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0kHz逆变调制型连续/脉冲气体激光电源
1
作者 段军 赵侠 +1 位作者 唐霞辉 杭世聪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3,共4页
应用高频逆变和调制脉冲技术在升压变压器的低压端实现连续/脉冲转换工作方式,研制出一台100kHz逆变调制连续/脉冲气体激光电源,该电源在升压变压器次级端去掉滤波高压电容和限流电阻的条件下能长期稳定工作,并具有抗网路波... 应用高频逆变和调制脉冲技术在升压变压器的低压端实现连续/脉冲转换工作方式,研制出一台100kHz逆变调制连续/脉冲气体激光电源,该电源在升压变压器次级端去掉滤波高压电容和限流电阻的条件下能长期稳定工作,并具有抗网路波动强、调节范围宽、转换效率高、适应性强以及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电源 连续脉冲 逆变调制型
下载PDF
连续/脉冲复合体制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研究
2
作者 刘磊 王文涛 +6 位作者 王超 王钢 刘洋 贾佑权 李宁 吕坤鹏 陈露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37,共6页
常规高功率激光器以连续或者长脉冲方式工作,与物质作用主要是依靠单一“加热”模式,针对其对复杂目标作用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连续和脉冲激光同时输出,脉宽、重频可调的新体制高功率激光技术,激光放大链路以特殊时域模式工作,即高... 常规高功率激光器以连续或者长脉冲方式工作,与物质作用主要是依靠单一“加热”模式,针对其对复杂目标作用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连续和脉冲激光同时输出,脉宽、重频可调的新体制高功率激光技术,激光放大链路以特殊时域模式工作,即高重频脉冲与连续运转同时输出,在重频10 kHz时,实现输出功率4800 W,其中连续激光功率3600 W,脉冲激光功率1200 W,脉冲宽度为3.6 ns;在重频100 kHz时,实现输出功率4920 W,其中连续激光功率3100 W,脉冲激光功率1820 W,脉冲宽度为7 ns,光束质量4.8倍衍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脉冲 时域 高功率激光 激光放大链路 高重频
下载PDF
局部放电现场监测信号中干扰的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晓宁 王凤学 +1 位作者 朱德恒 李福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共3页
运行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监测过程中 ,主要技术难题仍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小各种电磁干扰 ,从而有效地提取被测设备绝缘中的微弱放电信息。
关键词 单相变压器 局部放电 现场监测 耦合信号 脉冲型干扰 白噪声
下载PDF
2008—2014年广东人工触发闪电电流特征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义军 张阳 +3 位作者 郑栋 谢盟 陈绍东 颜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04-3414,共11页
闪电电流数据对雷电物理研究和雷电防护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相比自然闪电电流难以直接精确测量,人工触发闪电技术是获得精确可靠雷电流信息的有效途径。为此,统计分析了2008—2014年广东野外雷电综合观测试验39次人工触发闪电中测量得到... 闪电电流数据对雷电物理研究和雷电防护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相比自然闪电电流难以直接精确测量,人工触发闪电技术是获得精确可靠雷电流信息的有效途径。为此,统计分析了2008—2014年广东野外雷电综合观测试验39次人工触发闪电中测量得到的106次回击(RS)、70次连续电流(CC)、374次M分量、32次初始连续电流(ICC)以及528次初始连续电流脉冲(ICCP),并和国内外相关结果进行了对比。给出了人工触发闪电各个子放电过程的详细电流特征,包括几何平均值、上升沿时间、上升沿陡度、半峰值宽度、转移电荷等。比较结果表明:广东试验测得回击峰值电流的几何平均值强于加拿大CN塔上行负极性闪电;相比Florida人工触发闪电,广东试验测得ICC转移电荷量更大,平均电流强度更强,但持续时间接近,典型参数特征的统计结果在同一量级;高建筑物上行闪电的ICC脉冲具有更大的电流幅度、更短上升时间、更短的半峰宽度以及持续时间。试验结果显示:M分量幅值是ICC脉冲的3倍,上升时间和半峰宽约为ICC脉冲的1/2,且转移电荷量高于ICC脉冲;存在部分M分量,相比通常的M分量和ICCP,它们幅值较大、上升时间较短、半峰值宽度较窄、转移电荷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触发闪电 电流 回击 M分量 初始连续电流 初始连续电流脉冲
下载PDF
连续/脉冲CO_2激光熔覆高温合金K403 被引量:16
5
作者 钟如涛 熊征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52-857,共6页
针对飞机叶片激光熔覆的特殊要求,利用横流CO2激光器及加工系统,系统地研究了连续/脉冲CO2激光对K403材料熔覆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线能量下脉冲激光熔覆与连续激光熔覆相比,外表光滑、平整、熔覆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完整,稀释... 针对飞机叶片激光熔覆的特殊要求,利用横流CO2激光器及加工系统,系统地研究了连续/脉冲CO2激光对K403材料熔覆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线能量下脉冲激光熔覆与连续激光熔覆相比,外表光滑、平整、熔覆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完整,稀释率低20%,熔覆层硬度高5%,热影响区小50%。脉冲激光熔覆K403材料减少了合金元素的聚集和低熔点共晶组织的形成,缩小了"液态薄膜"的产生范围,同时由于基材变形小,降低了冷却凝固过程中的拉应力,较高的过热度使熔覆层液体与基体液体充分混合,降低了基体的脆性,解决了K403材料连续CO2激光熔覆易产生裂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熔覆 连续/脉冲激光 K403材料
原文传递
具有连续和脉冲接种的SIQVS传染病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凌峰 李维德 章培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102,共4页
综合考虑隔离、连续和脉冲接种这三种疾病防治措施,建立了一个具有隔离项、连续和脉冲接种率的SIQV传染病模型,并给出了它的无病周期解的存在性、局部和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还讨论了隔离率、连续接种率和脉冲接种率对疾病防治的影响.
关键词 脉冲微分方程 隔离 传染病模型 稳定性 基本再生数
下载PDF
采用连续、脉冲等离子体合成低表面能薄膜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强 张跃飞 +3 位作者 张广秋 葛袁静 庞华 陈光良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3,共2页
采用连续与脉冲射频等离子体合成低表面能薄膜SiCxOy。通过对薄膜性能的表征,发现等离子体放电模式影响聚合膜的化学结构、表面成份、表面能数值大小,认为采用脉冲射频等离子体更易合成低表面能聚合物。
关键词 射频等离子体 连续脉冲模式 表面能薄膜
下载PDF
基于连续波脉冲的高精度激光测高仪 被引量:4
8
作者 赵顾颢 蒙文 +2 位作者 马丽华 李云霞 赵尚弘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96-298,共3页
研制出了可用于飞行器滑翔着陆时使用的高精度激光测高仪。采用连续波脉冲测距的方法,实现高数据测量频率的要求,采用多数据加权平均的方法消除了测量数据的抖动以及杂光干扰带来的误差,提高了脉冲测距的精度。
关键词 激光测高 连续波脉冲 数据测量频率
下载PDF
基于连续双脉冲测试的GaN HEMT动态导通电阻变化及测量方法
9
作者 陈耀峰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0-925,共6页
实际应用中,GaN HEMT的动态导通电阻会随着工作电压、工作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相同温度下的实际值常与静态测量结果有所差异。由于实验条件及测量方法不同,同一型号的器件往往会出现不一致的测试结果,对应用工况的设计与监测带来了... 实际应用中,GaN HEMT的动态导通电阻会随着工作电压、工作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相同温度下的实际值常与静态测量结果有所差异。由于实验条件及测量方法不同,同一型号的器件往往会出现不一致的测试结果,对应用工况的设计与监测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连续双脉冲的测试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计算的动态导通电阻提取方法,以更准确地提取器件的动态导通电阻。进一步讨论了母线电压和温度对器件动态导通电阻的影响,当母线电压增大时,GaN HEMT的动态导通电阻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非单调的变化特性,动态导通电阻的标准值基本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最后,探究了GaN HEMT动态导通电阻变化的机理,进一步加深了对器件动态导通电阻变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HEMT 动态导通电阻 连续双脉冲测试 差分计算 机理分析
下载PDF
触发闪电环境下地网冲击接地电阻特征分析
10
作者 张鹃 王孝波 +1 位作者 颜旭 陈绍东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6,共9页
基于触发闪电技术,研究了2019年夏季8次触发闪电44次回击、5次初始连续电流脉冲(ICCP)和24次M分量对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探索了冲击接地电阻随雷电流注入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闪电放电ICCP、M分量和回击过程冲击接地电阻均小于工... 基于触发闪电技术,研究了2019年夏季8次触发闪电44次回击、5次初始连续电流脉冲(ICCP)和24次M分量对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探索了冲击接地电阻随雷电流注入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闪电放电ICCP、M分量和回击过程冲击接地电阻均小于工频接地电阻,ICCP和叠加在回击回落之后连续电流上的M分量冲击接地电阻略大于回击过程,平均值分别为11.2Ω和10.8Ω。叠加在回击下降沿上的M分量冲击接地电阻平均值7.8Ω,明显小于回击过程,最小值可达2.4Ω。ICCP和M分量冲击接地电阻随电流增加而减小,回击过程与电流峰值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叠加在回击下降沿上的M分量冲击接地电阻随雷电流峰值、背景电流值的增加呈指数衰减关系,还与之前回击电流峰值成一定的反比例关系。随着闪电回击电流的注入,冲击接地电阻呈现动态变化过程,小电流在回击峰值下降后出现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大电流在回击峰值下降后出现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闪电不同物理过程火花和电感效应的作用是不同的,两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土壤的电离程度,从而决定了冲击接地电阻的大小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触发闪电 回击 初始连续电流脉冲 M分量 冲击接地电阻
下载PDF
连续限制性脉冲序列控制开关变换器研究
11
作者 李姗姗 魏钰金 +1 位作者 朱海铭 刘江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60,共7页
针对脉冲序列控制开关变换器运行在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下存在较大的低频振荡现象,进而影响开关变换器工作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连续限制性脉冲序列控制方法。以连续限制性脉冲序列控制Buck变换器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 针对脉冲序列控制开关变换器运行在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下存在较大的低频振荡现象,进而影响开关变换器工作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连续限制性脉冲序列控制方法。以连续限制性脉冲序列控制Buck变换器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其抑制开关变换器低频振荡的机理,建立了连续限制性脉冲序列控制Buck变换器在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下的开关映射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和样机实验,对比了脉冲序列控制和连续限制性脉冲序列控制下Buck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与脉冲序列控制方法相比,连续限制性脉冲序列控制方法通过对连续脉冲个数进行限制,有效抑制了开关变换器在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下的低频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变换器 BUCK变换器 脉冲序列控制 连续限制性脉冲序列控制 连续导电模式 低频振荡 开关映射
下载PDF
硅钢连退炉改造项目新技术应用
12
作者 陈新 李元华 郭琪 《电工钢》 2021年第4期41-44,共4页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硅钢厂硅钢连退炉原有存在的问题,利用技术改造机会,采用了全辐射管加热、低氮氧化物烧嘴、连续+脉冲燃烧控制方式,增设余热回收装置、炉辊轴承增加隔热措施等新技术,改善了产品表面质量,降低了氮氧化物指标,...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硅钢厂硅钢连退炉原有存在的问题,利用技术改造机会,采用了全辐射管加热、低氮氧化物烧嘴、连续+脉冲燃烧控制方式,增设余热回收装置、炉辊轴承增加隔热措施等新技术,改善了产品表面质量,降低了氮氧化物指标,实现了余热回收,提高了连退炉稳定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钢连退炉 全辐射管加热 低氮氧化物烧嘴 连续+脉冲燃烧 余热回收
下载PDF
具有Logistic死亡率的连续和脉冲接种的SIRVS传染病模型
13
作者 姚小娟 吕陇 《甘肃科学学报》 2018年第2期32-36,62,共6页
建立了一类具有Logistic死亡率的连续和脉冲接种的SIRVS传染病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动力学性态。利用频闪映射方法,得到了系统的无病周期解。运用Floquet乘子理论和脉冲微分方程比较原理,证明了周期解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并获得了系统一致... 建立了一类具有Logistic死亡率的连续和脉冲接种的SIRVS传染病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动力学性态。利用频闪映射方法,得到了系统的无病周期解。运用Floquet乘子理论和脉冲微分方程比较原理,证明了周期解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并获得了系统一致持续存在的条件,还讨论了连续接种率、脉冲接种率与免疫接种周期对疾病防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死亡率 连续和脉冲接种 全局渐近稳定性 持久性 基本再生数
下载PDF
针对复合材料无人机的激光武器系统杀伤效能仿真计算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喆 许凌飞 顾村锋 《空天防御》 2018年第1期63-68,共6页
针对ABS塑料制作的无人机外壳靶材,采用Lommel三维衍射积分,考虑离焦像差,以及大气传输所带来的光斑展宽,模拟计算连续脉冲激光对其产生的毁伤效应。通过静态毁伤试验得到了无人机外壳的毁伤阈值。对100 kW级及200 kW级的激光武器系统... 针对ABS塑料制作的无人机外壳靶材,采用Lommel三维衍射积分,考虑离焦像差,以及大气传输所带来的光斑展宽,模拟计算连续脉冲激光对其产生的毁伤效应。通过静态毁伤试验得到了无人机外壳的毁伤阈值。对100 kW级及200 kW级的激光武器系统效能进行了评估,给出了相应的杀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脉冲 像差 大气湍流 无人机外壳
下载PDF
电感储能连续脉冲电源电路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海涛 张涛 +3 位作者 安韵竹 张亚东 胡元潮 王钦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81-789,共9页
小型化、轻量化和重频化是当前脉冲电源的主要发展趋势。高温超导电感储能型脉冲电源具有储能密度高、损耗小和对充电功率要求低等优点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其中,基于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储能和脉冲压缩的脉冲电源模式是重要的发展方... 小型化、轻量化和重频化是当前脉冲电源的主要发展趋势。高温超导电感储能型脉冲电源具有储能密度高、损耗小和对充电功率要求低等优点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其中,基于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储能和脉冲压缩的脉冲电源模式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为此针对脉冲电源的重频化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的连续脉冲电源电路,理论分析了该脉冲电源电路的工作过程和主要性能影响因素,构建了3 kJ的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线圈仿真模型,对主要性能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由仿真和理论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电流放大倍数随着副边电感的增大而减小,不过,断路开关的最大电压和最大电容储能比例也都随之降低。最后,利用小型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搭建了连续脉冲电源的实验电路,实现了连续电流脉冲的输出。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连续脉冲电源电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源 电感储能 超导储能 超导脉冲变压器 连续脉冲
下载PDF
雷达脉冲编码理论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岩飞 李和平 韩松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共16页
该文提出了基于脉冲组合编码的雷达探测模式,建立了脉冲编码雷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利用多脉冲组合及其时间、频率、相位参量的调制,实现脉冲信号在时间域、频率域、或者时频域结合的编码,为解决传统的脉冲及连续波雷达系统参数相... 该文提出了基于脉冲组合编码的雷达探测模式,建立了脉冲编码雷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利用多脉冲组合及其时间、频率、相位参量的调制,实现脉冲信号在时间域、频率域、或者时频域结合的编码,为解决传统的脉冲及连续波雷达系统参数相互耦合约束、及其对雷达性能的限制问题,提供了基于多脉冲组合探测的新方法及理论基础。该文着重介绍了多脉冲组合探测的编码、目标信号恢复方法,以及结合研制的合成孔径雷达开展的编码方法、性能评估等实验研究。研究及实验表明,通过采用分频带脉冲编码方法,可使雷达信号采样率突破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限制,降低系统的实现难度,实验系统中实现了4.8 GHz采样率对5 GHz带宽信号的采样及无失真恢复,成像分辨率达到0.03×0.03 m;通过采用增加占空比的时域脉冲编码方法,实现了信噪比改善超过20 d B的大幅度提高;通过针对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特性进行2维编码,去除了信号模糊问题,实现了成像幅宽超过90 km等先进性能指标。理论及实验结果验证了脉冲编码方法在提高雷达核心性能方面的显著优势,为高性能雷达系统的实现建立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脉冲编码 多脉冲组合 连续脉冲 高重频变参量
下载PDF
电感储能连续脉冲电源驱动电磁发射系统仿真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海涛 张涛 +3 位作者 安韵竹 李震梅 胡元潮 赵文龙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127,共9页
为探索连续电磁轨道发射用超导电感储能脉冲电源,建立基于单模块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的连续脉冲电源电路,对脉冲电源电路驱动电磁发射系统的不同放电阶段进行数学建模,仿真分析电路参数对电磁发射特性的影响,最后实验验证脉冲电源的可行... 为探索连续电磁轨道发射用超导电感储能脉冲电源,建立基于单模块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的连续脉冲电源电路,对脉冲电源电路驱动电磁发射系统的不同放电阶段进行数学建模,仿真分析电路参数对电磁发射特性的影响,最后实验验证脉冲电源的可行性。仿真中基于储能27.72 kJ的单模块的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当耦合系数为0.95,转换电容为400μF,副边电感为9.2μH,抛体质量为21.61 g时,得到510 m/s的发射速度,原边电感在放电结束后可回收剩余能量6 kJ。结果表明基于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的连续脉冲电源用于电磁发射系统是可行的,并有利于系统能量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连续电磁发射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脉冲电源 电感储能 超导脉冲变压器 连续脉冲 高温超导线圈
下载PDF
移动脉冲激光标刻Pb99.994的数值模拟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建华 沈志 +1 位作者 董楠 李春玲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9年第3期25-33,共9页
针对移动纳秒脉冲激光控制参数对Pb99.994铅锭标刻区域温度分布影响规律尚不明确的情况,基于传热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光纤式脉冲激光单脉冲和连续脉冲标刻金属表面的三维非线性温度场通用模型,并通过单因素实验重点讨论了在单脉冲作用下... 针对移动纳秒脉冲激光控制参数对Pb99.994铅锭标刻区域温度分布影响规律尚不明确的情况,基于传热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光纤式脉冲激光单脉冲和连续脉冲标刻金属表面的三维非线性温度场通用模型,并通过单因素实验重点讨论了在单脉冲作用下不同水平的功率、频率和速度对温度的影响变化以及多脉冲条件下的累积效应。最后通过显微测量深度与模型计算深度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单脉冲作用下,功率对材料温度升温幅度影响最大,功率由10 W升至18 W时,中心点温度升高幅度约为2 000℃;连续脉冲作用下,速度是脉冲累积效应变化的主因,脉冲累积效应对影响区域温度的提升不大,而对标刻灰度有一定程度上的决定关系,这为金属材料有效标识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标刻 单脉冲 连续脉冲 有限元分析 激光参数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ICCOS的电感储能脉冲电源电路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长勇 巴奉丽 +2 位作者 李海涛 孔令硕 张鹏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11,共7页
本文以基于改进半导体器件反向换流(ICCOS)模块的高温超导电感储能脉冲电源电路为研究对象,对该脉冲电源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改进电路中关键参数的选取原则。根据电路的设计参数,搭建超导电感储能脉冲电源电路实验平台,并成功... 本文以基于改进半导体器件反向换流(ICCOS)模块的高温超导电感储能脉冲电源电路为研究对象,对该脉冲电源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改进电路中关键参数的选取原则。根据电路的设计参数,搭建超导电感储能脉冲电源电路实验平台,并成功实现了连续电流脉冲的输出。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源 电感储能 ICCOS模块 连续脉冲
原文传递
基于斯密特触发器的单脉冲及连续脉冲双模态发生器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建国 宁永香 《工业技术创新》 2018年第5期33-36,共4页
设计一种能够产生单脉冲及连续脉冲的双模态发生器。采用施密特触发器N_1~N_4、开关、电阻、电容、电位器等元件,在集成电路74LS132上实施电气设计。当开关轻触时,触发器N_1用于产生单脉冲;当开关短接时,触发器N_2用于产生任意数量的... 设计一种能够产生单脉冲及连续脉冲的双模态发生器。采用施密特触发器N_1~N_4、开关、电阻、电容、电位器等元件,在集成电路74LS132上实施电气设计。当开关轻触时,触发器N_1用于产生单脉冲;当开关短接时,触发器N_2用于产生任意数量的连续脉冲;N_3和N_4用于实现信号整形和噪声消除。电路结构简洁,耗电仅为数毫安,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工业控制中的一些特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密特触发器 单脉冲 连续脉冲 多谐振荡器 选通 整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