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及其药物抵抗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曾鹏 马应旭 +4 位作者 罗飞 彭然 阮贵云 彭佳 李向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366-1369,共4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初步探讨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确诊为冠心病并已接受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160例,其中稳定性冠心病(SCHD)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初步探讨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确诊为冠心病并已接受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160例,其中稳定性冠心病(SCHD)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70例,并选择未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非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NCHD)。记录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连续血小板计数法测定花生四烯酸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AA)和二磷酸腺苷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ADP),分析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与NCHD组相比,冠心病两组MAR—AA及MAR—ADP较低(P均〈0.05)。在ACS患者中,与单用阿司匹林组相比,双抗组MAR—AA与MAR—ADP均明显降低(P均〈0.05)。ACS组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CHD组(20.0%VS10.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水平HDL—C(〈1.0mmol/L)是药物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OR=4.36,95%CI:1.36~14.02,P=0.014)。结论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治疗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在ACS患者中双抗血小板治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更强,ACS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发生率高于SCHD患者,HDL—C水平降低可能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噻氯匹定/类似物和衍生物/治疗应用 冠心病/药物疗法 血小板聚集/药物作用 抗药性
原文传递
血栓弹力图测定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黎佳 徐晓薇 +1 位作者 杜凤和 魏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10期1889-1891,共3页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观察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住院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9例老年(年龄≥60岁)ACS患者,在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观察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住院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9例老年(年龄≥60岁)ACS患者,在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75mg/d,5d以后采血,通过TEG方法测定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血小板聚集率。以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为氯吡格雷抵抗,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50%为阿司匹林抵抗。【结果】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31.2%(34例),有10.1%(11例)发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抵抗。氯吡格雷抵抗组与非抵抗组间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应用药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氯吡格雷抵抗组中无吸烟史的患者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此外还观察到女性(P=0.052)患者有容易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趋势。【结论】接受标准抗血小板治疗的老年ACS患者中,31.2%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这一现象不受年龄、合并疾病、服用药物等影响,而阿司匹林抵抗或从未吸烟的患者更易发生氯吡格雷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疗法 急性病 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下载PDF
普伐他汀降脂治疗肝酶升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倪如旸 许毓申 +2 位作者 史旭波 王颖 候晓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7期1225-1227,共3页
【目的】了解普伐他汀对肝酶升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轻中度升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7例,予普伐他汀20 mg/d治疗,并于给药后7 d、14 d、28 d及60 d检测血脂、肾功能及ALT的变化。【结... 【目的】了解普伐他汀对肝酶升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轻中度升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7例,予普伐他汀20 mg/d治疗,并于给药后7 d、14 d、28 d及60 d检测血脂、肾功能及ALT的变化。【结果】入选患者在28 d及60 d时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明显降低(P<0.01),而ALT在7 d、14 d时无明显升高(P>0.05),在28d及60 d时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普伐他汀对ALT轻中度升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效果确切、安全,不增加肝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降血脂药/治疗应用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冠脉介入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尹芝兰 邓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274-275,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58例PCI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联合辅酶Q1010mg每日3次口服,30d)和B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58例PCI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联合辅酶Q1010mg每日3次口服,30d)和B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30d),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及术后30 d hs-CRP的变化。[结果]术前、术后24h及术后30d,A组hs—CRP水平分别为(10.04±4.46)、(4.11±4.67)及(13.45±4.07)mg/L,B组则水平分别为(9.34±4.56)、(3.24±5.46)及(16.13±3.86)mg/L,两组患者PCI术后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两组术后24h及术后30d比较,hs—CRP下降程度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术后30d比较,A组hs-CRP水平较B组下降更明显,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增加血清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能够增强其抗炎作用,有利于预防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C反应蛋白质/血液 降血脂药/药理学 泛醌/药理学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葛良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618-62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20mg/d,23例)和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20mg/d,23例)和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0mg/d,23例),治疗前及治疗10d后清晨空腹采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Lp—PLA2水平,并检测血脂各项指标;同时选用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ACS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②20mg/d和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10d后Lp-PLA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而强化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③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相关,与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不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增高,短期阿托伐他汀治疗能降低ACS患者Lp-PLA2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脂蛋白类 磷脂酶A类 降血脂药/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40mg阿托伐他汀短期内对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舒君 赵水平 +2 位作者 陈琛 蒋云 许丹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5期853-855,共3页
【目的】探讨短期内使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以了解其对ACS炎症抑制和斑块稳定作用。【方法】70例ACS患者抽血检查后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阿托伐他汀组35... 【目的】探讨短期内使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以了解其对ACS炎症抑制和斑块稳定作用。【方法】70例ACS患者抽血检查后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阿托伐他汀组35例,常规组常规治疗,不用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组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所有患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d3及PCI术后48 h检测血脂及hs-CRPI、L-6等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hs-CRPI、L-6两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而常规组无明显变化。PCI术后48 h,两指标浓度均有明显升高,但阿托伐他汀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迅速降低ACS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具有抑制炎症和斑块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降血脂药/投药和剂量 炎症趋化因子类/血液
下载PDF
不同强化时间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龚浩 胡威 +1 位作者 李洁芳 李利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8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化时间不同剂量阿托他伐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8例ACS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6例,除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外,A组:每晚睡前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B组: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 【目的】观察不同强化时间不同剂量阿托他伐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8例ACS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6例,除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外,A组:每晚睡前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B组: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C组:在第一周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第2周起改为20 mg。检测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6周后的C反应蛋白(CRP)、血脂水平,记录6周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1周后,三组血脂水平的变化较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敏CRP(hs-CRP)三组均有下降,A组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的TC、TG、LDL-C、hs-CRP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各指标组间比较,B组和C组分别与A组比较,TC、TG、hs-CRP下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6周内主要心血管事件,B组和C组与A组比较,心血管事件比例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与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先大剂量后低剂量治疗ACS的疗效,与大剂量持续治疗相当,优于低剂量持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急性病 综合征 降血脂药/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和内脂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迎 龚颖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7期1335-1337,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和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经过4周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内脂素、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和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经过4周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内脂素、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另设3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内脂素、CRP水平明显增高(P〈0.05),但两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内脂素、CRP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内脂素、CRP水平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下调内脂素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急性病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伲福达和普伐他汀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9
作者 晋万强 陈国华 +2 位作者 范开亮 张咏梅 张秋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951-953,共3页
【目的】观察伲福达联合普伐他汀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经双源螺旋CT血管造影(CTA)发现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20%以上的62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 【目的】观察伲福达联合普伐他汀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经双源螺旋CT血管造影(CTA)发现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20%以上的62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伲福达和普伐他汀口服;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和洛伐他汀口服。血压不达标者加用氢氯噻嗪,血脂不达标者他汀剂量加倍。治疗12个月后复查血压、血脂和冠脉CT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别。【结果】治疗组血压平均下降(22.7±10.3)mmHg,对照组血压平均下降(17.6±8.5)mmHg。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治疗后分别下降33.7%、44.6%,对照组分别下降29.4%、35.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脂质斑块、纤维斑块、混合斑块引起的冠脉狭窄程度分别下降22.6%、16.7%、12.5%,对照组分别下降17.8%、12.9%、9.2%,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伲福达与普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有效逆转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降低血管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药物疗法 普伐他丁/投药和剂量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下载PDF
奥扎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的影响
10
作者 罗小岚 赵水平 周宏年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417-418,共2页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CS病人,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olinfarction,AMI)40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CS病人,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olinfarction,AMI)40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加奥扎格雷,n=40)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40),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病人血清sCD40L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的血清sCD40L明显下降,奥扎格雷治疗组血清sCD40L含量下降幅度降低(65%)大于对照组降低(47%)。【结论】用奥扎格雷治疗ACS病人,能显著降低血清CD40L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急性病 甲基丙烯酸盐/治疗应用 综合征 抗原 CD40/血液
下载PDF
硫氮酮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邱建 倪廷枢 +1 位作者 杨万军 刘焕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76-580,共5页
本文观察硫氮(?)酮(DT)135~240mg/d对26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发现DT显著降低休息时,运动2、4,6 min、心率、血压和二项乘积,增加运动耐量,延迟运动诱发心绞痛,改善缺血性ST段下移和PEP/LVET,预防心绞痛发作。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 本文观察硫氮(?)酮(DT)135~240mg/d对26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发现DT显著降低休息时,运动2、4,6 min、心率、血压和二项乘积,增加运动耐量,延迟运动诱发心绞痛,改善缺血性ST段下移和PEP/LVET,预防心绞痛发作。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疗效更明显,认为DT能改善心肌缺血,特别适用于冠心病伴高血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硫氮ZHOU酮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并慢性心衰的治疗作用观察 被引量:18
12
作者 罗立 黄怡 +1 位作者 翦林昊 杨礼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2203-2205,共3页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并慢性心衰(CHF)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并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并慢性心衰(CHF)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并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均检测hsCRP、hs‐cTnT。治疗后1年随访,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心衰再住院率。结果 ①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hsCRP、hs‐cTnT 下降更明显[(3.02±0.53) mg/L与(3.88±0.64) mg/L ,P<0.05;(0.018±0.009) ng/mL与(0.029 ± 0.008) ng/mL ,P<0.05)];②随访1年内,观察组较对照组MACE率及心衰再住院率均更低(15.6%与21.7%,P <0.05;26.7%与37.0%,P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冠心病并CHF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心肌损伤程度,并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应用 冠心病/并发症 冠心病/药物疗法 心力衰竭/并发症 心力衰竭/药物疗法 慢性病 C反应蛋白质 肌钙蛋白T
下载PDF
速效救心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CRP;Cys-C及BNP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书红 符孝磊 查丽黄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11期2191-2194,共4页
【目的】探讨速效救心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及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1106例ACS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5... 【目的】探讨速效救心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及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1106例ACS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2)。对照组单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速效救心丸。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hs-CRP、Cys-C及BNP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7.04%)显著高于对照组(71.15%)(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75.93%)显著高于对照组(59.6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Cys-C及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Cys-C及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后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O.05)。【结论】速效救心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hs-cRP、Cys-C及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丸剂 心血管药物(中药)/治疗应用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急性病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对血脂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慧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对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本院临床确诊为ACS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26)、瑞舒...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对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本院临床确诊为ACS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26)、瑞舒伐他汀治疗组(B组,n=28),另选20名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C组,n=20),B组患者在ACS确诊的24~48 h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5~10 mg ,每晚1次,治疗8周,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吸附法(ELISA )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治疗前ACS患者血脂、IL‐6、hs‐CRP水平较C组显著升高( P<0.01),A、B两组患者之间血脂、IL‐6、hs‐CRP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后,B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L‐6、hs‐CRP显著下降( P<0.05),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ACS患者存在炎症反应,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能够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减少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急性病 综合征 降血脂药/药理学 脂类/血液 白细胞介素6/血液 C反应蛋白质/分析
下载PDF
强化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新林 王丽丽 刘强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8期1536-1538,1541,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择期PCI的NsTEACS患者384例,随机分为标准瑞舒他汀组(n=191)和强化瑞舒伐他汀组(n=193),... 【目的】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择期PCI的NsTEACS患者384例,随机分为标准瑞舒他汀组(n=191)和强化瑞舒伐他汀组(n=193),于PCI前、术后24h测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CK—MB)水平;于PCI前、术后3d测量血肌酐(SCr)水平;记录30d、180d内主心血管事件(MACE)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两组PCI术后24h的CK—MB、cTnI、hs—CRP均有升高,强化组低于标准组(P〈0.05);强化组术后180d内MACE显著低于标准组(P〈0.05);两组间SCr及不良事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比标准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显著降低hs—CRP水平,减少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及术后180d内MACE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经穴导入丹参对老年冠心病心阻抗微分波的影响
16
作者 丁华民 汪桐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225-227,共3页
本文报道循经直流电导入丹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阻抗微分波(dz/dt)的影响,随机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63例,用 RM-6000型(日产)多导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 ECG、PCG、ICG,以dz/dt 的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内关治疗组和心前区治疗组在丹参导... 本文报道循经直流电导入丹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阻抗微分波(dz/dt)的影响,随机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63例,用 RM-6000型(日产)多导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 ECG、PCG、ICG,以dz/dt 的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内关治疗组和心前区治疗组在丹参导入治疗后,dz/dt 的A、O、C 波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其中又以 C 波改善最显著.C 波波幅增加与心输出量的增加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丹参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