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6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病患者全身应激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54
1
作者 汤大明 张红金 陈德昌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753-755,共3页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者应激状态下内环境的变化规律、代谢支持选择的最佳时机。方法 :12 7例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ICU危重病患者入院后 1、3、5、7、14日进行电解质、血糖、晶体渗...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者应激状态下内环境的变化规律、代谢支持选择的最佳时机。方法 :12 7例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ICU危重病患者入院后 1、3、5、7、14日进行电解质、血糖、晶体渗透压监测 ,入院后第 2、5、10日检测血皮质醇。 38例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结果 :死亡组 (35例 )患者入院时表现为高钠血症和晶体渗透压升高 ,而存活组 (92例 )入院时出现低钠血症和晶体渗透压偏低 (P均 <0 .0 0 1)。死亡组患者血糖一直维持于较高水平 ,对胰岛素存在一定的耐受性 ;存活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和胰岛素用量进行性下降 (P均 <0 .0 1)。生长激素能明显提高 2组患者血糖水平 (P均 <0 .0 1) ,增加危重病患者内环境紊乱。死亡组患者血皮质醇浓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而存活组呈进行性下降至生理范围 (P<0 .0 1)。结论 :危重病患者应激反应可使内环境紊乱 ,这种紊乱与血皮质醇浓度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变化一致。血糖可作为危重症患者应激反应过程的一个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机体内环境 血糖 皮质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生长激素
下载PDF
低浓度5-氟尿嘧啶抑制血管增生在瘢痕疙瘩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44
2
作者 武晓莉 刘伟 曹谊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低浓度5-氟尿嘧啶(5-FU)抑制血管增生在瘢痕疙瘩临床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5名瘢痕疙瘩患者,共51个瘢痕疙瘩。平均病史9.7年。以5-Fu2~5mg/ml瘢痕内注射,1次/2周。3~6次后辅以糖皮质激素注射。平均治疗时间为10.2... 目的 探讨低浓度5-氟尿嘧啶(5-FU)抑制血管增生在瘢痕疙瘩临床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5名瘢痕疙瘩患者,共51个瘢痕疙瘩。平均病史9.7年。以5-Fu2~5mg/ml瘢痕内注射,1次/2周。3~6次后辅以糖皮质激素注射。平均治疗时间为10.29个月。结果 低浓度5-FU抑制瘢痕疙瘩血管增生有效率为96.77%;在治疗6个月以上的患者中,5-FU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瘢痕疙瘩的总有效率为97.14%,其中完全缓解者占45.71%,极大缓解者占48.57%,部分缓解者占2.86%.未缓解者占2.86%。结论 利用低浓度5-FU抑制血管增生的作用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瘢痕疙瘩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5-氟尿嘧啶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合并小剂量茶碱口服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靖 莫红英 +4 位作者 黄海露 罗定芬 安嘉颖 欧阳铭 钟南山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6-339,共4页
目的 研究小剂量茶碱合并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对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  43例轻、中度的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茶碱激素组 (A组 ) 2 1例 :给予无水缓释放茶碱口服 ,每晚 2 0 0mg,加二丙酸倍氯米松 (BDP)... 目的 研究小剂量茶碱合并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对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  43例轻、中度的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茶碱激素组 (A组 ) 2 1例 :给予无水缓释放茶碱口服 ,每晚 2 0 0mg,加二丙酸倍氯米松 (BDP)每天 30 0 μg吸入 ;单纯激素组 (B组 ) 2 2例 :仅给予BDP每天 6 0 0 μg吸入及每晚口服安慰剂 ,疗程 13周。结果 治疗前、后的症状计分、呼气峰流速值 (PEF)及其变异率 (PEFR) :A组分别为 (1 8± 0 9)L/min和 (0 10± 0 30 )L/min、(2 95± 98)L/min和(4 44± 15 0 )L/min以及 (2 2± 8) %和 (9± 3) % ,B组分别为 (1 90± 0 70 )L/min和 (0 10± 0 30 )L/min、(32 8± 12 9)L/min和 (4 41± 146 )L/min以及 (2 4± 7) %和 (9± 3) % ,两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1) ,两组治疗前、后的气道高反应性 (BHR)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3周时夜间使用 β2 激动剂的次数A组 (1 3± 1 0 )与B组 (3 9± 1 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B组治疗前后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水平为 (31± 13)ng/L和 (2 0± 8)ng/L、基础血浆皮质醇浓度为 (95± 5 0 ) μg/L和 (86± 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 茶碱 支气管哮喘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影响的规律探讨 被引量:40
4
作者 丘余良 郑健 +2 位作者 吴竞 杨雪梅 陈锋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应用中医证素辨证的方法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的证候特点,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的中医证候动态变化规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综... 目的:应用中医证素辨证的方法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的证候特点,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的中医证候动态变化规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接受激素规范治疗患者190例,在激素治疗前、治疗3、6、9个月时,全面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四诊资料,填入临床观察表,收集的资料录入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咨询系统并分析,同时检测各时间点患者的血清皮质醇。结果:①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激素治疗前、治疗3、6、9个月时最常见中医证型分别是脾肾阳虚、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标实则分别为湿、热、瘀血;病位证素主要集中在肾、脾、肺;②在治疗前,肾病综合征患者皮质醇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血清皮质醇在激素治疗3个月时明显下降(P<0.01);在激素治疗9个月后,血清皮质醇较治疗后6个月时有所上升(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中医证候存在动态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从阳虚→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而激素治疗导致患者的血清皮质醇下降,并在减药至维持量时肾上腺皮质功能有所恢复,这一变化规律可以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证素辨证 皮质醇
原文传递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s(corticosteroid, hyaluronic acid, platelet rich plasma) for the knee osteoarthritis 被引量:36
5
作者 Egemen Ayhan Hayrettin Kesmezacar Isik Akgun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4年第3期351-361,共11页
Osteoarthritis(OA)is a complex"whole joint"disease pursued by inflammatory mediators,rather than purely a process of"wear and tear".Besides cartilage degradation,synovitis,subchondral bone remodeli... Osteoarthritis(OA)is a complex"whole joint"disease pursued by inflammatory mediators,rather than purely a process of"wear and tear".Besides cartilage degradation,synovitis,subchondral bone remodeling,degeneration of ligaments and menisci,and hypertrophy of the joint capsule take parts in the pathogenesis.Pain is the hallmark symptom of OA,but the extent to which structural pathology in OA contributes to the pain experience is still not well known.For the knee OA,intraarticular(IA)injection(corticosteroids,viscosupplements,blood-derived products)is preferred as the last nonoperative modality,if the oth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modalities are ineffective.IA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s provide short term reduction in OA pain and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adjunct to core treatment for the relief of moderate to severe pain in people with OA.IA hyaluronic acid(HA)injections might have efficacy and might provide pain reduction in mild OA of knee up to 24 wk.But for HA injections,the costeffectiveness is an important concern that patients must be informed about the efficacy of these preparations.Although more high-quality evidence is needed,re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IA platelet rich plasma injections are promising for relieving pain,improving kne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especially in younger patients,and in mild OA cases.The current literature and our experience indicate that IA injections are safe and have positive effects for patient satisfaction.But,there is no data that any of the IA injections will cause osteophytes to regress or cartilage and meniscus to regenerate in patients with substantial and irreversible bone and cartilage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S corticosteroid Hyaluronic acid PLATELET rich plasma Knee OSTEOARTHRITIS VISCOSUPPLEMENTATION
下载PDF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大疱性药疹65例 被引量:36
6
作者 杨永生 徐金华 +1 位作者 李锋 朱小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单用治疗重症大疱性药疹的疗效。方法从1993--2007年共收集65例重症大疱性药疹病例,使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评分(SCORTEN)进行分析。2001年后的病例采用联合治疗,...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单用治疗重症大疱性药疹的疗效。方法从1993--2007年共收集65例重症大疱性药疹病例,使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评分(SCORTEN)进行分析。2001年后的病例采用联合治疗,丙种球蛋白剂量0.4g·kg^-1·d^-1连用5d,此前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例作为对照。结果在45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例中10例死亡,而预期死亡数8.63。标准死亡比(SMR)分析显示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的死亡率较常规治疗高16%(SMR=1.16;95%C10.56—2.13)。20例接受联合治疗患者中3例死亡,而预期死亡数3.51(SMR=0.85;95%C10.18—2.50)。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患者中两种疗法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EN患者中,联合疗法较之糖皮质激素疗法疾病停止进展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缩短(t=2.46,3.14,P值均〈0.05),但糖皮质激素减量时间无差异(t=-0.045,P〉0.05);SJS患者结果相同(z=2.334,t=2.275,t=1.655,P〈0.05,〈0.05,〉0.05)。结论IVIG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较之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显示出死亡率降低的趋势,并能早期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但联合治疗并不能使糖皮质激素早期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 表皮坏死松解症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丙种球蛋白类 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童维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51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组)和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组),分析治疗2周末、4周末的肺功能FEV1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末、4周...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51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组)和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组),分析治疗2周末、4周末的肺功能FEV1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末、4周末肺功能FEV1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较单用糖皮质激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哮喘
下载PDF
坏疽性脓皮病治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3
8
作者 陈传杰 陆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5-177,共3页
坏疽性脓皮病(PG)治疗方法众多,一般以系统治疗为主,主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细胞祛除法等,其中皮质类固醇激素目前是治疗坏疽性脓皮病的一线药物,免疫抑制剂可单独也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生物制剂和细胞... 坏疽性脓皮病(PG)治疗方法众多,一般以系统治疗为主,主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细胞祛除法等,其中皮质类固醇激素目前是治疗坏疽性脓皮病的一线药物,免疫抑制剂可单独也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生物制剂和细胞祛除法等是新近研究发现可治疗PG的方法,在部分患者中也取得良好疗效。局部治疗作为系统治疗的辅助治疗,在症状较轻时也可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性脓皮病 皮质类固醇激素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2
9
作者 苏长海 任水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3-255,268,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低剂量组静滴甲基强的松龙40 mg.d-1,连续6 d;第7~9 d,给强的松片15 mg;第9~12 d,给强的松5 mg。高剂量...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低剂量组静滴甲基强的松龙40 mg.d-1,连续6 d;第7~9 d,给强的松片15 mg;第9~12 d,给强的松5 mg。高剂量组静滴甲基强的松龙2 mg.kg-1.d-1,分2次给药,连续3 d;第4~6 d,按1.5 mg.kg-1.d-1,分2次给药;第7~9 d,口服强的松片30 mg;第9~12 d,口服强的松10 mg。2组同时给吸氧、抗感染药物、雾化支气管舒张剂。结果 90 d随访期内,低与高剂量组治疗失败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药后24,72 h,高剂量组的氧分压(PaO2)、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血氧饱和度(SaO2)和各项气短指数的改善幅度均优于低剂量组(P<0.05或P<0.01)。但给药后72 h,对二氧化碳分压(PaCO2)、痰量和咳嗽程度的影响,2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上述各项指标2组没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住院天数较低剂量组短,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剂量组高(P<0.05)。结论近期疗效(入院72 h),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远期疗效(90 d随访期),不同剂量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学异常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28
10
作者 胡喜梅 樊志荣 +3 位作者 周水阳 韦薇 朱碧辉 曹云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0-173,共4页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血液学异常改变及其临床特点 ,对 5 8例SLE患者血液学资料及应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 :5 8例中血像异常者 5 0例 ( 86 .2 % ) ,以各系细胞减少为主 ,贫血 4 1例 ( 70...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血液学异常改变及其临床特点 ,对 5 8例SLE患者血液学资料及应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 :5 8例中血像异常者 5 0例 ( 86 .2 % ) ,以各系细胞减少为主 ,贫血 4 1例 ( 70 .7% ) ,血小板减少 34例 ( 5 8.7% ) ,白细胞减少 37例 ( 6 3.8% ) ,二系以上异常 4 1例( 70 7% ) ,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症状就诊者 12例 ( 2 0 .7% ) ,其中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 7例 ( 12 .1% )。在 5 8例中30例行骨髓细胞学检查 ,发现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2 3例 ( 76 .7% ) ,增生低下者 7例 ( 2 3.3% ) ,患者表现为增生性贫血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骨髓像。 38例行肝、脾B超检查 ,查明脾肿大 2 5例 ( 6 5 .8% ) ;2 5例行抗人球蛋白试验 ,3例阳性 ( 12 0 % ) ;2 2例血小板减少者行血小板抗体测定 ,16例抗体增高 ( 72 .7% ) ;给予 2 6例二系以上血细胞减少患者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血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其中包括 6例骨髓增生低下者。结论 :血液系统是SLE易并发损害的器官 ,相关血液学异常较常见 ,其特点是血液学改变多样性 ,缺乏特异性 ,以二系以上血细胞减少常见 ,在骨髓像方面主要表现为增生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异常 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Cortico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Detection,Diagnosis,and Treatment in Earlier Stages 被引量:30
11
作者 Li-Hua Liu Qing-Yu Zhang +2 位作者 Wei Sun Zi-Rong Li Fu-Qiang G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1期2601-2607,共7页
Objective: This review aimed to provide a current recommendation to multidisciplinary physicians for early detec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rtico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 base... Objective: This review aimed to provide a current recommendation to multidisciplinary physicians for early detec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rtico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literature. Data Sources: For the purpose of collecting potentially eligible articles, we searched for articles in the PubMed, Cochrane Library, Embase, and CNKI databases up to February 2017, using the following key words: &quot;corticosteroid&quot;, &quot;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quot;,&quot;risk factors&quot;, &quot;diagnosis&quot;, &quot;prognosis&quot;, and &quot;treatment&quot;. Study Selection: Articles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rticosteroid and ONFH were selected for this review. Articles on the diagnosis, prognosis, and intervention of earlier-stage ONFH were also review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rticosteroid-induced ONFH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 doses of corticosteroids, and underlying diseases in certain predisposed individuals mainly occurred in the first 3 months of corticosteroid prescription. The enhanced awareness and minimized exposure to the established risk factors and earlier definitive diagnosis are essential for the success of joint preservation. When following up patients with ONFH, treatment should be started if necessary. Surgical treatment yielded better results than conservative therapy in earlier-stage ONFH. The ideal purpose of earlier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is permanent preservation of the femoral head without physical restrictions in daily living. Conclusions: Clinicians should enhance their precaution awareness of corticosteroid-induced ONFH. For high-risk patients, regular follow-up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1st year after high-dose prescription of corticosteroids.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ONFH should be referred to orthopedist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its earlier stage to preserve the j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ticosteroid DIAGNOSIS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Prognosis Risk Factors Treatment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殷蕾 周纬 +2 位作者 金燕樑 杨珍 周征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等资料库,收集有关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3个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等资料库,收集有关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3个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显示治疗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为7.0%(11/158),对照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为19.9%(30/151)(RR=0.35,95%CI:0.19-0.6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接受泼尼松治疗可显著减少肾脏损害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本项分析的试验数较少,且存在研究结果方向的不一致,故仍需要进行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明确。目前建议糖皮质激素应有选择地早期应用于存在肾脏受累危险因素的高危患儿,以预防肾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紫癜 肾损害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专家共识(2021,上海)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杨钦泰 陈建军 +19 位作者 谭国林 王向东 徐睿 余少卿 孟娟 张维天 邱前辉 唐隽 孟粹达 许元腾 谢志海 许成利 孙斌 杨玉成 喻国冻 叶菁 张天虹 王洪田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65-371,共7页
本文系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专家共识。本共识从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原理、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鼻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 本文系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专家共识。本共识从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原理、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鼻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临床应用要旨和注意事项,旨在进一步规范变应性鼻炎的诊疗,指导医师进行合理的用药,以提高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疗效和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鼻腔用药 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A Rabbit Model of Hormone-induced Early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被引量:24
14
作者 QIAN WEN LI MA +3 位作者 YAN-PING CHEN LIN YANG WEI LUO AND XIAO-NING WA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98-403,共6页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early stage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NFH) caused by corticosteroid in adult rabbits and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with various imaging techni...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early stage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NFH) caused by corticosteroid in adult rabbits and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with various imaging techniques. Methods ANFH was induced by a combination of hypersensitivity vasculitis caused by injection of horse serum and subsequent administration of a high dose of corticosteroi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detected with digital radiography (DR),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k artery infusion angiography,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he image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corresponded to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stage ANFH. DR showed bilaterally increased bone density, an unclear epiphyseal line, and blurred texture of cancellous bone. CT showed spot-like low-density imaging of cancellous bone, thinner cortical bone, osteoporosis, and an unclear epiphyseal line. MR! showed bone marrow edema and spot-like high signals in T2-weighted imaging in cancellous bone. Ink artery infusion angiography showed fewer obstructed blood vessels in the femoral head. HE staining of pathological sections showed fewer trabeculae and thin bone, an increased proportion of empty osteocyte lacunae, decreased hematopoiesis, thrombosis, and fat cell hypertrophy. Immunohistochemistry showed attenuated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osteoblasts and chondrocytes, and on the inner membrane of blood vessels. Conclusion Experimental rabbit model of early stage ANFH caused by corticosteroid can b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nd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effective methods to treat early stage ANF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corticosteroid Animal model
下载PDF
川崎病急性期治疗进展 被引量:26
15
作者 胡坚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川崎病(KD)患病率不断上升,难治性KD的治疗依旧具有挑战。不完全KD和初始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者具有较高的冠状动脉损伤(CAL)发生率。基于初始治疗无反应的考虑,及时追加治疗能明显降低多数病例超声心... 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川崎病(KD)患病率不断上升,难治性KD的治疗依旧具有挑战。不完全KD和初始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者具有较高的冠状动脉损伤(CAL)发生率。基于初始治疗无反应的考虑,及时追加治疗能明显降低多数病例超声心动CAL的检出率。减轻炎症、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以及CAL形成的早期干预治疗非常重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甲基泼尼松龙脉冲治疗、乌司他丁和细胞毒性药物的应用。这些积极的治疗有助于降低长期后遗性心血管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治疗 糖皮质激素 生物疗法 乌司他丁
原文传递
联合吸入噻托溴铵与糖皮质激素/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5
16
作者 韦柳萍 宋林 杨彬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7期777-78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联合吸入噻托溴铵(TIO)与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以TIO联合ICS/LAB... 目的:系统评价联合吸入噻托溴铵(TIO)与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以TIO联合ICS/LABA治疗为试验组、TIO单药治疗为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RCT,合计2 801例患者。Meta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变化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IO+氟替卡松(500μg/d)/沙美特罗[MD=0.08L,95%CI(0.07,0.09),P<0.000 01]、TIO+氟替卡松(1 000μg/d)/沙美特罗[MD=0.14L,95%CI(0.03,0.24),P=0.01]、TIO+布地奈德(320μg/d)/福莫特罗[MD=0.09L,95%CI(0.03,0.15),P=0.004]和TIO+布地奈德(640μg/d)/福莫特罗[MD=0.05L,95%CI(0.01,0.09),P=0.02]。试验组圣乔治呼吸调查问卷(SGRQ)评分改变较对照组显著[MD=-4.49,95%CI(-5.24,-3.75),P<0.000 01],运动耐力较对照组有所提高。试验组急性加重发作明显低于对照组[RR=0.67,95%CI(0.48,0.94),P=0.02],两组严重不良事件和肺炎发生率相近。结论:与TIO单药治疗相比,TIO联合ICS/LABA治疗COPD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发作。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及样本量限制,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RCT加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糖皮质激素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病因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孙洪江 张洪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病因构成及特点。方法 :对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30 6例 ( 5 0 4髋 ) ,按病因分组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0 6例中酒精性 139例 ( 4 6 %) ,激素性 10 5例 ( 34%) ,酒精 +激素性40例 ( 13%...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病因构成及特点。方法 :对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30 6例 ( 5 0 4髋 ) ,按病因分组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0 6例中酒精性 139例 ( 4 6 %) ,激素性 10 5例 ( 34%) ,酒精 +激素性40例 ( 13%) ,非酒精非激素性 2 2例 ( 7%) ,酒精性高于激素性 (P <0 .0 5 )。酒精 +激素性的平均饮酒年数小于酒精性 (P<0 .0 5 ) ,酒精 +激素性的激素用量小于激素性 (P <0 .0 5 ) ,酒精 +激素性双髋坏死率高于酒精性和激素性 (P <0 .0 5 )。结论 :酒精和激素是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致病原因 ,酒精性有上升趋势 ,酒精和激素具有协同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病因 酒精 激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海清 董达科 +4 位作者 王国江 胡阳 李婷 陈丽亚 陈向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81-782,共2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治疗长期外用激素制剂所致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患者应用强脉冲光照射,每3周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参数选择从低能量开始,一般20~25J/cm2。对照组应用蓝科肤宁冷湿敷(1~2次/d)...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治疗长期外用激素制剂所致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患者应用强脉冲光照射,每3周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参数选择从低能量开始,一般20~25J/cm2。对照组应用蓝科肤宁冷湿敷(1~2次/d)联合氯雷他定口服(10mg,1次/d,4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于1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主观症状(灼热、瘙痒、疼痛、干燥感、紧绷感)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78.38%,对照组为83.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客观体征(毛细血管扩张、痤疮样皮炎、色素沉着、皮肤老化、毳毛)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6.49%,对照组有效率38.1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PL治疗长期外用激素制剂所致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L 治疗 激素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下载PDF
38例重症SARS患者临床救治回顾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徐远达 黎毅敏 +4 位作者 刘晓青 陈思蓓 何为群 萧正伦 钟南山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43-345,共3页
目的 :探讨 ICU救治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 0 0 2年 12月— 2 0 0 3年 4月 38例入住 ICU救治的重症 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治疗与预后的因果关系。结果 :38例重症 SARS患者中 ,... 目的 :探讨 ICU救治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 0 0 2年 12月— 2 0 0 3年 4月 38例入住 ICU救治的重症 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治疗与预后的因果关系。结果 :38例重症 SARS患者中 ,合并有基础疾病者 8例 (2 1.1% )。起病初期均给予抗病毒对症支持和器官保护治疗 ,发展至重症阶段均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炎、营养支持、免疫调节、人工通气辅助等治疗措施。30例最终病愈出院 (78.9% ) ,其中 11例出院时 X线胸片示有轻微的肺纤维化改变 (36 .7% ,11/30 ) ;8例死亡(病死率 2 1.1% )。结论 :重症 SARS病情发展迅速 ,除了提倡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外 ,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人工通气辅助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人工通气 综合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抗支气管哮喘治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朱丽丽 张海邻 李昌崇 《国际呼吸杂志》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世界范围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中最有效最常见的药物。临床发现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通路及相关通路基因...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世界范围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中最有效最常见的药物。临床发现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通路及相关通路基因、药物代谢酶基因、哮喘易感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治疗中的反应有关。文中主要综述了近年糖皮质激素抗哮喘治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糖皮质激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药物基因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