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ling effect of ripped-stone embankments on Qing-Tibet railway under climatic warming 被引量:76
1
作者 LAIYuanming MIL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6期598-604,共7页
The heat convection in ballast mass and ripped-stone mass in railway embankments is the problem of heat convection in porous media. 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Qing-Tibet railway embankment, ... The heat convection in ballast mass and ripped-stone mass in railway embankments is the problem of heat convection in porous media. 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Qing-Tibet railway embankment, from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used to study forced convec-tion for incompressible fluids porous media, the finite ele-ment formulae for heat convection in porous media are de-rived by using Galerkin抯 method. The temperature fields of the traditional ballast embankment and the ripped-stone mass embankment, constructed on July 15, have been ana-lyzed and compared under the case that the air temperature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will be warmed up by 2.0℃ in the future 50 year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rmafrost 5 m below the traditional ballast embankment will be thawed in the regions in which the air yearly-average temperature is larger than -3.5℃ or the yearly-average temperature at the native surface is larger than -1℃. The embankment will cause large thawing settlement. The rail-way embankment will be damaged by permafrost degrada-tion. The ripped-stone mass embankment can not only resist the effect of climatic warm up on it but also provide cool energy for the permafrost under it. It can assure permafrost stability and not subjected to thawing. Therefore, it is highly recommended that the ripped-stone mass embankment be taken as the Qing-Tibet railway embankment structure in high-temperature permafrost regions so that permafrost embankment can be protected as possible as we cou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气候变暖 乱石路基 冷却效应 多孔介质 温度场 对流
原文传递
杭州城市园林绿化对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48
2
作者 鲍淳松 楼建华 +1 位作者 曾新宇 项志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5-418,共4页
进行了园林绿化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 ,在杭州的夏季 ,经过园林绿化后 ,气温能降低 0 .7℃、最高可降 2 .3℃、相对湿度提高 4 %、最高可达 15 % ;冬季阴雨天气时没有降温作用 .没有绿化的主街是个热源 ,经过绿化的小... 进行了园林绿化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 ,在杭州的夏季 ,经过园林绿化后 ,气温能降低 0 .7℃、最高可降 2 .3℃、相对湿度提高 4 %、最高可达 15 % ;冬季阴雨天气时没有降温作用 .没有绿化的主街是个热源 ,经过绿化的小区比主街低 0 .6℃ .良好的行道树具有降温作用 ,能降低 0 .5~ 1℃ ,相对湿度提高 4 % .不同的植物类型降温作用有差别 ,总的说来 ,树冠高大、枝叶浓密的降温作用大 ,乔木的降温作用大于草坪 .植物表面的温度低于人工下垫面 ,夏季可降低 4~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相对湿度 绿化 行道树 降温作用 表面温度 杭州 城市 园林绿化 小气候
下载PDF
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6
3
作者 孔繁花 尹海伟 +2 位作者 刘金勇 闫伟姣 孙常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1-181,共11页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不可能完全被阻止。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缓解城市热岛、调节城市气候和协助城市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从而实现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最大...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不可能完全被阻止。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缓解城市热岛、调节城市气候和协助城市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从而实现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最大化,更有效地应对城市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城市绿地布局规划与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论文从城市绿地降温效应实地观测、城市尺度城市绿地与城市热岛关系、城市绿地降温效应模型模拟和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心理和社会意义4个角度,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城市绿地的降温效应、更好地规划和设计绿地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降温效应 全球气候变化 城市热岛
原文传递
青藏铁路块石路基结构的冷却效果监测分析 被引量:46
4
作者 吴青柏 赵世运 +2 位作者 马巍 刘永智 张鲁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86-1390,共5页
块石路基是青藏铁路积极保护多年冻土极为重要工程措施之一,60%的高温高含冰量路段采用了这种工程措施。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块石路基下部土体温度监测分析,块石路基正在积极地发挥冷却路基的工程效应,极大地促进了多年冻土上限的抬升,... 块石路基是青藏铁路积极保护多年冻土极为重要工程措施之一,60%的高温高含冰量路段采用了这种工程措施。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块石路基下部土体温度监测分析,块石路基正在积极地发挥冷却路基的工程效应,极大地促进了多年冻土上限的抬升,但也引起了多年冻土温度升高。多年冻土温度升高随着工程热扰动的降低和块石路基"冷量”积累,已逐渐被抑制。然而,对于低温多年冻土来说,块石路基下部多年冻土上限附近温度有了较大的“冷量”积累,多年冻土正在朝着有利于热稳定方向发展。对于高温多年冻土来说,尽管多年冻土上限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抬升,但升温过程和土体年收支的不平衡都在朝着不利于多年冻土热稳定方向发展。块石路基结构在高温多年冻土区适应性问题仍值得讨论,应采取相对应的补强措施,确保高温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多年冻土 块石路基 冷却效果 监测分析
下载PDF
封闭条件下抛石路堤降温效果及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赖远明 张明义 +1 位作者 喻文兵 高志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6-581,共6页
在多年冻土地区道路工程的修筑与维护中,如何保证多年冻土不退化所采取措施的长期可靠度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实际工程中半开放半封闭抛石路堤受到风沙或积雪填埋后,在不同温度变幅条件下的降温效果.实验结果发现:... 在多年冻土地区道路工程的修筑与维护中,如何保证多年冻土不退化所采取措施的长期可靠度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实际工程中半开放半封闭抛石路堤受到风沙或积雪填埋后,在不同温度变幅条件下的降温效果.实验结果发现:在满足一定厚度时,封闭条件下的块石层仍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具有可变等效导热系数的特性,在实验中充分体现了"热二极管效应".在外界温度变幅较大的条件下,降温速度和降温效率均大于温度变幅较小的情况.通过对块石层顶底温差与其顶部温度变化关系,以及块石层内温度场特征的分析,证实了封闭块石层内自然对流的真实存在和对流的运动发展趋势.试验结果为抛石路堤降温的长期可靠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 抛石路堤 降温效果 降温机理
下载PDF
北京市平原百万亩大造林工程降温效应及其价值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34
6
作者 贾宝全 仇宽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6-735,共10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大量的研究成果证明,以植被和水体为主导的冷岛效应是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最有效、最持久、最经济手段,但过往的研究成果主要以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数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大量的研究成果证明,以植被和水体为主导的冷岛效应是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最有效、最持久、最经济手段,但过往的研究成果主要以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数量少,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大,对于大范围人工林地的冷岛效应关注较少。北京市在2012—2014年间实施了"百万亩平原大造林"工程,累计形成10648个林地斑块,这为人工林地冷岛效应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绝好的研究样本。利用2014年9月4日的landsat-8卫星影像数据,通过定量遥感手段反演了北京市平原区的地表亮温,并以造林地斑块的GIS数据为基础,对造林工程的降温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造林时间短,但由于采用了大苗造林措施、公司实施模式,这些造林地的平均降温幅度可达1.023℃,其冷岛效应的辐射范围可到达林地边缘外350m,其中0—100m距离范围内的降温效果最为显著,达到了0.392℃。从降温效应的区域差异来看,延庆盆地造林地块的降温效果最显著,达到了3.519℃,6环以内造林地块的降温效果最小,只有0.111℃。通过不同年份造林地块的降温效应分析发现,造林地块的景观格局和湿地保护与建设工程类型的规模对林地斑块的降温效果有显著影响。从全部林地斑块的大小看,其呈现了数量上以小斑块占优、面积上以中、小型斑块为主的数量特征,降温效果则呈现了斑块规模愈大降温效果愈显著的特点。初步的价值估算表明,平原区大造林工程的降温效益达到了4.8882×10~8元,其中林地本身的降温效应占到了53.73%,林地外围辐射降温的效益占到了46.38%。在今后的造林工程实践中,要注意造林地块大小的设计问题,应以超大斑块和巨斑块为主体,同时要注意将林地斑块的空间邻接距离保持在100—500m的范围内,以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工程 降温效应 LANDSAT-8 价值评估 平原区 北京市
下载PDF
透壁通风管对青藏铁路路基的冷却效果试验初探 被引量:30
7
作者 胡明鉴 汪稔 +2 位作者 葛修润 石祥锋 黄明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4195-4199,共5页
路基通风作为一种积极主动保护冻土路基的冷却调控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该方法能有效地抬升多年冻土上限,保护冻土路基的稳定性。目前的路基通风一般采用路基内预埋实体混凝土管或PVC 管,管壁不能透风,主要通过管内空气流动和... 路基通风作为一种积极主动保护冻土路基的冷却调控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该方法能有效地抬升多年冻土上限,保护冻土路基的稳定性。目前的路基通风一般采用路基内预埋实体混凝土管或PVC 管,管壁不能透风,主要通过管内空气流动和热传导方式达到冷却路基的目的。一种管壁开孔、可以透风的新型通风管——透壁通风管,既可以使低温的自然风通过管道运动降温;还因管壁透风,低温的冷空气可以透过管壁的大孔眼穿透到通风管周围的介质中,直接与其进行传导换热和对流换热,改变普通通风管单一的管壁传导换热模式,从而可更为有效地促使路基内热量的散失。为探索透壁通风管在青藏铁路路基中的实际作用效果而进行了青藏铁路透壁通风管路基初步试验。该试验路基短期监测资料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透壁通风管对青藏铁路路基具有较好的冷却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抬升冻土上限;透壁通风管路基经填土级配优化后效果更好,但其长期效果的显现还需经过若干个周期的长期监测和资料的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基 透壁通风管 冷却效果 冻土上限
下载PDF
半导体制冷片对电子元件降温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赵培聪 袁广超 +3 位作者 陈恩 钟根仔 丁东旭 江用胜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66,70,共4页
就半导体制冷器对CPU等电子元件的降温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模拟试验分别得到了CPU在传统风冷散热装置和接入半导体制冷片时的温度数据,并对比分析了CPU输入电压以及制冷片电压对降温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接入半导体制冷片后,CPU... 就半导体制冷器对CPU等电子元件的降温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模拟试验分别得到了CPU在传统风冷散热装置和接入半导体制冷片时的温度数据,并对比分析了CPU输入电压以及制冷片电压对降温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接入半导体制冷片后,CPU的工作温度大为降低,降温幅度达到15~25℃,可以很好地满足高频电子元件的温度要求;同时发现CPU的降温效果与制冷片电压并不成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冷 CPU 降温效果
下载PDF
边界条件对碎石层降温效果及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赖远明 张明义 +1 位作者 喻文兵 高志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对平均粒径为22.1 cm, 厚度1.3 m, 边界为开放和封闭的碎石层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从环境温度为最高和最低时刻封闭碎石层内的温度和速度分布可知: 当碎石层上表面温度低于下表面时,碎石层自下向上的散热由空气对流和碎石间的热传导来完... 对平均粒径为22.1 cm, 厚度1.3 m, 边界为开放和封闭的碎石层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从环境温度为最高和最低时刻封闭碎石层内的温度和速度分布可知: 当碎石层上表面温度低于下表面时,碎石层自下向上的散热由空气对流和碎石间的热传导来完成; 当上表面温度高于下表面时, 自上向下传递的热量由碎石接触面间的热传导完成, 此时, 由于其内部的空气几乎静止, 能阻隔热量的传入, 因此封闭边界的碎石层具有热半导体特性. 而开放边界的碎石层, 当平均温度为 0.5 ℃的空气从上表面吹过时, 碎石体内的热量传递主要是靠强迫对流来完成, 热半导体效果不明显, 不利于使其下面的冻土降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条件 碎石层 降温效果 降温机理
下载PDF
城市景观公园对城市热岛调控效应分析——以哈尔滨市为例 被引量:31
10
作者 周东颖 张丽娟 +2 位作者 张利 范怀欣 刘栋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8,共6页
采用哈尔滨市2007年9月30日Landsat TM数据,基于哈尔滨市地表温度反演结果,对城市公园对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主城区热岛效应明显,高温区呈现集中分布,市区内的公园在高温区域内形成明显的热岛空洞;公园对... 采用哈尔滨市2007年9月30日Landsat TM数据,基于哈尔滨市地表温度反演结果,对城市公园对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主城区热岛效应明显,高温区呈现集中分布,市区内的公园在高温区域内形成明显的热岛空洞;公园对周围区域降温作用明显,降温效应随距离增加呈递减趋势;在公园周围120 m范围内,不同面积的公园对周围环境温度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缓冲带的降温幅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公园面积和内部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即公园面积越大,内部平均温度越低,反之亦然,二者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因此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面积公园,以实现城市高温区降温效应。研究表明一个大的景观公园的降温效应要强于总面积相等的多个小公园的降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城市公园 降温效应 哈尔滨市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块、碎石护坡冷却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孙志忠 马巍 李东庆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5-439,共5页
基于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块、碎石护坡路基阳坡坡中孔的地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块、碎石护坡下的温度变化过程及进入块、碎石层下部土体的热收支情况.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块石层下平均温度低于碎石层下平均温度,而块石层下温度波幅大于碎石... 基于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块、碎石护坡路基阳坡坡中孔的地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块、碎石护坡下的温度变化过程及进入块、碎石层下部土体的热收支情况.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块石层下平均温度低于碎石层下平均温度,而块石层下温度波幅大于碎石层下温度波幅.块石层下最大融化深度有明显的抬升,这种抬升得益于冷季块石层内空气较强的对流冷却作用.从进入块、碎石层下部土体的热收支情况来看,块石层较碎石层具有更好的冷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石 碎石 冷却作用 热收支
下载PDF
城市公园降温效应分析——以石家庄市为例 被引量:30
12
作者 肖捷颖 季娜 +2 位作者 李星 于柳溪 姬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5-79,共5页
基于Landsat TM影像,利用地表温度反演、缓冲区分析及相关分析法,定量研究石家庄市区主要公园对周边热环境的降温效应。首次提出降温效应包括降温范围、幅度、速率三方面。结果表明:公园降温效应明显,但存在差异;降温幅度拟合曲线为二... 基于Landsat TM影像,利用地表温度反演、缓冲区分析及相关分析法,定量研究石家庄市区主要公园对周边热环境的降温效应。首次提出降温效应包括降温范围、幅度、速率三方面。结果表明:公园降温效应明显,但存在差异;降温幅度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且拟合度较高;与降温范围、幅度、速率呈显著相关的特征要素为公园面积、水体比例和不透水面比例。从降温效应角度规划设计公园时,面积在32hm2最适宜,水体比例应不低于19%,不透水面比例小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效应 公园 城市热环境 遥感
原文传递
超大型高位收水冷却塔工艺设计探讨 被引量:29
13
作者 赵云驰 侯燕鸿 +2 位作者 王东海 管永涛 刘德有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9-72,共4页
针对超大型常规自然通风冷却塔设计研发情况,阐述了其工艺设计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引入了冷却塔高位收水技术,经论证分析和计算,结论认为:该技术不仅有助于解决常规冷却塔工艺设计的难点问题,并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
关键词 冷却塔 高位收水 冷却效果 节能
下载PDF
涡流管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计玉帮 吴玉庭 +3 位作者 丁雨 何曙 姜曙 马重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8-93,共6页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热端管管长、分离室直径、冷孔板孔径等主要结构参数对涡流管的制冷制热性能的影响。实验中以空气为介质分别对不同结构参数涡流管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热端管管长、分离室直径以及冷孔板孔径等参数对涡流管制冷制...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热端管管长、分离室直径、冷孔板孔径等主要结构参数对涡流管的制冷制热性能的影响。实验中以空气为介质分别对不同结构参数涡流管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热端管管长、分离室直径以及冷孔板孔径等参数对涡流管制冷制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热端管长度有利于涡流管的能量分离;在大冷流率下,大直径涡流管的制冷性能优于小直径涡流管;冷孔板孔径愈小,涡流管的制冷制热效应都愈好,在冷孔板孔径与热端管内径之比为50%时,取得最佳的制冷制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涡流管 结构参数 制冷效应 制热效应 制冷效率
下载PDF
斑块面积对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5
作者 焦敏 周伟奇 +4 位作者 钱雨果 王佳 郑重 胡潇方 王伟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154-9163,共10页
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双重影响下,全球城市面临日益加剧的热岛效应。绿地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热环境。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优化绿地布局,使有限面积的绿地发挥更大的降温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其中,如何设置绿地斑块大小则... 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双重影响下,全球城市面临日益加剧的热岛效应。绿地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热环境。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优化绿地布局,使有限面积的绿地发挥更大的降温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其中,如何设置绿地斑块大小则是优化绿地布局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从斑块和景观的尺度总结了现有绿地斑块大小对其降温效应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在斑块尺度,随着绿地斑块面积增加,绿地的降温效应相应增加,但增加的趋势为非线性变化,表现为温度随绿地斑块面积的增加先下降,后趋于平稳,表明可能存在降温效率(单位面积绿地降温能力)最强的斑块大小;2)在景观尺度,绿地斑块大小在空间上的配置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尚无一致性定论。基于已有研究,本文指出了现有绿地斑块大小对其降温效应影响研究中的问题与不足:1)主要关注绿地斑块大小与温度的统计关系,缺乏对其具体影响过程和内在机制的深入探讨;2)更多关注地表温度,而对与人体舒适度和健康直接相关的其他热环境指标的研究较少;3)研究中缺少对城市中数量巨大,分布最广的小型绿地斑块的考量。未来的研究应加强从遮阴和蒸腾等降温过程深入解析绿地斑块大小对热环境影响的内在机理机制,从降温效率的角度,探讨是否存在最优的斑块大小,并进一步探讨绿地周围建筑环境对绿地斑块大小与其降温效应关系的影响,为优化城市绿地分布,改善城市热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城市绿地 斑块大小 降温效应
下载PDF
高密度建成区湖泊水体的热缓释效应及其季相差异——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棋斐 文雅 +1 位作者 吴志峰 陈颖彪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23-1334,共12页
城市内部湖泊水体作为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提取广州市中心区内部湖泊水体并反演夏、秋、冬三期不同季相的地表温度,分别从降温强度(ICE)和影响范围(SCE)两个角度,定量刻画... 城市内部湖泊水体作为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提取广州市中心区内部湖泊水体并反演夏、秋、冬三期不同季相的地表温度,分别从降温强度(ICE)和影响范围(SCE)两个角度,定量刻画城市核心区内部湖泊的热缓释效应,分析湖泊水体的自身景观特征及其周边景观配置对湖泊热缓释效应的影响及其季相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地表温度的高温区主要与城市建成区相对应,夏、秋、冬三季湖泊水体分别比中心城区平均温度低4.97、2.78、0.71℃,形成城市中的"冷岛"。(2)夏、秋、冬三季,湖泊水体内部温度主要受水体面积(S)及边界形状(LSI)的影响,湖泊的面积越大或边界形状越复杂,一定程度上湖泊内部的冷岛效应越强,但随着水体面积、形状指数的增大,湖泊内部温度的下降趋势逐渐趋于平缓。(3)从夏季到冬季,湖泊的降温强度及降温范围共同受自身景观特性及湖泊周围景观配置的影响,但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特征;增加湖泊的面积、体积及湖泊周围植被面积,将有效提高湖泊的热缓释强度,且林地对湖泊热缓释作用的增强效果强于草地;从降温收益角度出发,湖泊水体的面积、体积分别控制在15 hm2及2 000 000 m3内较为合理,植被面积最好达到湖泊面积的50%,以发挥最大的降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水体 城市热环境 缓释效应 地表温度 季相变异
下载PDF
青藏铁路块石路基冷却降温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穆彦虎 马巍 +1 位作者 孙志忠 刘永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84-292,共9页
基于现场地温监测数据,对青藏铁路两种主要块石路基(块石护坡及U型块石路基)在不同年平均地温分区的冷却降温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论是在低温基本稳定区(年平均温度-2.0℃≤TCP<-1.0℃)还是高温极不稳定区(TCP>-0.5℃),两种块... 基于现场地温监测数据,对青藏铁路两种主要块石路基(块石护坡及U型块石路基)在不同年平均地温分区的冷却降温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论是在低温基本稳定区(年平均温度-2.0℃≤TCP<-1.0℃)还是高温极不稳定区(TCP>-0.5℃),两种块石路基的应用都能够有效地提升路基下部多年冻土上限。但两种不同块石结构路基表现出不同的冷却降温效果,其中U型块石路基冷却降温效果较好,在路基下多年冻土上限提升及下伏浅层多年冻土降温的同时,深层多年冻土温度保持稳定;而块石护坡路基下人为多年冻土上限的提升及浅层多年冻土温度的降低一定程度上消耗了下伏深层多年冻土的冷量,从而导致其温度有所升高。同时,在不同的年平均地温分区块石路基表现出不同的冷却降温效果:年平均地温较低断面,块石路基冷却降温效果显著。在年平均地温较高的断面,尤其是高温极不稳定多年冻土区,块石护坡路基下伏深层多年冻土温度升高明显,路基长期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石护坡路基 U型块石路基 冷却降温 多年冻土 青藏铁路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宽幅公路路基降温效果研究——一种L型热管-块碎石护坡复合路基 被引量:24
18
作者 董元宏 赖远明 陈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3-1049,共7页
为维护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的热稳定性及保护下伏冻土,提出了一种L型热管–块碎石护坡保温板复合路基。为研究这种新型路基的降温效果,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试验结果初步证明了这种路基的有效降温能力。为研究这种新型路基的长期效... 为维护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的热稳定性及保护下伏冻土,提出了一种L型热管–块碎石护坡保温板复合路基。为研究这种新型路基的降温效果,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试验结果初步证明了这种路基的有效降温能力。为研究这种新型路基的长期效果,采用相关理论,结合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依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的气温和地质条件,利用数值方法对有无L型热管的块碎石护坡保温板复合路基的温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年平均气温为-4.0℃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考虑未来50 a气温上升2.6℃的条件下,新的复合路基能够从整体上有效降低路基下土体的温度,确保高温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路基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级公路 L型热管 块碎石护坡 降温效果
下载PDF
基于气温实地调查的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凤凤 闫伟姣 +3 位作者 孔繁花 尹海伟 班玉龙 徐文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87-1396,共10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热岛效应日益明显.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快速城市化进程和不断变化的环境,如何实现城市绿地的合理配置与前瞻性布局,从而实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热岛效应日益明显.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快速城市化进程和不断变化的环境,如何实现城市绿地的合理配置与前瞻性布局,从而实现其整体降温效应的最大化,进而改善城市环境与微气候,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这迫切需要多尺度的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本文对基于气温实地观测来探讨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从城市绿地的面积与形状特征、植被结构特征、影响降温效应的外部因素3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影响绿地降温效应的主要因素,并从城市绿地降温的时间变化特征和距离衰减效应两方面总结了绿地降温效应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降温效应 实地观测 热岛效应
原文传递
哈尔滨城市森林遮荫和降温增湿效应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波 王文杰 +4 位作者 何兴元 周伟 肖路 吕海亮 魏晨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1-961,共11页
在哈尔滨市内选取4种不同林型(单位附属林、道路林、风景游憩林和生态公益林)共183块样地,通过实地测量样地内主要树种的测树因子和样地内外环境因子,定量研究了不同林型在遮荫、降温、增湿效应的差异及其与外界环境、树木生长特征之间... 在哈尔滨市内选取4种不同林型(单位附属林、道路林、风景游憩林和生态公益林)共183块样地,通过实地测量样地内主要树种的测树因子和样地内外环境因子,定量研究了不同林型在遮荫、降温、增湿效应的差异及其与外界环境、树木生长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森林遮荫、增湿效应程度分别为77%~90%、3%~6%;水平降温约3℃、土壤降温1~2℃;而垂直降温多表现为冠层温度低于林内温度1℃以内;4种不同林型遮荫、降温、增湿效应差异显著,总效益综合得分显示风景游憩林比其他3种林分平均高19%;城市森林遮荫、降温、增湿等生态服务功能在高温、晴朗和低湿环境下更强;树高、枝下高、冠幅和胸径对树木遮荫、降温增湿效果有显著影响,且多表现为高大树木具有更明显的生态服务功能;不同城市森林类型具有明显的微气候调节相关生态服务功能差异,对于风景游憩林应继续维持其高生态服务功能,对于环境调节能力较低的森林类型应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型 遮荫效应 降温效应 增湿效应 微气候调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