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深埋条件下持续性挤压伤复合低氧缺水缺食大鼠肺脏的功能和病理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志瑞 王德文 +4 位作者 左红艳 王少霞 郭晓明 王静雯 曹桓荣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3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研究模拟深埋条件下持续性挤压伤复合低氧缺水缺食大鼠的生命耐受力、肺脏功能及病理变化特点。方法:应用Wistar雄性大鼠14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挤压伤组、低氧缺水缺食组(三缺组)、挤压伤复合低氧缺水缺食组(复合组),采... 目的:研究模拟深埋条件下持续性挤压伤复合低氧缺水缺食大鼠的生命耐受力、肺脏功能及病理变化特点。方法:应用Wistar雄性大鼠14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挤压伤组、低氧缺水缺食组(三缺组)、挤压伤复合低氧缺水缺食组(复合组),采用钳夹双后肢近端方法建立挤压伤模型,压力设置(4.5±0.3)kg,于致伤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检测大鼠动脉血气参数(PaCO_(2)、PaO_(2)),切取肺脏,常规制片,光镜和电镜观察,Tunel法检测肺脏细胞凋亡,SP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ax和炎性因子TNF-α。结果:1.复合组大鼠于伤后第7天内全部死亡,三缺组于第11天内全部死亡,单纯挤压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未死亡。2.三缺组和复合组血PaCO_(2)和PaO_(2)值呈急剧持续性显著降低至死亡;单纯挤压伤组PaCO_(2)轻度升高、PaO_(2)呈下降趋势。3.复合组肺脏指数增高,以充血、血停滞、点灶状出血、轻度到中度水肿等血循环障碍为主,并有数量不等的血栓(红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形成和小叶局灶性间质性肺炎样改变,从第4天直到第7天时血循环障碍则明显加重,三缺组和单纯挤压伤组依次减轻。结论:挤压伤复合低氧缺水缺食大鼠肺脏功能和结构发生明显损伤,具有高发性、进行性、全肺性特点,提示肺脏是加重复合性挤压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促进死亡的重要远隔脏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深埋条件 复合性挤压伤 大鼠 肺脏 持续挤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