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地热史 被引量:134
1
作者 任战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39-349,共11页
本文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的热历史.不同构造单元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资料表明:在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为3.3-4.1℃/100m,大地热流值为81-95mW/m2,高于盆地现今的平均地温梯度(2.80... 本文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的热历史.不同构造单元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资料表明:在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为3.3-4.1℃/100m,大地热流值为81-95mW/m2,高于盆地现今的平均地温梯度(2.80℃/100m)及平均大地热流值(63mW/m2).这次热事件有利于油气的生成、运移及大气田的形成.另外,在20-23Ma前,发生了一期显著的冷却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磷灰石 裂变径迹 地热史
下载PDF
中新生代天山及其两侧盆地性质与演化 被引量:44
2
作者 方世虎 郭召杰 +1 位作者 张志诚 吴朝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6-897,共12页
天山两侧中新生代盆地中的沉积记录、沉积中心展布及其迁移特征反映了盆地演化特征 ,天山地区的年代学数据则是构造活动的响应。这些沉积学记录、年代学记录及山前构造变形与天山地区的构造演化、天山快速隆升和区域地壳缩短相对应 ,反... 天山两侧中新生代盆地中的沉积记录、沉积中心展布及其迁移特征反映了盆地演化特征 ,天山地区的年代学数据则是构造活动的响应。这些沉积学记录、年代学记录及山前构造变形与天山地区的构造演化、天山快速隆升和区域地壳缩短相对应 ,反映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晚新生代是天山快速隆升的 2个时期 ,也是盆地性质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综合分析认为 ,天山两侧盆地早中侏罗世为陆内断陷 坳陷盆地阶段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盆地开始进入挤压背景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晚新生代开始发育再生前陆盆地。天山晚新生代构造变形总体显示西强东弱的特点 ,这种变形差异可能与帕米尔构造结的向北推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中新生代 盆地演化 冷却事件 地壳缩短
下载PDF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在恢复盆地沉降抬升史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量:30
3
作者 赵孟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38-248,共11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深入分析表明.最迟23Ma以来盆地发生了一期由于快速抬升剥蚀引起的冷却事件.盆地东部以95m/Ma的速率抬升,造成约2000m的剥蚀量;而盆地西部则以56m/Ma的速率抬升,导致了约1... 对鄂尔多斯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深入分析表明.最迟23Ma以来盆地发生了一期由于快速抬升剥蚀引起的冷却事件.盆地东部以95m/Ma的速率抬升,造成约2000m的剥蚀量;而盆地西部则以56m/Ma的速率抬升,导致了约1000m的剥蚀量.盆地东、西部的差异抬升剥蚀导致了盆地现今微微西倾的构造面貌.这一抬升剥蚀事件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亚洲构造运动形式以挤压为主,转换为中新世以来以地壳增厚为主的结果.K-Ar年龄和镜质体反射率资料分析表明,盆地在170-160Ma(中侏罗末)曾发生一期热事件,使古地温梯度达57℃/km,古热流值达96-109m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裂变径迹 沉降抬升史 冷却事件 热事件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沁水盆地新生代抬升冷却事件的确定 被引量:17
4
作者 任战利 肖晖 +4 位作者 刘丽 张盛 雷利庆 秦勇 韦重韬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分析资料表明沁水盆地在26.2~11.5Ma前发生过一次抬升冷却事件,具有盆地南、北部抬升冷却早,中部抬升冷却晚的特点,渐新世—中新世的抬升冷却与青藏高原在新近纪的大规模隆升有关。新生代渐新世—中新世发生大规... 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分析资料表明沁水盆地在26.2~11.5Ma前发生过一次抬升冷却事件,具有盆地南、北部抬升冷却早,中部抬升冷却晚的特点,渐新世—中新世的抬升冷却与青藏高原在新近纪的大规模隆升有关。新生代渐新世—中新世发生大规模抬升冷却,地层温度降低,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生烃过程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抬升 沁水盆地 新生代 隆升 渐新世 新近纪 中新世 生烃 地层温度 裂变径迹分析
下载PDF
西南天山隆起时代的河床砂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丽宁 季建清 +4 位作者 孙东霞 徐芹芹 涂继耀 张志诚 韩宝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1-945,共15页
现代的天山山脉是在古生代造山基础上,于新生代强烈抬升而形成.其新生代造山和隆升过程,造就了现今的天山地貌格局.本文选取西南天山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河床砂岩屑裂变径迹测年分析,从统计角度限定西南天山的隆升-剥露过程.样品采集于特... 现代的天山山脉是在古生代造山基础上,于新生代强烈抬升而形成.其新生代造山和隆升过程,造就了现今的天山地貌格局.本文选取西南天山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河床砂岩屑裂变径迹测年分析,从统计角度限定西南天山的隆升-剥露过程.样品采集于特克斯河支流阿克雅孜河、夏特河、木扎河以及特克斯河干流的沉积河床.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和统计分析表明,存在代表源区热史演化不同阶段的年龄峰值.尽管不同样品的年龄众数分布有少许差别,颗粒年龄众数的去褶积分析获得了西南天山山体新生代冷却的三个基本一致的阶段:6~8 Ma,12~19 Ma以及32~40 Ma.结合山脉隆起的地质地貌模型,无论是整体抬升或掀斜抬升,以及压扭性背景的花状挤出抬升,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封闭温度推断的抬升量与现今天山高度基本相当的事实,都可以确认西南天山山体是6~8 Ma以来形成的.天山这三期快速抬升冷却事件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主要隆升时期有较好的对应,证明了天山隆升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关系.另外,6~8 Ma的冷却事件与沉积地层学研究揭示的6 Ma左右的气候显著变化相互印证,显示了研究区域山脉隆升和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天山 河床砂岩屑 磷灰石裂变径迹 冷却事件 地貌形态
下载PDF
全新世高温期环境变化对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施少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36-143,共8页
从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包括马家浜、崧泽和良渚三个文化期)文化遗址的分布范围、遗址数量、生产方式和文化特征等多方面,分析了全新世高温期(8—3ka B.P.)环境变化对本地区新石器时期古文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新世高温期暖湿而且... 从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包括马家浜、崧泽和良渚三个文化期)文化遗址的分布范围、遗址数量、生产方式和文化特征等多方面,分析了全新世高温期(8—3ka B.P.)环境变化对本地区新石器时期古文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新世高温期暖湿而且较为稳定的气候环境,有利于先民们的生活,促使了本地区新石器文化的飞跃发展,包括原始农业、家畜业的产生和发展,先民们活动范围扩大和遗址数量增加等等。但高温期中存在气候剧烈波动阶段和气候迅速变化的低温事件,以及伴随它们出现的各种严重自然灾害,严重阻碍和限制了古文化的发展,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使得文化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文化 全新世 环境变化 古文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芒康地区河流地貌演化的磷灰石U-Th/He记录 被引量:12
7
作者 肖萍 刘静 +4 位作者 王伟 钟宁 曾令森 Raphael Pik 谢克家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3-444,共12页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侧向逃逸的特殊构造部位,地势起伏相对较缓,形成三江并流的独特地貌格局。然而,对于东南缘大尺度地形地貌形成机制与水系演化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获得的澜沧江流域芒康地区5个基岩样...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侧向逃逸的特殊构造部位,地势起伏相对较缓,形成三江并流的独特地貌格局。然而,对于东南缘大尺度地形地貌形成机制与水系演化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获得的澜沧江流域芒康地区5个基岩样品磷灰石U-Th/He年龄表明该地区在早一中中新世(23-15Ma)经历了一次区域性冷却事件,且冷却速率在5Ma期间从40℃/Ma降低到28℃/Ma以下。目前可获得的青藏高原东缘一东南缘的低温年代学数据表明:尽管川西一藏东一滇北一带具有相似地貌特征,但高海拔、低起伏地貌面的形成是穿时性的,不能将它作为一个区域上连续的等时面来计算和探讨一个统一的区域抬升启动时间;三江地区地形属于非稳态的过渡型地形,尤其芒康一左贡地区剥蚀速率的差异比较清晰地展示了澜沧江流域地形演化处于非稳态期。此外,河流下切是塑造澜沧江流域的地形地貌主要驱动力之一:干流的侵蚀速率远远高于支流的侵蚀速率;河流下切强烈的地区(如德钦)对应的侵蚀速率及地形起伏度都较大,芒康地区微弱的地形起伏度取决于较低的侵蚀速率。第三纪以来的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崛起的同时,也对周边尤其藏东南三江地区的地形地貌塑造及气候变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芒康 U-Th/He年龄 冷却事件 河流纵剖面 气候变化 侵蚀速率
原文传递
The evidence of fission-track data for the study of tectonic thermal history in Qinshui Basin 被引量:9
8
作者 REN Zhanli XIAO Hui +3 位作者 LIU Li ZHANG Sheng QIN Yong WEI Chongt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S1期104-110,共7页
The thermal history of the Qinshui Basin has been studied by using the fission-track analysis of apatite and zirco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tectonic evolution, magmatic activity and other palaeogeothermal analysis dat... The thermal history of the Qinshui Basin has been studied by using the fission-track analysis of apatite and zirco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tectonic evolution, magmatic activity and other palaeogeothermal analysis data.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laeogeothermal gradient between the late-Paleozoic era and the medium-Mesozoic era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palaeogeothermal gradient in the late-Mesozoic is up to 5.56癈/100 m in the middle, and the values are relatively higher in the north and south margins of the basin, reaching over 8.00℃/100 m,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was an anomalous tectonic thermal event in the thermal history of Qinshui Basin. This event happened in 110-140 Ma, and the main peak value was between 120 and 140 Ma. This anomalous tectonic thermal event is controlled by the strengthening thermal mobility of the lithosphere and magmatic intrusion. The maturity of the Permo-Carboniferous coal series mainly was controlled by this anomalous thermal field. The apatite fission track date of samples across the basin shows that a rapid tectonic uplifting with cooling existed 26.2-11.5 Ma ago and the uplifting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basin happened earlier than that in the middle. The Permo-Carboniferous strata had been completely annealed in the early 50 Ma, palaeotemperature over 125℃. Since then, especially from Oligocene-Miocene epoch, the strata which experienced large-scale tectonic upliftings with rapid cooling have been kept out of the annealing belt (70-125℃) in a relative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he late Mesozoic tectonic thermal event control hydrocarbon production peak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period) of Permo-Carboniferous strata in Qinshui Basin. When the strata experienced upliftings with rapid cooling since Oligocene-Miocene epoch,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of coal series had stop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shui Basin palaeogeothermal GRADIENT TECTONIC thermal event cooling event FISSION track.
原文传递
越南红河三角洲近五千年来的几个降温事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珍 臧家业 +4 位作者 SAITO Yoshiki 徐小薇 王永吉 MATSUMOTO Eiji 张志英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53,共11页
根据对越南红河三角洲的2个钻孔的孢粉分析结果,结合沉积特征和高精度的 AMS14 C测年数据,恢复了近五千年来百年-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发现了3个分别开始于4 530 cal. aBP, 2 100 cal. aBP和620 cal. aBP的明显降温事件,其中4 530 cal. ... 根据对越南红河三角洲的2个钻孔的孢粉分析结果,结合沉积特征和高精度的 AMS14 C测年数据,恢复了近五千年来百年-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发现了3个分别开始于4 530 cal. aBP, 2 100 cal. aBP和620 cal. aBP的明显降温事件,其中4 530 cal. aBP和620 cal. aBP降温事件可与全球全新世气候变冷事件中的“新冰期(Neogla cial)”和“小冰期(Little Ice Age)”相对应,可能与由北大西洋地区几个短期变冷事件的全球气候响应机制有关。3 340 cal. aBP以来,人类干扰性植物成分的增加,表明人类活动对自然植被的影响改造作用增强,因此,本研究中气候的降温事件不排除人类影响的因素,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红河三角洲 全新世 变冷事件 孢粉学
下载PDF
An abrupt cooling event early in the last interglacial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7
10
作者 涂霞 郑范 +4 位作者 王吉良 蔡慧梅 汪品先 C.Bühring M.Sarnthe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10期865-870,共6页
The high-resolu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and the δ18O records of the section between 96.49– 137.6 mcd at ODP Site 1144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reveals an ... The high-resolu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and the δ18O records of the section between 96.49– 137.6 mcd at ODP Site 1144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reveals an abrupt cooling event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 (MIS 5.5, i.e. 5e). The dropping range of the winter SST may come to 7.5°C corresponding to 1.2‰ of the δ18O value of sea surface water. This event is comparable with those discovered in the west Europe and the northern Atlantic Ocean, but expressed in a more intensive way. It is inferred that this event may have been induced by middle- to low-latitude processes rather than by polar ice sheet change. Since the Kuroshio-index species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 displayed the most distinct change at the event, it may also be related to the paleoceanographic change of the low-latitude area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This event can be considered as one of “Younger Dryas-style coolings” and is indicative of climate variability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sudden cooling event MIS 5.5 climate variability
原文传递
Tectonic-thermal history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northern South China Sea:Insights from borehole apatite fission-track thermochronology 被引量:1
11
作者 Xiao-yin Tang Shu-chun Yang Sheng-biao Hu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29-442,共14页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PRMB)is one of the most petroliferous basins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Knowledge of the thermal history of the PRMB is significant for understanding its tectonic evoluti...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PRMB)is one of the most petroliferous basins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Knowledge of the thermal history of the PRMB is significant for understanding its tectonic evolution and for unraveling its poorly studied source-rock maturation history.Our investigations in this study are based on apatite fission-track(AFT)thermochronology analysis of 12 cutting samples from 4 boreholes.Both AFT ages and length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PRMB has experienced quite complicated thermal evolution.Thermal history modeling results unraveled four successive events of heating separated by three stages of cooling since the early Middle Eocene.The cooling events occurred approximately in the Late Eocene,early Oligocene,and the Late Miocene,possibly attributed to the Zhuqiong II Event,Nanhai Event,and Dongsha Event,respectively.The erosion amount during the first cooling stage is roughly estimated to be about 455-712 m,with an erosion rate of 0.08-0.12 mm/a.The second erosion-driven cooling is stronger than the first one,with an erosion amount of about 747-814 m and an erosion rate between about 0.13-0.21 mm/a.The erosion amount calculated related to the third cooling event varies from 800 m to 3419 m,which is speculative due to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the magmat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and gas Hydrocarbon potential Apatite fission-track Tectonic-thermal evolution Thermal history modeling cooling event Heating event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Erosion amount and rate Oil-ga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The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Reconstructing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surface salinity and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tmosphere in the Okinawa Trough during the Holocene and their paleoclimat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3
12
作者 MENGXianwei LIUYanguang +3 位作者 LlUZhenxia DUDewen HUANGQiyu Y.Sait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B06期88-92,共5页
The sediment core DGKS9603 collected from the Okinawa Trough was used as research target. By use of unsaturated index U37^k of long-chain alkenone, δ^13C of POC and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G sacculifer), the evol... The sediment core DGKS9603 collected from the Okinawa Trough was used as research target. By use of unsaturated index U37^k of long-chain alkenone, δ^13C of POC and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G sacculifer), the evolution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during the Holocene were reconstructed in the Okinawa Trough. And in combination of δ^18O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of sea surface salinity during the Holocene was also reconstructed.Consequently, three cooling events (E1-E3) were identified,each of which occurred at 1.7-1.6, 5.1-4.8 and 8.1-7.4kaBP (cal), respectively. Of the three events, E2 and E3 are globally comparable, their occurrence mechanism would be that the main stream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shifted eastward due to the enhanced circul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Pacific Ocean, which was driven in turn by amplified intensity of sunshine and subsequent enhancement of subtropical high pressure; E1 corresponds to the Small Ice-Age Event occurring between 1550 and 1850AD in China. In the Okinawa Trough, E1 might be also related to the eastward shift of main stream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driven by powerful Asia winter mons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岛海槽 全新世 二氧化碳 温度 盐度 日本海流 亚热带高气压 太平洋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西藏伦坡拉盆地渐新世—中新世之交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劲宣 夏国清 +2 位作者 陈云 徐为鹏 伊海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5-1279,共15页
为揭示伦坡拉盆地渐新世—中新世之交黏土矿物蕴含的古气候信息,探讨其与青藏高原隆升及全球气候响应过程的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分析对蒋日阿错剖面的黏土矿物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泥质岩中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 为揭示伦坡拉盆地渐新世—中新世之交黏土矿物蕴含的古气候信息,探讨其与青藏高原隆升及全球气候响应过程的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分析对蒋日阿错剖面的黏土矿物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泥质岩中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伊利石次之,仅含有少量绿泥石和蒙脱石。黏土矿物的垂向组合特征显示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在剖面下部低、上部高,伊/蒙混层含量与之相反,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在剖面中部呈明显波动变化,蒙脱石只出现在剖面中下部,可能为区域火山喷发产物在碱性环境中蚀变而成。伊利石结晶度变化于0.24°~0.48°,平均值为0.41°,表明样品未发生明显成岩蚀变,主微量元素比值指示研究区物源位置未发生较大改变,因此研究剖面黏土矿物特征可以有效反映伦坡拉盆地古气候演化过程。根据自生黏土矿物的习性指出伦坡拉盆地在渐新世—中新世之交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温事件,并且这次降温在青藏高原内部及周缘地区普遍存在,但造成这次降温事件的根本原因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古气候 渐新世—中新世之交 降温事件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南海北部中新世古气候分析——基于天文旋回的冷却事件响应
14
作者 赵韶华 王雅宁 +6 位作者 张尚锋 朱锐 徐恩泽 易志凤 巩高阳 王玉瑶 刘浩童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62,共10页
中国南海北部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分析该区域中新世古气候,对其油气资源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综合运用Matlab软件频谱分析及滤波方法深入分析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惠陆低凸起中部A井1949.12~2020 m自然伽马测井数据(GR)的天文年代标... 中国南海北部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分析该区域中新世古气候,对其油气资源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综合运用Matlab软件频谱分析及滤波方法深入分析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惠陆低凸起中部A井1949.12~2020 m自然伽马测井数据(GR)的天文年代标尺,精确推测出对应时间段的古气候事件,并分析造成此事件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该GR数据序列的功率谱显示出68.8、16.99、7.81、3.74 m厚度的沉积旋回周期,其中,68.8 m和16.99 m厚度的沉积旋回分别对应405 ka的长偏心率周期信号和100 ka的短偏心率周期信号;7.81 m的沉积旋回对应46 ka的斜率周期信号;3.74 m的沉积旋回对应22 ka的岁差周期信号。由此表明,A井的沉积地层记录了天文轨道信号(偏心率、斜率、岁差)。根据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确定整个韩江组地质年龄约为10.2~16.5 Ma,推测出14~15 Ma期间可能由于偏心率振幅降低发生了冷却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分析 冷却事件 米兰科维奇旋回 Matlab 频谱分析 珠江口盆地 南海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中生代构造活动的^(40)Ar/^(39)Ar、FT热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23
15
作者 郑德文 张培震 +4 位作者 万景林 李大明 王非 袁道阳 张广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706,共10页
钾长石MDD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表明,西秦岭北缘地区存在2次区域性快速冷却事件,分别为约230~210MaB.P.和约 140~120Ma B.P。约230~210Ma B.P.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反映西秦岭秦岭洋于印支期闭合,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以及随后... 钾长石MDD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表明,西秦岭北缘地区存在2次区域性快速冷却事件,分别为约230~210MaB.P.和约 140~120Ma B.P。约230~210Ma B.P.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反映西秦岭秦岭洋于印支期闭合,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以及随后造山带迅速褶皱、隆升事件;140~120Ma B.P.的快速冷却事件与西秦岭北缘断裂以北的白垩纪盆地发育的时间一致,可能与西秦岭北缘隆升,同时其以北地区形成巨大的盆地有直接的关系。同时,该事件与燕山运动主幕发生的时间一致,说明中燕山期我国东西部广大区域普遍存在一次构造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MDD 裂变径迹 快速冷却事件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30Ma左右的去顶剥蚀作用——^(40)Ar/^(39)Ar热年代学定量制约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非 罗清华 +4 位作者 李齐 万景林 郑德文 李大明 王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8-230,共3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进行的氩多重扩散域理论 (MDD)模拟及年龄测定 ,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结果表明 ,30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 (7.5~ 9.4°C Ma) ,表示该地区此时曾发生去顶剥蚀作用 ,...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进行的氩多重扩散域理论 (MDD)模拟及年龄测定 ,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结果表明 ,30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 (7.5~ 9.4°C Ma) ,表示该地区此时曾发生去顶剥蚀作用 ,是该地区的抬升作用的结果。这可能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冷却事件 多重扩散域模式(MDD) 去顶作用 阿尔金断裂
下载PDF
塔里木克拉通形成以来的背景热史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曹厚臻 何丽娟 张林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6-247,共12页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典型大型叠合盆地,发育在太古代-早中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之上,具有稳定克拉通性质.现今地表热流为43mW·m^(-2),平均地温梯度为21℃·km-1,莫霍面温度为550℃,较低的热流背景值指示塔里木盆地经历了一个长期冷却...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典型大型叠合盆地,发育在太古代-早中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之上,具有稳定克拉通性质.现今地表热流为43mW·m^(-2),平均地温梯度为21℃·km-1,莫霍面温度为550℃,较低的热流背景值指示塔里木盆地经历了一个长期冷却加厚的过程.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长期冷却过程,之前的研究都只停留在显生宙阶段,并未获得塔里木显生宙以前的热史.本文以塔里木地区已有的地热数据作为约束,依据地幔动力学模型设置底部边界条件,利用正演拟合的方法,反演出塔里木的背景热史,填补了该区域古生代以前热史研究的空白.结果表明,塔里木克拉通自形成以来背景热流不断降低(由85mW·m^(-2)降至43mW·m^(-2)),岩石圈持续加厚(由130km加厚到190km),在长时间尺度下,塔里木克拉通总体的热演化模式为长期冷却加厚,这与世界上其他典型克拉通的热演化规律类似.显生宙以来受到短期局部的构造-热事件影响,塔里木克拉通在长期冷却的趋势下叠加了约20~40mW·m^(-2)的热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克拉通 热演化 长期冷却 岩石圈厚度 构造-热事件
下载PDF
地球深部过程与极热和极冷事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永达 杨石岭 +6 位作者 沈冰 朱茂炎 陈祚伶 纪伟强 黄晓芳 孙敏敏 张师豪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9,共15页
地球气候以频繁冷暖波动为特征,在百万年时间尺度上可划分为温室期和冰室期,期间发生持续时间相对短的极热和极冷事件.大多数学者将这些温室期、冰室期以及极热和极冷事件归因于大气CO_(2)浓度变化,即地球深部碳释放和表层碳消耗之间的... 地球气候以频繁冷暖波动为特征,在百万年时间尺度上可划分为温室期和冰室期,期间发生持续时间相对短的极热和极冷事件.大多数学者将这些温室期、冰室期以及极热和极冷事件归因于大气CO_(2)浓度变化,即地球深部碳释放和表层碳消耗之间的动态平衡.地球深部碳是CO_(2)的主要来源,通过大火成岩省、俯冲带、裂谷岩浆活动等过程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引发全球增温.但是,深部过程又可通过4种途径引发降温:(1)火山活动释放SO_(2)形成硫酸盐气溶胶,导致“火山冬天”;(2)岩浆活动峰期之后的化学风化消耗大气CO_(2),其中,镁铁质岩化学风化速率高于长英质岩,降温作用更显著;(3)火山喷发及岩浆岩化学风化释放营养元素,促进大洋初级生产力,加快碳埋藏;(4)板块运动增大陆地面积以及使大陆聚集于高温、湿润的低纬地区,增强化学风化对CO_(2)的消耗.大体上,温室和冰室气候与俯冲带大陆弧岩浆活动强度(通常用大陆弧长度和年轻碎屑锆石相对丰度指代)及低纬地区弧-陆碰撞带长度有关,如果大陆弧活跃且低纬地区弧-陆碰撞带规模小,易形成温室气候,反之则形成冰室气候.极热事件普遍由镁铁质大火成岩省的快速巨量碳释放引发;极冷事件成因较为复杂,例如低纬地区大火成岩省强烈化学风化(如前寒武纪斯图特雪球地球)和硅质大火成岩省或大规模长英质火山活动的“火山冬天”效应(如晚古生代冰期极盛期).目前,从发生时间一致和关联机制合理性这两个角度考虑,大部分极热和极冷事件的发生都可归因于大规模岩浆活动,但是岩浆活动引发的系列反馈过程以及对极热和极冷事件的触发与维持机制仍缺乏深入理解.就此而论,高精度定年、岩浆活动过程及其气候反馈的数值模拟应该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深部过程 温室气候 冰室气候 极热事件 极冷事件
原文传递
柴达木盆地北缘30Ma前的快速冷却事件及构造意义——^(40)Ar/^(39)Ar及FT热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非 罗清华 +4 位作者 李齐 万景林 郑德文 李大明 王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88-96,共9页
对柴达木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和磷灰石分别进行了氩多重扩散域理论(MDD)模拟及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该冷却历史表明,30 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7.5~9.4℃/Ma),并伴随着去顶剥蚀作用,这可... 对柴达木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和磷灰石分别进行了氩多重扩散域理论(MDD)模拟及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该冷却历史表明,30 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7.5~9.4℃/Ma),并伴随着去顶剥蚀作用,这可能和该地区的抬升活动有关,造成地壳厚度在这一时期增加。这可能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冷却事件 多重扩散域模式(MDD) 去顶作用 阿尔金断裂
下载PDF
晚泥盆世-密西西比亚纪植物水循环与生物礁耦合演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要乐 黄璞 陈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73-1486,共14页
古生代陆地植物的起源和繁盛,导致地表水文循环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地球表层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地植物一方面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地表降雨量,加剧了大陆硅酸盐风化作用和有机碳埋藏量;另一方面,通过地表径流将陆源营养元素带入海洋,导... 古生代陆地植物的起源和繁盛,导致地表水文循环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地球表层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地植物一方面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地表降雨量,加剧了大陆硅酸盐风化作用和有机碳埋藏量;另一方面,通过地表径流将陆源营养元素带入海洋,导致海洋初级生产力提高、海水缺氧程度和有机碳埋藏量增加.在晚泥盆世–密西西比亚纪期间,陆地植物和海洋生物礁系统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识别出3个耦合演化阶段:(1)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rasnian–Famennian/F–F)转折期植物多样性和覆盖面积明显增加并向高纬度扩张,伴随Kellwasser生物灭绝事件和显生宙最大的层孔海绵-珊瑚礁系统崩溃;(2)泥盆纪–石炭纪(Devonian–Carboniferous/D–C)转折期种子植物多样性显著增加,伴随Hangenberg生物灭绝事件、层孔海绵-珊瑚礁消失以及密西西比亚纪早期后生动物礁缺失;(3)密西西比亚纪中–晚期(Middle–Late Mississippian/M–LM)种子植物科达类树木的丰度显著增加,伴随M–LM生物灭绝事件和珊瑚礁系统崩溃.种子植物不仅具有较深的根系,还可以克服对水分的依赖,从近岸湿润低地向内陆干旱高地扩张,进而加强陆地水文循环过程.泥盆纪–石炭纪陆地植物(尤其是种子植物)繁盛引发水文循环和硅酸盐风化作用增强,进而导致气候变冷、海水温度降低和缺氧程度加剧可能是控制海洋后生动物礁系统崩溃或消失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构造运动伴随的陆壳抬升和火山作用可以促进硅酸盐风化,进一步导致海洋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水文循环 后生动物礁 缺氧 气候变冷 生物灭绝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