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铁通达性与区域旅游经济耦合关系及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新越 赵文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76-82,共7页
基于高铁与旅游经济耦合作用的机理,以全国八大地区26个省市2010~2015年高铁与旅游经济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ArcGIS方法,分析了高铁交通通达性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以及其空间特征。结果显示,中国高铁交通通达性... 基于高铁与旅游经济耦合作用的机理,以全国八大地区26个省市2010~2015年高铁与旅游经济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ArcGIS方法,分析了高铁交通通达性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以及其空间特征。结果显示,中国高铁交通通达性水平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发展并不均衡,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高于高铁交通通达性水平;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性,东南沿海地区为两系统协调发展的增长极,西北地区两系统发展水平不高。针对各地区发展现状,提出促进两系统协调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旅游经济 耦合协调 空间特征
下载PDF
西北区域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以兰西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韦萍 石培基 +2 位作者 赵武生 冯涛 付春雨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37-2347,共11页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协调问题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着力构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协调度模型测度2005—2017年兰西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度的时空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兰...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协调问题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着力构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协调度模型测度2005—2017年兰西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度的时空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兰西城市群城镇化综合指数时间上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社会城镇化贡献份额逐渐增大,空间上出现"极化"发展模式,兰州和西宁两大核心城市与周围县区差距显著;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态势,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有待提高,其空间上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状态,基本与地形分布相符;从协调类型上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度在0.4~0.5,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且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较明显,协调区域集中于兰州、西宁两大省会城市及周围部分县区,失调区域则集中于城市群南部和西部县区。研究结果可为兰西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环境承载力 协调特征 时空格局 兰西城市群
原文传递
GTG起爆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同来 魏昭荣 +1 位作者 吕春华 张建国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19,共4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以碳酰肼为配体的配合物起爆药GTG,描述了GTG起爆药的基础性能和使用性能。该起爆药机械感度适中,对热作用和静电作用钝感,使用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起爆药 配合物 基础性能 GTG 爆破
下载PDF
滇中城市群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琛 吴映梅 高彬嫔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9-397,共9页
为揭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以滇中城市群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对2000年、2010年、2018年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空间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为揭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以滇中城市群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对2000年、2010年、2018年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空间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城镇化水平指数均值由0.149升至0.359,在空间上由“单核心”发展转变为“一主四副”的发展格局。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先下降后上升,各年均值为0.406,0.402,0.442,其空间分布的内部差异较大。(2)研究区耦合协调度均值由0.482上升至0.621,在空间上呈“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格局;其Moran′s I大于0.42,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3)研究期内,耦合协调度与城镇化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相关程度较强,但呈现下降趋势。城镇化在协调发展中占主导作用。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二者双变量Moran′s I由-0.069降至-0.211,空间差异增大。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高在空间关系中较弱的一方,进而实现滇中城市群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环境承载力 耦合协调 演变特征 滇中城市群
下载PDF
中国城市产业结构与CO_2排放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9
5
作者 曹丽斌 蔡博峰 王金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4,共5页
产业结构与CO_2排放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产业结构与CO_2排放量的耦合关系。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1 km高空间分辨率网格CO_2排放数据(CHRED),运用耦合度模型,分析了中国288个城市产业结构与CO_2排放量的耦合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和... 产业结构与CO_2排放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产业结构与CO_2排放量的耦合关系。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1 km高空间分辨率网格CO_2排放数据(CHRED),运用耦合度模型,分析了中国288个城市产业结构与CO_2排放量的耦合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和CO_2排放量之间正处于中度耦合一致性阶段,以资源型为主的城市产业结构和CO_2排放量处于极度耦合一致性阶段;工业型城市耦合度和一致性均高于服务业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则分布比较分散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而在其他类型的城市中,工业占比相对较高的城市耦合度和一致性往往高于农业和服务业占比较高的城市。根据产业结构和CO_2排放量的耦合度和一致性关系,将现有的城市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产业结构与CO_2排放耦合一致性相关关系极强的城市,产业结构与CO_2排放耦合一致性相关关系较高的城市、产业结构和CO_2排放耦合一致性相关关系一般的城市以及产业结构和CO_2排放耦合一致性相关关系较弱的城市。通过对4种类型城市进行特征分析,4种类型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而且第二产业与碳排放之间的耦合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CO2排放 耦合一致性 空间特征 城市
下载PDF
中国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康萌萌 刘素春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101,共12页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存在密切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对保障的需要,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有力补充。因此,研究二者之间耦合协调关系,实现二者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存在密切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对保障的需要,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有力补充。因此,研究二者之间耦合协调关系,实现二者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2001—2013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的数据为样本,重新构建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就全国而言,2001~2013年我国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二者的耦合度始终处于颉颃阶段,二者的协调度由低度协调向中度协调转变;就区域而言,东、中、西部地区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耦合度一直处于颉颃阶段,协调度是中度协调关系,而中西部地区耦合度一直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协调度是低度协调关系;就省际而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省际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2001年中度协调的省份有9个,而2013年为19个,2001年低度协调的省份有18个,而2013年为7个。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耦合协调关系的空间格局也由2001年从东到西递减的“T”型格局转变成2013年较为均衡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耦合协调 时空特征
原文传递
论企业技术联盟的类型与一般发展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蔡兵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1999年第3期40-47,共8页
技术联盟作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目前正在被国外许多企业广泛采用。我国目前也开始出现企业技术联盟的现象。本文对企业技术联盟的类型及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我国企业在进行技术联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企业 技术联盟 类型 特征
下载PDF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孟晓 田明华 +1 位作者 杜磊 马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任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性并探索其空间...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任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性并探索其空间相关性,通过判断相对滞后类型发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短板。结果显示:(1)2010—2020年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均为波动上升趋势;农业农村现代化中高和高水平等级小范围集聚在沿海地区,其余地区则均为中低和低水平等级;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差异较大。(2)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高值与低值集聚区对立趋势增强。(3)耦合协调等级优劣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等级高低呈同向相关。初级协调及以上类型中上海、天津、北京表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山东、浙江、福建表现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江苏、广东则较均衡发展;其他地区属于勉强协调及以下类型,表现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双低”且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 时空特征
下载PDF
山西省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凯 李景保 李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45-52,58,共9页
为探究山西省水-能源-粮食(W-E-F)系统耦合协调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W-E-F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全省及各地市2008-2017年W-E-F系统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程度,并分析其时空变动特征。结果表明:9年间... 为探究山西省水-能源-粮食(W-E-F)系统耦合协调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W-E-F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全省及各地市2008-2017年W-E-F系统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程度,并分析其时空变动特征。结果表明:9年间全省W-E-F系统耦合协调度从0.55上升到0.83,总体达到良好协调水平。但各子系统发展特征不同,粮食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表现稳定,水资源子系统发展滞后且稳定性较差。系统协调水平和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均存在显著且逐渐扩大的空间差异,2017年初级协调区和中级协调区占比分别为45%和55%。太原、忻州和晋中3市协调水平较高,协调水平较低的朔州和运城主要受能源和水资源子系统的制约;各子系统空间差异大小为能源>粮食>水资源,W-E-F各子系统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分别是运城、朔州、阳泉。大多数地区面临W-E-F系统内部发展日益失衡的问题,各子系统间存在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粮食和能源子系统与水资源子系统之间的压力和制约效应。最后提出促进山西省W-E-F系统协调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系统 耦合协调 空间差异 变化特征 山西省
下载PDF
Advances and trends in plastic forming technologies for welded tubes 被引量:9
10
作者 Zhan Mei Guo Kun Yang He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05-315,共11页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oriented policies, components and parts of thin-walled welded tubes have gained increasing application in the aircraft and ...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oriented policies, components and parts of thin-walled welded tubes have gained increasing application in the aircraft and automotive industries because of their advantages: easily achieving forming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at low cost and in a short time.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welded tube plastic forming i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ube internal high-pressure forming, tube bending forming, and tube spinning forming. The focuses are on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char- acterization of welded tubes,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for welded tube forming, and inhomogeneous deformation behavior and the mechanism and rules of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 in welded tube plastic form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welded tube plastic forming from these aspects. Finally, with a focus on the urgent demand of the aviation, aerospace and automotive industries for high-strength and light-weight tub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challenges in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welded tube plastic forming in the future. Among them, laser tailor-welded technology will find application in the manufacture of high-strength steel tubes. Tube-end forming technology, such as tube flaring and flanging technology, will expand its appli- cation in welded tubes. Therefore, future studies will focus on the FE modeling regarding how to consider effects of welding on residual stresses, welding distortions and microstructure, the inhomo- geneous deform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the plastic forming process of tailor-welded tubes, and some end-forming processes of welded tubes, and mor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formin~ mechanism and limit of welded tub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aint effects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Forming Forming limit Inhomogeneous deforma-tion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Welded tube
原文传递
康旅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渠兴勤 殷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6-134,共9页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康养旅游备受关注,康旅耦合协调已成为产业发展重点。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讨2009-2018年中国康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态势与演化特征,并借助面板回归模型探索其影响因...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康养旅游备受关注,康旅耦合协调已成为产业发展重点。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讨2009-2018年中国康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态势与演化特征,并借助面板回归模型探索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大部分区域康旅耦合协调发展处于较低水平,但二者耦合协调态势趋好,耦合协调度呈上升特征;2)康旅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向南北和东西方向收缩态势,重心一直位于河南省,且呈现向西南移动趋势;3)康旅耦合协调的“高—高”关联区呈现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地区移动趋势,“低—低”关联区则表现出由西部区域向东北地区转移趋向;4)康旅耦合协调发展受多元因素的耦合作用,经济支撑力、政府调控力和人才助推力对其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产业 旅游业 耦合协调 时空态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线路和变压器零序反时限保护及其整定配合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黎丽 高昌培 林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7-110,共4页
从事故分析的角度出发,在全网需设置高阻接地故障保护前提下,提出线路保护、主变压器保护均需配置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并且500kV和220kV电压等级都可采用此配置。同时探讨其整定配合问题,提出了零序反时限曲线中时间常数的选取方法。实... 从事故分析的角度出发,在全网需设置高阻接地故障保护前提下,提出线路保护、主变压器保护均需配置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并且500kV和220kV电压等级都可采用此配置。同时探讨其整定配合问题,提出了零序反时限曲线中时间常数的选取方法。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试验用电网实例验证了采用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流保护 零序电流 反时限 整定配合 动态特性 线路保护 变压器保护
下载PDF
基于多主体收益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规划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艳 郭星辰 +5 位作者 陈汝科 谢枭 王若昕 沈丹青 王飞 周冬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2,共7页
随着我国各种异质能源系统的发展建设以及对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研究的深入,根据不同能源间多能互补的优势和特点研究最合理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案,对于我国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市场环境下计及多主... 随着我国各种异质能源系统的发展建设以及对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研究的深入,根据不同能源间多能互补的优势和特点研究最合理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案,对于我国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市场环境下计及多主体收益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规划方法。首先,分别基于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的特点及网络约束,构建相应的收益模型,进而结合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异质能源间的耦合机理分析,充分考虑各能源主体间的博弈关系,构建计及多主体收益的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协调规划模型;然后,利用迭代搜索法求解该模型;最后,利用仿真算例对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 协调规划 耦合特性 博弈论 迭代搜索法
下载PDF
颗粒粒径对采空区破碎煤体压实破碎特征影响机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村 赵毅鑫 +4 位作者 屠世浩 郝宪杰 郝定溢 刘金保 任赵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660-670,共11页
煤矿采空区垮落带一般由破碎煤岩体组成,在垮落带压实过程中,破碎煤岩体的破碎特征直接影响着垮落带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孔隙渗流特征。为了研究不同粒径破碎煤样压实过程中的破碎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构建了基于曲率半径与接触应力的颗粒材... 煤矿采空区垮落带一般由破碎煤岩体组成,在垮落带压实过程中,破碎煤岩体的破碎特征直接影响着垮落带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孔隙渗流特征。为了研究不同粒径破碎煤样压实过程中的破碎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构建了基于曲率半径与接触应力的颗粒材料屈服准则,进行了不同粒径破碎煤样的实验室压实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颗粒破碎准则表明影响颗粒破碎的主要参数为接触颗粒尺寸和接触颗粒的材料参数。得出垮落带相同压实应力条件下,破碎煤岩体尺寸越大,破碎煤岩体之间的接触应力越小。在实验颗粒粒径范围内,加载至相同应力状态下,颗粒粒径越大越不容易破碎,根据加载前后的级配数计算获得的破碎率越小。进而提出颗粒配位数(颗粒接触数)是加载过程中粒径对破碎率影响的主要原因。拥有较少配位数的小颗粒在传递相同应力的时候具有更大的偏应力进而导致相对于多配位数颗粒更容易破碎。加载过程中的量化模拟结果表明在初始粒径颗粒全部破碎时,3种粒径颗粒(10,15以及20 mm)中数量大于100子颗粒的占比分别为6.7%,24.6%,31.5%。随着破碎煤样的加载,不同粒径煤样最大颗粒对应的配位数不断增加,使得破碎煤样能够承受的应力远超过其自身强度。在颗粒配位数达到一定程度时,破碎煤样基本不再破碎,颗粒配位数基本保持不变。综合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与数值模拟结果最终得出破碎煤样颗粒尺寸对破碎特征影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接触应力与配位数。在加载初期,破碎煤样配位数相差较小,破碎煤样尺寸越大,模型相同加载应力状态下的颗粒接触应力越小。在加载后期,大颗粒粒径的配位数要大于小粒径颗粒,使其更不容易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破碎煤样 粒径大小 接触应力 配位数 破碎特征
下载PDF
甘肃省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演变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恬姿 王小军 +5 位作者 齐广平 康燕霞 银敏华 马彦麟 贾琼 张向宁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63,共11页
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推进三者耦合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0—2019年甘肃省14个市(州)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并结合重心演化模型对耦合协调度... 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推进三者耦合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0—2019年甘肃省14个市(州)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并结合重心演化模型对耦合协调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19年,甘肃省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小幅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与各市州水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分布格局相一致;(2)2010—2019年,甘肃省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0.52,0.54],属于基本协调类型;空间维度上各市(州)耦合协调类型或持续稳定或有所提升;(3)2010—2019年耦合协调度重心轨迹主要分布在兰州市,年均移动距离为7.19 km。应针对区域特点采取差异化策略以推动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向高级耦合协调方向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 耦合协调 演变特征
下载PDF
中国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测度与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庆婕 赵守国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5-222,共8页
基于城市和城市群的视角,以2013—2020年我国284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首先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在持续提升,绿色创新是改善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的关... 基于城市和城市群的视角,以2013—2020年我国284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首先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在持续提升,绿色创新是改善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的关键;其次在城市和城市群视角下,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呈现空间差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 空间特征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coordination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wind farms with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capability 被引量:6
17
作者 Renfeng Tao Fengting Li +3 位作者 Weiwei Chen Yanfang Fan Chenguang Liang Yang Li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2017年第1期311-319,共9页
To coordinate the protection of PMSG(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collector circuits and outgoing lines,a comprehensive and improved protection method of PMSG based wind farms with LVRT(low voltage ride thr... To coordinate the protection of PMSG(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collector circuits and outgoing lines,a comprehensive and improved protection method of PMSG based wind farms with LVRT(low voltage ride through)capability is proposed.The proposed method includes adding a short time delay to the collector network current protection zone I and a directional protective relaying to the collector network protection,installing grounding transformers and zero sequence current protection,and generator low-voltage protection action improvement.A LVRT scheme consisting of variable resistance dumping circuit,grid side dynamic reactive power control an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ontrol is proposed.The 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PMSG based wind farms are analyzed,and a PMSG based wind farm in Dabancheng,Xinjiang,is used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ypical wind farm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the setting values considering LVRT requirements,and the coordination problems.Finally,an improved wind farm protection coordination methodology is proposed and its validity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VRT Protection coordination PMSG Wind Farm Fault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高校乒乓球教学协调能力训练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青 《武术研究》 2019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针对目前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重视协调能力的观念,对协调能力的概念进行了较全面地概括,阐述了乒乓球运动中协调能力的特征,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高校乒乓球课中协调能力的培养的益处、教学安排以及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以期... 针对目前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重视协调能力的观念,对协调能力的概念进行了较全面地概括,阐述了乒乓球运动中协调能力的特征,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高校乒乓球课中协调能力的培养的益处、教学安排以及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以期为以后高校乒乓球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基础素材,为教学实践提供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 协调能力 特征 训练方法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启示——以德国、英国、日本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于程 饶玉婕 许世建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德国、英国及日本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他们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与学校为重要主体,以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并以规范的法律体系、标准的评价...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德国、英国及日本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他们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与学校为重要主体,以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并以规范的法律体系、标准的评价机制等助力政策的实施,逐步形成了可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体系。借鉴其经验,我国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可进一步强化政策内容建设、优化有效衔接的学位体系、构建标准化的评价机制、创新区域化产教融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政策体系 共性特征
下载PDF
我国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双杖推进技术的协调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包蕾 李秋捷 刘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55,共11页
目的:合理有效的双杖推进技术是提高越野滑雪传统式技术比赛成绩的重要前提。作为多关节参与的运动,该技术需要关节间的协调配合,而技术协调性与滑行表现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明确。方法:30名参加2019年全国越野滑雪项目调赛成年男子组1... 目的:合理有效的双杖推进技术是提高越野滑雪传统式技术比赛成绩的重要前提。作为多关节参与的运动,该技术需要关节间的协调配合,而技术协调性与滑行表现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明确。方法:30名参加2019年全国越野滑雪项目调赛成年男子组15 km传统式技术决赛的男运动员,按比赛成绩分高速组(n=15)和低速组(n=15)。应用动作技术三维拍摄与解析方法获取运动员三维运动学数据,计算肩-肘、肘-杆和髋-膝耦合角各模式在撑杖阶段的占比。应用混合设计方差分析确定耦合角各模式占比在成绩和比赛阶段间以及地形和比赛阶段间的差异。结果:高速组DP技术肘-杆耦合角异相占比前程显著小于中程和后程;平坡的肩-肘耦合角异相占比、髋-膝耦合角髋主导模式占比显著大于上坡,肩-肘耦合角肩主导模式占比、髋-膝耦合角异相占比显著小于上坡。低速组肩-肘耦合角异相占比显著大于上坡;地形和比赛阶段对髋-膝耦合角同相占比的交互作用显著,平坡滑行时前程、中程均显著小于后程;前程平坡显著小于上坡,在后程显著大于上坡;地形和比赛阶段对髋-膝耦合角异相占比的交互作用显著,后程时平坡显著小于上坡;地形和比赛阶段对髋-膝耦合角髋主导模式占比的交互作用显著,中程时平坡显著大于上坡。结论:成绩较好运动员的DP技术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具有稳定的下肢协调性特征,髋、膝关节均有较多参与;成绩较差运动员比赛前程膝关节参与较少,后程屈髋力量不足使膝关节参与增多。建议越野滑雪运动员均衡发展下肢力量,在比赛全程充分发挥髋、膝关节活动的作用。成绩较好者可能具有更强的肩关节力量,且更善于发挥撑杖前期肘关节屈曲活动的作用。无论成绩高低,运动员在上坡使用DP技术滑行时,为延长推进力作用的时间或距离,肩、肘关节分别进行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野滑雪 双杖推进技术 生物力学 耦合角 协调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