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如何理解日本刑事诉讼“诉因”及其关联概念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李崇涛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
-
出处
《日本问题研究》
2020年第2期73-80,共8页
-
文摘
日本“诉因”制度兼具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国家关于刑事审判对象的理论和做法。中国对“诉因”的概念众说纷纭,且不易于让人深刻、直观理解“诉因”到底是什么。特别是在其重要关联概念“公诉事实”的问题上,中国文献不仅用语混乱,还使用了“案件事实”“犯罪事实”“犯罪构成事实”“诉因事实”等未能厘清的提法,进一步增加了领悟“诉因”理论的难度。立足汉语法律语境,在构建上述概念体系的基础上,对“诉因”可理解为“起诉‘某人做了某事涉嫌犯某罪’时,为了区别于他人、他事、他罪,而在起诉书中必须载明的定罪意见及其事实根据”。为避免用词混乱,将来对大陆法系国家确定刑事审判对象的做法可统称为“公诉事实同一制度(模式)”,对日本探讨刑事审判对象的旧派学说统称为“公诉事实同一对象说”。
-
关键词
诉因
公诉事实
犯罪事实
诉因事实
审判对象
-
Keywords
count
public prosecution facts
criminal facts
count facts
trial object
-
分类号
DF1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诉因与公诉事实:两种公诉方式之效力评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弘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3-87,共5页
-
文摘
起诉制约裁判,是现代不告不理原则的基本体现。在起诉方式上,英美法系采用诉因制度,大陆法系采取公诉事实制度,两种起诉方式在公诉效力方面存有差异,尤其体现在法官变更罪名之裁判权方面。两大法系起诉方式与公诉效力的差异主要源于诉讼理念以及诉讼制度的不同。我国在公诉效力问题上尚缺乏明确立法规定,实践中法院越权裁判时有发生,确立公诉效力原则很有必要。
-
关键词
诉因
公诉事实
公诉效力
评析
-
Keywords
count
prosecutorial facts
prosecutorial force
analysis
-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刑事诉讼中变更公诉的限度
被引量:20
- 3
-
-
作者
周长军
-
机构
山东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8-189,共22页
-
基金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诉变更的法律规制研究"(10BFX045)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对于检法机关变更公诉,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主要是通过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予以确立。检察机关变更公诉主要存在于罪名相近、容易混淆的案件中,表面看所占比例不大,但散见于绝大多数审判环节,且没有法定的次数限制,变更方式也较为随意,缺乏必要的规范;法院在变更公诉方面较为活跃,多数变更公诉决定由其自行作出或者建议检察机关作出;在变更公诉的对象方面,犯罪事实和罪名的变更最为常见;变更公诉的内容存在严重的"脱法"现象,程序正当性也多有不足,被告人的诉讼防御利益缺乏有效保障。改革变更公诉制度,必须培育变更公诉的限度意识,重构变更公诉的实体控制模式,确立诉因构造基础上的变更公诉制度;厘定变更公诉的程序边界,将不利于被告人的变更公诉限定在一审判决前,健全检法权力相互制衡机制,完善被告人权利保障机制。
-
关键词
变更公诉
审判对象
诉因
公诉事实的同一性
-
Keywords
prosecution modification, trial object, count, the identity of prosecution facts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