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政策视域下我国腐败犯罪立法的重构 被引量:18
1
作者 姜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4,共8页
当下我国"厉而不严"的刑事政策模式过于注重提高刑度在腐败犯罪治理中的作用,但却疏于以严密法网堵截腐败犯罪的发生,以至于出现了惩罚几率下降与防卫重心偏离等政策乱象。腐败犯罪的严重危害及犯罪利益对犯罪人的极大诱惑,... 当下我国"厉而不严"的刑事政策模式过于注重提高刑度在腐败犯罪治理中的作用,但却疏于以严密法网堵截腐败犯罪的发生,以至于出现了惩罚几率下降与防卫重心偏离等政策乱象。腐败犯罪的严重危害及犯罪利益对犯罪人的极大诱惑,决定一国治理腐败犯罪必须采取零容忍刑事政策,"严而不厉"就是实现这一刑事政策的立法选择,这不仅需要扩大具体个罪的犯罪圈,以严密刑事法网,而且还需要调整腐败犯罪的刑罚结构,降低刑罚的惩罚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政策 腐败犯罪 零容忍政策 严而不厉 破窗理论
下载PDF
文化环境、反腐绩效、制度安排与公众反腐败意愿——基于2016年度全国廉情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倪星 张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5,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地掀起了强烈的反腐风暴。从中央“零容忍”惩治腐败的决心,到“纪在法前”“违法必违纪”“使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的项层设计;从高层“打虎”“没有铁帽子王”的周密部署,到乡村社区群众身边的“拍蝇”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地掀起了强烈的反腐风暴。从中央“零容忍”惩治腐败的决心,到“纪在法前”“违法必违纪”“使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的项层设计;从高层“打虎”“没有铁帽子王”的周密部署,到乡村社区群众身边的“拍蝇”行动;从国内各级党政机关和各行各业全覆盖、无死角,到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猎狐”“红色通缉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荡涤贪官污吏、重构政治生态、建设廉洁政治的伟大斗争。经过近5年的不懈努力,成效如何?经验何在?江南大学于2017年4月8日举行第三届中国廉政与治理“太湖论坛”,国内外专家学者云集,论坛就“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败的突破、创新及前瞻”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研讨,本刊决定遴选其中的代表性佳作刊登,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意愿 腐败容忍度 腐败存量 “四种形态” 实际受益人 全球腐败治理
下载PDF
经济不平等与民众的腐败容忍度:基于多层次模型的跨国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哲 孟天广 顾昕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103,共15页
文章采用2014年发布的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层次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民众腐败容忍度不仅受到个体因素(如价值观、社会身份、经济状况等)的影响,而且还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结构性因素有关。具体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 文章采用2014年发布的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层次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民众腐败容忍度不仅受到个体因素(如价值观、社会身份、经济状况等)的影响,而且还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结构性因素有关。具体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不平等不仅提高了民众腐败容忍度的绝对水平,而且增大了个体间腐败容忍度的相对差异。这就导致民众对腐败问题的价值观呈现异质性,极有可能不利于反腐败施政。此外,文章发现,虽然公共部门从业者的腐败容忍度普遍低于其他部门从业者,但经济不平等状况使得两者之间的差异缩小了,这意味着经济不平等状况对职业间的腐败容忍度差异有均衡效应。总体而言,经济不平等的格局对于反腐败政治文化氛围的形成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 腐败容忍度 经济不平等 政治文化 多层次泊松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公众行贿意愿研究——来自G省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宗锋 高洪成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0-397,共8页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公众行贿导致公职人员腐败的实证研究乏善可陈。基于G省2014年公众腐败感知的问卷调查统计发现,为了办事方便,有30%~44%的公众愿意向公职人员行贿。试图从腐败容忍度、腐败感知程度和腐败经历三个维度来解释个体行贿...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公众行贿导致公职人员腐败的实证研究乏善可陈。基于G省2014年公众腐败感知的问卷调查统计发现,为了办事方便,有30%~44%的公众愿意向公职人员行贿。试图从腐败容忍度、腐败感知程度和腐败经历三个维度来解释个体行贿意愿之间的差异。通过聚类Logit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腐败容忍度越高,公众行贿的几率越高;感知到的腐败程度越高,公众行贿的几率就越高;腐败经历显著地提高了公众的行贿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感知 腐败容忍 腐败经历 行贿意愿 聚类Logit回归
下载PDF
利益相关、反腐效果与腐败容忍度: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曾明 杜媛媛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43,126-127,共10页
腐败零容忍的社会环境是实现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基础。十八大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反腐败措施,但反腐败效果是否会降低公众的腐败容忍度则有待经验研究验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受访者对腐败的容忍度,尤其是黑色腐败的容忍度普遍... 腐败零容忍的社会环境是实现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基础。十八大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反腐败措施,但反腐败效果是否会降低公众的腐败容忍度则有待经验研究验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受访者对腐败的容忍度,尤其是黑色腐败的容忍度普遍较低;利益相关度和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腐败现象的容忍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腐效果显著影响公职人员对黑色腐败的容忍度,但对非公职人员不显著;反腐非预期后果显著正向影响黑色和灰色腐败容忍度,对非公职人员的影响更显著。另外,地方经济发展和个人经济状况与灰色腐败容忍度负相关,但与白色和黑色腐败容忍度关系不显著。这些发现表明,社会的腐败容忍度普遍偏低,但短期内反腐效果越好,公职人员腐败容忍度反而会更高。只有持之以恒的严厉反腐才能缓慢改变腐败风气,形成零容忍的政治生态。发展经济和打击影响公众利益的腐败,在反腐败的同时改善政府回应性和治理为官不为现象,也能有效降低社会的腐败容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容忍度 反腐效果 反腐非预期后果 利益相关度
下载PDF
价值观与民众的腐败容忍度:一项跨国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哲 顾昕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70,共10页
民众对腐败的态度,尤其是腐败容忍度,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腐败容忍度的差异,不仅与腐败的水平密切相关,而且还会对反腐败施政和政府治理改革产生深刻影响。一个不容被忽视的现象是,民众的腐败容忍度存在着个体差异。如何解释这... 民众对腐败的态度,尤其是腐败容忍度,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腐败容忍度的差异,不仅与腐败的水平密切相关,而且还会对反腐败施政和政府治理改革产生深刻影响。一个不容被忽视的现象是,民众的腐败容忍度存在着个体差异。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民众的腐败容忍度,构成了文本的研究主题。文本采用第1-6次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混合截面数据,运用定序逻辑斯蒂回归计量模型对各国民众腐败容忍度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后发现,除社会经济人口学因素外,价值观因素显著影响民众的腐败容忍度。具体而言,对家庭越重视、越有责任感、越包容友善、越认同勤劳努力,则个体对腐败现象越不容忍;对司法体系的信任度越高,对腐败越不容忍。研究进一步提示社会各界,在反腐败斗争中,既要注重行动反腐,又不能忽视思想反腐。只有重塑、弘扬社会正面价值观,提升民众政治信任,方能培育腐败低容忍甚至零容忍的社会氛围,根除腐败生存的文化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 腐败容忍度 价值观 政治文化 政治信任
下载PDF
反腐制度与个体道德发展——基于十八大以来公职人员腐败容忍度的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郭夏娟 涂文燕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0-176,共17页
对2012—2017年间我国公职人员腐败容忍度的调查发现,中共十八大以来,公职人员的腐败容忍度显著低于十八大之前;2012年之后腐败容忍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存在三个节点:2013年相对于2012年,腐败容忍度有所下降;2014—2015年相对于2013年,... 对2012—2017年间我国公职人员腐败容忍度的调查发现,中共十八大以来,公职人员的腐败容忍度显著低于十八大之前;2012年之后腐败容忍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存在三个节点:2013年相对于2012年,腐败容忍度有所下降;2014—2015年相对于2013年,腐败容忍度有微小上升;2016—2017年相对于2015年,腐败容忍度再次下降。这种下降趋势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十八大以来的反腐从集中式和权力式向制度化和常态化转变,静态的制度规章建设伴随持续性执行的动态运行机制,导致公职人员个体道德发展的同步提升,即经历了集中反腐期的被动服从、制度初创期的道德心理偏差和松懈,以及制度强化期的'习惯道德'养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容忍度 公职人员 反腐制度 个体道德
原文传递
党的十八大后直面挑战:减少腐败存量 被引量:8
8
作者 潘春玲 过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29,共6页
一、问题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显著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一方面,中国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腐败行为,查处了一大批腐败案件。自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 一、问题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显著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一方面,中国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腐败行为,查处了一大批腐败案件。自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55.4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 纪律处分 纪检监察机关 立案审查 农村党员 问题提出 腐败行为 腐败案件
下载PDF
民众的腐败容忍度:实证研究及启示——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远煌 彭德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民众腐败容忍度的差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反腐败斗争具有深刻影响。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两个方面来衡量。世界价值观调查的相关数据,为测量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提供了... 民众腐败容忍度的差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反腐败斗争具有深刻影响。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两个方面来衡量。世界价值观调查的相关数据,为测量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提供了实证支持。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与透明国际的全球清廉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分别与腐败现象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度,其中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与腐败严重程度弱相关,民众反对腐败的行动与腐败严重程度强相关。对民众腐败容忍度的实证研究表明,降低民众的腐败容忍度是有效治理腐败的基本条件,而激发民众积极采取反对腐败的行动更是有效治理腐败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 腐败容忍度 世界价值观调查 全球清廉指数
下载PDF
制度、文化与传播对公众腐败容忍度的影响——基于对河南省居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岳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公众对腐败行为的容忍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反腐败的成效,而公众腐败容忍度又长期被国内研究者所忽视。鉴于此,作者从制度、文化、传播三个层面探讨影响公众腐败容忍度的因素: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但公众对腐败行为... 公众对腐败行为的容忍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反腐败的成效,而公众腐败容忍度又长期被国内研究者所忽视。鉴于此,作者从制度、文化、传播三个层面探讨影响公众腐败容忍度的因素: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但公众对腐败行为的容忍度并没有由此而显著降低;与正式制度相比,文化因素对公众腐败行为容忍度的影响发挥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大众媒体所传达出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的腐败容忍度。因此,需要通过价值理念的改变以及反腐倡廉的舆论引导,以有效降低公众对腐败行为的容忍度,实现由"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的根本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容忍度 正式制度 文化观念 媒体传播
下载PDF
测量与解释民众的贪腐认知:台北市与高雄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余致力 庄文忠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41,共21页
过去数十年间,全球贪腐研究迅速成长,特别是有关廉政评价的实务调查,例如国际透明组织的清廉印象指数,及其所衍生的学术研究论文,对帮助吾人了解贪腐状况甚有贡献。然而,这些调查与研究所呈现的主观廉政评价,却有一些方法论上的问题,经... 过去数十年间,全球贪腐研究迅速成长,特别是有关廉政评价的实务调查,例如国际透明组织的清廉印象指数,及其所衍生的学术研究论文,对帮助吾人了解贪腐状况甚有贡献。然而,这些调查与研究所呈现的主观廉政评价,却有一些方法论上的问题,经常受到批评。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便是未将贪腐容忍的概念纳入,其所展现的廉政评价数据,在信度与效度上常常受到质疑及挑战。为弥补过去学术研究对贪腐容忍概念的忽略,论文旨在研发贪腐容忍的测量工具,并以电话调查法搜集第一手资料,测量1 069位台北市民与1071位高雄市民的贪腐认知,并解释这些民众的贪腐容忍程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期对贪腐测量的学术基础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腐认知 贪腐容忍度 廉政治理
下载PDF
论零容忍政策对惩治腐败犯罪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志伟 郑洋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53,共7页
零容忍已经成为当下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内我国反腐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刑事领域惩治腐败犯罪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不应将零容忍确立为惩治腐败犯罪的具体刑事政策,也不应取消腐败犯罪的定罪数额标准。在腐败犯罪的惩治中,零容忍与宽严... 零容忍已经成为当下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内我国反腐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刑事领域惩治腐败犯罪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不应将零容忍确立为惩治腐败犯罪的具体刑事政策,也不应取消腐败犯罪的定罪数额标准。在腐败犯罪的惩治中,零容忍与宽严相济政策具有共通性,二者之间不存在根本性、原则性的冲突。在刑法立法上贯彻零容忍政策,需要通过修正部分犯罪的构成要素以及增设若干罪名的方式完善腐败犯罪的惩治体系。在刑事司法上贯彻零容忍政策,要求适当降低腐败犯罪的成立标准,只要达到犯罪标准的腐败行为都应该作为犯罪予以惩治;对腐败犯罪应严格限制相对不起诉、免予刑罚、缓刑等刑事措施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犯罪 零容忍 宽严相济
下载PDF
论投资仲裁中的腐败问题——以World Duty Free v.Kenya案为例
13
作者 王寰 王睿 《时代法学》 2024年第4期108-116,共9页
近年来腐败抗辩已成为东道国挫败外国投资者的一种应诉策略。以World Duty Free v.Kenya案为例,当下投资仲裁庭往往基于合法性要求、“干净之手”原则及国际公共政策对涉腐投资采取零容忍的处理方式,忽视了东道国的反腐败义务,未能平衡... 近年来腐败抗辩已成为东道国挫败外国投资者的一种应诉策略。以World Duty Free v.Kenya案为例,当下投资仲裁庭往往基于合法性要求、“干净之手”原则及国际公共政策对涉腐投资采取零容忍的处理方式,忽视了东道国的反腐败义务,未能平衡争端双方就腐败行为应承担的责任。与此同时,近年来投资仲裁领域逐渐呈现出适用《国家责任条款草案》、主张腐败抗辩设置条件、倾向适用禁止反言原则来处理涉腐争端的趋势。中国需适应发展,积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新一代的双边投资协定,主动参与国际经贸领域中的跨境反腐败,进一步完善跨境经营廉洁合规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仲裁 跨国腐败 腐败抗辩 合规
下载PDF
增强实际受益人透明度与全球腐败治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柏顺 吴晓梦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3,共8页
腐败历来是困扰各个国家的问题。尽管各个国家已经采取诸多措施预防并惩治腐败,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腐败官员逃避惩处的手段愈加精巧,利用离岸公司隐藏腐败犯罪事实、隐匿犯罪资产渐成趋势,为反腐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 腐败治理 透明度 受益人 犯罪事实 惩治腐败 腐败官员 离岸公司 反腐工作
下载PDF
自我革命背景下零容忍反腐败的“三性”特征与经验启示
15
作者 徐铜柱 黄明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3,共10页
零容忍反腐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塑造出新时代反腐败的新特征:从推进自我革命、巩固反腐成效和开创廉政未来等使命展现反腐败斗争的连续性;从态度、理念、法治和政策等维度构建了反腐败... 零容忍反腐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塑造出新时代反腐败的新特征:从推进自我革命、巩固反腐成效和开创廉政未来等使命展现反腐败斗争的连续性;从态度、理念、法治和政策等维度构建了反腐败方略的集成性;从“零”的明确、“严”的惩戒、“全”的预防和“巡”的普遍等方面彰显了反腐败向度的全面性。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公权对象全覆盖、坚持正反双向推进、坚持用权行为全覆盖、坚持方式创新、坚持时间和教育全覆盖等内容的系统集成,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零容忍反腐败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 零容忍 自我革命 从严治党
下载PDF
反腐败如何降低公众的行贿意愿:腐败容忍度的双重中介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岳磊 刘乾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10,共1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并将此作为未来反腐败实践的重点;但国内学者对公众行贿意愿的议题却鲜有研究和讨论。因此,深入探讨公众行贿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能够为以社会公众为切入点的反腐败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并将此作为未来反腐败实践的重点;但国内学者对公众行贿意愿的议题却鲜有研究和讨论。因此,深入探讨公众行贿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能够为以社会公众为切入点的反腐败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在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通过对河南省居民的调查分析发现,公众腐败容忍度在公众行贿意愿的诸影响因素中发挥了双重中介效应。一方面,反腐败绩效不会对公众行贿意愿产生直接影响,却通过影响公众腐败容忍度对公众行贿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另一方面,公众腐败容忍度在腐败经历与公众行贿意愿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强化对行贿行为的惩处、完善行贿黑名单制度、涵养社会廉洁文化氛围、深化反腐倡廉宣传以有效降低公众腐败容忍度,就成为抑制公众行贿意愿的重要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贿意愿 腐败容忍度 腐败治理 双重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零容忍”廉政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雪华 贺晶晶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70,F0002,共13页
廉政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腐败的容忍度如何。以零容忍为导向的廉政文化,就是要让腐败零容忍成为一种精神自觉、行为导向和社会风尚。“零容忍”廉政文化是党和政府零容忍惩治贪腐的决心和信念,也是社会成员对腐... 廉政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腐败的容忍度如何。以零容忍为导向的廉政文化,就是要让腐败零容忍成为一种精神自觉、行为导向和社会风尚。“零容忍”廉政文化是党和政府零容忍惩治贪腐的决心和信念,也是社会成员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观念和态度。从结构上看,“零容忍”廉政文化可以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个层次;从内涵上看,“零容忍”廉政文化是以零容忍廉政理念为核心、以零容忍廉政规范为保障、以零容忍廉洁形象为载体的文化体系。目前来看,“零容忍”廉政文化建设还受到个体主观认知偏差、消极传统文化观念尚存、零容忍廉政规范缺失、文化传播环境建设不足等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以认知纠偏为基础培育腐败零容忍的精神文化、以机会控制为要点强化腐败零容忍的制度文化和以强力扩散为关键打造腐败零容忍的环境文化三个破解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零容忍 廉政文化 腐败容忍度
下载PDF
腐败容忍度研究:进展特征、理论成果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龙 李慧杰 《廉政学研究》 2021年第1期144-168,239,240,共27页
“微腐败”整治成为党的十九大后的重点工作,基于“微腐败”与社会公众关联密切的特性,如何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反腐败工作将成为必然趋势。腐败容忍度研究能够有助于了解社会公众如何看待腐败,哪些因素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待腐败的态度,以及... “微腐败”整治成为党的十九大后的重点工作,基于“微腐败”与社会公众关联密切的特性,如何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反腐败工作将成为必然趋势。腐败容忍度研究能够有助于了解社会公众如何看待腐败,哪些因素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待腐败的态度,以及何种机制在社会公众对待腐败态度的稳定性或变化性中发生作用。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有助于从综合审视中找到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有助于在比较中重新挖掘问题意识,同时有助于反思我国当前自下而上的腐败防治政策。国外腐败容忍度研究的突出特征在于概念内涵的拓展、视角的多元、方法的多样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所取得的成果也在由单因素分析逐渐向机制探讨路径迈进。相较而言,中国腐败容忍度研究较为滞后,但近几年正在逐渐与国际接轨。本文提出了今后腐败容忍度发展方向、新的研究议题以及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腐败 腐败“零容忍” 腐败容忍度
下载PDF
论反腐败“零容忍”之两难选择的悖谬——兼与李永忠、张维迎先生商榷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少平 《阴山学刊》 2013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反腐败"零容忍"本不是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反腐败效果不佳,且腐败形势日益严峻,所以,该不该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问题再度被某些学者提了出来。个别学者提出,为了扭转目前反腐败的颓势,要对腐败分子采取有条件的&qu... 反腐败"零容忍"本不是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反腐败效果不佳,且腐败形势日益严峻,所以,该不该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问题再度被某些学者提了出来。个别学者提出,为了扭转目前反腐败的颓势,要对腐败分子采取有条件的"赦免",以减少反腐败的阻力和求得他们对政改的支持。这些观点貌似有理,但细究起来倍觉荒谬。通过对当前有影响的两篇主张对腐败分子进行有条件赦免的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剖析,阐明一个基本问题:反腐败"零容忍"无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 零容忍 赦免
下载PDF
新时代政治生态整治:理论、成效与经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建明 洪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0-37,56,共9页
在当前中国语境下,政治生态是一种政治话语,是指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政治系统内部的状态。政治生态的状况可以通过从政环境、腐败状况和管党治党成效三个方面来判断。十八大以来,通过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保持反腐高压态势... 在当前中国语境下,政治生态是一种政治话语,是指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政治系统内部的状态。政治生态的状况可以通过从政环境、腐败状况和管党治党成效三个方面来判断。十八大以来,通过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严明党的纪律,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作风建设,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生态整治效果显著,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提炼核心概念、坚定政治决心、抓住"关键少数"、把纪律挺在前面是政治生态整治取得成效的重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生态 反腐败 全面从严治党 政治决心 零容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