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清代山西农村集市及庙会 被引量:9
1
作者 乔南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56-61,共6页
清代的山西商人在全国商业金融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西农副产品加工业、工矿业等商品生产的发展十分活跃,但清代山西的集市发展并没有呈现"活跃"的情形,其原因在于三个方面:土地贫瘠,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天灾影响,&qu... 清代的山西商人在全国商业金融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西农副产品加工业、工矿业等商品生产的发展十分活跃,但清代山西的集市发展并没有呈现"活跃"的情形,其原因在于三个方面:土地贫瘠,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天灾影响,"丁戊奇荒"使山西人口急剧减少;庙会的替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市 庙会 替代作用
下载PDF
宗族与村庙——粤西潭村石头庙与潘姓宗族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大鸣 潘争艳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0,共11页
本文以粤西潭村为个案,从乡村社会的信仰仪式与宗族整合和认同的视野入手,分析了该村的村庙与宗族的整合模式,并指出传统生产方式的恢复是民间信仰复兴的最根本的动力。
关键词 潭村 石头庙 宗族 民间信仰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下的乡村“建庙热”原因论析——以温岭石塘民间信仰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孟令国 高飞 朱鲲鹏 《台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7-91,共5页
宗教现象的存在与发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当前在许多乡村存在的"建庙热"现象,既有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文化遗留方面的原因,也有农民素质参差不齐、个体生活挫折及心理、情感需求方面的原因。当前社会经... 宗教现象的存在与发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当前在许多乡村存在的"建庙热"现象,既有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文化遗留方面的原因,也有农民素质参差不齐、个体生活挫折及心理、情感需求方面的原因。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迁,及针对信仰场所公共治理的缺失,客观上也助长了这种风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庙 石塘 民间信仰 宗教观
下载PDF
赣北乡村寺庙神祇来源考索及宗教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摩罗 杨帆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2-39,共8页
通过对13座乡村寺庙的灵位之考察,发现其神祇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一是佛教体系,第二是道教体系,第三是当地民间传说,第四是历史人物。这四种神祇交互杂处,几乎无法判断某个寺庙究竟是什么宗教性质。细加调查和分析,不难发现,在香客心中,... 通过对13座乡村寺庙的灵位之考察,发现其神祇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一是佛教体系,第二是道教体系,第三是当地民间传说,第四是历史人物。这四种神祇交互杂处,几乎无法判断某个寺庙究竟是什么宗教性质。细加调查和分析,不难发现,在香客心中,所有这些神祇都没有特定的宗教教义、宗教组织、宗教仪规、宗教阅历,实际上他们都是同一种宗教面目,都是以地方神的身份享受崇拜和祭祀的。乡村宗教基本上处于原始宗教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寺庙 神祗来源 宗教考察
下载PDF
越南北宁省顺成县春关村出土的隋仁寿元年舍利石函及舍利塔铭——交州龙编县禅众寺舍利石函及塔铭调查记 被引量:1
5
作者 冉万里 《西部考古》 2016年第1期51-67,共17页
2014年2月14日至17日,本文作者与日本学者一行七人专程赴越南北宁省顺成县春关村对出土舍利石函及舍利塔铭的相关地点进行了实地考察,作为目前所知唯一一处位于现今中国领土之外的隋文帝时期瘗埋舍利的遗迹,其遗物的许多特征体现了交州... 2014年2月14日至17日,本文作者与日本学者一行七人专程赴越南北宁省顺成县春关村对出土舍利石函及舍利塔铭的相关地点进行了实地考察,作为目前所知唯一一处位于现今中国领土之外的隋文帝时期瘗埋舍利的遗迹,其遗物的许多特征体现了交州与其他二十九州在舍利瘗埋制度上的高度统一性,也是研究隋仁寿元年舍利瘗埋制度的唯一一批保存较完整的实物资料。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交州同样处在隋王朝行之有效的管辖权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北宁省 顺成县 春关村 舍利石函 舍利塔铭 交州 龙编县 禅众寺
原文传递
唐朝寺院与国家之间的田地博弈 被引量:1
6
作者 景旭 孟娟 《农业考古》 2019年第4期105-109,共5页
唐朝佛教发展迅速,寺院作为佛教传播的物质载体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唐朝寺院经济成为国家经济体系的有机构成。田地是当时封建地主经济的最主要的资源,如果把从田地获取更大利益的行为看成一种博弈,寺院和国家便成为博弈双方。在对田地... 唐朝佛教发展迅速,寺院作为佛教传播的物质载体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唐朝寺院经济成为国家经济体系的有机构成。田地是当时封建地主经济的最主要的资源,如果把从田地获取更大利益的行为看成一种博弈,寺院和国家便成为博弈双方。在对田地的多回合争夺中,双方形成了动态的博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地 博弈 国家 寺院
下载PDF
清代哥老会与乡村寺庙 被引量:1
7
作者 尹恩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3-87,共5页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寺庙与民众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明清时期,寺庙作为祭祀神灵的场所在中国城乡无处不在。清代秘密社会的一些活动,也常常以乡村寺庙为中心展开,因此,它为各地秘密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哥老会吸收并利用以...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寺庙与民众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明清时期,寺庙作为祭祀神灵的场所在中国城乡无处不在。清代秘密社会的一些活动,也常常以乡村寺庙为中心展开,因此,它为各地秘密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哥老会吸收并利用以往的秘密社会以及大众文化等因素,以寺庙为活动中心,在乡村社会形成自己的关系网,发挥了自身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哥老会 乡村寺庙 信仰仪式 活动
下载PDF
异域看长城——明清时期朝鲜燕行使的长城观念 被引量:4
8
作者 赵现海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6,共10页
明清时期朝鲜燕行使在前往北京朝贡的途中,对所见明代辽东镇、蓟州镇长城或其历史遗存详加记述,形成域外第二大长城史料载体。燕行使从异域视野出发,对长城的称谓,与中国本土呈现出一定的不同。明清易代前后,燕行使对长城的评价,出现了... 明清时期朝鲜燕行使在前往北京朝贡的途中,对所见明代辽东镇、蓟州镇长城或其历史遗存详加记述,形成域外第二大长城史料载体。燕行使从异域视野出发,对长城的称谓,与中国本土呈现出一定的不同。明清易代前后,燕行使对长城的评价,出现了从肯定到否定的转变。这源于明朝被跨越长城的北方民族政权所取代,长城军事价值遭到质疑。对于清朝,朝鲜出于"小中华"的文化定位与对明朝的感念心理,存在抵触情绪,从而将长城空间演变为抒发"华夷之辨"的文化意识、抗拒清朝的政治观念的历史场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长城观念史"呈现"层累地造成"的历史脉络,折射了这一时期东亚的地缘政治、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是研究近世东亚历史的切入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域 长城 长城观念史 燕行使 贞女祠 文天祥
原文传递
王权与民族主义:基于历代帝王庙田野调查的政治学及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希言 张亚辉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7-18,共12页
历代帝王庙是中华帝统的清晰展现,作为国家祭祀的场所与正统论调整的表达,它体现了皇权的客观性。以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理论认为现代民族主义与王权有着时间上的断裂关系,但无论是康托洛维茨对于国王的两个身体的论... 历代帝王庙是中华帝统的清晰展现,作为国家祭祀的场所与正统论调整的表达,它体现了皇权的客观性。以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理论认为现代民族主义与王权有着时间上的断裂关系,但无论是康托洛维茨对于国王的两个身体的论述,还是历代帝王庙的当代祭祀表演都显示出二者之间既相互结合同时又充满张力的关系。历代帝王庙在历史上的诸多变化都体现出了皇权对于正统论的判断,而后来不同人群对历代帝王庙的处理方式的不同,也体现出这座庙宇所承载的王权概念本身的独立性和它在现代的延续问题。当皇权的仪式被用于现代民族主义的自我表达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民族与基于中华和帝统的正统论的矛盾,这正是当代民族主义面对历代帝王庙时的困境。对于历代帝王庙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王权国家还是民族国家,都是现代国家的两种最基本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权国家 民族主义 历代帝王庙 正统论
下载PDF
阿里札达县佛寺遗迹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宗晓萌 汪永平 《华中建筑》 2013年第2期126-130,共5页
阿里地区是西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藏族宗教史上亦有重要的地位。札达县既是阿里地区的边境县,受到印度、拉达克等周边地区外来文化的影响,又是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其境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宗教建筑。不同时期的宗教建筑有着不同的... 阿里地区是西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藏族宗教史上亦有重要的地位。札达县既是阿里地区的边境县,受到印度、拉达克等周边地区外来文化的影响,又是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其境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宗教建筑。不同时期的宗教建筑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该论文主要描述札达县境内的几处年代稍早的佛寺遗迹,并分析其选址、朝向、布局、与该地区独特的地貌结构相融合的建筑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地区 札达县 佛寺遗迹 建筑特点
下载PDF
乡绅以宫庙为依托的地方社会文化建设——以苍南县宜山镇许府宫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丽丽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0-24,共5页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处在激烈的动荡和转型期。当时宜山陈氏父子以许府宫为场地和中心,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聚集了一大批文人乡绅广泛参与社会治理、文化教育及各种公共事务建设,使得以宜山为中心的江南垟地区在社会动乱的大背景下仍呈现...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处在激烈的动荡和转型期。当时宜山陈氏父子以许府宫为场地和中心,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聚集了一大批文人乡绅广泛参与社会治理、文化教育及各种公共事务建设,使得以宜山为中心的江南垟地区在社会动乱的大背景下仍呈现一片稳定繁荣、文风昌盛的景象。同时,文人乡绅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并对今天的地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引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氏父子 乡绅 许府宫 社会组织 文化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