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150
1
作者 王锡明 武乐斌 +2 位作者 李振家 柳澄 陈海松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对诊断冠脉不同程度狭窄的16例患者中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对诊断冠脉不同程度狭窄的16例患者中15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26例行64层MSCT冠脉造影均成功地显示冠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18例患者的56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硬斑块和软斑块,其中16例的38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15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患者显示32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 64层MSCT是1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其对冠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4~16层MSCT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双源CT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06
2
作者 张宗军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16-418,共3页
双源CT具有双球管和双组探测器,其单扇区重建时间分辨率可达83m s,可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同时,双球管可同时输出不同能量的X线,提高了CT对不同组织的鉴别能力,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对病变诊断的正... 双源CT具有双球管和双组探测器,其单扇区重建时间分辨率可达83m s,可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同时,双球管可同时输出不同能量的X线,提高了CT对不同组织的鉴别能力,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对病变诊断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双能量CT
下载PDF
心肌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3
作者 卢志强 张艳军 +2 位作者 崔广智 庄朋伟 张金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53-1057,共5页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血管疾病康复机制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复制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不仅为该病的发...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血管疾病康复机制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复制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不仅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提供重要的资料,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新药的开发,推进临床诊断和各种治疗方法的进步。该文全面总结归纳了急性心肌缺血、慢性心肌缺血、可控性心肌缺血和离体心肌缺血四类心肌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为该疾病模型的制作与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冠状动脉 急性心肌缺血 慢性心肌缺血 可控心肌缺血 离体心肌缺血
下载PDF
16层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与导管法造影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2
4
作者 王照谦 杨志强 +5 位作者 朱皓 周旭臣 郑晓群 曲新凯 刘晓峰 方唯一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评价16层CT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55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做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5s螺旋扫描、单或双扇区重建算法和静脉注射对比剂),其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 目的:评价16层CT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55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做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5s螺旋扫描、单或双扇区重建算法和静脉注射对比剂),其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在55例患者冠状动脉的568节段(血管直径≥2mm)中,CT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者为492节段(占86.6%),其中16层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5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7.2%,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和98.1%;16层CT显示高度狭窄(≥75%)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6%和98.7%,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4. 6%和 99. 3%。结论:如果冠状动脉 CT 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 16 层 CT 显示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很高。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初步诊断以及介入治疗的筛选方面,16 层 CT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不同前置滤线器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放射剂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1
5
作者 高建华 孙宪昶 +4 位作者 李剑颖 李娜 夏庆堂 赵雯 戴汝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8-861,共4页
目的通过对选用不同前置滤线器模式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的对照研究,探讨64层螺旋 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时以较低放射剂量获得较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按照统一的纳入标准,连续选取60例患者,进行 CT 冠状动脉检查。将患者分为 ... 目的通过对选用不同前置滤线器模式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的对照研究,探讨64层螺旋 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时以较低放射剂量获得较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按照统一的纳入标准,连续选取60例患者,进行 CT 冠状动脉检查。将患者分为 L、C 2组,每组30例。L 组选用体部滤线器(large bowtie)模式,C 组选用心脏滤线器(cardiac bowtie)模式。扫描中采用相同的参数,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以双盲法分别对 L、C 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测量各组图像噪声值,计算其均值及标准差,记录并比较 L 和 C 组平均 CT 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的差值。对2组图像质量评分、噪声值、CTDI、DLP 及 ED 值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L、C 2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2、3.73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 P>0.05);(2)L、C 2组图像噪声值均值分别为30.05、27.80,C 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 L 组(降低约7.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5);(3)L、C 2组平均 CTDI、DLP、ED 分别为83.97和77.66 mGy;1007.64和931.92 mGy/cm;17.13和15.84 mSy。C 组 CTDI、DLP、ED 明显低于L组(降低约7.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结论在64层 MSCT 冠状动脉成像时使用心脏滤线器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受检者接受的 X 线剂量,同时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诊断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兔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45
6
作者 李国营 田素民 +1 位作者 于连发 郭志坤 《解剖学研究》 CAS 2002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 探讨制备兔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最佳选择血管。方法  30例兔心脏乳胶灌注后解剖观察左冠状动脉及分支的走行。活体观察左冠状动脉分支的位置和形态 ,制备模型并验证模型效果。结果 典型左室支 2 2例 ,占73 3%。前降... 目的 探讨制备兔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最佳选择血管。方法  30例兔心脏乳胶灌注后解剖观察左冠状动脉及分支的走行。活体观察左冠状动脉分支的位置和形态 ,制备模型并验证模型效果。结果 典型左室支 2 2例 ,占73 3%。前降支呈现三种类型 :Ⅰ型 17例占 5 7% ,Ⅱ型 10例占 33% ,Ⅲ型 3例占 10 %。结论 在制备兔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时应以左冠状动脉的左旋支发出的左室支为模型制备的首选血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缺血再灌注模型 制备 冠状动脉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000例——单中心经验分析 被引量:50
7
作者 高润霖 陈纪林 +5 位作者 杨跃进 乔树宾 姚民 秦学文 姚康宝 徐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9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 年10 月至1999 年6 月我院连续进行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 000 例,其中单支病变640 例,双支病变314 例,三支病变42 例,左主干病变4 例。结... 目的:探讨国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 年10 月至1999 年6 月我院连续进行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 000 例,其中单支病变640 例,双支病变314 例,三支病变42 例,左主干病变4 例。结果:在1 288 处病变共置入支架1 425 只。在未经介入治疗的病变置入支架(DeNovostenting)928 只,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结果不理想置入支架404 只,PTCA 并发夹层、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置入支架(Bailoutstenting)54 只,在再狭窄病变置入支架39 只。置入支架平均直径3-00 ±0-37 mm ,平均长度17-05 ±5-63 mm 。该1 000 例中998 例(99-8 % ) 支架成功地置入靶病变部位,术前病变平均直径狭窄(88-5 ±22-1) % ,术后残余直径狭窄(0-9 ±5-5) % 。重要并发症包括术中急性血栓形成4 例(0-4 % ) 、急性心肌梗塞6 例(0-6% ) 、在Bailoutstenting 过程中死亡1 例(0-1 % ) 。Bailoutstenting 患者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4-3% ,明显高于选择性置入支架者(0-5% ,P<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支架置入术 血管成形术 冠心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张红雨 王佩显 +2 位作者 曹艳君 吴志国 刘汉书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替罗非班组为2005-01-2009-09AMI患者行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的患者46例;对照组为同期AM...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替罗非班组为2005-01-2009-09AMI患者行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的患者46例;对照组为同期AMI患者行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维拉帕米患者49例。观察2组患者注射药物后首次和PCI手术结束前末次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评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矫正的TIMI帧数(cTFC)、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结果:冠状动脉内注射药物后首次及PCI结束前末次冠状动脉造影均显示:替罗非班组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0%比40.8%,P<0.05)和(78.3%比49.0%,P<0.01);替罗非班组cTFC帧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38.6±7.1比49.3±9.3,P<0.01)(28.5±6.4比40.4±8.7,P<0.01);替罗非班组TMPG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4.3%比32.7%,P<0.05)和(71.7%比46.9%,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增加AMI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无复流现象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评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9
作者 高灵 孟照辉 《医学综述》 2013年第9期1601-1603,1609,共4页
目前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评分的方法有Leaman评分法、Gensini评分法、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评分法及Syntax评分法4种,通过评分计算既可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也可以客观地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但4种评分方法的... 目前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评分的方法有Leaman评分法、Gensini评分法、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评分法及Syntax评分法4种,通过评分计算既可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也可以客观地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但4种评分方法的侧重点不同,Leaman评分法、Gensini评分法、ACC/AHA评分法均可探讨一些生化指标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无关联。Gensini评分法已广泛用于临床试验,与其相比评分法相比,Leaman、ACC/AHA评分法现已相对较少应用。Leaman评分法、Gensini评分法及ACC/AHA评分法虽然也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的危险分层,但包含信息不全面,有较大局限性,不能有效地应用于指导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式的选择。目前研究认为,Syntax评分法是一种能有效指导临床,特别是对3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选择合理血运重建方式的评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Leaman评分法 Gensini评分法 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协会评分法 Syn-tax评分法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心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6
10
作者 王继琛 邱建星 +4 位作者 孙晓伟 高莉 刘建新 唐光健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 评价患者的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名患者因怀疑有冠心病或冠心病治疗后复查进行了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患者没有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扫描用飞利浦64层CT进行,扫描后常规75%时相重建,有运动伪影时... 目的 评价患者的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名患者因怀疑有冠心病或冠心病治疗后复查进行了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患者没有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扫描用飞利浦64层CT进行,扫描后常规75%时相重建,有运动伪影时增加其他重建时相.冠状动脉的血管分段按AHA的15段分类法进行.对每例患者的2 mm以上的血管段进行分析.血管的成像质量按Ⅰ:无伪影;Ⅱ轻度伪影和Ⅲ严重伪影分类.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Fisher's exac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共有1353个血管段大于2 mm.冠状动脉CTA的质量主要受患者的心率影响(P=0.000),当心率小于60次/min时,无任何伪影;心率为60~70次/min时,11.2%的患者图像在一些血管段有Ⅱ级伪影,但不影响诊断;心率大于70次/min时,58.6%的患者图像有Ⅱ级伪影,其中一个血管段为Ⅲ级伪影.并且随着患者心率的增加,重建的时相增多,后处理时间延长.结论 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心率的快慢仍然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较快的心率出现伪影的机会增多,后处理的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率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41
11
作者 邬松林 杨河欣 谢秋容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27-429,共3页
为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对 94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结果发现 ,冠状动脉病变单支组和多支组内膜—中膜厚度、斑块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 ... 为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对 94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结果发现 ,冠状动脉病变单支组和多支组内膜—中膜厚度、斑块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 ,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组显著高于单支组 (P均 <0 .0 5 )。斑块指数与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收缩压以及高血压病程及程度密切相关。结果提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是平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冠状动脉 老年人 病理
下载PDF
氟哌啶醇对猪冠状动脉螺旋肌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石刚刚 马希贤 +2 位作者 陈锦香 周明顺 许绍芬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Hal)拮抗KCl,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NA)所致猪冠状动脉螺旋肌条的收缩效应。方法:利用猪冠脉条生物检定,分别加入10-4mol/L和2×10-4mol/LHal于孵育液内,观察对KCl(1...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Hal)拮抗KCl,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NA)所致猪冠状动脉螺旋肌条的收缩效应。方法:利用猪冠脉条生物检定,分别加入10-4mol/L和2×10-4mol/LHal于孵育液内,观察对KCl(10~50mmol/L)致猪冠脉条收缩量效曲线的影响。在KCl(20mmol/L),组胺(10-4mol/L)和NA(10-4mol/L)分别致猪冠脉条收缩达最大效应时,加入10-4mol/LHal,观察对其收缩的阻断作用。结果:两种浓度Hal均可使冠脉条收缩曲线压低,并呈量效依赖关系。Hal可以阻断KCl,组胺和NA致冠脉条的收缩。在无钙孵育液内,Hal对KCl的阻断作用消失。多巴胺可使冠脉条呈显量效依赖的舒张。结论:Hal具有扩张冠脉的作用,此作用与多巴胺受体无关,但可能与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啶醇 冠状动脉 药理 抗精神病药
下载PDF
冠状动脉双源CT增强及造影在冠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6
13
作者 尹所 汪春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超高速螺旋CT(双源CT/MSCT)心脏冠状动脉CTA与造影结果的相对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双源CT冠状动脉CTA及造影影像资料,并将二者病变血管狭窄段数相对比。结果冠状动脉CTA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主干及其较大分支动脉,与造影结... 目的研究超高速螺旋CT(双源CT/MSCT)心脏冠状动脉CTA与造影结果的相对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双源CT冠状动脉CTA及造影影像资料,并将二者病变血管狭窄段数相对比。结果冠状动脉CTA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主干及其较大分支动脉,与造影结果相对比,符合率达91%。结论心脏冠状动脉CTA更易于发现冠状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由此产生的管腔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螺旋CT/双源CT CTA 冠状动脉 造影
下载PDF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探讨 被引量:43
14
作者 潘爱珍 甘毅 +2 位作者 陈涛 郑建忠 黄慧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年第3期27-29,4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97例患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2mm以上冠脉树的13个主要节段的图像质量。结果147个节段(14.4%)不能满足管腔的评价,运动伪影及严重钙化分别为39个节段及43个节段,心律失常及心率明... 目的探讨影响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97例患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2mm以上冠脉树的13个主要节段的图像质量。结果147个节段(14.4%)不能满足管腔的评价,运动伪影及严重钙化分别为39个节段及43个节段,心律失常及心率明显波动48个节段,闭气不佳17个节段。心率75~85次/min的患者57.1%出现运动伪影;心率小于65次/min的患者10%出现运动伪影。结论扫描时心律失常及心率明显波动、心脏的运动伪影、闭气不佳及严重钙化是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评价的主要因素。心率控制在65次/min以下,选择最佳的重建相位窗可提高冠状动脉重建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图像质量 多层CT
下载PDF
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刘斌 赵红 +4 位作者 吴兴旺 张家文 余永强 沈云 廖静敏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评价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VCT,以心脏扫描模式对心脏动态体模进行扫描。心脏动态体模由3个部分组成动力部分、解剖结构模拟部分和控制部分。心脏动态体模的心率设置为40、4... 目的评价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VCT,以心脏扫描模式对心脏动态体模进行扫描。心脏动态体模由3个部分组成动力部分、解剖结构模拟部分和控制部分。心脏动态体模的心率设置为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和115次/min,心律齐。以球管转速0.35s对不同心率下的心脏动态体模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所有扫描数据在R-R间期90%时相分别进行单扇区和多扇区重建。重建数据传至工作站后处理成像。后处理方法采用VR、MPR重组模式。分别对重建图像进行评分。结果①心率与图像质量呈负相关(P<0.01);随着心率的增加,图像质量评分呈下降趋势;②在同一条件下多扇区重建算法较单扇区重建算法提高了图像质量评分。结论采用心脏动态体模评价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对临床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MSCT 诊断显像 心脏体模
下载PDF
双源CT原理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8
16
作者 张宗军 卢光明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7年第10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双源CT的结构、原理及其在冠状动脉成像的优势和双能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西门子双源64层螺旋CT的结构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对双源CT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的优势与常规多层CT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其双能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 目的:探讨双源CT的结构、原理及其在冠状动脉成像的优势和双能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西门子双源64层螺旋CT的结构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对双源CT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的优势与常规多层CT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其双能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双源CT的双球管探测器结构具有时间分辨率高,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的优点;其双能技术可以用于鉴别组织成分、显示特定的组织,评价增强时组织的碘含量及其血流灌注和去除骨及钙化等。结论:双源CT能提高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和CT对不同组织的鉴别能力,为CT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双能量CT
下载PDF
Diagnostic accuracy of a deep learning approach to calculate FFR from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被引量:41
17
作者 Zhi-Qiang WANG Yu-Jie ZHOU +5 位作者 Ying-Xin ZHAO Dong-Mei SHI Yu-Yang LIU Wei LIU Xiao-Li LIU Yue-Ping LI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42-48,共7页
Backgroun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approach has been frequently applied to compute the 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This technique is efficient.We developed the D... Backgroun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approach has been frequently applied to compute the 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This technique is efficient.We developed the DEEPVESSEL-FFR platform using the emerging deep learning technique to calculate the FFR value out of CTA images in five minutes.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DEEPVESSEL-FFR platform using the emerging deep learning technique to calculate the FFR value from CTA images as an efficient method.Methods A single-center,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and 63 patients were enroll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DEEPVESSEL-FFR.Automatic quant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three-dimensional coronary arterial geometry and the deep learning based prediction of FFR were developed to assess the ischemic risk of the stenotic coronary arteries.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the DEEPVESSEL-FFR was assessed by using wire-based FFR as reference standard.The primary evaluation factor was defined by using the area under receiver-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curve(AUC)analysis.Results For per-patient level,taking the cut-off value<0.8 referring to the FFR measurement,DEEPVESSEL-FFR presented higher diagnostic performance in determining ischemia-related lesions with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0.928 compare to CTA stenotic severity 0.664.DEEPVESSEL-FFR correlated with FFR(R=0.686,P<0.001),with a mean di&ference of-0.006士0.0091(P=0.619).The secondary evaluation factors,indicating per vessel accuracy,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87.3%,97.14%,75%,82.93%,and 95.45%,respectively.Conclusion DEEPVESSEL-FFR is a novel method that allows efficient assessment of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coronary ste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oronary artery Deep learning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34
18
作者 周晓辉 贺春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191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及175例正常对照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依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与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191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及175例正常对照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依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与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程度;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冠心病各组在左侧内膜—中膜厚度、斑块发生率和狭窄率上存在差异(P <0 .0 5 ) ,而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也越重。以颈动脉斑块分级计分大于1、2和3分为标准预测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分别是6 8.5 %、73.2 %和74 .6 %。结论 以上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预测因素,通过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冠状动脉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内膜-中膜厚度
下载PDF
双源CT低管电压降低冠状动脉CTA辐射剂量 被引量:40
19
作者 晏子旭 张兆琪 +5 位作者 徐磊 范占明 杨琳 李志敏 郭淼 肖金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14-1616,共3页
目的观察低管电压在体质指数(BMI)正常范围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图像质量。方法将65例BMI在正常范围并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管电压采用常规扫描120kV,B组管电压采用100kV,均采用回顾性心... 目的观察低管电压在体质指数(BMI)正常范围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图像质量。方法将65例BMI在正常范围并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管电压采用常规扫描120kV,B组管电压采用100kV,均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对两组扫描的冠状动脉分别做图像处理,应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总体评分,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结果A组评价443段冠状动脉,B组评价451段冠状动脉。A组图像质量评价为优和良好的占97.74%,B组占97.56%。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评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A组平均有效剂量为(15.04±2.42)mSv;B组平均有效剂量为(7.95±1.69)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对比剂用量为(75.17±3.69)ml,B组对比剂用量为(62.27±3.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BMI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冠状动脉CTA检查时管电压设为100kV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低辐射剂量
下载PDF
有氧运动训练对慢性冠状动脉狭窄后侧枝循环生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黄澎 励建安 +2 位作者 袁红洁 王红星 周士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冠状动脉狭窄模型猪有氧运动训练对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生成的影响。方法 :健康 3月龄猪18只 (体重 2 2 .5± 2 .0kg) ,采用Ameroid缩窄器使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形成慢性冠状动脉狭窄模型后 ,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训练 4周... 目的 :探讨慢性冠状动脉狭窄模型猪有氧运动训练对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生成的影响。方法 :健康 3月龄猪18只 (体重 2 2 .5± 2 .0kg) ,采用Ameroid缩窄器使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形成慢性冠状动脉狭窄模型后 ,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训练 4周、6周和 8周。采用微粒体技术观察缺血心肌的局部血流改变 ,并通过病理学检查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 :术后存活超过 4周的猪全部稳定形成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完全闭塞 ,但无心肌梗死。运动组冠状动脉左回旋支血管支配区心肌局部血流量和毛细血管密度较基础值显著增加 (P <0 .0 1) ,且与训练时间呈正相关 (r=0 .73 0 ,P <0 .0 1) ,同时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侧枝循环 有氧运动训练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