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叠前时间偏移在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马昭军 唐建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2期174-180,15,共7页
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和倾斜时差校正等是处理的难点,而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不需要进行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倾斜时差校正和叠后偏移等处理,就能实现三维转换波资料的全空间精确成像。为此,探讨了叠前克希霍夫时间... 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和倾斜时差校正等是处理的难点,而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不需要进行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倾斜时差校正和叠后偏移等处理,就能实现三维转换波资料的全空间精确成像。为此,探讨了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的应用。论述了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的方法原理——根据转换波的特点,在转换波散射旅行时方程中引入各向异性参数,针对转换波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利用“三谱”分析技术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论述了建立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的方法原理——通过对共成像点道集的偏移、反正常时差校正处理、交互迭代解释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等,确定最佳的偏移速度场。将该技术应用于XC气田的三维三分量转换波资料处理,处理后的三维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成像清晰,归位准确,地质形态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资料处理 各向异性参数 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 共成像点道集 偏移速度场 成像精度
下载PDF
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水平分量方位校正 被引量:9
2
作者 傅旦丹 刘一峰 +5 位作者 温书亮 李维新 李文倚 沈丽丽 陈宝书 李松康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4期460-463,468,共5页
在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中 ,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水平分量检波器的方位确定及其旋转校正问题。特别是当多分量数据采集采用绕圈悬挂式海底电缆系统进行作业时 ,水平分量检波器的方位校正就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针对最复杂的海上多分量地震... 在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中 ,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水平分量检波器的方位确定及其旋转校正问题。特别是当多分量数据采集采用绕圈悬挂式海底电缆系统进行作业时 ,水平分量检波器的方位校正就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针对最复杂的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情况 ,探讨了水平分量检波器随机任意取向情况下的方位校正问题 ,并用三维理论模型记录和实际的海上三维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了试算 ,获得了很好的校正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水平分量 方位校正 数据采集
下载PDF
基于MPI和CUDA的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并行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喻勤 张少华 孔选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4,6,共5页
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可以实现全空间三维转换波资料的准确成像。但转换波叠前偏移数据量巨大,而且需偏移迭代多次来寻找匹配的偏移速度模型,导致偏移处理周期长、效率低,限制了转换波偏移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规模。目前解决海量... 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可以实现全空间三维转换波资料的准确成像。但转换波叠前偏移数据量巨大,而且需偏移迭代多次来寻找匹配的偏移速度模型,导致偏移处理周期长、效率低,限制了转换波偏移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规模。目前解决海量运算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应用CPU集群来提高计算效率,但集群存在成本高、功耗大、占用空间大、维护成本高等缺点。给出了一种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和CUDA的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并行算法,将细粒度线程级的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并行计算融入粗粒度进程级MPI并行编程模型。利用实际转换波数据分别在CPU(单核)、GPU(单卡)、MPI和GPU(2个节点)测试平台上对算法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MPI和GPU(2个节点)的计算速度是CPU(单核)的近400倍,可以大幅度提高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的计算效率,降低计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地震数据处理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集群 并行计算
下载PDF
倾斜层转换波速度比分析和叠加——潘一煤层Ps波处理的实际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钱辉 彭苏萍 +1 位作者 勾精为 宋同心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5-573,共9页
目前转换波处理主要局限在水平层假设的前提下,使用斜层共转换点叠加有助于缩短处理流程,提高剖面质量.基于射线定律和几何关系,推导出了单一斜层的转换点位置迭代公式和解析表达式.对不同的深度比,速度比和角度正弦对转换点位置的影响... 目前转换波处理主要局限在水平层假设的前提下,使用斜层共转换点叠加有助于缩短处理流程,提高剖面质量.基于射线定律和几何关系,推导出了单一斜层的转换点位置迭代公式和解析表达式.对不同的深度比,速度比和角度正弦对转换点位置的影响作出分析并与平层渐近转换点公式对比.应用斜层方法对单一煤层进行速度比扫描,提取该属性并对煤层叠加成像,比平层假设方法更能反映目的层的变化.进一步使用插值模型使连续层叠加不再使用拼接方式,而是采用逐个采样点归位叠加的方式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剖面.对实际资料的三个煤层和新生界进行了方法实验,比单一斜层叠加和水平层假设的效果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处理 倾斜煤层 共转换点 CCP叠加 速度比扫描
下载PDF
转换波高精度非双曲时距曲线“双曲化”处理 被引量:3
5
作者 沈鸿雁 李庆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由于转换波时距曲线不是双曲线,所以传统的双曲线处理技术对转换波不适用。若取时距曲线方程泰勒级数展开式的高次项,又需要复杂的数学换算,且炮检距的增加使处理结果变得更不精确。针对这些难点,本文把t2看作是x2的函数,通过泰勒级数... 由于转换波时距曲线不是双曲线,所以传统的双曲线处理技术对转换波不适用。若取时距曲线方程泰勒级数展开式的高次项,又需要复杂的数学换算,且炮检距的增加使处理结果变得更不精确。针对这些难点,本文把t2看作是x2的函数,通过泰勒级数对其展开,取前两项,与炮检距有关的第二项可通过一个积分准确给出,也可以是一个二次幂常数项和炮检距的变换,这一变换建立了速度与炮检距的新关系,变换后的t2-X2(X是新的炮检距)曲线即是双曲线,此后的转换波数据处理流程便可直接应用常规P波处理流程。合成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对中浅层和大炮检距此方法能有效地提高P-S波速度分析、NMO和共转换点叠加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数据处理 非双曲时距曲线 速度分析 NMO 共转换点叠加 处理流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