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法提取甜玉米芯多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永强 张静 +1 位作者 王鑫 高爽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62-165,共4页
采用酶法提取甜玉米芯多糖,分别选取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研究三种酶同时添加和分步添加对甜玉米芯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步添加法比同步添加法对甜玉米芯多糖提取的效果显著,即先加木瓜蛋白酶... 采用酶法提取甜玉米芯多糖,分别选取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研究三种酶同时添加和分步添加对甜玉米芯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步添加法比同步添加法对甜玉米芯多糖提取的效果显著,即先加木瓜蛋白酶(添加量2.0%,p H=7,提取温度50℃,时间1.5 h);然后加果胶酶(添加量1.0%,p H=6,提取温度50℃,时间1.5 h);最后加纤维素酶(添加量1.5%,p H=7,提取温度50℃,时间1.5 h),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4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芯 多糖 纤维素酶 果胶酶 木瓜蛋白酶
下载PDF
玉米芯多糖生物活性、提取纯化及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斌 刘超群 +2 位作者 张腾霄 白晓波 苏适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4-178,共5页
玉米芯多糖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植物多糖。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玉米芯多糖的生物活性、提取纯化、多糖组成、结构修饰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玉米芯多糖的研发方向,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开发玉米芯综合利用和有效延长玉米相关产业链... 玉米芯多糖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植物多糖。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玉米芯多糖的生物活性、提取纯化、多糖组成、结构修饰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玉米芯多糖的研发方向,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开发玉米芯综合利用和有效延长玉米相关产业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多糖 生物活性 提取纯化 结构修饰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甜玉米芯多糖对淀粉及消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凯 王鑫 +2 位作者 马永强 陈俊杰 肖恩来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9-202,共4页
以甜玉米芯为原料,经干燥、粉碎、过筛等前处理过程后,进行脱脂、脱蛋白、脱色、乙醇醇沉,对得到的醇沉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甜玉米芯多糖。利用不同浓度的甜玉米芯多糖,对可溶性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消化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 以甜玉米芯为原料,经干燥、粉碎、过筛等前处理过程后,进行脱脂、脱蛋白、脱色、乙醇醇沉,对得到的醇沉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甜玉米芯多糖。利用不同浓度的甜玉米芯多糖,对可溶性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消化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浓度增加, 3种淀粉与碘复合物形成及消化有一定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一定相关性;验证了甜玉米芯多糖对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与碘的结合都起到抑制作用,但对前者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芯 多糖 可溶性淀粉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原文传递
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张燕 王园 +5 位作者 杜涓 李施垚 郑越 王春媛 齐景伟 安晓萍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08,共8页
本实验旨在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快速预测发酵玉米芯中多糖、还原糖含量,为定量检测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玉米芯深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以105份微生物发酵的玉米芯为供试材料,采用苯酚-... 本实验旨在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快速预测发酵玉米芯中多糖、还原糖含量,为定量检测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玉米芯深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以105份微生物发酵的玉米芯为供试材料,采用苯酚-硫酸法和DNS法分别测定多糖和还原糖含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通过不同预处方式和不同波长建立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多糖模型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1阶导数的方法对全谱图进行预处理的效果较好,优化后的模型决定系数(R2)、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校准标准差(SEC)分别为0.82、9.28、9.34,其相对分析误差(PRD)为2.37;还原糖模型采用1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去趋势化(Detrend)的方法对全谱图进行预处理的效果较好,优化后的模型决定系数(R2)、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校准标准差(SEC)分别为0.84、4.03、4.04,其相对分析误差(PRD)为2.48;预测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85、0.88。本研究构建的NIRS模型校正和交互验证决定系数均较大,相对分析误差均大于2,说明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建立的模型有助于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活性成分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多糖 还原糖 近红外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玉米芯多糖的提取及在果蔬保鲜剂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贾翼飞 李智 +1 位作者 王欣蕊 胥思政 《山东工业技术》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通过对从玉米芯深加工工艺的研究中选出最优产率的工艺流程,并从中提取多糖作为果蔬保鲜剂的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使用的是吐温80(Tween 80)和司盘80(Span 80),通过单因素实验控制变量法确定玉米芯多糖的最优提取率和对果蔬保鲜剂方面的... 通过对从玉米芯深加工工艺的研究中选出最优产率的工艺流程,并从中提取多糖作为果蔬保鲜剂的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使用的是吐温80(Tween 80)和司盘80(Span 80),通过单因素实验控制变量法确定玉米芯多糖的最优提取率和对果蔬保鲜剂方面的最佳保鲜性能。实验选取玉米芯多糖水溶液(质量分数为2%)、表面活性剂Tween 80+表面活性剂Span 80(质量比为1:1)、油相液体石蜡、无水乙醇、壳聚糖溶液(质量浓度为10 g/L)、阿拉伯胶溶液(质量浓度为150 g/L)。大量实验证明玉米芯多糖制得的果蔬保鲜剂对降低果蔬的腐败率、调节果蔬水分活性、减慢果蔬的熟化过程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保鲜剂 多糖 果蔬 腐败率
下载PDF
甜玉米芯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马永强 张凯 +2 位作者 王鑫 路雪纯 林枞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9-173,共5页
甜玉米芯多糖(SCP-80-1)是从甜玉米穗轴中提取的物质,具有很好的体外降血糖作用。但SCP-80-1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尚未进行评估。本研究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分别以100、200、400 mg/kg mb剂量的S... 甜玉米芯多糖(SCP-80-1)是从甜玉米穗轴中提取的物质,具有很好的体外降血糖作用。但SCP-80-1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尚未进行评估。本研究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分别以100、200、400 mg/kg mb剂量的SCP-80-1灌胃小鼠28 d,并设置200 mg/kg mb的二甲双胍阳性药物组。分别测定大鼠空腹血糖浓度、葡萄糖耐受量、胰岛素含量、血脂指标、脏器指数并观察胰腺组织切片情况。结果表明:SCP-80-1可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血糖水平,并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葡萄糖耐受量水平;SCP-80-1还可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以及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来改善血脂水平;此外,SCP-80-1对脏器肿胀具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作用,并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岛组织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同时可提高胰岛B细胞数量。结论:SCP-80-1可以有效调节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改善葡萄糖耐受程度,修复损伤的胰岛组织,表明其是一种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和研究价值的天然降糖物质,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甜玉米芯多糖 降血糖 血脂水平 胰腺组织
下载PDF
甜玉米芯多糖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鑫 王峙力 +3 位作者 谢静南 韩烨 张凯 马永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8-54,共7页
探究甜玉米芯多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类型,在此基础上,考察其对鼠源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实验通过热水浸提及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甜玉米芯多糖组分SCP50,采用体外酶抑制动力学及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求甜玉米芯多糖对鼠... 探究甜玉米芯多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类型,在此基础上,考察其对鼠源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实验通过热水浸提及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甜玉米芯多糖组分SCP50,采用体外酶抑制动力学及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求甜玉米芯多糖对鼠源小肠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甜玉米芯多糖组分SCP50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可逆性竞争性抑制,能快速降低α-淀粉酶酶促反应速度,K_m值为0.669,V_(max)为0.1437 mol/L·min^(-1);在鼠源肠酶抑制试验中,SCP50对正常大鼠小肠分离的α-淀粉酶表现出抑制作用,IC_(50)为27.263 mg/mL,呈现剂量依赖。综上所述,甜玉米芯多糖组分SCP50可能通过抑制体内α-淀粉酶活性,延缓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具有潜在的抗糖尿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芯多糖 Α-淀粉酶 抑制动力学
下载PDF
甜玉米芯多糖纳米乳微胶囊制备及释放
8
作者 王鑫 史昕鸿 +4 位作者 罗钰 修伟业 周卓 王景阳 马永强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35,共8页
目的改善甜玉米芯多糖(SCP)大分子特性以及稳定性,促进SCP的肠道吸收。方法将SCP水溶液制备成油包水型(W/O)甜玉米芯多糖纳米乳液(SCP-NE),以复合蛋白为壁材制备成SCP-NE微胶囊,采用单因素试验、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SCP-NE微... 目的改善甜玉米芯多糖(SCP)大分子特性以及稳定性,促进SCP的肠道吸收。方法将SCP水溶液制备成油包水型(W/O)甜玉米芯多糖纳米乳液(SCP-NE),以复合蛋白为壁材制备成SCP-NE微胶囊,采用单因素试验、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SCP-NE微胶囊制备工艺,以粒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对SCP-NE微胶囊物化性质进行研究,并进行体外模拟胃肠液释放研究。结果制备SCP-NE微胶囊最佳条件为麦芽糊精(MD)与大豆分离蛋白(SPI)的质量比为2∶3、芯壁比为1∶2、总体固形物含量为20%,此时包封率达到(87.6±1.3)%。体外模拟胃肠液释放结果表明,SCP-NE微胶囊在2 h的胃液消化中释放率为8.83%,在模拟肠液中1 h的释放量为62.87%。结论以MD和SPI作为壁材制备的SCP-NE微胶囊在胃肠液释放中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芯多糖 纳米乳 微胶囊 缓释
下载PDF
甜玉米芯多糖纳米乳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鑫 罗钰 +2 位作者 修伟业 徐美玉 马永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4-133,共10页
甜玉米芯多糖是一种水溶性多糖,但是其分子量较大,难以吸收及利用。采用自发乳化法制备甜玉米芯多糖纳米乳,通过伪三元相图筛选并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和甜玉米芯多糖溶液对甜玉米芯多糖纳米乳透明度及粒径的影响,得到最佳... 甜玉米芯多糖是一种水溶性多糖,但是其分子量较大,难以吸收及利用。采用自发乳化法制备甜玉米芯多糖纳米乳,通过伪三元相图筛选并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和甜玉米芯多糖溶液对甜玉米芯多糖纳米乳透明度及粒径的影响,得到最佳配方,并研究其体外释放效果和体外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制备的甜玉米芯多糖纳米乳是一种W/O(油包水)型纳米乳液,其最佳配方为(Tween80:Span80=1:1)/无水乙醇/液体石蜡/1.5%甜玉米芯多糖水溶液=33.3%/11.1%/44.5%/11.1%,粒径为(43.22±4.84)nm;多分散系数(PDI)为(0.320±0.014);pH为(7.6±0.2);粘度为(209.9±4.1)cP;透明度为97.62%±0.39%;多糖含量为2.154±0.024 mg/mL,稳定性实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实验表明,甜玉米芯多糖纳米乳具有缓释性能,能延长药效作用时间。体外降血糖实验表明,甜玉米芯多糖纳米乳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芯多糖 纳米乳 自发乳化法 伪三元相图 模拟消化 降血糖
下载PDF
甜玉米芯多糖铬配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及体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修伟业 王鑫 +5 位作者 李雨蒙 遇世友 黎晨晨 罗钰 周卓 马永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86-196,共11页
为提升甜玉米芯多糖生物学活性,制备一种甜玉米芯多糖铬配合物(SCP80-Cr),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以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表征及探究体外活性。结果表明,SCP80-Cr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pH10.1、反应温度74℃、多糖浓度3 mg/mL,反应时... 为提升甜玉米芯多糖生物学活性,制备一种甜玉米芯多糖铬配合物(SCP80-Cr),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以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表征及探究体外活性。结果表明,SCP80-Cr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pH10.1、反应温度74℃、多糖浓度3 mg/mL,反应时间60 min。SCP80-Cr中Cr元素重量百分比为21.08%,元素百分比为6.67%。对SCP80-Cr进行表征发现,SCP80-Cr几乎不含有蛋白、核酸、色素类物质,而Cr是以Cr-O及Cr-OH的形式与SCP80缔合,并具有较强的分子团聚特性。单糖组成测定说明SCP80-Cr单糖组成摩尔百分比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0.58:89.50:4.65:1.33:3.58。体外降糖实验结果表明,SCP80-Cr对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IC_(50)分别为4.70±0.38 mg/mL和3.99±0.26 mg/mL;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SCP80-Cr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IC_(50)分别为4.80±0.34 mg/mL和4.99±0.28 mg/mL,说明SCP80-Cr相比于SCP80具有更好的体外降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甜玉米芯多糖在功能性食品中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芯多糖铬配合物 表征 体外降糖 体外抗氧化
下载PDF
玉米芯多糖的提取及其单糖组成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静文 张凤清 +2 位作者 张培刚 徐萍 蔡旭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244,共3页
对玉米芯中水溶性多糖的热水浸提及纯化工艺和其单糖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芯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25,温度90℃,时间2.5h。在此条件下,玉米芯多糖提取率可达13.18%。纯化后的玉米芯多糖经紫外光谱分析不含蛋白质和核... 对玉米芯中水溶性多糖的热水浸提及纯化工艺和其单糖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芯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25,温度90℃,时间2.5h。在此条件下,玉米芯多糖提取率可达13.18%。纯化后的玉米芯多糖经紫外光谱分析不含蛋白质和核酸,其纯度为87.8%。通过对玉米芯多糖酸水解液进行薄层层析(TLC)分析,确定了其单糖组分主要为木糖、树胶醛糖和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多糖 提取 纯化 组成分析
下载PDF
玉米芯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和抗凝血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姝兰 万甡 +2 位作者 刘丹 吴明江 张丽萍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1-134,共4页
从玉米芯中提取到水提水溶性粗多糖,通过乙醇分级、冻融、凝胶过滤层析,生物测定导向等手段,分离到一种能延长体外凝血时间,而且具有外源抗凝血功能的多糖CCⅢ.CCⅢ对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延长体外抗凝血时间(... 从玉米芯中提取到水提水溶性粗多糖,通过乙醇分级、冻融、凝胶过滤层析,生物测定导向等手段,分离到一种能延长体外凝血时间,而且具有外源抗凝血功能的多糖CCⅢ.CCⅢ对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延长体外抗凝血时间(PT).将CCⅢ纯化,经糖组成分析、甲基化、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和GC-MS分析,确定该多糖结构为:β-(1→4)Glc,(1→3)Xyl构成主链,Glc在6-O处有分枝.平均每10个糖残基有1个分枝,支链由β-(1→3)Xyl,(1→3)Glc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多糖 抗凝血活性 结构分析
下载PDF
玉米芯酸提水溶性多糖CCCP的分离纯化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万甡 刘东波 +2 位作者 张丽萍 王述声 张宏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50-54,共5页
玉米芯用PH=3的HCl煮提得到酸提水溶性粗多糖.该粗多糖组成为Glc,Xyl,Gal,经乙醇分级和SepharoseCL6B柱层析纯化,得到多糖CCCP.经SephadexA25柱层析、比旋光度测定、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等方法鉴定CCCP为均一多糖.经唾液淀粉酶解、纤维素... 玉米芯用PH=3的HCl煮提得到酸提水溶性粗多糖.该粗多糖组成为Glc,Xyl,Gal,经乙醇分级和SepharoseCL6B柱层析纯化,得到多糖CCCP.经SephadexA25柱层析、比旋光度测定、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等方法鉴定CCCP为均一多糖.经唾液淀粉酶解、纤维素酶解、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分析及IR,GC和GC/MS等方法分析表明:CCCP为少分枝结构;主链由吡喃型(1→3)Xyl构成,在O(4)处有分枝;支链主要由(1→4)Glc构成,在O(6)处有分枝,支链还存在1→3,1→6键型连接的Glc,Gal;末端基为Xyl,Glc,G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多糖 分离纯化工艺 化学结构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生物活性 鉴定方法 酶解工艺
下载PDF
玉米芯碱提水溶性多糖及其硫酸酯抗病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姝兰 赵睿 +2 位作者 王述声 孙非 张丽萍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97-400,共4页
从玉米芯中,用2%NaOH提取,HCl中和,经乙醇醇析,制备碱提水溶性多糖.用氯磺酸吡啶法修饰制备多糖硫酸酯.离子色谱法测其硫酸根含量为11.23%.玉米芯多糖经硫酸化修饰后对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B3Virus)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人全血凝血时... 从玉米芯中,用2%NaOH提取,HCl中和,经乙醇醇析,制备碱提水溶性多糖.用氯磺酸吡啶法修饰制备多糖硫酸酯.离子色谱法测其硫酸根含量为11.23%.玉米芯多糖经硫酸化修饰后对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B3Virus)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人全血凝血时间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多糖 多糖硫酸酯 柯萨奇病毒
下载PDF
酸提水溶玉米芯硫酸酯化多糖对荷瘤小鼠血浆CuZn-SOD及MDA的影响
15
作者 赵锐 宋宇 杨丽 《世界元素医学》 2006年第3期79-83,共5页
本研究探讨玉米芯硫酸酯化多糖制备及其对荷瘤小鼠机体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从玉米芯中提取酸溶性提取物,经中和、过滤、浓缩、醇析获得酸提水溶玉米芯粗多糖,经Sepharose CL-4B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采用氯磺酸-吡啶法进行硫酸化... 本研究探讨玉米芯硫酸酯化多糖制备及其对荷瘤小鼠机体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从玉米芯中提取酸溶性提取物,经中和、过滤、浓缩、醇析获得酸提水溶玉米芯粗多糖,经Sepharose CL-4B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采用氯磺酸-吡啶法进行硫酸化修饰。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荷瘤小鼠血浆CuZn—SOD的活力和MDA含量。结果:CCCS可以增加荷瘤小鼠血浆CuZn—SOD活力(P〈0.05),降低荷瘤小鼠血浆MDA的含量(P〈0.05)。结论:CCCS可以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硫酸酯化多糖(cccs) CuZn—SOD MD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