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8
1
作者 席兴军 韩鲁佳 +1 位作者 原慎一郎 野中和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24,共4页
为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分别设乳酸菌处理组、纤维素酶处理组、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共同处理组及对照组进行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纤维素酶使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氨态氮与总氮质量比 (m... 为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分别设乳酸菌处理组、纤维素酶处理组、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共同处理组及对照组进行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纤维素酶使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氨态氮与总氮质量比 (m(VBN) /m(TN) )和丁酸与总酸摩尔比分别下降 2 8%和 10 0 % ,ADF质量分数下降2 0 % ,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乳酸菌的添加虽然使青贮饲料的色泽、气味和质地明显改善 ,但也使NDF ,ADF含量明显提高 ,氨态氮与总氮质量比也明显上升 ,这说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品质明显下降。乳酸菌和纤维素酶的共同作用使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干物质消失率提高 8% ,氨态氮与总氮质量比降低 3 3 % ,丁酸质量分数降低 82 % ,同时使NDF ,ADF质量分数分别降低 10 %和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纤维素酶 玉米秸秆 青贮饲料 品质 影响因素 添加剂
下载PDF
NREL法测定木质纤维素原料组分的含量 被引量:100
2
作者 张红漫 郑荣平 +1 位作者 陈敬文 黄和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18,共4页
对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方法定量木质纤维素原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72%浓硫酸水解1h、4%稀硫酸水解45min可将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为可用HPLC定量的单糖,适宜的样品添加量为0.5g... 对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方法定量木质纤维素原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72%浓硫酸水解1h、4%稀硫酸水解45min可将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为可用HPLC定量的单糖,适宜的样品添加量为0.5g。同时,将NREL法与国标法进行了比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NREL法测定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含量分别为33.90%、23.89%和15.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EL法 纤维素 半纤维素 玉米秸秆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碱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3
3
作者 郑明霞 李来庆 +3 位作者 郑明月 王旭 马海玲 王凯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1,共5页
介绍了在高固含率条件下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Ca(OH))2堆沤处理对玉米秸纤维素结构的影响。分别用2.5%、5%和7.5%(ρ)的NaOH和Ca(OH)2将玉米秸在常温下堆沤处理3 d后,提取其纤维素,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光谱(X... 介绍了在高固含率条件下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Ca(OH))2堆沤处理对玉米秸纤维素结构的影响。分别用2.5%、5%和7.5%(ρ)的NaOH和Ca(OH)2将玉米秸在常温下堆沤处理3 d后,提取其纤维素,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比研究了处理前后纤维素的结构和结晶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碱堆沤处理使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部分分子间氢键断裂,部分酯键消失,随着碱用量的增加,纤维素结构被破坏的程度越大;纤维素的晶体类型与002面微晶位置虽然没有改变,但是纤维素的结晶度与002面微晶尺寸增大。这些变化表明碱处理能提高玉米秸秆纤维素的可及度和反应性,从而改善厌氧消化性能。其中NaOH较Ca(OH)2表现出更好的纤维素润胀能力和反应性,在处理秸秆提高其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上具有更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 纤维素 碱处理 结构变化
下载PDF
玉米秸秆稀硫酸预处理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张继泉 孙玉英 +1 位作者 关凤梅 王瑞明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2-36,共5页
初步探讨了利用稀硫酸对玉米秸秆进行水解的影响因素。硫酸浓度、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秸秆粉粒度、灰分含量和固形物含量等对秸秆水解效率有一定影响。在硫酸浓度为1.0%,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2 h,秸秆粉粒度20~40目,固形物含量10%... 初步探讨了利用稀硫酸对玉米秸秆进行水解的影响因素。硫酸浓度、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秸秆粉粒度、灰分含量和固形物含量等对秸秆水解效率有一定影响。在硫酸浓度为1.0%,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2 h,秸秆粉粒度20~40目,固形物含量10%的水解条件下,秸秆的水解率为19.2%,还原糖组成主要为木糖和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杆 预处理 水解 稀硫酸
下载PDF
玉米秸秆水解与木糖酒精发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瑞明 关凤梅 +2 位作者 马霞 张继泉 贾士儒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58,共3页
在实验室规模上 ,对玉米秸秆粉的稀酸水解条件以及水解糖液中木糖的乙醇发酵进行了初步研究 ,在12 1℃、90min、固形物 2 0 %、1.5 %硫酸的条件下可得 2 7.0 %的总糖转化率 ,热带假丝酵母菌株 (CandidatropicalisSQY2 - 30 )在 2 9~ 3... 在实验室规模上 ,对玉米秸秆粉的稀酸水解条件以及水解糖液中木糖的乙醇发酵进行了初步研究 ,在12 1℃、90min、固形物 2 0 %、1.5 %硫酸的条件下可得 2 7.0 %的总糖转化率 ,热带假丝酵母菌株 (CandidatropicalisSQY2 - 30 )在 2 9~ 30℃、摇床 90r/min的条件下发酵糖度为 7%的玉米秸秆粉水解糖液 ,可得到 1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水解 木糖 乙醇 发酵 酒精
下载PDF
玉米秸秆发酵法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6
作者 张强 陆军 +2 位作者 侯霖 金花 朴敬惠 《饲料工业》 2005年第9期20-23,共4页
玉米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玉米秸秆经过预处理,水解和发酵生成酒精。本文介绍了预处理,水解,发酵几个关键工艺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研究进展 发酵法生产 燃料酒精 半纤维素 关键工艺 预处理 木质素 水解
下载PDF
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开发利用——未充分开发利用的廉价资源 被引量:37
7
作者 史海涛 杨军香 +4 位作者 田雨佳 黄文明 毕研亮 曹志军 李胜利 《中国奶牛》 2012年第17期3-11,共9页
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秸秆资源,每年仅玉米秸秆产量就达2.65亿t左右,但利用率非常低,大部分被直接还田或者焚烧,在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引起了特别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直接威胁到人们的健康。长期以来,我国规模化奶牛场在粗饲料种... 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秸秆资源,每年仅玉米秸秆产量就达2.65亿t左右,但利用率非常低,大部分被直接还田或者焚烧,在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引起了特别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直接威胁到人们的健康。长期以来,我国规模化奶牛场在粗饲料种类的选择上存在严重的误区,认为只有采用像苜蓿这样的进口优质粗饲料才能获得理想的生产性能和最佳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玉米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实际上只要妥善解决玉米秸秆机械化收割等一系列产中及产后问题,并通过化学、物理或微生物方法对玉米秸秆进行加工处理,这部分廉价资源就可以成为后备牛、干奶牛及泌乳中后期奶牛良好的粗饲料来源。本文在总结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合理利用玉米秸秆资源的重要意义,综述了影响玉米秸秆饲用价值的因素及提高其饲用价值的处理方法,并针对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营养 饲用价值 处理方式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玉米秸秆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被引量:35
8
作者 孙勇 杨刚 +1 位作者 张金平 李佐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1-373,共3页
采用高压硝化罐处理样品,以ICP-AES法测定了我国山西、北京、新疆、山东、内蒙、甘肃、陕西、吉林、云南、江苏10个不同省区不同品种玉米秸秆中Zn,Mg,Mn,Sr,Fe,Co,Ni和Se八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实验确定加入5mL硝酸、3mL高氯酸以及... 采用高压硝化罐处理样品,以ICP-AES法测定了我国山西、北京、新疆、山东、内蒙、甘肃、陕西、吉林、云南、江苏10个不同省区不同品种玉米秸秆中Zn,Mg,Mn,Sr,Fe,Co,Ni和Se八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实验确定加入5mL硝酸、3mL高氯酸以及3mL氢氟酸,将硝化罐置于130℃油浴中4h,即可将样品完全消解。此方法测定各地区玉米秸秆中Zn的回收率在96.5%~103.8%之间,Mg的回收率在98.0%~102.5%之间,Mn的回收率在95.7%~104.1%之间,Sr的回收率在97.1%~103.2%之间,Fe的回收率在95.1%~101.3%之间,Co的回收率在95.1%~104.5%之间,Ni的回收率在97.0%~103.5%之间以及Se的回收率在95.9%~104.6%之间。所有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0%。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多元素同时测定,且对环境污染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玉米秸秆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青贮对玉米秸营养价值及其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文举 晏向华 +1 位作者 龚月生 王加启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3年第1期8-9,共2页
玉米秸经青贮后可极显著提高 (P <0 0 1)DM中CP、Ash含量 ,分别提高 2 5 5 1%、9 0 4 % ,极显著降低 (P <0 0 1)NDF、ADF含量 ,分别降低 16 37%、2 3 6 6 % ,青贮可极显著提高 (P <0 0 1)玉米秸DM、OM、NDF有效降解率 ,... 玉米秸经青贮后可极显著提高 (P <0 0 1)DM中CP、Ash含量 ,分别提高 2 5 5 1%、9 0 4 % ,极显著降低 (P <0 0 1)NDF、ADF含量 ,分别降低 16 37%、2 3 6 6 % ,青贮可极显著提高 (P <0 0 1)玉米秸DM、OM、NDF有效降解率 ,分别提高 2 0 72 %、16 91%、10 4 3%。青贮可提高玉米秸DM损失 11 5 2 %。结果表明 ,青贮可提高玉米秸营养价值及其在瘤胃内的消化率 ,但同时又提高了玉米秸营养物质的损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 玉米秸 营养价值 瘤胃 有效降解率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有机碳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6
10
作者 董珊珊 窦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2-328,共7页
为研究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有机碳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以吉林农业大学微区试验田黑土为研究对象,设置CK(未施用秸秆)、C1(秸秆浅施)和C2(秸秆深还)共3种处理,通过腐殖质组成修改法提取富里酸(Fulvic acid,FA)、胡敏酸(Humic ac... 为研究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有机碳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以吉林农业大学微区试验田黑土为研究对象,设置CK(未施用秸秆)、C1(秸秆浅施)和C2(秸秆深还)共3种处理,通过腐殖质组成修改法提取富里酸(Fulvic acid,FA)、胡敏酸(Humic acid,HA)和胡敏素(Humin,HM),IHSS方法提取HA样品,并测定其元素组成、红外光谱和差热性质等结构性质。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和各腐殖质组分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腐殖质PQ值(HA在可提取腐殖质中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与CK相比,C1处理表层(0~20 cm)的SOC、HA、FA和HM有机碳含量明显增加,分别增加了21.8%、27.3%、11.5%和30%;C2处理亚表层(20~40cm)的SOC、HA、FA和HM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26.3%、32%、13.4%和31.9%。C1和C2处理均使HA的氧化度、缩合度和热稳定性降低,脂族链烃和芳香碳含量增加,结构趋于简单化。这些变化在C1处理中主要体现在表层,与CK相比,C1处理表层HA的(O+S)/C比值降低了11.3%,I2920/I1620的比值增加了23.4%;C2处理主要为亚表层HA结构的变化,与CK相比,C2处理亚表层HA的(O+S)/C比值降低了9.1%,I2920/I1620的比值增加了23%。这一研究结果对阐明土壤培肥机理和指导秸秆还田实践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不同还田方式 土壤有机碳组成 结构特征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不带穗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11
作者 吕文龙 刁其玉 闫贵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6,共5页
本试验主要探讨了糖蜜、植物乳杆菌和甲酸3种添加剂对不带穗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糖蜜、植物乳杆菌和甲酸4个处理组。在发酵第1、3、7、15、30和60天分别开罐取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种添加剂... 本试验主要探讨了糖蜜、植物乳杆菌和甲酸3种添加剂对不带穗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糖蜜、植物乳杆菌和甲酸4个处理组。在发酵第1、3、7、15、30和60天分别开罐取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种添加剂都增大了不带穗玉米秸秆青贮发酵末期的pH和干物质含量,都提高了发酵过程中乳酸与乙酸的生成比例,但3种添加剂并没有提高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干物质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带穗玉米秸秆 添加剂 发酵品质
下载PDF
秸秆焚烧的原因与秸秆深还技术模式 被引量:26
12
作者 窦森 陈光 +4 位作者 关松 靳亚双 任晓冬 王忠强 崔俊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秸秆焚烧的原因是产量过大,利用量不足,留在田里覆盖影响翌年种地,浅层翻压和旋耕不仅增加成本,还会引起漏风跑墒。目前解决焚烧的最佳办法是将秸秆深埋于土壤亚表层中,即"秸秆深还"。秸秆深还包括"富集深还"和&qu... 秸秆焚烧的原因是产量过大,利用量不足,留在田里覆盖影响翌年种地,浅层翻压和旋耕不仅增加成本,还会引起漏风跑墒。目前解决焚烧的最佳办法是将秸秆深埋于土壤亚表层中,即"秸秆深还"。秸秆深还包括"富集深还"和"翻压深还"2种模式,前者为年年都能深层归还的可持续模式,后者应与免耕覆盖配合使用或作为应急模式使用。富集深还模式将站立或卧倒的整株秸杆粉碎还入开好的深沟内,也可以将玉米收获机械抛撒在地表的秸秆拣拾起来进一步粉碎还入开好的深沟内。开沟深还的优点是土层顺序不变,并可富集秸秆2~3倍,达到连年条带轮耕深还的目的。翻压深还是用大型翻地机具将玉米收获机械抛撒在地表的秸秆,按"开沟倍量隔垄"和"全量垄对垄"方式翻入土壤来培肥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焚烧原因 秸秆深还 技术模式 土壤培肥
原文传递
应用固定化里氏木霉糖化玉米秆纤维素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夏黎明 代淑梅 岑沛霖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4-119,共6页
采用多孔聚酯材料固定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RutC30)菌丝细胞,将固定化细胞在生长限制条件下重复分批培养,使纤维酶的合成与玉米秆纤维原料的酶解糖化耦合在一个反应器中同时进行。在30℃、初始pH4.8、摇瓶转速150r/min的条... 采用多孔聚酯材料固定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RutC30)菌丝细胞,将固定化细胞在生长限制条件下重复分批培养,使纤维酶的合成与玉米秆纤维原料的酶解糖化耦合在一个反应器中同时进行。在30℃、初始pH4.8、摇瓶转速150r/min的条件下,连续重复进行12次分批培养试验。每批玉米秆用量为60g/L,培养周期4.5d,共54d。培养液中含滤纸酶活力平均为0.70IU/ml,还原糖26.41g/L,糖化率达到理论值的89.11%。固定化菌丝形态正常,菌量保持在10g/L左右。在间歇添料条件下,玉米秆原料的总量可提高到120g/L,7d后还原糖浓度达52.81g/L,糖化率为89.20%。利用固定化里氏木霉同时产酶和糖化植物纤维原料,工艺简便、成本低廉、易于连续自动化操作,是一条有效利用可再生纤维素资源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纤维素酶 玉米秸秆 糖化
下载PDF
玉米秸秆稀酸水解糖化法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江滔 路鹏 李国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5-180,共6页
该文通过分析水解还原糖成分,研究了温度、时间、稀酸浓度、固形物含量对水解效率的影响;并结合残渣组分分析研究了稀酸水解过程中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的规律。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玉米秸秆的水解主要以半纤维素为主,随着温度、稀酸... 该文通过分析水解还原糖成分,研究了温度、时间、稀酸浓度、固形物含量对水解效率的影响;并结合残渣组分分析研究了稀酸水解过程中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的规律。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玉米秸秆的水解主要以半纤维素为主,随着温度、稀酸浓度和水解时间的增加,纤维素的水解逐渐增强。当水解温度超过100℃后,水解得糖率迅速增加,超过110℃,纤维素开始水解;玉米秸秆的水解在前40min就基本完成,过长的水解时间对水解效率的提高意义不大;水解的酸浓度应控制在1.5%左右;玉米秸秆在低固含物的条件下,水解效率相对较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酸浓度对水解效率的影响最大,温度和固含物的影响次之,粒径的影响不显著;温度和酸浓度、温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试验结果有影响显著。根据方差分析,最佳水解条件A3B2C3D1E1:温度125℃、时间80min、稀酸浓度1.5%、固形物含量7.5%,在该条件下水解还原糖得率为32.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水解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水解效率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混贮料的发酵特性及其乳酸菌分离鉴定 被引量:27
15
作者 任海伟 赵拓 +7 位作者 李金平 李雪雁 李志忠 徐娜 王永刚 喻春来 高晓航 王晓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08-1517,共10页
将玉米秸秆(Zea mays)与废弃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进行不同比例(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鲜质量比分别为29∶19、27∶21、25∶23、23∶25、21∶27和19∶29)混合青贮,研究二者混贮60d时的化学组分和发酵品质,筛选出发酵品质最好的混贮比... 将玉米秸秆(Zea mays)与废弃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进行不同比例(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鲜质量比分别为29∶19、27∶21、25∶23、23∶25、21∶27和19∶29)混合青贮,研究二者混贮60d时的化学组分和发酵品质,筛选出发酵品质最好的混贮比例,并对最优混贮料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所有混贮组的pH值均显著低于玉米秸秆单贮组(P<0.05),说明混合青贮品质优于单独青贮。混贮组中ME5组品质最佳,pH值和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其他混贮组(除ME4组外,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混贮组(除ME1组外,P<0.05)。从ME5组中分离得到12株乳酸菌。分别为1株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3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7株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1株肠道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ME5组中乳杆菌属和片球菌属为优势属,且以同型发酵乳酸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废弃白菜 混合青贮 青贮品质 乳酸菌 16SrRNA
下载PDF
添加己酸和盐酸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席兴军 韩鲁佳 +1 位作者 原慎一郎 甘利雅弘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60,共7页
通过测定盐酸、己酸处理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 p H值、含水率、有机酸含量及组成、干物质消失率、NDF瘤胃降解率、干物质回收率和青贮饲料化学成分 ,研究了盐酸、己酸的处理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玉米秸秆青... 通过测定盐酸、己酸处理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 p H值、含水率、有机酸含量及组成、干物质消失率、NDF瘤胃降解率、干物质回收率和青贮饲料化学成分 ,研究了盐酸、己酸的处理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添加盐酸 ,降低了青贮饲料中乳酸占总酸的比例和干物质回收率 ,并使青贮饲料的细胞壁物质含量显著增加 ,明显降低了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质量 ;己酸的添加对青贮饲料质量无显著影响 (P>0 .0 5 ) ;盐酸和己酸的共同处理除了明显改善青贮饲料的色泽、气味和质地外 ,还可明显降低青贮饲料中 OB,ADF和 ADL的含量 (P>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青贮饲料质量 盐酸添加剂 己酸添加剂
下载PDF
玉米秸秆成型块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田潇瑜 侯振东 徐杨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影响玉米秸秆固化成型的工艺因素包括成型压力、温度及含水率等,成型块的微观结构对其宏观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电子立体显微镜观察玉米秸秆固化成型后的颗粒物料之间的结合方式和显微形貌,从微观角度研究成型工艺参数与成型块微观结... 影响玉米秸秆固化成型的工艺因素包括成型压力、温度及含水率等,成型块的微观结构对其宏观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电子立体显微镜观察玉米秸秆固化成型后的颗粒物料之间的结合方式和显微形貌,从微观角度研究成型工艺参数与成型块微观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成型块颗粒之间主要以机械镶嵌、天然粘结剂粘结的形式结合。在成型压力60-90 MPa,物料温度75-100℃,含水率8%-16%的成型条件下,制得的玉米秸秆成型块内部颗粒结合紧密,机械镶嵌作用明显,对应得到的成型块物理品质和力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固化成型 微观结构 成型机理
下载PDF
牛粪和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及动力学 被引量:24
18
作者 孙志岩 张君枝 +3 位作者 刘翌晨 吴岩 刘殿威 马文林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68-1474,共7页
为了评价牛粪和玉米秸秆的产甲烷潜力,研究其厌氧消化过程动力学方程,采用自制序批式厌氧发酵实验装置对某养殖场牛粪和秸秆的最大甲烷生产潜力及其发酵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测得接种物、牛粪和玉米秸秆的累计甲烷产量分别为64.8... 为了评价牛粪和玉米秸秆的产甲烷潜力,研究其厌氧消化过程动力学方程,采用自制序批式厌氧发酵实验装置对某养殖场牛粪和秸秆的最大甲烷生产潜力及其发酵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测得接种物、牛粪和玉米秸秆的累计甲烷产量分别为64.87、244.0和466.54 m L CH4/g VS。根据实测的产气量变化曲线,按照modified Gompertz equation模型进行方程拟合,牛粪组和玉米秸秆组拟合方程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83和0.991,表明运用modified Gompertz equation模型预测牛粪和玉米秸秆的产甲烷潜力方法可行。通过对产甲烷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得到:接种物、牛粪和玉米秸秆的最大产甲烷潜力分别为66.07、213.93和458.57 m L CH4/g VS,与实测值的误差率分别为1.8%、12.3%和1.7%;牛粪和玉米秸秆的最大甲烷日产气率(Rm)和延滞期时间(λ)分别是13.14 m L CH4/(g VS·d)、30.76 m L CH4/(g VS·d)和0.35 d、0.71 d。综上,玉米秸秆厌氧消化的停滞期长,但总产气量和最大甲烷日产期率都比牛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玉米秸秆 厌氧消化 产甲烷潜力 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a Bacteria Inoculant and Wheat Bran on Fermentation Quality of Peanut Vine Ensiled Alone or with Corn Stover 被引量:21
19
作者 QIN Meng-zhen SHEN Yi-x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56-560,共5页
To find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ensiling peanut vine (PV),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tional values of PV silage and the mixture of PV with corn stover (CS) silage in a ratio of 1 : 1 fresh weight, pre... To find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ensiling peanut vine (PV),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tional values of PV silage and the mixture of PV with corn stover (CS) silage in a ratio of 1 : 1 fresh weight, prepared by adding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10% wheat bran (WB) and LAB+WB at ensiling were evaluated in 2009 and 2010. The fermentation qualities of PV silage ensiled with the LAB and WB additives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PV ensiled alone). However, the pH did not decline to the critical level of 4.2, and the nutritional values of the silage were not protected against losses in the LAB and WB addition silages. Ensiling PV in mixture with CS generated optimal moisture content and buffering capacity (BC) of ensiled materials. After adding the LAB and WB additives to mixture silage, especially adding LAB+WB, the fermentation qualities and nutritional values of the mixture silage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Flieg's score reached to 99. 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it is a feasible method to ensile the mixed materials of PV with CS by adding LAB and high concentration of water soluble-carbohydrate materials for providing a good fermentation quality of PV sil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nut vine corn stover lactic bacteria acid wheat bran STRAW fermentation quality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金华平 刘晓风 +4 位作者 袁月祥 闫志英 廖银章 刘克鑫 王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3-1057,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将复合菌剂、纤维素酶、尿素和玉米粉添加到粉碎的玉米秸秆中进行青贮.以感官性状和青贮发酵品质为评价体系评价青贮发酵效果,得到玉米秸秆青贮添加剂的最优组合A3B3C3D1... 为了探讨不同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将复合菌剂、纤维素酶、尿素和玉米粉添加到粉碎的玉米秸秆中进行青贮.以感官性状和青贮发酵品质为评价体系评价青贮发酵效果,得到玉米秸秆青贮添加剂的最优组合A3B3C3D1E1,即乳酸菌:酵母菌=2:1,菌剂添加量0.6%,纤维素酶1.0 g/kg,尿素0.3%,玉米粉0%.对青贮料的感官性状、有机酸和菌落数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菌剂添加量对感官性状具有显著影响,菌剂量和纤维素酶添加量对乳酸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各因素对乙酸含量、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均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了青贮菌剂和纤维素酶的添加促进了乳酸菌的繁殖,而玉米粉和尿素的添加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无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菌剂 纤维素酶 尿素 玉米粉 品质评定 玉米秸秆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