间单元和产业承接载体,对其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理解区域经济格局及其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以NICH指数和人均实际GDP为县域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 县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空间单元和产业承接载体,对其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理解区域经济格局及其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以NICH指数和人均实际GDP为县域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状态和时空演变进行动态分析,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地理探测。结果表明:2001—2015年,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基本吻合;就经济发展活力而言,其县域与城区发展不平衡,且经济发展活力整体上呈现下降态势,县域经济逆势提升具有很大挑战;经济发展活力冷热点区保持相对稳定,重心向西北倾斜的"哑铃状"空间格局不断强化,热点区呈现明显的"点-轴"发展格局;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主导因子包括工业化水平、经济基础、市场规模,各影响因素之间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增强了单一因子的贡献量;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对不同分区主导因子驱动机制的分析,可以为科学制定四大分区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及地区协调统筹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NICH指数 热点分析 地理探测器 甘肃
原文传递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18个县(市)为例 被引量:77
5
作者 王庆丰 党耀国 王丽敏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501,共7页
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18个县(市)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取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生活质量因子、投资因子和第三产业发展因子5个主因子,并基于主因子得分矩阵对18个县(市)进行聚... 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18个县(市)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取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生活质量因子、投资因子和第三产业发展因子5个主因子,并基于主因子得分矩阵对18个县(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工业生产规模的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论文认为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县域经济,所得结论客观、可信,能够较好地反映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县域经济差异总体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化研究——以浙江为实证 被引量:77
6
作者 蒋天颖 华明浩 张一青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41,共7页
以浙江为实证,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县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得出以下结论:2001—2011年,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虽有波动,但整体趋于平稳;浙东北各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幅度较小,浙西南各县域经济差异逐年减小,而这两个区域... 以浙江为实证,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县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得出以下结论:2001—2011年,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虽有波动,但整体趋于平稳;浙东北各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幅度较小,浙西南各县域经济差异逐年减小,而这两个区域间的经济差异逐年增大;浙江省县域经济水平呈现空间集聚态势,"杭—绍—甬"城市带已成为浙江经济的核心发展区域;浙江省县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也呈现集聚态势,浙东北地区,尤其是杭州市辖区与绍兴县,始终是浙江省县域经济增长的热点区域,而浙西南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相对较低。研究还从经济发展基础、区位、政策和空间邻近效应这四个方面探讨了浙江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动因及其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人均GDP 总体特征 空间演化 浙江
原文传递
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实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74
7
作者 许旭 金凤君 刘鹤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8-392,共5页
基于成渝经济区2000年、2007年的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区近8年的经济发展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有所减小,但仍比较明显;县域经济总体呈&q... 基于成渝经济区2000年、2007年的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区近8年的经济发展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有所减小,但仍比较明显;县域经济总体呈"凹"型格局,城镇沿长江干支流、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轴线布局的特征明显;成都和重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但两个城市呈离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经济区中部存在较大的经济低谷;县域经济实力的空间变化呈圈层结构,遵循空间距离衰减规律;2000—2007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集聚的空间范围扩大,由犬牙交错的斑块状分布向连片的面状分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经济实力 时空差异 成渝经济区
原文传递
基于基尼系数的河南县域经济差异产业分解 被引量:70
8
作者 孟德友 陆玉麒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9-804,共6页
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产业部门分解的方法,依据河南省2000—2009年各县域单元的人均GDP数据,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单元的区域差异程度、动态变化的产业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第二产业区域差异是构成河南县域经济总体差距... 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产业部门分解的方法,依据河南省2000—2009年各县域单元的人均GDP数据,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单元的区域差异程度、动态变化的产业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第二产业区域差异是构成河南县域经济总体差距的决定因素;县域经济差异波动增大,产业结构效应是推动县域经济差异拉大的主要原因,而集中效应对县域经济差距有缓解作用,集中效应的不断下降超过了结构效应的增加对区域差异扩大的贡献,进而不断的缓解县域经济差距。因此,推动非农产业在各县域单元间均衡发展是缓解河南县域经济差异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加快推进农区县域的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是实现河南省县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基尼系数 产业结构 河南
原文传递
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70
9
作者 李建豹 白永平 +1 位作者 罗君 黄永斌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0-395,共6页
以甘肃省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 9.2软件,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后发现:甘肃省各县整体发展比较落后且经济发展差异有拉大趋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趋势;1999—2008年甘肃... 以甘肃省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 9.2软件,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后发现:甘肃省各县整体发展比较落后且经济发展差异有拉大趋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趋势;1999—2008年甘肃省县域人均GDP中心,位于肃南县并向西北移动;空间聚集特征明显,经济发达地区位于河西地区;按照2008年甘肃省各县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甘肃省各县可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1999—2008年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和相对发展率表明,河西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时间演变 空间分析 甘肃省
原文传递
浙江省县域经济韧性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65
10
作者 齐昕 张景帅 徐维祥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6,156,共8页
本文构建了浙江省县域经济韧性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浙江省县域经济韧性,然后通过甄别经济韧性指数,对浙江省县域经济韧性的异质性以及县域经济韧性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经济韧性强度由浙江省东北部向西南部呈阶梯式递减,创... 本文构建了浙江省县域经济韧性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浙江省县域经济韧性,然后通过甄别经济韧性指数,对浙江省县域经济韧性的异质性以及县域经济韧性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经济韧性强度由浙江省东北部向西南部呈阶梯式递减,创新因素在经济韧性空间分异上具有显著影响;浙江省"两山"之间的偏差依旧存在,"两山"理论在不同韧性增幅区域的引领程度不同;环境质量、两山偏差、企业创新占比、信息化应用水平与经济韧性变化有显著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经济韧性 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
下载PDF
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1
11
作者 廖翼 周发明 唐玉凤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41,共7页
以湖南县域的88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长株潭、洞庭湖、大湘西和泛湘南四大分区,采用泰尔指数法和基尼系数法,从空间分解和产业结构分解两个维度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湖南县... 以湖南县域的88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长株潭、洞庭湖、大湘西和泛湘南四大分区,采用泰尔指数法和基尼系数法,从空间分解和产业结构分解两个维度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湖南县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从空间分解来看,县域经济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差异引起的,而区域间差异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从产业结构分解来看,第二产业是导致县域经济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从产业效应来看,产业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发展差异 泰尔指数 基尼系数
原文传递
江西省县域经济差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59
12
作者 赵玉芝 董平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1,共5页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构造地带经济、经济区、省区、城市等区域经济的基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如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差异扩大、"三农"问题都集中反映在县域尺度上。因此,对县域经济差异进行...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构造地带经济、经济区、省区、城市等区域经济的基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如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差异扩大、"三农"问题都集中反映在县域尺度上。因此,对县域经济差异进行剖析,揭示差异形成的机理,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2000年以来,江西省县域绝对差异呈持续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相对稳定趋势,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县域经济在空间上表现为经济发达型、较发达型县市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交通干线和长江沿线地区;欠发达型和不发达型县市呈不规则的环状分布于经济发达、较发达型县市的外围地区;从整体上来看,江西省各县市的发展水平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从县市数量上看,呈现出城市规模"金字塔"结构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经济差异 江西省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分析的安徽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59
13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1 位作者 涂玮 吴丽敏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8,共6页
以安徽省各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克里格空间插值、空间变异函数等方法,结合ArcGIS9.3及GeoDA软件对安徽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县域经济自2002年开始出现微弱的空间集聚态势,人均GDP自西向东有... 以安徽省各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克里格空间插值、空间变异函数等方法,结合ArcGIS9.3及GeoDA软件对安徽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县域经济自2002年开始出现微弱的空间集聚态势,人均GDP自西向东有逐渐增加,从北向南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HH区主要位于皖江城市带中个别县域,LL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LH区与HL区大部分交错分布在中部地区。皖江城市带地区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西北地区逐渐沦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洼地"。冷点地区主要分布在皖西北地区,热点地区分布在皖中及中部偏东地区。空间变异分析发现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区域中心地区影响力度逐渐增大。总体上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增大,区域资源禀赋与交通区位、发展政策、中心城市发展状况是引起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空间自相关 克里格插值 空间变异函数 安徽
原文传递
数字乡村建设与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56
14
作者 陶涛 樊凯欣 朱子阳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3,共11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带动下,农村电商极大地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和数字乡村建设。基于2000-2020年全国1858个县的面板数据,利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这一外生政策作...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带动下,农村电商极大地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和数字乡村建设。基于2000-2020年全国1858个县的面板数据,利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这一外生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渐进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降低了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占比,并进一步优化了非农产业结构,提高了服务业占比,促使县域经济向第三产业转型;机制分析表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通过需求侧的恩格尔效应和供给侧的鲍莫尔效应来实现。农村电商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县域整体收入水平,促使城乡居民的需求结构转型,增加对工业品和服务品的消费;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效率,促进生产要素从传统农业流向县域工业和服务业。因此,政府应继续增强农村电商政策的普惠性,强化支撑服务,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电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结构转型 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 县域经济
下载PDF
县域经济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历史演进、双重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2
15
作者 斯丽娟 曹昊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5-174,共10页
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经济单元,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突破口。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中国的县域经济与农村发展经历了从抑制到快速非均衡发展、... 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经济单元,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突破口。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中国的县域经济与农村发展经历了从抑制到快速非均衡发展、再到良态互动的长期演进,县乡间的经济溢出和县域经济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渐凸显。县域经济能够从城乡融合、有效治理和绿色发展三个方面推动乡村振兴,并且二者在实践中也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和良好的耦合关系。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产业融合与绿色发展,依托县城发展统筹城乡资源和公共服务水平,自上而下深化各级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县城载体
下载PDF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被引量:50
16
作者 彭宝玉 覃成林 阎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9-412,共4页
县域经济发展为其他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分析表明河南县域经济存在农业增长乏力,且波动较大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展处于低级阶段等几个问题,基于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区域发展的新区域主义提出了加快河南县域... 县域经济发展为其他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分析表明河南县域经济存在农业增长乏力,且波动较大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展处于低级阶段等几个问题,基于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区域发展的新区域主义提出了加快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区域主义 县域经济 问题 对策 河南
下载PDF
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 被引量:51
17
作者 李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共8页
当前,我国城镇化最突出的任务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应重视人的需求在城镇化中的重大作用,必须区分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主动城镇化有多种途径、多种模式,而被动城镇化往往与人为造城、土地城镇化、土地财政、追求短期政绩... 当前,我国城镇化最突出的任务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应重视人的需求在城镇化中的重大作用,必须区分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主动城镇化有多种途径、多种模式,而被动城镇化往往与人为造城、土地城镇化、土地财政、追求短期政绩、伤害群众利益、引发社会矛盾等密切相关。应从多方面入手,切切实实解决城镇化中就业、住房、农村土地宅基地等一系列难题,才能变被动城镇化为主动城镇化。在多种模式的城镇化建设中,应更加重视县域经济,重视就地城镇化、就近城镇化建设,这样才更容易实现主动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城镇化 被动城镇化 县域经济 就近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
下载PDF
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50
18
作者 彭颖 陆玉麒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102,共6页
借助ARCGIS软件中ESDA分析模块和统计功能,并与传统统计方法加权变异系数相结合,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和GDP为测度指标,初步探索了1999—2008年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逐... 借助ARCGIS软件中ESDA分析模块和统计功能,并与传统统计方法加权变异系数相结合,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和GDP为测度指标,初步探索了1999—2008年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能力和经济密度的空间特征三者的空间格局基本吻合,形成以成都市区和重庆市区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且这种格局在不断的强化;高速公路发展轴经济带动作用不明显,广大地区经济仍处于落后状态;现发展阶段,核心区的极化作用占主导,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经济差异 空间格局 成渝经济区
下载PDF
济南都市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51
19
作者 程钰 刘雷 +1 位作者 任建兰 来逢波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64,共6页
区域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以县域尺度为视角构建济南都市圈交通可达性测度指数和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以济南都市圈34个县市为例,构建11种交通可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组合类型,得出以下结... 区域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以县域尺度为视角构建济南都市圈交通可达性测度指数和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以济南都市圈34个县市为例,构建11种交通可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组合类型,得出以下结论:①济南都市圈交通可达性区域差异较大,以低可达性和较高可达性为主,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小,以低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为主;②34个县市的交通经济组合类型分为11类,以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型为主;③低可达性低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县市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德州、聊城、滨州等地市。研究济南都市圈县域尺度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空间格局能够为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县域经济 空间格局 济南都市圈
原文传递
我国县域经济的分类发展模式 被引量:30
20
作者 闫天池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不同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按经济地理区及主导产业来划分不同的县域经济。可以根据区位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复杂性,不同的县域经济可以选择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区位 主导产业 分类发展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