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十余年从语言角度考辨可疑佛经成果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方一新 卢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8,共24页
目前常用的几种《大藏经》中,对早期汉译佛经的译者和时代题署多有谬误,不能轻易信从。近年来,学界对佛经语料的考辨成果丰硕,对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等重要译者的语言特征进行了总结,确定了一批可靠性较强的核心文本,并据此... 目前常用的几种《大藏经》中,对早期汉译佛经的译者和时代题署多有谬误,不能轻易信从。近年来,学界对佛经语料的考辨成果丰硕,对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等重要译者的语言特征进行了总结,确定了一批可靠性较强的核心文本,并据此为其余可疑文本划分出不同层次。对于失译、疑伪佛经,研究者也根据语言的时代、地域特性对其进行了考辨分析。在鉴别方法上,近年的研究普遍采取外部证据与内部证据相结合的模式,前者包括经录、序跋、注释、传记、引用等,后者包括佛教术语、行文风格、一般词汇、语法和语音现象等。由于术语的旧译名容易被后人替换为新译名,普通词语与句法方面的证据相对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以语言作为可疑佛经鉴定标准的局限性也应引起重视:可靠译经的语言可能存在一定的内部差异,选择鉴定标准时必须注意全面、系统,避免以偏概全,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经 辨伪 核心文本 内部证据 语言特征
原文传递
大学院校中的核心文本--柏拉图的《斐德罗篇》与孔子的《论语》 被引量:3
2
作者 约瑟夫.斯科特.李 张亚群 蔡培瑜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9,共9页
本文包括四个主题:美国过去25年通识教育模式及其演变的主要研究结果;这些变动的原因;九个中亚大学学院在构建核心文本计划方面的合作;什么是核心文本。作者以柏拉图的《斐德罗篇》与孔子的《论语》两门经典的讲授为例,阐明核心文本是... 本文包括四个主题:美国过去25年通识教育模式及其演变的主要研究结果;这些变动的原因;九个中亚大学学院在构建核心文本计划方面的合作;什么是核心文本。作者以柏拉图的《斐德罗篇》与孔子的《论语》两门经典的讲授为例,阐明核心文本是一种世界经典或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文本。它教导学生处处思考和感受人类关心的那些具有深刻意涵和基础性的事物,跨越众多的学科、文明和时代。其实施的基本环境是教师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学院 核心文本 通识教育 《斐德罗篇》 《论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