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DFIG与VSC-HVDC协调控制改善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 被引量:26
1
作者 边晓燕 王本利 +1 位作者 陈建平 杨立宁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6,共8页
经VSC-HVDC并网风电系统在风电场侧故障时,风电机组出口母线电压过低,极易引起风力机脱网。而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传统的Crowbar技术在故障时将转子侧变流器(RSC)短接,使发电机定子侧失去了为电网提供无功的能力,风力机的低电压穿越能... 经VSC-HVDC并网风电系统在风电场侧故障时,风电机组出口母线电压过低,极易引起风力机脱网。而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传统的Crowbar技术在故障时将转子侧变流器(RSC)短接,使发电机定子侧失去了为电网提供无功的能力,风力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较低。提出一种改进的DFIG模型,加入了主动式DC-Chopper,与传统的Crowbar相配合,降低Crowbar动作的概率,使得DFIG转子侧变流器可以控制定子侧在故障时期继续提供无功功率。并利用此改进的DFIG与VSC-HVDC协调控制,改善风电场侧母线电压水平。通过算例仿真表明,在严重故障时采用改进式DFIG的Crowbar仍未动作。从而大大降低Crowbar动作的概率,双馈风电机组RSC故障期间可以继续投入运行并为电网提供无功支持。完成故障期间DFIG两侧变流器与VSC-HVDC风电场侧变流器(WFVSC)之间的无功协调,使风电场具有更好的低电压穿越能力(Low Voltage Ride Though,LV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发电机 电压源高压直流 DC-Chopper 协调控制策略 低电压穿越
下载PDF
光伏电站经柔性直流集电送出系统的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岩 魏林君 +3 位作者 高峰 刘超 郝全睿 李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70-78,共9页
光伏电站经柔性直流集电送出系统在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扰动时应该具备低电压穿越的能力。针对受端和送端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扰动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不依靠通信的光伏电站与VSC-HVDC的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策略。交流电网故障情况下,VSC-HVDC送... 光伏电站经柔性直流集电送出系统在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扰动时应该具备低电压穿越的能力。针对受端和送端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扰动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不依靠通信的光伏电站与VSC-HVDC的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策略。交流电网故障情况下,VSC-HVDC送、受端换流器可依据直流电压的变化量切换控制模式。送端换流器根据VSC-HVDC直流电压的变化量调节光伏电站出口的电压幅值,使光伏电站感受到电压变化并减小有功功率输出,从而迅速维持VSC-HVDC系统的功率传输平衡,提升系统故障穿越能力,而且可以实现直流电压的稳态无差控制。应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1000 MW光伏电站与VSC-HVDC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光伏发电 故障穿越 协调控制策略 功率平衡
下载PDF
10MW高温气冷堆的协调控制方案 被引量:4
3
作者 晏勇 杜继宏 冯元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针对 10 MW高温气冷堆 (HTR- 10 )核动力装置堆型新 ,对象动态特性复杂等特点 ,研究了自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 ,结合工程要求设计了相应的协调控制方案。分析并提出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 ,通过仿真着重在典型给定值变化或扰动情况... 针对 10 MW高温气冷堆 (HTR- 10 )核动力装置堆型新 ,对象动态特性复杂等特点 ,研究了自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 ,结合工程要求设计了相应的协调控制方案。分析并提出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 ,通过仿真着重在典型给定值变化或扰动情况下 ,对各方案控制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考查。最终给出“核功率控制热氦温度以及氦流量控制蒸汽温度”的方案作为工程重点 ,可为实际运行操作提供直接参考 ,并为 H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MW高温气冷堆 自动控制系统 协调控制 PID控制器 工程整定方法 控制性能 HTR-10
原文传递
海上风电柔性低频送出系统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陆振纲 谢立军 +3 位作者 赵国亮 王秀丽 尚佳静 王锡凡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08-3718,共11页
柔性低频交流输电在海上风电送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国内外针对海上风电柔性低频送出系统无功电压特性分析与运行控制的研究较少。为此,首先建立了低频下海上风电经电缆送出系统的无功/电压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以降低海缆最大电流... 柔性低频交流输电在海上风电送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国内外针对海上风电柔性低频送出系统无功电压特性分析与运行控制的研究较少。为此,首先建立了低频下海上风电经电缆送出系统的无功/电压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以降低海缆最大电流和系统损耗的目标函数和数学模型,提出了海上风电柔性低频送出系统无功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建立了海上风电经柔性低频送出系统算例,开展了多运行工况下的动态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无功优化控制策略具备响应快速灵活的优点,且无需额外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研究结果证明了所提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低频输电 海缆 无功电压 协调控制
下载PDF
一种搬运机器人夹持机构设计与抗倾覆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奇梁 孙江宏 +1 位作者 杜宏辰 张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9-261,265,共4页
基于十字坐标,设计了一种搬运机器人,其夹持机构为两侧对称、单侧双滑块结构。建立了夹持机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其受力和运动情况,基于ADAMS和MATALB搭建了机器人整体抗倾覆性PID控制模型,仿真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夹持机构... 基于十字坐标,设计了一种搬运机器人,其夹持机构为两侧对称、单侧双滑块结构。建立了夹持机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其受力和运动情况,基于ADAMS和MATALB搭建了机器人整体抗倾覆性PID控制模型,仿真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夹持机构的受力和运动可靠可控,机器人整体抗倾覆性可调可控。针对夹持机构的运动学情况和机器人整体抗倾覆性的影响因素,对夹持机构的相应控制策略进行了设计,以使机器人在自动搬运过程中能准确控制夹持机构夹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坐标 搬运机器人 双滑块机构 夹持机构 抗倾覆性 控制策略
下载PDF
飞轮储能系统中双向功率变换器控制策略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陶雪峰 吴俊 +1 位作者 孙露露 周贝 《电气传动》 2021年第21期41-45,共5页
微电网需提供功率缓冲装置,飞轮储能装置可快速调节电能质量,为微电网提供频率、电压支撑。为提高飞轮储能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分析了背靠背变换器的数学模型,以此提出了一种在母线电压平方外环、功率内环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基础上,增... 微电网需提供功率缓冲装置,飞轮储能装置可快速调节电能质量,为微电网提供频率、电压支撑。为提高飞轮储能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分析了背靠背变换器的数学模型,以此提出了一种在母线电压平方外环、功率内环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基础上,增加功率前馈补偿的控制策略。采用该控制策略可大幅改善由于飞轮储能系统切换状态时电机侧PWM变换器状态突变导致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提高微电网侧PWM变换器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系统的动态运行性能。分析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并利用仿真与实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靠背变换器 直接功率控制 功率前馈补偿 协调控制策略
下载PDF
火电机组低负荷协调优化灵活性改造技术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庄志宝 李想 《仪器仪表用户》 2023年第1期88-91,45,共5页
为全面提高火电机组安全性、稳定性和运行灵活性,研究了机组低负荷热力循环结构,分析了低负荷运行工质参数运行范围与特性,并结合历史数据库中代表性运行数据,基于进化算法建立了火电机组低负荷非线性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低... 为全面提高火电机组安全性、稳定性和运行灵活性,研究了机组低负荷热力循环结构,分析了低负荷运行工质参数运行范围与特性,并结合历史数据库中代表性运行数据,基于进化算法建立了火电机组低负荷非线性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低负荷协调控制策略,通过现场实施应用,示范机组实现了30%~100%额定负荷下的全程自动运行,提高了机组参与深度调峰的能力。此文以2号机组低负荷协调优化灵活性改造为例,对火电机组低负荷协调优化,参与深度调峰灵活性改造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性 低负荷 深度调峰 协调控制系统 模型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单相DC/AC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8
作者 马龙 苏文胜 蒋超 《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4年第5期18-24,共7页
以往,对单相逆变器的研究都是基于静止坐标系的,其若采用传统PI控制器,则无法实现精准控制;而采用比例谐振调节器控制,则既复杂繁琐又存在很多限制条件。此外,在静止坐标系下,单相逆变器孤网/并网的切换较难实现。基于此,文章借鉴三相... 以往,对单相逆变器的研究都是基于静止坐标系的,其若采用传统PI控制器,则无法实现精准控制;而采用比例谐振调节器控制,则既复杂繁琐又存在很多限制条件。此外,在静止坐标系下,单相逆变器孤网/并网的切换较难实现。基于此,文章借鉴三相逆变系统在旋转坐标系下的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单相逆变器在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然后给出其在dq坐标系下孤网运行、并网预同步和并网运行的控制策略,并通过dq坐标变换将变化的交流量变成恒定不变的直流量。这样,单相逆变器采用PI控制器便可以实现无差控制,而无需设计复杂的控制器,从而大大简化了单相逆变器的各种控制策略。最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及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单相逆变器工作在孤网模式时,可输出50 Hz标准正弦波;当电网满足并网条件时,逆变器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可实现相位同步,为并网做准备;当并网运行时,逆变器从V/f控制转为PQ控制。该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逆变器 dq坐标系 控制器 控制策略
下载PDF
空调管道清扫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春暄 彭婧璇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09-2212,共4页
目前,中央空调管道清扫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空调管道进行定期清扫,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并能够实现节能的目的;首先介绍了空调通风管道清扫机器人总体系统设计,然后对机械车体和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提出了多组态控制工作模式;... 目前,中央空调管道清扫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空调管道进行定期清扫,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并能够实现节能的目的;首先介绍了空调通风管道清扫机器人总体系统设计,然后对机械车体和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提出了多组态控制工作模式;机器人车体控制系统以单片机C8051F020控制核心,对管道清扫机器人行走和转弯策略进行了设计与测试,采用模糊PID控制调节电机转速,结合感知传感器信息对电机协调控制,有效地实现了机器人直线行走和稳定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机器人 电机协调 控制策略 模糊PID 测距传感器
下载PDF
故障下新能源场站间主动电压支撑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业正午 季亮 +3 位作者 常潇 樊瑞 李慧蓬 洪启腾 《太阳能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60-567,共8页
针对逆变型新能源场站在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时可能出现的电压暂降、电流越限等运行风险,提出一种适用于电压跌落场景的站间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可有效实现故障下多个新能源场站对并网点电压的主动支撑。首先,基于逆变器控制系统的输出特... 针对逆变型新能源场站在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时可能出现的电压暂降、电流越限等运行风险,提出一种适用于电压跌落场景的站间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可有效实现故障下多个新能源场站对并网点电压的主动支撑。首先,基于逆变器控制系统的输出特性,分析不对称故障下的电压支撑原理;其次,为了解决输出电流在各新能源场站间的配置问题,引入白鲸优化算法对场站的功率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相应的参考电流;最后,对电压跌落场景进行区分,在各自场景下通过逆变器注入不同的参考电流以实现并网点电压支撑、电流限幅、改善不平衡度等多个控制目标。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含逆变型新能源场站的并网运行系统,通过仿真模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电压支撑 不平衡度 协调控制策略 功率优化 场景区分
下载PDF
7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
11
作者 曾名劭 陈健辉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6年第1期97-100,108,共5页
为提高机组的协调控制调节品质,对原控制系统策略的不足进行分析,从锅炉主控、汽机主控、给水调节、燃料调节、一次风压调节、磨煤机风门控制等方面进行优化,满足发电机组的AGC负荷调节的速率及精度要求。优化后增强了锅炉对煤种变化的... 为提高机组的协调控制调节品质,对原控制系统策略的不足进行分析,从锅炉主控、汽机主控、给水调节、燃料调节、一次风压调节、磨煤机风门控制等方面进行优化,满足发电机组的AGC负荷调节的速率及精度要求。优化后增强了锅炉对煤种变化的适应能力,机组主要参数调节品质优良,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水平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协调控制 优化 给水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单级型三相储能变流器基本控制策略分析
12
作者 杨博 朱冬华 +1 位作者 杜海江 王文成 《电气自动化》 2014年第6期70-72,共3页
储能变流器是微电网、不间断电源(UPS)等设备中储能控制的关键设备。针对储能变流器的不同控制目标,控制策略可分为高级控制策略和基本控制策略。高级控制策略实现具体应用领域的控制目标,基本控制策略是高级控制策略设计的基础,根据高... 储能变流器是微电网、不间断电源(UPS)等设备中储能控制的关键设备。针对储能变流器的不同控制目标,控制策略可分为高级控制策略和基本控制策略。高级控制策略实现具体应用领域的控制目标,基本控制策略是高级控制策略设计的基础,根据高级控制策略形成的指令,实现基本环路的控制功能。将基本控制策略划分为定直流电压、定直流电流、定交流电流、定交流电压四种控制模式,通过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的变流器数学模型,运用典型I型系统和II型系统PI调节器经典设计方法,对每一种控制器进行设计,得到设计参数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本控制器设计思路和方法可用于指导变流器控制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变流器 坐标变换 PI调节器 基本控制策略 仿真
下载PDF
基于级联型PET的光储并网系统结构研究
13
作者 宣丽萍 闫姝含 张亚坤 《黑龙江电力》 CAS 2021年第4期290-296,共7页
结合CLLC谐振变换器和电力电子变压器(PET)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级联型PET的光储并网系统结构。该结构与传统光储并网系统结构相比,无需模块电容间的电压均衡控制,消除公共直流电容存在的二次功率波动,并保证三相相间功率平衡。对系统拓扑... 结合CLLC谐振变换器和电力电子变压器(PET)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级联型PET的光储并网系统结构。该结构与传统光储并网系统结构相比,无需模块电容间的电压均衡控制,消除公共直流电容存在的二次功率波动,并保证三相相间功率平衡。对系统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功率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简化控制系统。通过设计并搭建1 MW/10 kV光储并网仿真系统,验证所提出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光储并网系统 混合储能系统 协调控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双dq坐标变换的M3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孟永庆 王健 +3 位作者 李磊 王秀丽 罗辉勇 白森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702-4711,共10页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式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matrix converter,M3C)是一种可实现直接交交功率变换的新型拓扑,在未来高电压大功率异步混联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对其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对...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式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matrix converter,M3C)是一种可实现直接交交功率变换的新型拓扑,在未来高电压大功率异步混联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对其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对M3C换流系统的3个子换流器分别进行αβ0坐标变换,发现对称运行时桥臂中的非零序分量只与输入侧电气量有关,而桥臂中的零序分量只与输出侧电气量有关。基于此结论,论文首次提出了对M3C桥臂中电压、电流的非零序分量和零序分量分别进行输入频率、输出频率的dq旋转坐标变换,推导出了基于双dq坐标变换的M3C数学模型。该模型实现了系统输入输出两种交流频率分量的解耦,并将所有的交流电气量转换为直流量。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相应的矢量控制方案,该方案中所有的被控量在稳态时都是直流量,物理概念清晰,控制结构简单,比以往文献在αβ0坐标系下的控制方案更易实现控制的无静差特性。最后论文在Matlab平台上搭建了M3C换流系统模型并采用文中的控制方案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式变换器 数学模型 双dq坐标变换 控制策略
下载PDF
考虑海缆充电功率的海上风电场无功补偿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立宁 施勇 +3 位作者 王本利 刘舒 边晓燕 符杨 《电机与控制应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87,共8页
针对海上风电场的特点,研究其有效利用风电机组无功调节能力的无功补偿协调控制策略。海上风电场并网的电压稳定性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海缆充电功率对并网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利用风机无功调节能力来改善系统的电压稳定... 针对海上风电场的特点,研究其有效利用风电机组无功调节能力的无功补偿协调控制策略。海上风电场并网的电压稳定性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海缆充电功率对并网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利用风机无功调节能力来改善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利用灵敏度分析法及Q-V曲线法分析了海缆充电功率对海上风电场并网系统电压薄弱点的影响,并分析出最薄弱点为海缆末端母线;其次,选择STATCOM作为海上风电场无功补偿设备,并对双馈风机两侧变流器及STATCOM的无功控制环节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以海缆末端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的三者无功协调控制策略,从而更为有效地利用风机自身的无功能力,显著减小STATCOM的安装容量。通过软件DIg SILENT建立CIGRE B4-39标准风电场并网系统,利用此系统进行暂态故障仿真分析,验证该无功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灵敏度分析 Q-V曲线 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海缆充电功率
下载PDF
基于旋转坐标变换交流电子负载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薛家祥 何鑫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4-48,共5页
针对传统交流电子负载基于内环电流PI控制动态响应较差,且易受网侧波动干扰,以双PWM变换器为电路基础,参考三相PWM整流器通过旋转坐标变换分别控制有功与无功电流来消除稳态误差的模型,提出单相PWM整流器(VSR)旋转坐标变换模型。通过构... 针对传统交流电子负载基于内环电流PI控制动态响应较差,且易受网侧波动干扰,以双PWM变换器为电路基础,参考三相PWM整流器通过旋转坐标变换分别控制有功与无功电流来消除稳态误差的模型,提出单相PWM整流器(VSR)旋转坐标变换模型。通过构建正交虚拟电流与前馈解耦并结合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调整PI控制,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同时实现负载模拟电流的矢量控制,提高负载模拟的动态和稳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纯阻、感阻、容阻负载模拟下,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负载模拟动态响应,对比常规PI,可知基于BP神经网络自整定的PI控制在参考电流为1 A阶跃响应中超调量减少约10%,调节时间减少约9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PWM整流器 旋转坐标变换 前馈解耦控制策略 BP神经网络自整定PI控制
下载PDF
双机械端口电机双同步坐标系控制
17
作者 庞珽 黄声华 +1 位作者 王双红 陈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137,共6页
在对双机械端口电机的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其双同步坐标系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提出其在双同步坐标系下的控制策略,同时给出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车辆总成控制与双机械端口电机控制系统、其他系统的配合关系,通过试验验证了双机... 在对双机械端口电机的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其双同步坐标系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提出其在双同步坐标系下的控制策略,同时给出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车辆总成控制与双机械端口电机控制系统、其他系统的配合关系,通过试验验证了双机械端口电机控制器及其控制策略对双机械端口电机传动系统进行连续平滑调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械端口电机 双同步坐标系 控制策略 弱磁 总成控制
下载PDF
我国PM2. 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97
18
作者 李红 彭良 +5 位作者 毕方 李陵 鲍捷萌 李俊玲 张浩 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63-1778,共16页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PM2.5与臭氧(O3)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二者协同控制已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焦点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PM2.5与臭氧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性,使得二者的协同控制具...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PM2.5与臭氧(O3)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二者协同控制已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焦点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PM2.5与臭氧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性,使得二者的协同控制具有复杂性与艰巨性.分析了PM2.5与臭氧成因的关联性及其相互影响,阐明了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所涉及的重要科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目前我国PM2.5与臭氧的污染形势及二者的关联性,梳理了我国自2013年以来在PM2.5与臭氧污染控制中已采取的重要举措,论述了目前我国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在科学与管理上所面临的挑战.结合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分析,提出推进我国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工作的相关建议:①加快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管理体系;②强化科技支撑,提高PM2.5与臭氧污染控制精准性;③加快构建VOCs与NOx治理技术体系;④加大VOCs与NOx的协同减排力度,保障减排方案落实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臭氧 耦合机制 协同控制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多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控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3
19
作者 樊琼剑 杨忠 +1 位作者 方挺 沈春林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3-691,共9页
多无人机(UAVs)编队飞行的协同侦察、作战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机单次作战任务的成功概率,因而引起各国对多机编队飞行的研究热潮。针对这一情形,在介绍了多UAV协同编队飞行(CFF)的定义和应用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多UAV... 多无人机(UAVs)编队飞行的协同侦察、作战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机单次作战任务的成功概率,因而引起各国对多机编队飞行的研究热潮。针对这一情形,在介绍了多UAV协同编队飞行(CFF)的定义和应用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多UAV编队飞行的发展状况和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和讨论了编队飞行控制中几个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队形设计、气动耦合、队形的动态调整、航迹规划、信息互换以及编队飞行控制策略等问题;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对正在研究的多机作战平台系统的协同作战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 协同编队飞行 飞行控制策略 测试 信息分析
原文传递
风光柴储孤立微电网系统协调运行控制策略设计 被引量:88
20
作者 刘梦璇 郭力 +3 位作者 王成山 赵波 张雪松 刘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9-24,共6页
在考虑典型风光柴储孤立微电网主要设备运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风光柴储孤立微电网系统协调运行控制策略。该策略以保证孤立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高系统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为主要设计目标,利用自主研发的微电网准稳态仿真工... 在考虑典型风光柴储孤立微电网主要设备运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风光柴储孤立微电网系统协调运行控制策略。该策略以保证孤立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高系统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为主要设计目标,利用自主研发的微电网准稳态仿真工具对典型实际孤立微电网进行仿真计算,并与美国国家能源实验室(NERL)开发的微电网仿真软件Hybrid2中的相关控制策略进行比较,验证了文中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运行 微电网 协调运行 控制策略 能量管理系统 电池寿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