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及微血管型心绞痛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霄 代玉洁 +2 位作者 杨洋 张利旺 张向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8期5583-5585,5431,共4页
10%到30%的胸痛患者并无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但50%到65%患者的细小冠状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发生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即微血管型心绞痛(microvascular angina,M... 10%到30%的胸痛患者并无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但50%到65%患者的细小冠状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发生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即微血管型心绞痛(microvascular angina,MA),目前尚无针对MA的最佳治疗方案。本文综述了既往7篇微血管型心绞痛的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西地那非,喹那普利,雌激素和经皮脊髓电刺激对本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并未发现L-精氨酸,多沙唑嗪,普伐他丁和地尔硫卓对本病有明确疗效。然而,这7篇研究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定义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案和效果评价指标存在较大差异,纳入的样本量较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临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将来的相关临床试验中需统一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定义,评估无阻塞性冠脉病变所致胸痛的冠脉微循环障碍以及相应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对患者远期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岚 马玉良 +5 位作者 王伟民 朱天刚 靳文英 赵红 曹成富 王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情况,并探讨其对患者远期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前壁STEMI住院并于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MCE)的患... 目的: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情况,并探讨其对患者远期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前壁STEMI住院并于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MCE)的患者73例。根据MCE结果分为CMD组(n=54)及对照组(n=19)。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超声心动图资料及初步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73例前壁STEMI患者中MCE证实存在CMD者54例(74.0%),与对照组相比,CMD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水平更高[80.0(30.0,124.0)ng/ml vs.22.4(1.4,67.2)ng/ml,P=0.002]。对患者中位超声心动图随访3.6(2.5,6.0)个月,总回访率67.1%,校正cTnI峰值后,随访时CMD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50.1±11.8)%vs.(61.3±8.0)%,P<0.001],LVEF<50%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48.6%vs.8.3%,P=0.013),中位随访10.9(5.7,22.4)个月,对照组和CMD组的总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壁STEMI后发生CMD可影响患者远期心功能,亟待加强关注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前壁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随访 心功能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秋愿 邹亚男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期40-44,共5页
临床上发现10%~30%的患者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但是冠状动脉造影时常没有明确的冠状动脉狭窄。现认为此类现象是由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引起的,且发现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随着人们对冠状动脉微循环... 临床上发现10%~30%的患者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但是冠状动脉造影时常没有明确的冠状动脉狭窄。现认为此类现象是由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引起的,且发现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随着人们对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重视,逐渐发现了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多种发病机制,也提出了多样性的评估诊断方法及药物治疗手段,现就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循证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安军钰 黄晏 李万鹏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76-81,共6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亦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医学研究进展,CHD发病机制的研究虽不断深入,但仍不明确。尽管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CHD的金标准,但大量临床及相关研...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亦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医学研究进展,CHD发病机制的研究虽不断深入,但仍不明确。尽管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CHD的金标准,但大量临床及相关研究表明,CAG正常而仍存在胸痛的患者数量并不罕见,怀疑此现象由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引起,CMD在CHD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通过CMD在CHD中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评估、治疗及展望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发病机制 微循环阻力指数 治疗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金武 荣晶晶 +15 位作者 刘征宇 何晋 张宇 王长录 邹琼超 彭翔 王鹏 张乐 向媛媛 郑鹏飞 贺彩红 杨秋霞 龙宇博 傅庆华 郑昭芬 潘宏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7-1104,共8页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纳入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院的STEMI患者1 351例。根据所...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纳入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院的STEMI患者1 351例。根据所采用的罪犯血管高血栓负荷不同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内单纯血栓抽吸组(单纯抽吸组,n=938)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组(联合治疗组,n=413),又将联合治疗组分为先溶栓再抽吸亚组(n=102)和先抽吸再溶栓亚组(n=311)。使用1:2倾向性匹配法调整患者基线。利用基于定量血流分数的微循环阻力指数(AMR)、校正TIMI帧计数(CTFC)、术后1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等评价指标,比较单纯抽吸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改善情况,以及先溶栓再抽吸亚组和先抽吸再溶栓亚组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改善情况。结果:匹配后,联合治疗组413例,单纯抽吸组826例,两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联合治疗组AMR、CTFC均低于单纯抽吸组;术后1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心肌灌注显影分级(MBG)3级、术后TIMI血流3级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单纯抽吸组(P均<0.001)。匹配后,先溶栓再抽吸亚组102例,先抽吸再溶栓亚组204例,两亚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先抽吸再溶栓亚组AMR、CTFC均低于先溶栓再抽吸亚组,术后TIMI血流3级患者占比高于先溶栓再抽吸亚组(P均<0.001);此外,两亚组的TMPG、MBG、术后1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与单纯血栓抽吸比,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可更好地改善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先血栓抽吸再溶栓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冠状动脉内溶栓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校正TIMI计帧法与微循环阻力指数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冰 李益民 +6 位作者 何胜虎 陈述 纪军 程铖 张晶 梅宏斌 张勤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校正的TIMI计帧法(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和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在疑似心绞痛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CTFC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入选江苏省... 目的探讨校正的TIMI计帧法(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和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在疑似心绞痛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CTFC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入选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因存在疑似心绞痛症状而行冠状动脉脉造影正常的患者48例,分别测算静息相校正TIMI帧数(B-CTFC)、充血相校正TIMI帧数(H-CTFC)和IMR值,将B-CTFC和H-CTFC相除得出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CTFC)。根据IMR值分为IMR阳性组(IMR≥25)和IMR阴性组(IMR<25)。比较两组间CTFC、CFRCTFC的差异,并分析CTFC、CFRCTFC与IMR的相关性。结果 IMR阳性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IMR阴性组(75.0%对46.4%,60%对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阳性组与IMR阴性组B-CT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5±7.9对23.5±7.5,P>0.05);IMR阳性组H-CTFC高于IMR阴性组(14.3±7.2对10.1±5.3,P<0.05);IMR阳性组CFRCTFC低于IMR阴性组(2.1±0.6对2.5±0.5,P<0.05);CFRCTFC与IMR显著相关(r=-0.56,P<0.01)。结论校正的TIMI计帧法测定的CFRCTFC与IMR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临床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校正的TIMI计帧法 微循环阻力指数
原文传递
天香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血清中MDA、SOD、GSH-P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马学宽 古丽葛娜·萨吾尔 +4 位作者 辛锦钰 张华 王思静 张选明 安冬青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634-636,641,共4页
目的探究天香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PF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尼可地尔组、天香丹组,每组9只。各组大鼠开胸后左心室内注射月... 目的探究天香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PF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尼可地尔组、天香丹组,每组9只。各组大鼠开胸后左心室内注射月桂酸钠建立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天香丹、尼可地尔灌胃28 d。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中MDA、SOD、GSH-Px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尼可地尔组及天香丹组MDA表达降低(P<0.05),SOD表达升高(P<0.05);天香丹组GSH-Px表达升高(P<0.05)。HE染色显示天香丹可减轻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微血栓程度。结论天香丹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微循环障碍 天香丹 MDA SOD GSH-PX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喆 宋德明 +1 位作者 郑元喜 胡进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566-1569,共4页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冠状动脉疾病,临床表现类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但却发生血流灌注延迟现象。目前对CSFP发生的机制尚存在争议,治疗上也同样无明确指南。临床上针对CSFP的药物...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冠状动脉疾病,临床表现类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但却发生血流灌注延迟现象。目前对CSFP发生的机制尚存在争议,治疗上也同样无明确指南。临床上针对CSFP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双嘧达莫、曲美他嗪等。这几种药物虽然都有一定改善慢血流现象的作用,但都未在临床上大规模使用。尼可地尔作为近些年用于治疗CSFP的新药,其独特的扩张血管作用,可能成为治疗CSFP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紊乱 尼可地尔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志华 葛昭 +2 位作者 刘洋希 任秋安 王贤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07-210,共4页
近年来,溶栓及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发展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而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CMD)问题则日渐突出,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CMD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尚缺... 近年来,溶栓及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发展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而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CMD)问题则日渐突出,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CMD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尚缺乏针对CMD的治疗策略,中医辨证治疗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该文重点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MD的研究情况进行阐述,旨在为CMD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中医药 微血管性心绞痛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及评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苏立硕 王贤良 毛静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2-545,共4页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是研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病理及治疗干预机制的重要平台,现常用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损伤形成冠状动脉微栓塞或微血栓,造成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本文总结和对比了常用冠状动脉微...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是研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病理及治疗干预机制的重要平台,现常用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损伤形成冠状动脉微栓塞或微血栓,造成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本文总结和对比了常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技术要点及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冠状动脉微血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血清长链非编码RNA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PC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11
作者 马岩萍 伍旭升 +1 位作者 宋磊 周鹏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物(XIST)、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SNHG1)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PC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在上海医大医院行PCI的175例稳定型冠心病...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物(XIST)、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SNHG1)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PC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在上海医大医院行PCI的175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PCI后是否伴有CMD将其分为CMD组(n=63)和非CMD组(n=112)。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冠状动脉生理学指标〔血流储备分数(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及血清LncRNA XIST、SNHG1。所有患者于PCI后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若患者发生MACE则判定为预后不良。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PCI后IMR与血清LncRNA XIST、SNHG1的关系;稳定型冠心病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CMD组IMR、血清LncRNA XIST高于非CMD组,血清LncRNA SNHG1低于非CMD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PCI后IMR与血清LncRNA XIST呈正相关(r=0.525,P<0.001),与血清LncRNA SNHG1呈负相关(r=-0.515,P<0.001)。175例患者中,预后不良61例,预后良好114例。预后不良者FFR、CFR、血清LncRNA SNHG1低于预后良好者,IMR、血清LncRNA XIST、CMD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FR、CFR、血清LncRNA SNHG1升高是稳定型冠心病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IMR、血清LncRNA XIST升高是稳定型冠心病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LncRNA XIST、SNHG1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CMD相关,且血清LncRNA XIST升高是稳定型冠心病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血清LncRNA SNHG1升高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长链非编码RNA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预后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评价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佳敏 刘晓林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8期165-170,共6页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CMD)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冠状小动脉结构或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心肌缺血临床综合征。存在CMD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发生率会显著增加。心肌灌注成像是评价心肌...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CMD)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冠状小动脉结构或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心肌缺血临床综合征。存在CMD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发生率会显著增加。心肌灌注成像是评价心肌微循环和判断心血管疾病预后及不良事件的重要无创性检查方法。目前常用的影像检查技术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脏磁共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经胸多普勒超声等方法,这些方法评估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组学也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综述不同影像学技术在CMD诊断中的应用,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不同作用,并展望影像组学在CMD评估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CMD诊断策略,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影像 冠心病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心肌灌注 无创诊断
下载PDF
左室整体长轴应变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岚 马玉良 +4 位作者 朱天刚 靳文英 赵红 曹成富 王静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6-900,共5页
目的:评估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障碍(CM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入选2015年11月-2021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AMI住院并于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MCE)的患者171例。应用斑点追踪显像(... 目的:评估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障碍(CM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入选2015年11月-2021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AMI住院并于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MCE)的患者171例。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测定GLS,应用MCE评估患者冠脉微循环状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GLS对CMD的诊断价值,并寻找合适的诊断截断值。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包括GLS在内的多参数CMD预测模型。结果:171例患者中有103例(60.2%)存在CMD。CMD组患者GLS为-10.8%(-8.4%~-12.8%),显著差于不伴CMD组-14.4%(-11.2%~-17.0%)(P<0.001)。GLS单独诊断CM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8(95%CI:0.635~0.801)。尤登指数最大时对应GLS截断值为-12.7%,其对CMD诊断的特异性为69.4%,敏感性为75.0%。进一步结合罪犯血管和肌钙蛋白I(TnI)峰值后,对CMD诊断的AUC提高至0.792(95%CI:0.719~0.865)。结论:GLS对AMI后CMD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为AMI后冠脉微循环状态的判断提供新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整体长轴应变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加速大鼠心肌梗死后不良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文玉 彭长农 +2 位作者 柯晓 邹春霞 王小庆 《新医学》 2017年第12期843-848,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合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出现心室重构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月桂酸钠构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模型,行前降支血管结扎建立心肌梗死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合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出现心室重构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月桂酸钠构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模型,行前降支血管结扎建立心肌梗死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组)、微循环障碍组(CMD组)、心肌梗死+微循环障碍组(MI+CMD组),4周后行UCG测量左室收缩末径(LVESD)及舒张末径(LVEDD)、LVEF,取心肌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大鼠比较,其余3组的LVEDD和LVESD均升高,LVEF下降(P均<0.05),MI+CMD组改变最为明显。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均提示与MI组或CMD组比较,MI+CMD组心肌纤维化程度及胶原表达水平最高;在蛋白表达方面,与Sham组相比,其余3组大鼠心肌Bax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其中MI+CMD组Bax蛋白表达水平最高,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最低。结论微循环障碍可影响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其加重左心室重构可能的机制包括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加重心肌胶原沉积以及促进心肌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细胞凋亡 心室重构 BAX BCL-2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疗进展
15
作者 周清龙 高健 王福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特殊类型,它是导致人们心绞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高,且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CMD的诊断方法大多数存在明显缺陷,因此在临床中容易出现误诊...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特殊类型,它是导致人们心绞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高,且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CMD的诊断方法大多数存在明显缺陷,因此在临床中容易出现误诊。目前,西医学界尚未确立CMD的确切治疗方案,临床上常常只能采用基于经验的治疗方法,然而大多数患者疗效未达到预期水平,但近年来中医治疗方式在该病治疗上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本文旨在全面评述CMD的诊断技术及中西医治疗进展,以期为探索更有效的诊疗方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微血管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的应用与进展
16
作者 任凌彤 艾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随着对冠状动脉相关疾病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等具有重要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疾病在缺血性心脏病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无法直接通过影像学观察到冠状动脉微血管,... 随着对冠状动脉相关疾病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等具有重要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疾病在缺血性心脏病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无法直接通过影像学观察到冠状动脉微血管,目前临床上出现了一些评价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指标,其中微循环阻力指数被广泛用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评价。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微循环阻力指数测定技术准确、安全、简单易行,应用前景广泛。本文就微循环阻力指数的建立、发展、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阻力指数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评估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忠琴 文凌仪 郭应坤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6期621-626,共6页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一种以急性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好发于年龄<5岁婴幼儿,是婴幼儿获得性冠状动脉疾病最常见病因。川崎病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预后。近年川崎病所致患儿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一种以急性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好发于年龄<5岁婴幼儿,是婴幼儿获得性冠状动脉疾病最常见病因。川崎病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预后。近年川崎病所致患儿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逐渐引起重视。冠状动脉内多普勒(ICD)、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及心血管MRI(CMR)等影像学技术,均可定量监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和微循环系统功能异常,但是监测效果各有优、缺点。笔者拟就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临床应用等进行阐述,旨在为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精准量化、长期监测和预后评价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心肌灌注显像 冠状动脉疾病 微循环 放射摄影影像解释 计算机辅助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儿童
原文传递
天香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Nrf2/ARE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学宽 古丽葛娜·萨吾尔 +3 位作者 张华 辛锦钰 王思静 安冬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89-1494,共6页
目的探究天香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尼可地尔组、天香丹组,每组9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 目的探究天香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尼可地尔组、天香丹组,每组9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开胸后左心室内注射月桂酸钠建立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分别给予天香丹[0.9408(大鼠体重)^2/3 g/d]、尼可地尔[0.7840(大鼠体重)^2/3mg/d]、生理盐水灌胃28天,每只大鼠给药体积均为2 mL/d。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学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中Nrf2/ARE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醌氧化还原酶1(NQO1)、氧化氢酶(CAT)、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显示天香丹可减轻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微血栓程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rf2、NQO1、CAT mRNA表达降低(P<0.05),Keap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尼可地尔组Nrf2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CAT mR-NA表达升高(P<0.05),HO-1 mRNA表达降低(P<0.05);天香丹组Nrf2、NQO1、CAT、HO-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Keap1 mRNA表达升高(P<0.05);与尼可地尔组比较,天香丹组Nrf2、Keap1、NQO1、CAT、HO-1 mRNA表达升高(P<0.05),CAT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天香丹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机制可能与调控Nrf2/ARE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微循环障碍 天香丹 Nrf2/ARE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天香丹减轻大鼠冠脉微血栓及调节Nrf2/ARE信号通路的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学宽 古丽葛娜·萨吾尔 +3 位作者 张华 辛锦钰 王思静 安冬青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3-578,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天香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微血栓的改善情况及Nrf2/ARE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其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机制。方法:36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尼可地尔组、天香丹组各9只,大鼠开胸经左心室注射月... 目的:通过观察天香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微血栓的改善情况及Nrf2/ARE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其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机制。方法:36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尼可地尔组、天香丹组各9只,大鼠开胸经左心室注射月桂酸钠建立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不进行处理,术后分别给予天香丹、尼可地尔及生理盐水灌胃,给药28 d后检测超声心动图,HE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与马休黄-酸性品红-苯胺蓝染色观察冠脉微血管的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心肌中Nrf2、Keap1、NQO1的表达。结果:HE及马休黄-酸性品红-苯胺蓝染色后,空白对照组未见微血栓;模型组大鼠冠脉微血管内弥漫分布着红色血栓混合物,并可见局部心肌纤维化;尼可地尔组及天香丹组大鼠心功能较模型组好转,2组微血管内血栓均不同程度减轻,电镜显示,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损伤明显,线粒体絮状改变,尼可地尔组及天香丹组线粒体损伤减轻,免疫组化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天香丹组及尼可地尔组Keap1表达降低,与其他3组比较天香丹组Nrf2、NQO1表达升高。结论:天香丹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减轻冠脉微血管血栓程度,从而达到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微循环障碍 天香丹 Nrf2/ARE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天香丹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模型大鼠心肌组织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学宽 古丽葛娜·萨吾尔 +4 位作者 张亚洁 辛锦钰 张华 王思静 安冬青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天香丹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可地尔组和天香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开胸后左心室内注射月桂酸钠建立冠状动... 目的探讨天香丹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可地尔组和天香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开胸后左心室内注射月桂酸钠建立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生理盐水。造模后天香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天香丹颗粒0.1188、0.2376、0.4752g/(kg·d)灌胃;尼可地尔组给予尼可地尔原药粉0.297m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ml灌胃,均每日1次,共28天。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采用HE、马休黄-酸性品红-苯胺蓝染色进行冠状动脉微血管病理学观察,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并检测心肌组织中Nrf2/ARE信号通路蛋白[包括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醌氧化还原酶1(NQO1)、氧化氢酶(CAT)、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冠状动脉微血管内可见血栓混合物,心肌细胞纤维化,微血栓程度较重,而各给药组微血栓程度降低,仅有少量微血栓。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心功能降低(P<0.05),心肌组织Nrf2、Keap1、NQO1、CAT、HO-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尼可地尔组和天香丹中、高剂量组大鼠心功能好转,天香丹中、高剂量组心肌组织Nrf2、NQO1、CAT、HO-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且天香丹中剂量组心肌组织Nrf2、NQO1、CAT及天香丹高剂量组HO-1表达高于尼可地尔组(P<0.05)。结论天香丹能够减轻微血栓及线粒体损伤程度,从而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rf2/ARE信号通路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天香丹 氧化应激 Nrf2/ARE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