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生长及退化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滕旭 孙旭光 王智群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 (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 )的生长及退化过程和角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 RNA的变化 ,探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 目的 观察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 (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 )的生长及退化过程和角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 RNA的变化 ,探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模型 ,利用角膜灌注和照相方法对 CNV进行观察。在不同时间点提取角膜的总 RNA ,并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 VEGF m RNA。应用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 CNV,并观察其对 VEGF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过程可分为 3个阶段 :(1)角膜新生血管的初期阶段 (烧伤后 2 d内 ) ;(2 )角膜新生血管的增长阶段 (烧伤后 3~ 10 d) ;(3)新生血管的退化阶段 (烧伤 2周后 )。实验发现 VEGF m RNA在烧伤后 2 4 h达到高峰 ,是正常角膜的 5 .3倍 ;在烧伤后第 4天 ,VEGF m RNA水平为正常时 1倍 ;第 7天时 ,VEGF m RNA下降至正常。地塞米松组 CNV生长与 VEGF m RNA的表达均受到抑制 ,在烧伤后 2 4 h VEGF的表达是正常时的 3.2 4倍 ,抑制率为 38.8% ;烧伤后4 d,较对照组 VEGF的表达下降了 16 .2 % .地塞米松组 CNV面积抑制率分别是对照组的2 1.7% (烧伤后第 4天 )和 2 3.7% (烧伤后第 7天 )。结论  VEGF m RNA的升高及降低同CNV的发生及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实验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CNV VEGF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和NADPH氧化酶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妍 秦莉 李晶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和对角膜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标准化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右眼为实验眼。A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为碱烧伤模型组,C组...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和对角膜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标准化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右眼为实验眼。A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为碱烧伤模型组,C组为姜黄素治疗组,D组为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B、C和D组分别以直径3 mm的圆形滤纸片浸入1 mol/L Na OH溶液中20 s,均匀的贴于大鼠右眼角膜中央40 s,制造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B组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1 ml,C组注射姜黄素溶液0.1 ml,D组注射姜黄素溶剂DMSO0.1 ml,均隔天注射1次,注射7次。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裂隙灯下观察并照相记录角膜新生血管(CNV)生长情况,计算CNV面积,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第14天处死所有大鼠,摘取右眼球进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角膜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S-P)观察角膜NOX4表达,计算机彩色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平均光密度值,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新生血管第14天时明显减少退化,角膜透亮,CNV面积和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H-E染色C组角膜基质层新生血管减少退化;免疫组化A组NOX4仅在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微量表达,B组较A组明显表达,C组和B组比较表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D组和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姜黄素可以有效的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其效应与抗氧化抑制NOX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新生血管 角膜碱烧伤 NADPH氧化酶4
下载PDF
姜黄素治疗大鼠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妍 秦莉 李晶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7-21,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和对CD11b及角膜上皮凋亡细胞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角膜碱烧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空白组,B组为模型组,C组为姜黄素组,D组为二...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和对CD11b及角膜上皮凋亡细胞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角膜碱烧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空白组,B组为模型组,C组为姜黄素组,D组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除空白组外,采用氢氧化钠眼内烧伤造模,并予相应干预,第3、7、10、14天裂隙灯下观察角膜CNV形态并眼前节照相记录CNV长度,计算CNV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H-E染色法观察角膜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CD11b表达;TUNEL染色法检测角膜上皮细胞凋亡表达。结果裂隙灯下观察B组和D组CNV生长旺盛,管腔粗大,C组CNV稀疏管腔细小;3 d时三组CNV面积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0、14 d时CNV面积比较C组CNV面积显著降低(P<0.05);H-E染色B组和D组角膜基质层内大量的CNV管腔和血细胞,C组基质层偶见CNV,管腔细小;A组CD11b、角膜上皮凋亡细胞在角膜仅少量表达,B组和D组CD11b在基质层新生血管内壁上高表达,角膜上皮层凋亡细胞高表达,C组CD11b低表达,角膜上皮层凋亡细胞低表达。结论姜黄素能有效的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CNV治疗角膜碱烧伤,通过下调CD11b抗炎和下调角膜上皮凋亡细胞抗凋亡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角膜碱烧伤 新生血管 CD11B 角膜上皮层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大鼠角膜碱烧伤后ILK和VEGF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戴鹏飞 王峰 +2 位作者 郑玉萍 权彦龙 张菁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角膜新生血管(CNV)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碱烧伤Sprague-Dawley(SD)大鼠角膜制备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采用形态学方法观察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生成,免... 目的:研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角膜新生血管(CNV)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碱烧伤Sprague-Dawley(SD)大鼠角膜制备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采用形态学方法观察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生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K及VEGF在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结果:ILK及VEGF在正常大鼠角膜上皮中仅有微弱表达,而在碱烧伤后各时间点的角膜上皮以及血管内皮中均有明显表达(P<0.01)。碱烧伤后3~5d,可见二者阳性表达,且迅速增加;7~10d,二者表达达到高峰;14d以后二者表达逐渐减弱,与形态学观察CNV生长过程一致。即碱烧伤后3~5d新生血管生长迅速,7~10d生长达到高峰,14d以后血管开始逐渐减少退化。ILK及VEGF表达的变化均与CNV的变化呈正相关(ILK与CNV面积相关系数r=0.900,P<0.01;VEGF与CNV面积相关系数r=0.878,P<0.01),且二者之间也存在正相关性(r=0.926,P<0.01)。结论:大鼠角膜碱烧伤后ILK及VEGF均有明显表达,二者作为重要的调控子共同参与了CNV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连接激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阿柏西普对小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维纳 林超群 +1 位作者 阳昇 陈光胜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阿柏西普对小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制作小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分为阿柏西普组(A组)和生理盐水组(B组),观察两组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对比新生血管面积。两组小鼠于造模后第14天,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 目的探讨阿柏西普对小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制作小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分为阿柏西普组(A组)和生理盐水组(B组),观察两组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对比新生血管面积。两组小鼠于造模后第14天,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角膜组织炎症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量。实验数据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碱烧伤后第3天开始,A组CNV面积和IF均明显小于B组(P=0.022、0.037);第7、14、21、28天时,两组CNV面积和I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B组新生血管面积最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时,A组角膜组织血管VEGFA和VEGFB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03、0.028);A组角膜组织炎症细胞数量、新生血管管腔少于B组;A组角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IL-10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01、0.002)。结论阿柏西普通过抑制VEGFA和VEGFB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10的表达,减轻炎性反应,从而对角膜新生血管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柏西普 角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烧伤
下载PDF
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皮裕琍 陆江阳 +1 位作者 唐维强 董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10-2213,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治疗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和时机。方法:1mol/LNaOH制作改良兔角膜碱烧伤模型21只42眼,分对照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分别在碱烧伤后1,3,6,9d(早)和14d(中)行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术,比较移植组及对...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治疗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和时机。方法:1mol/LNaOH制作改良兔角膜碱烧伤模型21只42眼,分对照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分别在碱烧伤后1,3,6,9d(早)和14d(中)行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术,比较移植组及对照组烧伤后28d内眼表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角膜碱烧伤后7d开始出现角膜上皮的大片脱落,14d角膜上皮大片脱落或溃疡发生率达72%,持续至28d,而移植组在28d时发生率仅为25%,大多获得完整的角膜上皮;烧伤后早期移植组角膜基质深层炎性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而中期移植组角膜基质层较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28d内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不大于自体移植。结论: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均可尽快恢复眼表完整性,且烧伤后早期移植效果明显优于中期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碱烧伤 组织工程角膜上皮 移植
下载PDF
自由基催化剂仿SOD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邱良秀 张泺 沈远平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清除自由基,减少碱烧伤对角膜损害,取得满意效果,但SOD提取不易,半衰期短,为此我们人工合成仿SOD,在家兔角膜碱烧伤进行实验研究。方法应用.1μmol·L-1的IScu、ISMn、ISco滴眼液,每日滴眼5次... 目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清除自由基,减少碱烧伤对角膜损害,取得满意效果,但SOD提取不易,半衰期短,为此我们人工合成仿SOD,在家兔角膜碱烧伤进行实验研究。方法应用.1μmol·L-1的IScu、ISMn、ISco滴眼液,每日滴眼5次,治疗家兔角膜碱烧伤。用TAB荧光光度法检测角膜脂质过氧化物的改变。并作IS的体外药物毒性试验。结果3种IS眼液皆有效,ISco和ISMn疗效较佳,IScu毒性较高。结论ISCo和ISMn为较理想的清除超氧自由基药物,是治疗上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烧伤 碱烧伤 自由基 催化剂 仿SOD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在大鼠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冰 王传富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研究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在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中表达的变化 ,揭示其在角膜碱烧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 ,以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LN在烧伤后 12h、2 4h、3d、7d、14d时表达的变化。结果 LN在正常... 目的 研究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在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中表达的变化 ,揭示其在角膜碱烧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 ,以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LN在烧伤后 12h、2 4h、3d、7d、14d时表达的变化。结果 LN在正常大鼠角膜仅在基底层柱状上皮细胞胞浆和胞间以及基底膜有少许表达 ;烧伤后 12h ,基底柱状上皮细胞胞浆和胞间以及基底膜的表达增多 ,同时角膜基质层、角膜固有细胞出现LN ,并于 3~ 7d达高峰 ;14d角膜修复时 ,在基底膜柱状细胞、基质中表达减少 ,在角膜基质中表达基本消失。结论 LN在角膜碱烧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介导淋巴细胞吞噬坏死组织、介导细胞 细胞间、细胞 细胞外基质间的黏附、介导上皮细胞移行中有重要作用 ,对于角膜的重新上皮化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角膜碱烧伤 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凉血明目方治疗角膜碱烧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范积浩 杨永忠 刘英 《光明中医》 2016年第21期3156-3157,共2页
目的研究凉血明目方对角膜碱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角膜碱烧伤急性修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45只眼)与对照组(30例,46只眼)。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 目的研究凉血明目方对角膜碱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角膜碱烧伤急性修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45只眼)与对照组(30例,46只眼)。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凉血明目方汤剂。将两组疗效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40/45),与对照组的67.39%(31/46)相比增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角膜碱烧伤患者凉血明目方治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视力,加快角膜修复,降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明目方 角膜碱烧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治疗大鼠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家荣 黄亚东 +3 位作者 曲红艳 胡浩 吴贤生 邝少松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424-1428,1546,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ecombination 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rhKGF-2)对实验性大鼠角膜碱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70只雌性SD大鼠用1 mol/L Na OH溶液进行角膜碱烧伤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 目的观察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ecombination 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rhKGF-2)对实验性大鼠角膜碱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70只雌性SD大鼠用1 mol/L Na OH溶液进行角膜碱烧伤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组(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in eye drop,bFGF组)、rhKGF-2低剂量组、rhKGF-2中剂量组和rhKGF-2高剂量组,14只/组,bFGF组给予4 500 IU/ml的bFGF,rhKGF-2各剂量组分别给予12. 5、25、50μg/ml的rhKGF-2,50μl/次,3次/d,连续给药14 d。于治疗第1 d、第3 d、第7 d和第14 d,进行角膜损伤程度评级和角膜内皮细胞愈合率测定,于治疗第7 d和第14 d,进行体重和角膜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各时点各组大鼠体重、角膜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bFGF组大鼠治疗14 d角膜厚度降低(P<0. 05); rhKGF-2组大鼠治疗后第3 d、第7 d内皮细胞愈合率增加(P<0. 05),治疗14 d角膜厚度降低(P<0. 05);与bFGF组大鼠比较,rhKGF-2高剂量组大鼠治疗3 d的内皮细胞愈合率增加(P<0. 05)。结论 rhKGF-2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具有治疗作用,早期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KGF-2 角膜 碱烧伤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碱性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尹树国 邢福琴 王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5-47,共3页
本研究应用氚—胸腺嘧啶核苷( ̄3H-TdR)体外渗入放射自显影技术,对40只兔角膜碱性烧伤后新生的毛细血管进行标记。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显示新生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改变。研究结果发现:新生毛细血管是由角膜缘处的毛细血管... 本研究应用氚—胸腺嘧啶核苷( ̄3H-TdR)体外渗入放射自显影技术,对40只兔角膜碱性烧伤后新生的毛细血管进行标记。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显示新生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改变。研究结果发现:新生毛细血管是由角膜缘处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形成新的毛细血管,伸展侵入角膜基质层内,形成毛细胞血管网,在扫描电镜下,可见新生毛细血管被增生的胶原纤维呈层所包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细胞动力学 碱性烧伤 角膜损伤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角膜碱烧伤上皮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5
12
作者 李永平 林建贤 +5 位作者 唐祝华 梁丹 方海洲 周守山 冯官光 易玉珍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03-404,共2页
120只兔角膜碱烧伤眼随机分成5组,分别以3种不同剂量的bFGF滴眼液和素高捷疗滴眼治疗,荧光素染色裂隙灯照相,照片经计算机图象系统分析,并做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bFGF滴服液能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
关键词 bFGF角膜上皮 角膜 碱烧伤 修复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角膜碱烧伤内皮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永平 唐祝华 +5 位作者 李永强 冯官光 林健贤 方海洲 周守山 易玉珍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23-525,共3页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角膜碱烧伤内皮修复的作用.方法 120只兔角膜碱烧伤眼随机分成5组,分别以滴眼剂溶媒、3种不同剂量的bFGF滴眼液和素高捷疗滴眼治疗,锥兰联合茜素红内皮细胞染色后照相,经计算机图象系统分析,并进行光...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角膜碱烧伤内皮修复的作用.方法 120只兔角膜碱烧伤眼随机分成5组,分别以滴眼剂溶媒、3种不同剂量的bFGF滴眼液和素高捷疗滴眼治疗,锥兰联合茜素红内皮细胞染色后照相,经计算机图象系统分析,并进行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bFGF治疗组1周内损伤区角膜内皮几乎全部被移行的内皮细胞覆盖,各时间点内皮愈合率也明显高于溶媒组.电镜下bFGF治疗组再生的内皮细胞胞体较长,胞质内粗面内质网、核糖体明显增多.结论bFGF能促进角膜内皮细胞的增生和移行,加速角膜内皮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 碱烧伤 BFGF 修复
下载PDF
KH902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宇 邓应平 +2 位作者 张明 唐静 孟丹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抑制病理性新生血管生长的基因工程药物KH902结膜下注射对碱烧伤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碱烧伤制作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为4组:KH902实验组,30mg/mLKH902结膜下注射;阴性对照组,1mg/mL地塞米松结膜... 目的观察抑制病理性新生血管生长的基因工程药物KH902结膜下注射对碱烧伤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碱烧伤制作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为4组:KH902实验组,30mg/mLKH902结膜下注射;阴性对照组,1mg/mL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阴性对照Ⅰ组用KH902溶剂结膜下注射,阴性对照Ⅱ组用生理盐水结膜下注射。造模后第28d对4组角膜新生血管最长长度、新生血管面积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在造模后第28d,KH902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生长面积小于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以及阴性对照Ⅰ组、Ⅱ组(P<0.05或P<0.01),VEGF的表达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 30mg/mL KH902结膜下注射能抑制碱烧伤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生长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KH90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