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原代培养猪冠脉平滑肌ATP敏感钾通道、钙激活钾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洁 曾晓荣 +4 位作者 杨艳 刘智飞 郭勇 贺军 周文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 (DS 2 0 1)对原代培养猪冠脉平滑肌上ATP敏感的的钾通道 (KATP)、钙激活钾通道 (KCa)的作用。方法 :采用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KATP(33 15pS)可被 30 μmol/L优降糖特异性阻断 ,而KCa...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 (DS 2 0 1)对原代培养猪冠脉平滑肌上ATP敏感的的钾通道 (KATP)、钙激活钾通道 (KCa)的作用。方法 :采用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KATP(33 15pS)可被 30 μmol/L优降糖特异性阻断 ,而KCa(2 46 .5 3pS)则表现出明显的钙离子依赖性和TEA阻断作用等特点。内面向外式膜片下 ,浴液中加入DS 2 0 1可激活KATP及Ca。膜电位为 +5 0mV时 ,5、10、15 μmol/LDS 2 0 1分别使KATP开放概率 (NPo)从0 0 0 4± 0 0 0 1增加到 0 44 9± 0 0 0 4(n =5 ,P <0 0 1)、0 6 0 2± 0 0 32 (n =5 ,P <0 0 1)、0 90 4± 0 10 5 (n =5 ,P <0 0 1) ,2 0 μmol/LDS 2 0 1使KCa的NPo从 0 0 0 0增加到 0 0 11± 0 0 0 2 (n =3,P <0 0 1)。结论 :DS 2 0 1对KATP和KCa均有直接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ATP敏感钾通道 钙激活钾通道
下载PDF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介导高静水压诱导大鼠冠脉平滑肌细胞表型改变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穗敏 秦晓玥 +5 位作者 曾鹏 陈淑贞 邝素娟 杨慧 饶芳 邓春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02-1208,共7页
目的探究Piezo1在高静水压诱导的冠脉平滑肌细胞(CASMCs)表型改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于0、120和180 mmHg压力下干预原代Wistar大鼠CASMCs 24 h,Western blot检测Piezo1、收缩表型相关蛋白Cav1.2、SM-MHC、α-SMA和合成表型相关蛋白... 目的探究Piezo1在高静水压诱导的冠脉平滑肌细胞(CASMCs)表型改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于0、120和180 mmHg压力下干预原代Wistar大鼠CASMCs 24 h,Western blot检测Piezo1、收缩表型相关蛋白Cav1.2、SM-MHC、α-SMA和合成表型相关蛋白OPN、MMP-2、Col1a1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检测压力对Piezo1介导的钙离子内流的影响;分别用Piezo1激动剂Yoda1、抑制剂GsMTx4处理CASMCs以及siRNA敲低Piezo1,Western blot检测收缩表型及合成表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0 mmHg相比,120和180 mmHg干预CASMCs后,Piezo1、OPN、MMP-2、Col1a1表达增加,Cav1.2、SM-MHC、α-SMA表达减少。180 mmHg高压干预后,Piezo1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强于常压对照组,但敲低Piezo1后有所下降。在常压下,用Yoda1处理CASMCs后,收缩表型相关蛋白表达减少,合成表型相关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180 mmHg下分别用GsMTx4抑制和siRNA敲低Piezo1后,收缩表型相关蛋白表达增加,合成表型相关蛋白表达减少。结论Piezo1在高静水压诱导CASMCs由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变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1 高静水压 冠脉平滑肌细胞 收缩表型 合成表型 表型改变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在冠状动脉中的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涂晓文 刘映峰 +3 位作者 李志樑 吴宏超 陆青 唐朝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2-574,共3页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在人正常及粥样硬化冠状动脉中的表达,探讨U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取5人冠状动脉标本,免疫组化方法定位UⅡ的表达。结果UⅡ在冠状动脉的内皮细胞、泡沫细胞、炎症细胞及迁移增生的内膜平滑肌细胞...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在人正常及粥样硬化冠状动脉中的表达,探讨U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取5人冠状动脉标本,免疫组化方法定位UⅡ的表达。结果UⅡ在冠状动脉的内皮细胞、泡沫细胞、炎症细胞及迁移增生的内膜平滑肌细胞都有进步。正常冠状动脉中,UⅡ在内皮细胞内呈阳性表达;在脂质条纹期内皮细胞内呈强阳性表达,较正常结构显著增多(P<0.05);在纤维斑块、粥样斑块期泡沫细胞、炎症细胞内呈强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脂质条纹期(P<0.05);在内膜平滑肌细胞内呈弱阳性表达,并随粥样硬化的进展有增加趋势。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UⅡ在调节内皮细胞、泡沫细胞、炎症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功能方面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 冠状动脉 表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飞 廖新学 陶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57-760,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尿酸水平对冠心病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68例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入院后检测空腹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糖、尿酸,计算体重指数。比较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者血尿酸水... 目的观察血尿酸水平对冠心病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68例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入院后检测空腹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糖、尿酸,计算体重指数。比较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者血尿酸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组织贴块法培养SD大鼠平滑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尿酸与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共培养48h,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冠心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者高于非冠心病及单支病变者;冠状动脉积分分组15~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其他组;以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作因变量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结果血尿酸未能进入回归方程。不同浓度血尿酸对培养的大鼠平滑肌细胞活力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不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平滑肌细胞无明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冠心病 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三磷酸肌醇对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蔡芳 曾晓荣 +4 位作者 杨艳 刘智飞 李妙龄 周文 裴杰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309,共7页
应用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研究三磷酸肌醇(trisphosphate inositol,IP3)对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BK channels)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内面向外式(inside-out)... 应用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研究三磷酸肌醇(trisphosphate inositol,IP3)对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BK channels)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内面向外式(inside-out)膜片下,IP3(10~50μmol/L)可以浓度依赖性地增加通道的开放概率,而对电流幅值无明显影响,开放概率的增加是通过明显缩短平均关闭时间实现的(n=11,P<0.01);洗去药物后通道活性可以恢复到对照水平;IP3对通道的激活作用不随时间而衰减;IP3的降解产物对通道没有明显的激活作用.结果表明:在inside-out膜片下,IP3能够激活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1 4 5-三磷酸肌醇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膜片钳技术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及其代谢产物对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的激活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萌 钱玲玲 +7 位作者 王如兴 季圆 吴莹 王湘芸 汤徐 徐凤 刘晓宇 李肖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4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及其代谢产物16,17-环氧二十二碳五烯酸(16,17-Ep DPE)对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单通道的激活作用,探讨DHA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血管的机制。方法酶消化法分离正常大鼠冠状动脉... 目的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及其代谢产物16,17-环氧二十二碳五烯酸(16,17-Ep DPE)对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单通道的激活作用,探讨DHA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血管的机制。方法酶消化法分离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膜内向外型单通道膜片钳实验技术记录0,0.01,0.1,0.3,1,3,5,7.5和10 mmol/L浓度下DHA及其代谢产物16,17-Ep DPE灌流后BK单通道开放概率。结果在电极外液钙离子浓度为1 mmol/L和刺激电位60 m V条件下,DHA浓度为0,0.01,0.1,0.3和1 mmol/L时,BK通道开放概率分别为0.091 4±0.009 8,0.090 7±0.010 2,0.094 5±0.009 1,0.098 6±0.011 2和0.110 4±0.014 5(P>0.05,n=5);DHA浓度为3,5,7.5和10 mmol/L时,BK单通道开放概率分别为0.671 2±0.045 6,0.751 1±0.079 8,0.842 4±0.137 3和0.866 9±0.096 7(P<0.05,n=5),呈浓度依赖性增高。16,17-Ep DPE浓度为0,10,50和100 nmol/L时,BK单通道开放概率分别为0.102 5±0.011 4,0.100 6±0.009 1,0.112 8±0.013 2和0.108 1±0.014 3(P>0.05,n=5)。结论低浓度DHA不能激活BK单通道,高浓度DHA可能通过与BK通道结合并直接激活BK单通道,这可能是DHA扩张冠状动脉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二十二碳六烯酸 16 17环氧二十二碳五烯酸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大电导钙离子激活 钾通道 单通道 膜片钳
原文传递
Piezo1通道激活促进大鼠冠脉平滑肌细胞内钙浓度升高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泳江 郑燕湘 +4 位作者 王梓帆 邝素娟 杨慧 饶芳 邓春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探讨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激活促进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ASMCs)内Ca^(2+)浓度([Ca^(2+)]i)升高的机制。方法:采用原代成年大鼠CASMCs为研究对象,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Piezo1在CASMCs中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情况;利用Western b... 目的:探讨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激活促进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ASMCs)内Ca^(2+)浓度([Ca^(2+)]i)升高的机制。方法:采用原代成年大鼠CASMCs为研究对象,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Piezo1在CASMCs中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用si RNA敲减CASMCs中Piezo1和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后CASMCs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通过基于Flou-4 AM负载的细胞内Ca^(2+)成像技术,测量CASMCs[Ca^(2+)]i的变化。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iezo1在原代大鼠CASMCs中表达;Piezo1与肌浆/内质网Ca^(2+)-ATP酶2(SERCA2)、线粒体外膜蛋白TOM20和核膜蛋白lamin B1共定位程度较高。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i RNA转染后STIM1和Piezo1蛋白表达下调(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a^(2+)]i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iezo1激动剂Yoda1诱导CASMCs的胞外Ca^(2+)内流增加(P<0.01),抑制L型钙通道不影响Yoda1诱导的Ca^(2+)内流;Yoda1诱导CASMCs胞内Ca^(2+)释放增加(P<0.01),抑制内质网上的钙通道(雷诺丁受体和1,4,5-三磷酸肌醇受体)不影响Yoda1诱导的胞内Ca^(2+)释放;使用毒胡萝卜素(TG)排空内质网中Ca^(2+)后,Yoda1仍能诱导CASMCs中其它细胞器的Ca^(2+)释放(P<0.01);抑制L型钙通道后,使用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OCC)抑制剂BTP2或敲减STIM1使Yo‐da1诱导CASMCs胞外Ca^(2+)内流减少(P<0.01);敲减Piezo1使TG诱导的CASMCs内质网Ca^(2+)释放增加(P<0.05),但不影响TG诱导的胞外Ca^(2+)内流;抑制L型钙通道和SOCC后,敲减Piezo1导致Yoda1诱导的CASMCs胞内Ca^(2+)释放以及胞外Ca^(2+)内流均减少(P<0.01)。结论:Piezo1激动剂诱导CASMCs胞外Ca^(2+)内流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Piezo1通道和间接激活的SOCC,也可触发胞内细胞器Ca^(2+)释放,共同升高[Ca^(2+)]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1通道 钙离子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郭薇 杨磊 +2 位作者 王春华 霍荣 杜智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模型,为糖尿病性冠心病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结果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后分离冠...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模型,为糖尿病性冠心病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结果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后分离冠状动脉,用酶消化法培养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24h更换培养液液,培养7~10d细胞重叠生长达多层,高低起伏呈“峰-谷”状。细胞α-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为平滑肌细胞。结论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速度快,培养条件要求严格,在形态学上与正常大鼠平滑肌细胞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C1通道在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上的表达及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曼青 汤徐 +8 位作者 钱玲玲 党时鹏 吴莹 杨承健 肖春晖 刘晓宇 夏大云 柴强 王如兴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298-303,共6页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C1通道(TRPC1)在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对糖尿病冠状动脉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8~12周龄、体重(200±2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1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0只...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C1通道(TRPC1)在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对糖尿病冠状动脉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8~12周龄、体重(200±2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1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0只)和糖尿病组(80只).采用腹腔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采用酶消化法急性分离正常和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冠状动脉TRPC1通道蛋白和基因的表达;采用细胞内钙离子荧光成像技术测定正常和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加入TRPC1通道阻滞剂SKF96365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采用血管张力测定技术测定TRPC1通道阻滞剂SKF96365对糖尿病冠状动脉功能的影响.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糖尿病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上TRPC1通道蛋白表达量是正常组的(1.456±0.081)倍(t=-2.210,P〈0.05);糖尿病组TRPC1通道基因表达量为正常组的(2.198±0.251)倍(t=-3.864,P〈0.05);糖尿病组较正常组钙离子浓度变化增加(1.217±0.044比0.869±0.029,t=-6.644,P〈0.05),正常组加入SKF96365后较加入前钙离子浓度减低(0.067±0.039比0.842±0.020,t=15.726,P〈0.05),糖尿病组加入SKF96365后较加入前钙离子浓度减低(0.195±0.028比1.217±0.043,t=-19.807,P〈0.05);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冠状动脉在ET-1收缩血管后,加入10μmol/L TRPC1通道抑制剂SKF96365,糖尿病组较正常组冠状动脉舒张的百分比明显升高[(91.6±2.6)%比(69.2±6.0)%,t=-3.529,P〈0.05].结论 糖尿病时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上TRPC1通道表达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导致血管收缩和功能紊乱,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C1通道 糖尿病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细胞内钙离子
原文传递
年轻人冠状动脉壁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变化及其与巨噬细胞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立新 陈晓玲 +1 位作者 游联璧 上田真喜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4-176,共3页
选用年轻人冠状动脉材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弥漫性内膜增厚、脂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平滑肌细胞的免疫表型变化,并将这些变化同巨噬细胞进行了联系。结果表明,凡是有巨噬细胞浸润之处,不管何种病变,该处的平滑肌细胞便失... 选用年轻人冠状动脉材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弥漫性内膜增厚、脂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平滑肌细胞的免疫表型变化,并将这些变化同巨噬细胞进行了联系。结果表明,凡是有巨噬细胞浸润之处,不管何种病变,该处的平滑肌细胞便失去了相应抗体的反应性,但仍能被抗间叶细胞抗体所标记,提示平滑肌细胞已经发生表型转变。这一现象说明巨噬细胞在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助于人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病变发生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平滑肌细胞 巨噬细胞
下载PDF
Profilin-Ⅰ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晋芳 倪国华 +1 位作者 胡长平 杨天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4-566,共3页
Profilin-Ⅰ广泛存在于除骨骼肌之外的机体组织,是一种小分子量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调节肌动蛋白聚合及解聚过程;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运动过程以及信号转导。研究显示,Profilin-Ⅰ的改变可影响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等心血管主要... Profilin-Ⅰ广泛存在于除骨骼肌之外的机体组织,是一种小分子量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调节肌动蛋白聚合及解聚过程;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运动过程以及信号转导。研究显示,Profilin-Ⅰ的改变可影响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等心血管主要构成细胞的迁移、粘附、血管形成、收缩力、信号转导等,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该文综述profilin-Ⅰ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filin-Ⅰ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毒胡萝卜素诱导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肖燕 邓春玉 +5 位作者 邝素娟 杨慧 饶芳 单志新 林秋雄 姜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SD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or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CASMCs)原代培养方法,并建立CASMCs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模型。方法: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CASMCs,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技... 目的:探讨SD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or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CASMCs)原代培养方法,并建立CASMCs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模型。方法: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CASMCs,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ASMCs的标志分子α-SMA和SM-MHC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RS发生的标志物BiP和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冠状动脉组织块贴壁培养6 d后,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爬出,呈长梭型,9~10 d细胞生长汇合后表现出平滑肌细胞典型的"峰-谷"状。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结果显示,α-SMA和SM-MHC表达呈阳性。不同浓度(0.5、1和2μmol/L)的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处理CASMCs 24 h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1和2μmol/L)处理组的BiP和CHOP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1μmol/L TG处理CASMCs 24和48 h后BiP和CHOP蛋白表达显著性增加。结论: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可以成功培养CASMCs。利用1μmol/L TG诱导24 h可建立CASMCs的ERS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组织块贴壁法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eNOS基因转移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13
作者 王晓明 郭兰敏 +2 位作者 吴树明 范全心 劳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 :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的效率及其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带有eNOS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的VSMC ,应用聚合酶链 (PCR... 目的 :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的效率及其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带有eNOS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的VSMC ,应用聚合酶链 (PCR)、逆转录PCR(RT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外源基因转染及表达效率 ;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eNOS基因对VSMC的抑制作用。结果 :外源性eNOS基因成功导入了VSMC ;VSMC中有eNOS基因mRNA的表达 ;外源性eNOS蛋白呈高效表达。eNOS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后 ,可显著抑制VSMC的生长 ,DNA合成减少。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eNOS基因可高效地转染VSMC ,并可有效抑制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平滑肌细胞 转染 基因疗法
下载PDF
川崎病血管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辰 李晓惠 《妇儿健康导刊》 2022年第3期32-36,共5页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并发症主要为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已经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关于川崎病伴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机制尚...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并发症主要为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已经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关于川崎病伴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将分别从遗传因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细胞外基质降解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内皮细胞 细胞外基质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高、低发区冠状动脉血管壁定量形态学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忠 赵培真 +4 位作者 韩晓南 武阳丰 张振声 李坤雄 王爱忠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1996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研究平滑肌细胞(SMC)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中的增殖消长、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以及在AS高低发区的差异,应用Quantimet970图像分析仪及其Quips软件测试268例AS高(北京109)低(宁波64、南宁95)发区15~39岁意外死亡者的冠状动... 为研究平滑肌细胞(SMC)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中的增殖消长、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以及在AS高低发区的差异,应用Quantimet970图像分析仪及其Quips软件测试268例AS高(北京109)低(宁波64、南宁95)发区15~39岁意外死亡者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管管壁细胞核数密度及面密度,应用特殊染色方法及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胶原纤维的变化。结果为:三地区男性内膜细胞核数密度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以北京为明显,女性年龄性变化趋势均不明显;男性绝大多数年龄组的内膜细胞核面密度北京均低于宁波及南宁,男性及北京女性均有年龄性变化趋势;三地区男性中膜细胞核数密度均有年龄性变化的趋势,女性则无;三地区男性或女性中膜细胞核面密度的年龄性变化趋势均不明显,但大多数年龄组北京均低于宁波及南宁。随着年龄增加左前降支血管壁内膜Ⅰ、Ⅲ型胶原纤维均逐渐增多,高发区较低发区明显。AS病变中Ⅰ、Ⅲ型胶原纤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结果提示AS高发区人群左前降支血管壁年龄性老化趋势较低发区明显,此可能是AS发生发展较快的局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密度 胶原纤维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 青年
下载PDF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膜电位对冠状动脉血管紧张性的影响
16
作者 晋金兰 司军强 马克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60-264,共5页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膜电位对冠状动脉血管紧张性的调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超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舒张,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去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各种不同因素刺激平滑肌细胞和(或...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膜电位对冠状动脉血管紧张性的调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超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舒张,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去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各种不同因素刺激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可使它们产生超极化或去极化的反应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舒张或收缩。掌握这一机制可以在临床治疗当中很好的控制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超极化 去极化
下载PDF
大鼠子宫动脉和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表现型的差异
17
作者 廖仕翀 喻莉 +1 位作者 孙圣荣 李金芯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4-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体内雌激素对子宫动脉和冠状动脉的作用与两者的平滑肌细胞(SMC)表现型的关系。方法:HE染色观察子宫动脉和冠状动脉的的组织形态学结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子宫动脉和冠状动脉SMC中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α-SM actin和... 目的:探讨大鼠体内雌激素对子宫动脉和冠状动脉的作用与两者的平滑肌细胞(SMC)表现型的关系。方法:HE染色观察子宫动脉和冠状动脉的的组织形态学结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子宫动脉和冠状动脉SMC中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α-SM actin和非肌细胞型肌动蛋白β-NM actin平均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动脉和冠状动脉SMC的α-SM-actin和β-NM-actin含量,并检测β-雌二醇刺激下两者β-NM actin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冠状动脉SMC以收缩型SMC为主,高表达α-SM actin;子宫动脉SMC以合成型SMC为主,高表达β-NMactin。在生理浓度β-雌二醇刺激下子宫动脉SMC的β-NM actin含量显著上升。结论:冠状动脉和子宫动脉的SMC表现型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显示收缩型SMC特点,后者接近合成型SMC。雌激素能够刺激合成型SMC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原文传递
糖尿病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瞬时受体电位C1通道表达及对冠状动脉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肖春晖 孙曼青 +4 位作者 钱玲玲 吴昊 陈晓亮 王如兴 李豪侠 《心电与循环》 2017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瞬时受体电位C1通道(TRPC1通道)表达变化及对冠状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链脲霉素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采用酶消化法急性分离正常组(40只)和糖尿病组(40只)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瞬时受体电位C1通道(TRPC1通道)表达变化及对冠状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链脲霉素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采用酶消化法急性分离正常组(40只)和糖尿病组(40只)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q RT-PCR分别测定冠状动脉TRPC1通道蛋白和基因的表达;采用细胞内钙离子荧光成像技术测定加入TRPC1通道阻滞剂SKF96365前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采用血管张力测定技术测定SKF96365对冠状动脉功能的影响。结果造模前后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水平和体重水平分别为(7.38±0.21)和(29.58±0.62)mmol/L(P<0.05),(205.8±4.65)和(328.3±19.57)g(P<0.05)。两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上TRPC1通道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9802±0.0589和1.2204±0.0636(P<0.05);基因表达量分别为0.9641±0.0293和2.1484±0.3061(P<0.05);两组钙离子浓度测定ΔRatio分别为0.8692±0.0290和1.2166±0.0435(P<0.05),正常组加入SKF96365前后的ΔRatio分别为0.8439±0.0202和0.0666±0.0393(P<0.05),糖尿病组加入SKF96365前后的ΔRatio分别为1.2166±0.0435和0.1951±0.0277(P<0.05);两组冠状动脉在ET-1收缩血管后,加入10μmol/L TRPC1通道抑制剂SKF96365,冠状动脉舒张的百分比分别为(73.02±5.26)%和(92.23±2.09)%(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上TRPC1通道表达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冠状动脉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C1通道 糖尿病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细胞内钙离子 血管张力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稀酸对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_(Ca)单通道的作用
19
作者 来利红 李红霞 +5 位作者 蒋彬 蒋文平 杨向军 刘志华 宋建平 韩莲花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ASMCs)大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BKCa)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得大鼠CASMCs,用膜片钳技术以单通道内膜向外模式记录在跨膜电位60 mV下,加入0、10、20、30、40、50、60、70和80μ...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ASMCs)大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BKCa)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得大鼠CASMCs,用膜片钳技术以单通道内膜向外模式记录在跨膜电位60 mV下,加入0、10、20、30、40、50、60、70和80μmol/L DHA后,大鼠CASMCs的BKCa单通道开放概率(Po)、电流幅度值(Am)、平均开放时间(To)、平均关闭时间(Tc)的变化。结果在跨膜电位60 mV时,当DHA浓度>10μmol/L时,BKCa通道的Po增大,且呈浓度依赖性,Po从(0.072±0.003)(0μmol/L DHA,n=6)增至(0.606±0.089)(80μmol/L DHA,n=10)(P<0.05),EC50是(36.11±0.08)μmol/L;当DHA浓度<10μmol/L时,Po增加不明显;加入不同浓度的DHA时,对通道Am及To的作用不明显,通道Tc明显缩短,Tc由(492.91±42.12)ms(0μmol/L DHA,n=6)缩短至(72.39±6.97)ms(80μmol/L DHA,n=10)(P<0.05)。结论DHA能直接激活BKCa通道而产生舒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大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
原文传递
紫杉醇水蛭素支架涂层复合物对HCASMC炎性活化过程中TLR4-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红梅 王显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涂层复合物紫杉醇水蛭素对脂多糖(LPS)诱导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炎性活化过程中TLR4-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用4-6代的HCASMC,用四唑盐(MTT)比色法筛选出紫杉醇水蛭素支架涂层复合物干预HCASMC的无毒性大、小... 目的探讨支架涂层复合物紫杉醇水蛭素对脂多糖(LPS)诱导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炎性活化过程中TLR4-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用4-6代的HCASMC,用四唑盐(MTT)比色法筛选出紫杉醇水蛭素支架涂层复合物干预HCASMC的无毒性大、小两个浓度,使细胞活力保持在90%以上。进而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造模组、LPS造模+紫杉醇水蛭素大浓度组、LPS造模+紫杉醇水蛭素小浓度组,其中大、小浓度紫杉醇水蛭素复合物处理组在LPS造模前预处理细胞4 h,继而用Q-PCR法对TLR4和MyD88 mRNA进行检测,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对应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μmol/L的紫杉醇配比0.8 mg/ml水蛭素对HCASMC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活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1μmol/L的紫杉醇配比0.4 mg/ml水蛭素干预后细胞活力降低为78.7%,对细胞生长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余各浓度组细胞活力均能保持在90%以上。紫杉醇水蛭素复合物预处理细胞4 h后,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造模后可同时激活TLR4、MyD88的mRNA表达(P<0.05),HCASMC炎症模型构建成功。各干预组经紫杉醇水蛭素处理后,与单纯LPS模型组相比,TLR4的mRNA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但不影响MyD88基因表达(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TLR4、MyD88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成功构建了稳定的HCASMC炎症模型。经紫杉醇水蛭素处理后,各干预组TLR4、MyD88蛋白表达较LPS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紫杉醇水蛭素大浓度组的抗炎作用相对更强。结论紫杉醇水蛭素支架涂层复合物对LPS诱导的HCASMC细胞炎性活化过程中TLR4-MyD88通路的激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抑制作用不通过影响MyD88基因表达来产生,而可能与其对MyD88蛋白水平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水蛭素支架涂层复合物 脂多糖 炎性活化 TLR4-MyD88信号通路 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