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火山岩气田成藏控制因素研究——以松辽盆地庆深气田为例 被引量:56
1
作者 冯子辉 印长海 +1 位作者 齐景顺 董景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32,共12页
松辽盆地大型火山岩气藏的发现,揭开了我国火山岩油气藏全面勘探的序幕。本文以油气钻探实践结果为基础,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松辽盆地大型火山岩气藏的成藏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气源岩发育区控制气藏的... 松辽盆地大型火山岩气藏的发现,揭开了我国火山岩油气藏全面勘探的序幕。本文以油气钻探实践结果为基础,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松辽盆地大型火山岩气藏的成藏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气源岩发育区控制气藏的宏观分布范围,气藏与源岩区的横向距离一般小于8km,源岩与火山岩厚度比大于2的区域对成藏尤为有利;大断裂控制火山岩体呈条带状或串珠状展布,延断裂带火山岩厚度大,最大厚度超过1600m;火山岩相和火山旋回控制储层发育状况,火山口或近火山口叠合相储层发育,储层厚度一般100~200m,有利储层常发育于火山旋回的顶部;火山机构中心部位具有局部构造高、储层物形较好、断裂发育等特点,在气源条件优越时,是短距离垂向运移成藏的最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火山岩气藏 火山岩相 火山旋回 成藏控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4+5油藏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成 淡卫东 +3 位作者 袁京素 辛红刚 张三 马艳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52,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4+5储层致密,在油藏大面积发育的同时,层间和层内含油性差异较大,油水关系复杂,油水分布影响因素待进一步明确。成藏控制因素分析表明,长7广布式的烃源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差异成岩作用控制下的三角洲前缘相...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4+5储层致密,在油藏大面积发育的同时,层间和层内含油性差异较大,油水关系复杂,油水分布影响因素待进一步明确。成藏控制因素分析表明,长7广布式的烃源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差异成岩作用控制下的三角洲前缘相对高孔高渗储层是油气聚集的场所,大量发育的裂缝是石油运移的重要通道,三者整体控制长4+5油藏大面积、大规模发育,但在局部受烃源岩厚度、裂缝发育程度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石油富集程度存在差异。创新提出"长7油源、裂缝及渗透性砂岩通道、非等动力垂向多点充注、物性控制非均匀成藏"模式,有效揭示了长4+5油藏大范围发育但差异性含油的地质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储层物性 充注动力 成藏控制因素 长4+5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油气富集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20
3
作者 谭丽娟 郭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1,共7页
依据隐蔽油气藏成藏机制,在总结油气富集特征的基础上对东营凹陷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油气分布具有严重不均一性,油气主要集中在断裂带以及沉积砂体较厚的坝主体和坝边缘相... 依据隐蔽油气藏成藏机制,在总结油气富集特征的基础上对东营凹陷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油气分布具有严重不均一性,油气主要集中在断裂带以及沉积砂体较厚的坝主体和坝边缘相带;主要存在断层-岩性(物性)复合型油气藏、物性封闭油气藏、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断层遮挡油气藏4种油气藏样式;在油源及构造背景相似的前提下,储层物性与非均质程度成为控制该区滩坝砂油气成藏差异性的最主要因素;油气运移基本通道为储层连通孔隙、微层理面与层间界面,存在基本通道侧向输导、基本通道复合微裂隙输导和基本通道复合断裂阶梯状输导3种样式的油气输导体系,砂体展布、构造轮廓以及断裂体系的空间配置决定了油气区域输导指向和油气可能富集的空间位置;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的配置对于本区油气成藏差异性分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博兴油田 沙四上亚段 滩坝砂岩 油气富集特征 成藏主控因素
下载PDF
Advances and problems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Tazhong area, Tarim Basin 被引量:12
4
作者 Zhou Xinyuan Pang Xiongqi +5 位作者 Li Qiming Pang Hong Xiang Caifu Jiang Zhenxne Li Sumei Liu Luofu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64-178,共15页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arim Basin, Tazhong is a typical area of compound reservoirs rich in oil and gas found in the Carboniferous, Silurian and Ordovician strata. The proved, probable and possible reserves (3...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arim Basin, Tazhong is a typical area of compound reservoirs rich in oil and gas found in the Carboniferous, Silurian and Ordovician strata. The proved, probable and possible reserves (3P reserves) in the area amount to 5×108 tons, 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advances and problems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Tazhong area. On the basis of exploration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scientific problems, we outline eight achievement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s, stages of reservoir formation, different sources of oil and gas and their respective contributions, the effective regional caprock and reservoir-caprock combinations dominating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the control of the Tazhong Palaeo-uplift on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establishing geologic models, structure balance belts influencing the reconstruction and residual potential of reservoirs after accumulation, the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fractures controlling oil and gas, and the types of favorable reservoir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controlling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We further point out the main problems about th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Tazhong area and put forward some relevant propos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im Basin 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rule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下载PDF
台缘带特征、形成主控因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以四川盆地灯影组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武仁 杨威 +7 位作者 汪泽成 魏国齐 马石玉 郝涛 苏楠 李文正 武赛军 王小丹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7-883,共17页
通过大量二维地震和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结合已钻井资料的分析,刻画了绵竹—长宁裂陷两侧台地边缘的形态变化,探讨了不同地区台缘带沉积模式,研究了不同类型台缘带形成分布的控制因素,建立了3种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绵竹—长宁裂... 通过大量二维地震和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结合已钻井资料的分析,刻画了绵竹—长宁裂陷两侧台地边缘的形态变化,探讨了不同地区台缘带沉积模式,研究了不同类型台缘带形成分布的控制因素,建立了3种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绵竹—长宁裂陷两侧发育灯二段和灯四段台缘带,灯二段台缘带呈现U型展布,灯四段台缘带呈现近平行分布;2)灯影组受断裂控制,经历了灯一+二期双断裂陷及灯三+四期箕状裂陷两个阶段演化;结合台地边缘形态,可分为陡坡型和缓坡型两大类台缘带,进一步划分出陡坡带加积型、缓坡带退积型、缓坡带加积型等3种类型;3)台缘带类型差异主要与断裂发育的规模大小相关,断裂发育区,形成陡坡带台缘,断裂不发育区,形成缓坡带台缘;古隆起核部,形成加积型台缘,远离古隆起区,形成退积型台缘;4)裂陷两侧发育台缘丘滩岩溶型储层,裂陷内沉积优质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两者有机匹配,形成陡坡带、缓坡带台缘两类成藏模式。目前勘探主要集中在陡坡带台缘,缓坡带台缘分布范围广,是未来的勘探重点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通内裂陷 台缘带类型 形成主控因素 丘滩储层 成藏模式 灯影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滨里海盆地东缘盐下油气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9
6
作者 梁爽 吴亚东 +2 位作者 王燕琨 王震 盛善波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5-132,共8页
滨里海盆地盐下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重要的油气产地。盆地东缘受古隆起和乌拉尔造山运动双重影响,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复杂。通过分析油气成藏要素特点和成藏模式,提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盆地东缘油气成藏与乌拉尔洋俯冲—消减—关闭... 滨里海盆地盐下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重要的油气产地。盆地东缘受古隆起和乌拉尔造山运动双重影响,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复杂。通过分析油气成藏要素特点和成藏模式,提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盆地东缘油气成藏与乌拉尔洋俯冲—消减—关闭的过程密切相关,这一过程产生的古裂谷、古隆起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古裂谷控制生烃中心,裂谷作用产生的断裂成为油气运移主通道;古隆起控制早期碳酸盐台地形成及其上优质储层发育,同时也是油气聚集的重要指向区;乌拉尔造山运动控制后期碳酸盐台地形成,乌拉尔造山带及其他海西期造山带使盆地演化为封闭海环境,形成全盆地分布的空谷阶盐岩优质盖层,碰撞造山过程产生的断裂形成断层相关圈闭、改善储层性能及导致油气二次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里海盆地 东缘 乌拉尔 盐下 控制因素 油气成藏
下载PD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rinciples in troughs within faulted depression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exploration 被引量:5
7
作者 Zhao Xianzheng Jin Fengming Wang Quan Lu Xueju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Previously,troughs in continental faulted depressions were usually considered as a zone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rather than a zon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If they were confirmed to be the source k... Previously,troughs in continental faulted depressions were usually considered as a zone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rather than a zon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If they were confirmed to be the source kitchen,the possibility that they could constitute potential plays would be overlooked in the subsequent exploration program.Based on th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practice of the Jizhong Depression and the Erlian Basin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this paper discusses a new understanding that reservoir distribution is controlled by multiple factors and lithological accumulations are more likely to form in trough areas.It further documents the thre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large lithologic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in trough areas.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new concept that structural and lithological accumulations not only co-exist but also complement each other.We propose that fan-delta fronts on inverted steep slopes in troughs,delta fronts and sublacustrine fans on gentle slopes,channel sands along toes of fault scarps are favorable locations for discovery of new oil accumulations.The application of this concept has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several hundreds of million tonnes of oil in place in trough areas in the Jizhong Depression and the Erli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 distribution multiple controlling factors preferenti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ccumulation in troughs accumulation model exploration method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东斜坡上乌尔禾组常规—致密油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8
作者 姜伟 王志维 +2 位作者 刁志龙 周长发 卢红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I0001,共16页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东斜坡上乌尔禾组油气资源丰富,是效益勘探及建产的重要领域。应用测录井、生产测试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中拐凸起东斜坡上乌尔禾组储层特征,明确储层差异性的主控因素,建立中拐凸起东斜坡常规—致密油藏序次分布...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东斜坡上乌尔禾组油气资源丰富,是效益勘探及建产的重要领域。应用测录井、生产测试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中拐凸起东斜坡上乌尔禾组储层特征,明确储层差异性的主控因素,建立中拐凸起东斜坡常规—致密油藏序次分布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自北部向南部,研究区逐步由常规油藏转化为致密油藏,沉积作用是造成储层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控制储层岩性及原始物性,压实作用和浊沸石胶结作用加剧储层常规—致密差异演化;研究区成岩相带划分为泥质充填带、贫泥—弱胶结带、浊沸石胶结带和强压实—弱溶蚀带4种相带,其中贫泥—弱胶结带为有利储层发育带。该结果为研究区致密油藏勘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拐凸起东斜坡 上乌尔禾组 常规储层 致密储层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央洼陷带中部花港组岩性油气藏主控因素及形成模式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彦振 刘金水 +3 位作者 覃军 唐贤君 李峻颉 刘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46,共11页
西湖凹陷中央洼陷带发育一系列挤压大背斜,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区域之一,一直以来以构造油气藏评价和研究为主。应用钻井、岩心、实验分析及地震资料,系统开展了中央洼陷带中部花港组岩性油气藏主控因素分析,建立了该地区岩性油气... 西湖凹陷中央洼陷带发育一系列挤压大背斜,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区域之一,一直以来以构造油气藏评价和研究为主。应用钻井、岩心、实验分析及地震资料,系统开展了中央洼陷带中部花港组岩性油气藏主控因素分析,建立了该地区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模式,并预测了勘探有利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广覆式厚层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发育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背景下花港组多期水道与分流间湾交互发育有利于岩性尖灭型圈闭的形成,H1—H2层区域性盖层遮挡下可形成多套良好的储盖组合,早期NNE向油源断裂高效输导是岩性油气藏源外成藏的关键因素。大背斜北翼受北部物源控制,大背斜西翼受西部物源控制,分别发育多期水道尖灭;后期的龙井运动导致地层遭受强烈挤压,水道砂反转抬升形成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同时,先存油源断层活化,沟通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和上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最终形成多个岩性油气藏。综合分析认为,中央洼陷带中部A1、N1、Y1、N2等4个井区是H1—H2、H3—H5两套气层有利区叠合分布范围,面积达700 km 2,是最有利的勘探指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中央洼陷带中部 花港组 岩性油气藏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川西拗陷东部斜坡沙溪庙组气藏断砂配置及成藏差异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瑞嵩 董军 袁倩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3年第2期84-95,共12页
四川盆地川西拗陷东部斜坡地区早期勘探表明侏罗系沙溪庙组油气显示频繁,而测试产量却比较低,属于丰度及效果都偏低且动用难度大的气藏,主要原因是断砂配置十分复杂,且成藏模式及关键的控制因素尚未明确。为此,通过对钻井和岩芯实验数... 四川盆地川西拗陷东部斜坡地区早期勘探表明侏罗系沙溪庙组油气显示频繁,而测试产量却比较低,属于丰度及效果都偏低且动用难度大的气藏,主要原因是断砂配置十分复杂,且成藏模式及关键的控制因素尚未明确。为此,通过对钻井和岩芯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深化对沙溪庙组气藏成藏地质条件研究,解剖3个典型气藏。研究结果表明:(1)气藏以断控成藏为主;(2)成藏的先决条件为通源断层;(3)河道砂体及断层的较佳配置关系是其充分必要条件。基于不同形变程度区对二者配置关系的整理,设立起中江、高庙子中—强变形区沙溪庙组“网状供烃、断砂输导、高效运移”的成藏模式,得到结论认为:(1)河道砂体与通源断层配置关系有“三型七类”,结合构造演化细分中—强形变区为三种动态断砂配置类型,即早期成藏后期保持型、早期成藏后期调整型和早期未有效成藏型;(2)成藏主控因素总结为“源、相、位”—即烃源情况、储层沉积相和气藏位于构造部位;(3)将沙溪庙组气藏划分为富集区、有利区和较有利区,把富集区作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目标。在新认识的指导下获得勘探商业发现,并实现当年发现当年建产,已建成规模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拗陷东部斜坡 中侏罗世 沙溪庙组 断砂配置类型 主控因素 成藏差异性
下载PDF
车镇洼陷北带沙四上—沙三下亚段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尚延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0-43,共4页
车镇洼陷北带的沙四上—沙三下亚段,发育有多类型、多期次砂砾岩扇体,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通过解剖典型探井,对不同扇体的发育类型、沉积特征、成藏控制因素进行分类总结,归纳出针对不同砂砾岩扇体的研究技术思路和方法,并在实际生... 车镇洼陷北带的沙四上—沙三下亚段,发育有多类型、多期次砂砾岩扇体,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通过解剖典型探井,对不同扇体的发育类型、沉积特征、成藏控制因素进行分类总结,归纳出针对不同砂砾岩扇体的研究技术思路和方法,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为类似地区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砂砾岩体 沉积类型 油藏类型 成藏控制因素 车西洼陷
下载PDF
鲁克沁鼻隆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浅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浩 李新宁 +3 位作者 李兴亮 卿忠 常玉琴 康毅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4-206,共3页
鲁克沁鼻隆带是一个自印支期以来继承性古隆起,喜山期构造格局定型,为多油源、多层系含油、多类型油藏共生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研究分析了鲁克沁鼻隆带油气成藏期次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成藏的关键期是早燕山期和晚... 鲁克沁鼻隆带是一个自印支期以来继承性古隆起,喜山期构造格局定型,为多油源、多层系含油、多类型油藏共生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研究分析了鲁克沁鼻隆带油气成藏期次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成藏的关键期是早燕山期和晚喜山期;古构造影响着油气运移的方向和分布,断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克沁 古构造 油源对比 成藏主控因素
下载PDF
冀中坳陷束鹿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念 邱楠生 +4 位作者 秦明宽 蔡川 李振明 鱼占文 王元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7-910,共14页
近年来,束鹿潜山带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展现出冀中坳陷南部潜山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还未开展系统研究和总结,严重制约了研究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本论文基于大量的钻井、测录井、地球化学资料... 近年来,束鹿潜山带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展现出冀中坳陷南部潜山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还未开展系统研究和总结,严重制约了研究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本论文基于大量的钻井、测录井、地球化学资料、样品测试分析以及盆地模拟的方法,系统剖析了束鹿潜山带不同类型潜山的油气成藏条件,揭示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束鹿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供烃条件、输导体系以及保存条件,其中供烃条件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油气成熟度与分布,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的运聚和规模,而保存条件控制了原油性质与富集。束鹿潜山带的洼中隆潜山经历了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Es2)沉积末期—东营期(Ed)和明化镇期(Nm)—现今两期油气充注过程,为近源断层输导断背斜聚集的油气成藏模式;而斜坡带潜山只经历了明化镇期(Nm)—现今一期低熟—正常原油充注过程,为远源不整合输导反向断块-高潜山聚集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潜山带油气成藏机理的认识和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气藏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束鹿潜山带 冀中坳陷
下载PDF
中东地区古生界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饶勇 于水 +1 位作者 黄兴文 程超 《世界地质》 CAS 2016年第4期1041-1051,共11页
古生界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天然气和轻质原油勘探层系,阿拉伯板块构造--沉积演化为古生界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前寒武纪—寒武纪早期Huqf群和志留纪Qusaiba段两套优质成熟的烃源岩、多套有利的储盖组合以及一... 古生界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天然气和轻质原油勘探层系,阿拉伯板块构造--沉积演化为古生界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前寒武纪—寒武纪早期Huqf群和志留纪Qusaiba段两套优质成熟的烃源岩、多套有利的储盖组合以及一系列大型基底隆起或盐拱成因背斜、断背斜圈闭控制着古生界油气的分布,构成了古生界Huqf和Qusaiba两套主要的含油气系统,每套含油气系统均包括多个油气成藏组合。受早期继承性古隆起和盐构造、有利储盖组合以及断裂通道3个主控因素的影响,古生界油气成藏以下生上储侧向+垂向断裂输导运聚成藏模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地区 古生界 Huqf群 Qusaiba段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油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宁尧 阮金凤 +3 位作者 朱丽萍 张建娜 肖晖 邓宝康 《中外能源》 CAS 2019年第2期28-35,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油藏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但同时也存在着地质条件和成藏机理复杂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其油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展开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从烃源岩、输导体系、沉积储层特征和构造特征等地质因素入手,最终确定了...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油藏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但同时也存在着地质条件和成藏机理复杂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其油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展开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从烃源岩、输导体系、沉积储层特征和构造特征等地质因素入手,最终确定了研究区长4+5油藏的主控因素:长7地层广泛发育的烃源岩为长4+5油藏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其分布的范围和厚度控制了长4+5油藏整体的分布范围;长4+5和长6地层发育的高倾角、近东西向的裂缝和连通性良好的砂体构成的输导体系,在空间上的分布位置影响了长4+5油藏的分布位置;经过沉积和储层成岩作用改造的优质储层"甜点"有利于长4+5油藏富集。在主控因素的研究基础上,盐池地区长4+5油藏的成藏模式可总结为:长7烃源岩为长4+5油藏提供了物质基础,油气通过输导体系进入长4+5地层的砂体后,靠近输导体系的储层有利于优先聚集油气,并最终在长4+5储层"甜点"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盐池地区 长4+5油藏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济阳坳陷埕岛地区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景安语 《海洋石油》 CAS 2020年第1期6-11,共6页
为了明确埕岛地区上古生界的勘探方向,应用油气成藏综合分析技术,利用地震和井眼等资料,研究了其构造特征、地层残留和储层发育,探讨了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受多期构造运动控制,上古生界呈“纺锤型”分布,断层和地层... 为了明确埕岛地区上古生界的勘探方向,应用油气成藏综合分析技术,利用地震和井眼等资料,研究了其构造特征、地层残留和储层发育,探讨了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受多期构造运动控制,上古生界呈“纺锤型”分布,断层和地层匹配形成构造和构造-地层圈闭,沙南油源沿断层和不整合面形成的运移网络运至潜山圈闭成藏。油源和运移条件是成藏的首要条件,盖层条件控制成藏的具体层位,圈闭和保存条件是成藏的关键,特别是断层的侧向封堵。指出顺向断块圈闭、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和内幕断层形成的圈闭是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控制因素 运移网络 侧向封堵 上古生界 埕岛地区
下载PDF
英台断陷火山岩气藏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亦思 黄文彪 +3 位作者 于兴河 邓守伟 卢双舫 孙婷婷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37,65,共9页
基于英台断陷深部火山岩气藏的烃源岩及储层特征,分析火山岩气藏源/储品质、耦合关系、输导体系和气藏特征等,研究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规律,预测研究区天然气勘探有利区.结果表明,英台断陷火山岩气藏存在下生上储和侧生侧储两种类型,其... 基于英台断陷深部火山岩气藏的烃源岩及储层特征,分析火山岩气藏源/储品质、耦合关系、输导体系和气藏特征等,研究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规律,预测研究区天然气勘探有利区.结果表明,英台断陷火山岩气藏存在下生上储和侧生侧储两种类型,其中下生上储型主要发育于大屯地区,主要以断裂为输导通道沟通沙河子组源岩,沟通源储的断裂控制气藏的分布;侧生侧储型主要发育于五棵树地区,成藏的关键在于火山岩储层能否在侧向上与营城组二段有效烃源岩直接相连,对接面处易于气藏的形成,且气藏规模大、丰度高,随着天然气运移距离的增加,气藏规模和丰度逐渐降低.该成果有助于认识英台断陷火山岩气藏及剩余资源的分布,确定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气藏 主控因素 成藏规律 有利区预测 英台断陷 营城组
下载PDF
西非Rio Muni盆地复杂盐拱构造油藏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金苹 胡孝林 +3 位作者 郝立华 曹向阳 孙翠娟 张彪 《世界地质》 CAS 2015年第3期760-765,共6页
为精细解剖西非油气富集的Rio Muni盆地复杂盐拱构造带上的油藏特征,为其他相似地区油藏评价提供一定参考,以位于复杂盐拱构造带上的H油藏为例,利用地震、测井、录井、钻井和MDT测试等资料分析H油藏的构造、沉积、储层和油层分布特征及... 为精细解剖西非油气富集的Rio Muni盆地复杂盐拱构造带上的油藏特征,为其他相似地区油藏评价提供一定参考,以位于复杂盐拱构造带上的H油藏为例,利用地震、测井、录井、钻井和MDT测试等资料分析H油藏的构造、沉积、储层和油层分布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等。研究得出,H油藏属于典型的构造岩性复合油藏,为构造背景下的岩性边水油藏,具有多套油水系统,构造高部位发育盐刺穿,储层既有浊积砂岩储层又有滑脱灰岩储层,主要分布于构造的翼部低部位,滑脱断层和盐拱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性复合油藏 油藏特征 成藏主控因素 油气富集 RIO Muni盆地 西非
下载PDF
埕岛地区古近系东营Ⅰ+Ⅱ砂层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莉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埕岛地区东营组油藏具有在不同构造位置,含油层段不同,油气藏类型与主控因素也有所差异的特点。本文从地层分布、储层展布以及成藏规律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埕岛地区东营Ⅰ+Ⅱ砂组的油气富集规律,明确了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构造背景控制了... 埕岛地区东营组油藏具有在不同构造位置,含油层段不同,油气藏类型与主控因素也有所差异的特点。本文从地层分布、储层展布以及成藏规律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埕岛地区东营Ⅰ+Ⅱ砂组的油气富集规律,明确了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构造背景控制了油气的横向运移;断层输导控制了油气在优势输导路径上的富集;河道砂体的展布则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三者的良好匹配关系是东营Ⅰ+Ⅱ砂组油气成藏的关键。因此,寻找有利构造背景下的河道砂体是埕岛地区东营Ⅰ+Ⅱ砂组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这对下步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Ⅰ+Ⅱ砂组 成藏控制因素 构造背景 断层 河道砂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2+3油层储层成藏规律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亚林 郭强 +2 位作者 张超 周亚楠 杨刚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01-107,116,共8页
通过大量的钻井、录井以及普通薄片、压汞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2+3储层成藏特征和优势地区、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2+3油藏属于典型的岩性-构造油气藏,同时也是特低渗油藏.成藏主要受沉积环境、储层的物性特征、低幅... 通过大量的钻井、录井以及普通薄片、压汞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2+3储层成藏特征和优势地区、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2+3油藏属于典型的岩性-构造油气藏,同时也是特低渗油藏.成藏主要受沉积环境、储层的物性特征、低幅度构造以及水动力条件影响形成了良好的圈闭.区域性的盖层和旋回性泥岩以及古地貌控制了油气分布的优势地区.研究区存在两种运移模式:油层组内相邻油源以及油层组外部不相邻油源的运移在微裂缝和孔隙形成油水混合物.认为志丹地区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志丹地区 控制因素 油气成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