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苜蓿与玉米混贮质量研究 被引量:86
1
作者 王林 孙启忠 张慧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2-209,共8页
以玉米与苜蓿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找出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1)各混贮处理发酵品质较苜蓿单贮均得到改善,达到优质青贮的目的;2)玉米与苜蓿3∶7混贮处理CP和Ash含量高于玉米单贮,低于苜蓿单贮,... 以玉米与苜蓿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找出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1)各混贮处理发酵品质较苜蓿单贮均得到改善,达到优质青贮的目的;2)玉米与苜蓿3∶7混贮处理CP和Ash含量高于玉米单贮,低于苜蓿单贮,差异显著(P<0.05),而NDF和ADF含量低于玉米单贮,高于苜蓿单贮,差异显著(P<0.05);3)玉米与苜蓿5∶5、7∶3混贮处理pH值较苜蓿单贮显著降低(P<0.05);各混贮处理乳酸占总酸百分比均达到60%以上,乙酸、丙酸占总酸百分比较苜蓿单贮降低,丁酸产生较少;4)苜蓿青贮后乳酸菌数达到108cfu/g FM,玉米青贮前后乳酸菌数差异不明显,青贮后各处理大肠杆菌数明显下降。7∶3混贮处理发酵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玉米 混贮
下载PDF
玉米-紫花苜蓿间作模式与效应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刘忠宽 曹卫东 +2 位作者 秦文利 智健飞 刘振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8-163,共6页
以玉米和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间作模式和不同减氮水平下的光照强度、透光率、土壤养分含量、玉米产量、苜蓿产量和单位面积纯收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大行距的加大,玉米行间和苜蓿带与玉米带间隔中部、底部... 以玉米和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间作模式和不同减氮水平下的光照强度、透光率、土壤养分含量、玉米产量、苜蓿产量和单位面积纯收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大行距的加大,玉米行间和苜蓿带与玉米带间隔中部、底部的光照强度和透光率均表现增大趋势,除T4处理外,其他处理的玉米行间中部、底部的光照强度和透光率均高于对照CK。间作处理的有机质、有机氮、速效氮较对照均成增加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间作时间的延长越发明显,土壤有机质、有机氮、速效氮含量随玉米大行距的加大均成增加趋势。在保持单位面积株数相同的情况下,3个试验年份玉米籽粒产量均以T2处理最高,除T4处理玉米籽粒产量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产量均高于对照,苜蓿产量随玉米大行距的加大均成增加趋势;3个试验年份单位面积纯收益均以T3处理最高,所有间作处理单位面积纯收益均高于对照。减氮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玉米减产,但随着间作时间的延长减氮所造成的减产幅度逐渐降低,到试验第3年,R1和R2处理的玉米产量与CK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第3年R1和R2处理的单位面积纯收益均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紫花苜蓿 间作 模式 效应
下载PDF
NTA对玉米体内Cu、Zn的积累及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周建民 党志 +1 位作者 陶雪琴 周永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6-130,共5页
通过向多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加入螯合剂氨三乙酸(NTA)并运用差速离心法研究了NTA对玉米根、茎和叶中Cu、Zn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u和Zn在玉米细胞内的分布特征与其吸收和富集重金属能力密切相关,NTA能显著促进Cu和Zn在玉米体内的... 通过向多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加入螯合剂氨三乙酸(NTA)并运用差速离心法研究了NTA对玉米根、茎和叶中Cu、Zn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u和Zn在玉米细胞内的分布特征与其吸收和富集重金属能力密切相关,NTA能显著促进Cu和Zn在玉米体内的吸收和积累并且影响重金属在细胞壁和液泡内的分布.在玉米细胞内,细胞壁是Cu的主要结合位点,其次为含液泡的细胞质部分,只有少量的Cu分布在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等细胞器组分中;Zn更趋向于分布在以液泡为主的细胞质中,并且在细胞器中也有较高的分布.在NTA诱导下,Cu和Zn在液泡内的分布呈强化趋势,有从细胞壁向细胞质转移的趋势,叶片中细胞器的重金属也部分向细胞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A 亚细胞分布 玉米 植物修复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不同类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海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21-1626,共6页
以普通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和甜玉米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模拟酸雨(pH6.0、5.0、4.0、3.0、2.0、1.0)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2.0~5.0模拟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H1.0处理的普通玉米、糯玉米... 以普通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和甜玉米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模拟酸雨(pH6.0、5.0、4.0、3.0、2.0、1.0)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2.0~5.0模拟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H1.0处理的普通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和甜玉米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91.3%、68.7%、27.5%和11.7%.与pH6.0处理(CK)相比,pH1.0模拟酸雨显著降低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速度、苗高、根长、苗和根干物质、贮藏物质运转效率,延长了平均发芽时间.pH1.0模拟酸雨对玉米幼苗生长阶段的影响大于发芽阶段,对幼苗地下部分的影响大于地上部分;受基因型的影响,普通玉米和糯玉米的抗酸雨能力最强,其次为爆裂玉米,甜玉米最差.玉米属于抗酸雨作物,酸雨抑制阈值介于pH1.0~2.0之间.酸雨地区可优先选择种植普通玉米和糯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玉米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原文传递
氮离子束注入对玉米体细胞培养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世强 贾景明 +5 位作者 曹萍 杨吉存 张宝石 刘景荣 高萍 史维东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10-414,共5页
将能量为60keV、剂量为2×1016N+/cm2的氮离子束分别注入3个玉米自交系的成熟种子.从其M1成株上取下未成熟的胚作外植体,在MN和AG培养基上进行高体培养,以未注入的相同材料为对照.结果发现,M1的平均... 将能量为60keV、剂量为2×1016N+/cm2的氮离子束分别注入3个玉米自交系的成熟种子.从其M1成株上取下未成熟的胚作外植体,在MN和AG培养基上进行高体培养,以未注入的相同材料为对照.结果发现,M1的平均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比对照高11.7%,其中在MN和AG培养基上,分别比对照高15.5%和7.9%、不同类型的材料,在两种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存在差异,而且在诱导过程中M1与对照材料均要求6-BA的浓度在0.5-1.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细胞培养 氮离子束
下载PDF
覆膜和氮肥施用量对滴灌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金鑫 谷岩 +3 位作者 于寒 宁夕琳 吴春胜 胡文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251-7255,共5页
以恒单188为试验玉米品种,2017年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滴灌试验田进行,试验设定了有膜和无膜两个处理组,5个氮水平:0、100 kg/hm2、200 kg/hm2、300 kg/hm2和400 kg/hm2,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膜下滴灌和无膜滴灌栽培模式下玉米生长发育... 以恒单188为试验玉米品种,2017年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滴灌试验田进行,试验设定了有膜和无膜两个处理组,5个氮水平:0、100 kg/hm2、200 kg/hm2、300 kg/hm2和400 kg/hm2,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膜下滴灌和无膜滴灌栽培模式下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有助于玉米的生长,但过量施用氮肥可能会抑制玉米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在整个生长期内,有膜滴灌玉米的生长发育都优于无膜滴灌。其中在玉米的生育后期,有膜滴灌处理下,施氮量300 kg/hm2对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积累以及产量的形成影响最为显著,这为玉米科学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覆膜 施氮量 滴灌 产量
原文传递
甘蔗和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挥发物组成及其对亚洲玉米螟的电生理活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蒋兴川 谢兴伟 +5 位作者 董文霞 肖春 陈斌 严乃胜 李祥 李正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9,共10页
为了研究甘蔗和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挥发物成分的差异及挥发物对亚洲玉米螟的电生理活性,采用溶剂漂洗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提取、分析了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苗期、甘蔗茎伸长期、玉米(Zea mays)苗期、吐丝期叶片... 为了研究甘蔗和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挥发物成分的差异及挥发物对亚洲玉米螟的电生理活性,采用溶剂漂洗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提取、分析了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苗期、甘蔗茎伸长期、玉米(Zea mays)苗期、吐丝期叶片挥发物,并通过触角电位技术测定了亚洲玉米螟对其中24种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甘蔗苗期、玉米苗期分别分离出45种、38种化合物,而甘蔗茎伸长期和玉米吐丝期分别鉴定出44种、42种化合物。甘蔗和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挥发物成分存在差异,其中在甘蔗和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中均存在的化合物有25种,玉米特有化合物有4种,甘蔗特有化合物有12种。甘蔗和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挥发物种类主要包括萜类、绿叶气味、醛类、酮类、酸类、醇类、酯类、酰胺类和烃类,且这些化合物的含量在甘蔗和玉米不同生育时期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均以烃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亚洲玉米螟交配雌蛾对检测的24种挥发物均可产生EAG反应,表现出绿叶气味>萜类和醛类化合物>酸类和烃类化合物的总体反应趋势,其中以顺-3-己烯基乙酸酯的反应相对值最大(145.91±5.43);交配雌蛾的反应相对值在同一类化合物(绿叶气味除外)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亚洲玉米螟对同一类化合物的嗅觉辨识能力较差。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明植物挥发物对亚洲玉米螟的行为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玉米 生育时期 植物挥发物 亚洲玉米螟 触角电位反应
下载PDF
不同污染经历的玉米在高低温胁迫下SOD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海娟 段昌群 郭涛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0-84,共5页
利用经历过污染时间长度不同的2个玉米品种的各4个种群进行高低温胁迫后,测定其叶片SOD酶活性,根据其变化分析经历污染后的种群抵抗温度胁迫的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污染经历的延长,各玉米种群的抵抗高低温胁迫的能力均有增加,玉米... 利用经历过污染时间长度不同的2个玉米品种的各4个种群进行高低温胁迫后,测定其叶片SOD酶活性,根据其变化分析经历污染后的种群抵抗温度胁迫的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污染经历的延长,各玉米种群的抵抗高低温胁迫的能力均有增加,玉米对污染及温度胁迫的适应呈现一定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低温胁迫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酶 环境污染
原文传递
我国北方地区玉米根寄生线虫的种类鉴定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维志 段玉玺 +2 位作者 赵洪海 高辉 刘晔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65-67,共3页
1992~1995年对采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和江苏等省的玉米根寄生线虫进行分类鉴定研究,共鉴定出14属的36种线虫。即:丝尾垫刃线虫属Filenchus1个种;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1... 1992~1995年对采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和江苏等省的玉米根寄生线虫进行分类鉴定研究,共鉴定出14属的36种线虫。即:丝尾垫刃线虫属Filenchus1个种;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10个种;拟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oides1个种;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3个种;纽带线虫属Hoplolaimus3个种;螺旋线虫属Helicolylenchus4个种;盘旋线虫属Rotylenchus3个种;拟盘旋线虫属Pararotylenchus2个种;盾线虫属Scutellonema3个种;不正茎线虫属Nothotylenchus1个种;拟茎线虫属Neotylenchus1个种;轮线虫属Criconemoides1个种;真滑刃线虫属Aphelenchus1个种;滑刃线虫属Apheelenchoides2个种。其中,新种1个,角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angularis,国内新记录种1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线虫 寄生线虫 根系
下载PDF
林网生态场中玉米主要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常杰 陈杰 +1 位作者 王文章 葛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16-324,共9页
本文试用生态场的思想,对林网中玉米(Zeamays)的主要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与生态场内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林网生态场对玉米产量性状、质量性状的影响因各因子的场量和玉米的生育阶段而异。开花期前较高的温度、... 本文试用生态场的思想,对林网中玉米(Zeamays)的主要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与生态场内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林网生态场对玉米产量性状、质量性状的影响因各因子的场量和玉米的生育阶段而异。开花期前较高的温度、开花期后较低的地温、最热季节不过高的温度,以及整个生长季中较高的空气湿度是提高玉米生物学产量,穗产量、籽粒产量以及籽粒中粗蛋白积累量必要的生态条件。玉米籽粒中粗脂肪含量主要受乳熟期以前生态场的影响,龙其在穗分化、形成期需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地面温度。淀粉含量受生态场的影响较小,所需生态条件是拔节一蜡熟期较低的地温。总之,各时期生态场的性质均可在玉米最终的产量和质量性状中反映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网生态场 产量性状 质量性状 玉米 防护林
下载PDF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和利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玲 杨德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2835-2839,共5页
概括了热带和亚热带玉米(Zea mays)种质特别是来自CIMMYT的群体或基因库在美国和中国的研究和应用,重点介绍了接力式改良和组配半外来群体等方法在中国吉林和黑龙江等高纬度地区的应用。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种质 改良 热带 纬度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玉米胚乳细胞淀粉体的发育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海艳 高荣岐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05-1111,共7页
以普通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和甜玉米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胚乳细胞淀粉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授粉后10 d,玉米胚乳细胞开始积累淀粉。爆裂玉米淀粉体充实最早,胚乳细胞排列最紧密,蛋白体数量最多,蛋白体与淀粉体结... 以普通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和甜玉米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胚乳细胞淀粉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授粉后10 d,玉米胚乳细胞开始积累淀粉。爆裂玉米淀粉体充实最早,胚乳细胞排列最紧密,蛋白体数量最多,蛋白体与淀粉体结合最紧密;普通玉米和糯玉米蛋白体数量少,淀粉体充实晚,糯玉米淀粉体充实差;甜玉米淀粉体充实最差,淀粉体呈不裸露状态,胚乳细胞排列疏松。处在胚乳外层两侧的淀粉体充实好,呈多面体形,胚乳形成为角质;处在胚乳中部的淀粉体充实差,呈球形或不规则形,胚乳形成为粉质。除了与淀粉体充实和胚乳细胞排列有关外,蛋白体和糖类物质的存在分别是造成爆裂玉米和甜玉米胚乳质地硬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胚乳细胞 淀粉体 蛋白体
原文传递
甘蔗、玉米气味对亚洲玉米螟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蒋兴川 谢兴伟 +5 位作者 李祥 董文霞 肖春 陈斌 严乃胜 李正跃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5-622,共8页
【目的】农作物间套作对害虫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害虫的行为反应,通过研究玉米/甘蔗套作系统中植物气味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行为的影响,将为利用化学生态手段防治套作田中的害虫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昆虫触角... 【目的】农作物间套作对害虫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害虫的行为反应,通过研究玉米/甘蔗套作系统中植物气味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行为的影响,将为利用化学生态手段防治套作田中的害虫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昆虫触角电位实验、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实验,测定了甘蔗、玉米植株及二氯甲烷漂洗物对亚洲玉米螟成虫产卵、幼虫取食的影响。【结果】亚洲玉米螟成虫在甘蔗植株上的落卵量(卵粒数、卵块数)与玉米植株差异不显著,取食甘蔗植株的幼虫数量显著低于玉米植株。亚洲玉米螟对甘蔗、玉米叶片漂洗物均可产生EAG反应,且在同一浓度下的反应值之间无显著差异。成虫产卵量(卵粒数、卵块数)在0.1 gE/mL浓度的甘蔗和玉米漂洗物间差异不显著;幼虫对经甘蔗叶片漂洗物处理过的饲料的相对取食率均低于65.00%,显著低于玉米漂洗物处理的饲料。【结论】甘蔗和玉米气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影响没有差异,但甘蔗气味会导致初孵幼虫表现出很强的逃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玉米 亚洲玉米螟 气味 产卵 取食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玉米农田氮变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漆婧华 张峰 +1 位作者 王莺 孙国钧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3,共11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农田氮素循环变化动态及其机理,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覆膜管理对植株氮素(全氮)和土壤氮素(无机氮、全氮)变化动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覆膜和不覆膜处理土壤NO3--N含量随玉米... 为了进一步明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农田氮素循环变化动态及其机理,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覆膜管理对植株氮素(全氮)和土壤氮素(无机氮、全氮)变化动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覆膜和不覆膜处理土壤NO3--N含量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表现出近似斜"N"的变化规律。2)相对于不覆膜处理而言,覆膜处理地上部分氮素积累量表现出倒"V"型变化趋势。成熟期不覆膜处理茎叶中氮素残留较多,即将氮素更多地用于营养生长;而覆膜能使植株吸收的氮素更多地转移到籽粒中去,更多地用于生殖生长。3)对于不同土壤剖面不覆膜处理土壤全氮含量而言,覆膜处理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表现出相似的"W"型变化规律。且随土壤深度增加,变化规律有所延迟。三叶期至拔节期由于植物根系长度限制出现下降趋势;拔节期至籽粒形成期,由于覆膜能够改善土壤水热状况进而影响土壤中氮素分布,故出现上升趋势;籽粒形成期至成熟期变化规律与植物地上部分总氮含量恰好相反,说明该阶段土壤中全氮变化与玉米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根据本研究结果,覆膜对玉米生育前期土壤氮素变化影响较大,生育后期土壤氮素变化主要与玉米生长状况密切相关,且覆膜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覆膜 玉米 氮素
下载PDF
气象要素对陇东春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张可心 郭桐 +2 位作者 鱼潇 赵玉娟 柳东慧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2-18,共7页
利用1961—2020年西峰区气象要素资料及2018—2020年开展的全国农业气象试验站玉米区域联合试验(西峰区春玉米分期播种试验)资料,探究气象要素对陇东春玉米(Zea mays)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20年西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 利用1961—2020年西峰区气象要素资料及2018—2020年开展的全国农业气象试验站玉米区域联合试验(西峰区春玉米分期播种试验)资料,探究气象要素对陇东春玉米(Zea mays)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20年西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10℃积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年降水量、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且不显著;分期播种期间各年份不同播期具有不同气象条件,拔节-抽雄期春玉米需水量大,2018年降水量最多,有利于春玉米生长,2020年遭遇春旱,对春玉米生长不利,2020年连阴雨持续天数长、量级大,影响春玉米授粉、灌浆;每年SD2(4月22日)、SD3(5月12日)播期光、热、水匹配程度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相较于其他播期更高;出苗后气温升高、出苗-七叶期和乳熟-成熟期≥10℃积温升高、七叶-乳熟期降水量增加、出苗-七叶期日照时数增加均有利于春玉米增产。4月下旬至五月中旬播种可以提高春玉米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对粗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陇东春玉米种植应根据不同的气候年份选择适宜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春玉米 气象要素 产量 品质 陇东
下载PDF
玉米单倍体胚性细胞无性系抗大、小斑病性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国胜 邹玉华 +1 位作者 黄梧芳 母秋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9-83,共5页
本研究在亚致死浓度的选择压力下,分别用玉米大、小斑菌毒素筛选玉米单倍体胚性细胞无性系,获得了抗性细胞团。然后用毒素及病菌孢子处理,初步阐明了抗病性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为玉米单倍体愈伤组织抗病性鉴定提供了生化依据。
关键词 玉米 组织培养 抗病性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Benefit of Adding Ammonium Sulfate or Additional Glyphosate to Glyphosate in Corn and Soybean
17
作者 Nader Soltani Robert E. Nurse +1 位作者 Christy Shropshire Peter H. Sikkema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年第10期759-770,共12页
Nine field trials (4 in corn and 5 in soybean) were conducted over 2 years (2014 and 2015) to determine if there is greater benefit of adding ammonium sulfate (AMS) (2.5 L·ha<sup>ˉ1</sup>) or an equa... Nine field trials (4 in corn and 5 in soybean) were conducted over 2 years (2014 and 2015) to determine if there is greater benefit of adding ammonium sulfate (AMS) (2.5 L·ha<sup>ˉ1</sup>) or an equal dollar value of glyphosate (406 g·ae·ha<sup>ˉ1</sup>) to glyphosate applied at 450, 675 or 900 g·ae·ha<sup>ˉ1</sup> for weed control in corn and soybean. Glyphosate applied at 450 g·ae·ha<sup>ˉ1</sup> controlled velvetleaf 90% to 98%, common ragweed 80% - 97%, common lambsquarters 91% - 99%, Eastern black nightshade 83% - 100% and barnyardgrass 73% - 97% in corn and common ragweed 37% - 89%, common lambsquarters 39% - 98%, barnyardgrass 90% - 98% and green foxtail 91% - 98% in soybean. The addition of AMS to glyphosate applied at 450, 675 or 900 g·ae·ha<sup>ˉ1</sup> provided little to no added benefit for the control of velvetleaf, common ragweed, common lambsquarters, Eastern black nightshade, barnyardgrass and green foxtail in corn and soybean. There was a greater benefit in weed control efficacy by simply adding and equal dollar value of glyphosate (406 g·ae·ha<sup>ˉ1</sup>) than AMS (2.5 L·ha<sup>ˉ1</sup>) to glyphosate.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corn or soybean yield among the herbicide treatments evaluated. Based on these results, addition of AMS to glyphosate at rates evaluated had little benefit on weed control efficacy or yield of corn and soyb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utilon theophrasti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corn (zea mays) Chenopodium album Echinochloa crus-galli Efficacy GLYPHOSATE Setaria viridis Soybean (Glycine max) Yield
下载PDF
秋玉米间作秋大豆优化种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灶长 钟树福 +1 位作者 曾庆太 王林如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旱粮是我省粮食生产的薄弱环节,而江西适于发展玉米间作大豆的秋闲田则有近27万hm ̄2,发展旱粮的潜力很大。本试验采取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选择了间作行比、大豆密度以及氮、磷、钾肥施用量5个试验因子,建立了试验因子与间... 旱粮是我省粮食生产的薄弱环节,而江西适于发展玉米间作大豆的秋闲田则有近27万hm ̄2,发展旱粮的潜力很大。本试验采取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选择了间作行比、大豆密度以及氮、磷、钾肥施用量5个试验因子,建立了试验因子与间作体系的总产量、能量总产出、0.067hm ̄2(亩)产值和间作玉米产量、大豆产量间的数学模型。对模型的解析得知,间作行比及施磷量对间作总产量影响最大;行比与大豆密度之间存在着正的交互效应,而大豆密度与施氮量之间的互作则为一种负效应。通过模拟优化,获得了一套可行性大的秋玉米间作秋大豆的综合农艺技术方案。本试验为生产实践提供了较可靠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间作 秋季
下载PDF
保水剂特性测定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87
19
作者 黄占斌 张国桢 +3 位作者 李秧秧 郝明德 Meni BEN-HUR Deli CHEN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6,共5页
高分子化学材料的保水剂 ,具有高倍吸水和保水能力 ,种类较多。该研究测定了钠类保水剂主要化学特性改土保土效应。通过田间试验 ,分析其对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保水剂溶液钠离子和电导度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 ,但增幅... 高分子化学材料的保水剂 ,具有高倍吸水和保水能力 ,种类较多。该研究测定了钠类保水剂主要化学特性改土保土效应。通过田间试验 ,分析其对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保水剂溶液钠离子和电导度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 ,但增幅较小 ,对 p H值影响不大。钙、镁等二价离子对聚丙稀酸钠保水剂的吸水力拮抗作用明显 ,与尿素混用无不良效果。土壤加入保水剂后 ,其保水能力增加 ,改善结构 ,沙壤土较重壤土更显著。当土壤中保水剂含量在 0 .0 0 5 %~ 0 .0 1%范围时 ,土壤团聚体增加量明显。在 - 0 .5 MPa土壤水势压内 ,含保水剂 0 .5 %的土壤中 90 %水分可为植物根系利用。研究认为 ,保水剂保水作用主要表现 4方面 :自身保水、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促进植物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缓慢释水减少蒸发。田间试验发现 ,穴施 15 kg/hm2的保水剂的玉米和马铃薯分别增产 2 2 %和 16 % ,投产比为 1∶ 3.5和 1∶ 4 .2。保水剂与尿素或尿素磷肥混合使用于玉米 ,可分别提高尿素和磷肥利用效率 18.72 %和 2 7.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离子拮抗 土壤改良 水土保持 玉米 马铃薯 产量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氮处理春玉米叶片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全氮和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4
20
作者 王磊 白由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68-2276,共9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营养水平下的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和全氮含量与叶片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拔节期和喇叭口期是玉米氮素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时期;利用绿峰处叶片最大光谱反射率反演玉米叶片氮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精度为:...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营养水平下的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和全氮含量与叶片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拔节期和喇叭口期是玉米氮素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时期;利用绿峰处叶片最大光谱反射率反演玉米叶片氮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精度为:喇叭口期>拔节期>开花吐丝期;不同生育时期诊断玉米叶片氮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时所采用的光谱波段也不同,拔节期和喇叭口期采用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可靠性较高,而开花吐丝期采用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可靠性较高;两波段组合光谱变量对叶片叶绿素和全氮含量的判别精度高于单一波段的判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素 叶绿素 光谱反射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