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策略优化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郑瑞强 赖运生 胡迎燕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2-772,共11页
形成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良性互动格局,是实现贫困地区发展质量提升的关键。系统分析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关联与二者协同推进的条件保障,并选择江西典型深度贫困村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实践为分析样... 形成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良性互动格局,是实现贫困地区发展质量提升的关键。系统分析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关联与二者协同推进的条件保障,并选择江西典型深度贫困村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实践为分析样本,思考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情势与倾向性问题,深入解析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工作协同推进的理论逻辑及其在规划、组织、主体、载体与监管等"五大关联空间协同",基于高绩效系统建设理念提出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的优化策略:依法实现"一主多辅"体系,探索"一核两翼"基层治理模式,构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关联协同的多维行动框架,实施乡村"骨干培育"工程,完善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创设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政策试验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 协同推进 倾向性问题 优化策略
下载PDF
连片贫困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宇翔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1-48,共8页
连片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产业同质化严重、片区跨行政区域扶贫资源缺乏合力,导致传统的扶贫方式效率不高,扶贫资源难以实现规模效益。连片贫困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应以当地农民为主体实施精准扶贫,以农... 连片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产业同质化严重、片区跨行政区域扶贫资源缺乏合力,导致传统的扶贫方式效率不高,扶贫资源难以实现规模效益。连片贫困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应以当地农民为主体实施精准扶贫,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实现政府主导下协同多元社会扶贫主体创新路径参与合作,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模式。为推进连片贫困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发展,需要构建跨区域政府协同扶贫机制,创立政府购买扶贫服务平台,激励多元化扶贫主体参与合作,鼓励并雇用社会精英参与合作社管理,保持农民扶贫合作社独立性、坚持合作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贫困地区 农民合作社 扶贫模式
下载PDF
连片贫困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研究——以甘肃陇南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芳芳 《甘肃高师学报》 2019年第5期124-127,共4页
研究了连片贫困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以陇南市为例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旅游综合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旅游综合收入的持续增长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 研究了连片贫困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以陇南市为例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旅游综合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旅游综合收入的持续增长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贫困区 旅游业 农村居民收入 回归模型
下载PDF
空间重构减贫与连片特困区城镇贫困治理机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瑞强 赵晨刚 Sarah Rogers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8,共9页
聚焦具有相对独立空间特征的连片特困区城镇贫困问题,明晰空间重构与城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的耦合机理,探讨典型片区城镇贫困空间格局、致贫因素和贫困发生机制,思考未来城镇贫困结构性特征突出、城乡贫困交织等发展趋势有助于扶贫开发... 聚焦具有相对独立空间特征的连片特困区城镇贫困问题,明晰空间重构与城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的耦合机理,探讨典型片区城镇贫困空间格局、致贫因素和贫困发生机制,思考未来城镇贫困结构性特征突出、城乡贫困交织等发展趋势有助于扶贫开发行为与空间系统发展规划衔接,准确把握区域贫困情势并精准施策。对于空间重构视角下城镇贫困治理机制优化的建议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做好片区空间发展规划;健全脱贫解困工作体制机制,适度调整贫困人口生计空间;夯实社区"发展共同体"组织基础,注重社会多元支持体系建设;激发城镇贫困群体发展内生动力,保障帮扶对象长远生计;强化制度供给,注重市场化减贫模式创新等,确保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与同步小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重构 城镇贫困 耦合机理 治理机制 连片特困区
下载PDF
集中连片贫困区的普惠金融减贫空间效应——基于大别山区经验的分析
5
作者 周泽炯 梁岭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70-576,共7页
基于大别山区典型集中连片贫困区数据,实证研究了普惠金融减贫的空间效应。首先,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对大别山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其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大别山区普惠金融贫困减缓空间效应;最后,就集中连片贫困区普... 基于大别山区典型集中连片贫困区数据,实证研究了普惠金融减贫的空间效应。首先,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对大别山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其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大别山区普惠金融贫困减缓空间效应;最后,就集中连片贫困区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及减贫效应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大别山区的普惠金融效应显著,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要加快传统普惠金融和新型普惠金融建设,促进地区经济信息交流共享,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贫困区 普惠金融 空间效应 大别山区
下载PDF
集中连片贫困区耕地安全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忻州市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高艳珍 郑庆荣 +1 位作者 罗淑政 李晓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9-927,共9页
为评价集中连片贫困区——忻州市的耕地安全性,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忻州市及14个县(市、区)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而计算生态盈余/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三个耕地安全性指数,采用权重赋值后的综合安全指数对忻州市... 为评价集中连片贫困区——忻州市的耕地安全性,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忻州市及14个县(市、区)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而计算生态盈余/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三个耕地安全性指数,采用权重赋值后的综合安全指数对忻州市及14个县(市、区)2009—2018年的耕地安全性进行分析,并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2009—2018年忻州市综合安全指数呈现出时间差异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尺度上,忻州市14个县(市、区)综合安全性表现为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和区域差异性,综合安全等级趋向于不安全,不安全县(市、区)增多,东、西部综合安全性低于中部,向不可持续方向发展;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农业投入与产出、资源禀赋对忻州市耕地安全均有影响,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影响忻州市耕地安全的因素是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忻州市耕地安全性发展趋势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贫困区 综合安全指数 耕地安全性 生态压力 可持续发展 忻州市
下载PDF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及制约因素分析——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彭雷霆 刘娟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3,共10页
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我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巩固扶贫效果的必然要求。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对其2014—2018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及制约因素进行量化测度,测度结果显示:武陵山片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我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巩固扶贫效果的必然要求。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对其2014—2018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及制约因素进行量化测度,测度结果显示:武陵山片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几近一半的县(市、区)属于"低投入、低产出"类型,而制约武陵山片区各县(市、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因素各不相同。为促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我国脱贫攻坚进程相匹配,必须采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强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破解贫困代际传递特殊作用的认识,针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的不同类型采取非均衡扶持策略,搭建政府与社会"合力"制度通道,重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群众文化主体地位,以突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梅佐乔诺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武陵山片区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制约因素
下载PDF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政策影响了环境污染吗?——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张发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53,共17页
中国贫困地区众多,扶贫工作易忽视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准确识别现阶段贫困地区扶贫政策与生态环境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改善贫困地区扶贫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公... 中国贫困地区众多,扶贫工作易忽视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准确识别现阶段贫困地区扶贫政策与生态环境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改善贫困地区扶贫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布的县级层面的环境污染数据,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动态影响及可能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扶贫政策提高了片区县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且提高作用逐年增强。经平行趋势检验、改变政策实施年份、采用两期倍差法估计等稳健性检验显示,扶贫政策提高了片区县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结论依然成立;扶贫政策通过提高片区县工业企业数量或产业结构,进而提高了片区县的工业废水排放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实施《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后,扶贫政策对片区县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不再显著。文章提倡创新生态扶贫方式,并提出落实生态扶贫的具体建议,以供实现生态乡村振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生态扶贫 环境污染
下载PDF
四川省旅游扶贫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研究——以四川27个县(市、区)为例
9
作者 李志慧 刘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47-56,共10页
旅游扶贫效率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选取出游便利度和政府支持作为环境因素,采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影响的三阶段DEA模型对2016-2020年脱贫攻坚阶段四川省27个县(市、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测度,并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探... 旅游扶贫效率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选取出游便利度和政府支持作为环境因素,采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影响的三阶段DEA模型对2016-2020年脱贫攻坚阶段四川省27个县(市、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测度,并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探析旅游扶贫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因素后,旅游扶贫效率提升明显,说明旅游扶贫效率受到不利环境的影响;(2)综合效率先上升后略有下降,纯技术效率持续上升,规模效率先升后降;(3)分区差异明显,基本呈现“东南偏高,西北略低”的布局特征;(4)两极差距逐渐缩小,但梯度分化仍然显著;(5)空间集聚逐渐增强,H-H集聚向东南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旅游扶贫 三阶段DEA模型 时空分异
下载PDF
洛阳市非集中连片贫困区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腾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3-37,共5页
洛阳市非集中连片贫困区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做好非集中连片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对洛阳市非集中连片贫困区的类型分析发现,非贫困县(市、区)中的贫困村及贫困人口、非贫困村中的贫困人口两类情况呈现涉及... 洛阳市非集中连片贫困区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做好非集中连片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对洛阳市非集中连片贫困区的类型分析发现,非贫困县(市、区)中的贫困村及贫困人口、非贫困村中的贫困人口两类情况呈现涉及面较广、贫困人口比例大、致贫原因多样、精准施策难度大等特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规划重点难以覆盖、投入不够、帮扶不到位、责任不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建档立卡要实现全覆盖、加大投入力度、扶贫投入要与脱贫攻坚任务相匹配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集中连片贫困区 脱贫攻坚 贫困村 贫困人口
下载PDF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一维、静态多维和动态多维贫困测度与比较
11
作者 刘张发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30-39,共10页
因中国各省之间的县级统计指标不一、县级层面贫困方面的数据较缺乏,湖南省县级层面的数据相对连续和完整,所以文章以湖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例,利用该特困地区37个特困县10个贫困维度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主成分分析方法,考察... 因中国各省之间的县级统计指标不一、县级层面贫困方面的数据较缺乏,湖南省县级层面的数据相对连续和完整,所以文章以湖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例,利用该特困地区37个特困县10个贫困维度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主成分分析方法,考察了一维、静态多维和动态多维贫困的理论和实证差异。研究发现:其一,相对于一维和静态多维贫困得分,动态多维贫困得分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特困县的贫困程度。以动态多维贫困得分为基准,一维和静态多维贫困得分都存在不小的偏差,但静态多维贫困得分的偏差要小很多。其二,湖南省武陵山区各特困县的平均贫困程度比湖南省罗霄山区各特困县的稍微严重。武陵山区中,娄底市各特困县的平均贫困程度最高、邵阳市各特困县的排第二,常德市各特困县的最低。罗霄山区郴州市各特困县的平均贫困程度要比罗霄山区株洲市各特困县的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多维贫困 动态多维贫困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农村贫困人口的聚类与减贫对策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瑜 汪三贵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9,共12页
使用K-means聚类方法对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聚类,并进一步分析特殊类型贫困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类型结构。结果表明,贫困类型的分布呈现了扶贫对象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平衡性,各种贫困类型的不同特点和区域分布上的差... 使用K-means聚类方法对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聚类,并进一步分析特殊类型贫困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类型结构。结果表明,贫困类型的分布呈现了扶贫对象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平衡性,各种贫困类型的不同特点和区域分布上的差异从一个视角揭示了收入差距特别是贫困程度差异化的来源。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特征和贫困人口比重都要比老区和边境县地区更加突出,而这些地区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和性质,尤其需要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背后的形成机制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提出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因地制宜的扶贫开发措施。连片特困地区的主导贫困类型各不相同,意味着片区扶贫开发需要具有片区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尽管聚类分析只是一种探索性分析,但是农村贫困人口的聚类仍然为我们定义各种贫困的类型、以及它们在不同区域或特定区域划分之间的内部分布结构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并将为进一步的统计推断分析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 K-MEANS聚类 特殊类型贫困 连片特困地区 区域分布
下载PDF
湘西地区交通与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特征与效应 被引量:27
13
作者 叶茂 王兆峰 谭勇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8-144,共7页
经济落后地区交通与旅游发展的演化轨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二者耦合协调特征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协同学视角梳理旅游发展与交通的耦合机理,构建湘西地区交通与旅游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该区域交通与旅游系统耦合协调时... 经济落后地区交通与旅游发展的演化轨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二者耦合协调特征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协同学视角梳理旅游发展与交通的耦合机理,构建湘西地区交通与旅游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该区域交通与旅游系统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和效应。结果表明:①从时序变化分析来看,2005—2016年湘西地区交通与旅游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发展趋势,表现为先缓慢下降再平稳上升的演变特征,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②从空间格局分析来看,该地区交通与旅游业发展耦合协调度不平衡,呈现出交通业以怀化市为核心、旅游业以张家界为龙头的发展模式,各地区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③从耦合效应分析得出,湘西地区交通与旅游协调发展经历了要素集聚、要素共生和要素融合,由低级缓慢提升的三个阶段,且每个阶段依次由政府、企业和创新力发挥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 旅游 耦合协调 旅游扶贫 连片贫困区 协调发展 湘西地区
原文传递
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绩效评价——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 被引量:21
14
作者 钱力 张陈 宋俊秀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55-64,125,共11页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分析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绩效,判断不同环境因素对扶贫投入效率的影响,并结合具体绩效空间分布情况对12个县域2012—2016年的扶贫绩效进行时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总体扶贫绩效较好,但逐渐...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分析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绩效,判断不同环境因素对扶贫投入效率的影响,并结合具体绩效空间分布情况对12个县域2012—2016年的扶贫绩效进行时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总体扶贫绩效较好,但逐渐由稳步上升状态进入转折期,部分地区遇到扶贫瓶颈;第二,不同地区间扶贫绩效存在较大差异,皖西片区扶贫绩效比皖北片区高,北部中心区域扶贫效率较低;第三,扶贫绩效综合效率值良好,纯技术效率较高,扶贫规模存在一定不合理性;第四,精准扶贫瞄准度不够,特色扶贫工作开展不到位。根据研究结论和片区实际情况,提出开展特色精准扶贫工作、加强扶贫渠道拓宽与创新、提高精准扶贫瞄准度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数据包络分析 扶贫绩效评价
下载PDF
空间贫困分异特征、陷阱形成与致贫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程名望 李礼连 张家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共10页
消除贫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目前,中国脱贫攻坚进入关键的决战决胜阶段,精准脱贫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本文以贫困突出的江西革命老区为例,采用ESDA空间探索性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其空间贫... 消除贫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目前,中国脱贫攻坚进入关键的决战决胜阶段,精准脱贫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本文以贫困突出的江西革命老区为例,采用ESDA空间探索性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其空间贫困分异特征、陷阱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发现:①从时间维度看,2000—2016年,受国家贫困标准线大幅调整影响,江西革命老区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呈现三个断点下降时期,总体脱贫进程加快。②从空间维度看,江西革命老区各县(市、区)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明显减少,贫困分异特征表现为高贫困地区集聚于南部的集中连片区或国家级贫困县,低贫困地区主要集聚于北部的非贫困区。③进一步通过空间检验发现,江西革命老区贫困以"高-高"集聚模式为主,并形成"空间贫困陷阱",均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区或国家级贫困县;少数地区的贫困还存在"低-低"集聚模式,形成"脱贫溢出效应",均属于非贫困区。④实证结果表明,城乡收入之比和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显著加剧了江西革命老区贫困水平;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减贫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贫困空间滞后项的显著为正也再次验证了江西革命老区"空间贫困陷阱"及"脱贫溢出效应"的存在性;相邻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卫生技术人员比例的减贫效果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此,本文提出实现江西革命老区精准脱贫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贫困 空间贫困陷阱 致贫因素 江西革命老区 集中连片特困区
下载PDF
海南省连片贫困地区农户致贫风险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金萍 宋伟 +4 位作者 林丹 余珍鑫 李庭筠 罗邱戈 程叶青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8-616,共9页
农村贫困与减贫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中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基于农户及致贫风险的文献梳理,从区位、社会和劳动力3个要素维度构建了农户致贫风险分析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484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 农村贫困与减贫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中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基于农户及致贫风险的文献梳理,从区位、社会和劳动力3个要素维度构建了农户致贫风险分析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484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海南省连片贫困地区农户的致贫风险,提出有效减贫和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发现:①海南连片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良好但贫困发生率较高,家庭劳动力较充裕但受教育水平较低,子女教育支出负担重,因病因残致贫比例较高,女性务工人口较多,农户自身脱贫致富的发展动力不足。②海拔高度200 m以下、男性户主、拥有残疾或患病成员、务工人口比例低、女性务工人员占比高、以及单位劳动力供养学生数高的农户具有更大的致贫风险。③研究未发现女性户主、少数民族、低受教育水平户主、大型规模家庭有更高的致贫风险,女性成员比例、抚养比等因素对农户贫困影响较小。激发农户内生动力、大力发展特色化和规模化农业、增加农户就业机会、加强针对农民工、女性务工人员和病残群体的社会保障等减贫政策制定实施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连片贫困地区 致贫风险 LOGISTIC回归分析 海南省
下载PDF
精准扶贫视域下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致贫成因与扶贫对策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磊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4期29-33,47,共6页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边境地区于一体,是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具有典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成效直接影响着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进程。文章分析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概念,从空间...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边境地区于一体,是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具有典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成效直接影响着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进程。文章分析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概念,从空间分布、行政区划、片区类型、贫困程度等维度阐述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基本情况,并基于地理区位、经济辐射、政策扶持、产业基础等视角揭示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致贫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致贫成因 扶贫对策
下载PDF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动力机制构建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淑新 胡仪元 唐萍萍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38,共6页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其特殊地理空间格局、脆弱生态环境与较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客观上要求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在分析其面临主要挑战的基础上,构建六位一体、囊括多种措施的综合体系,形成...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其特殊地理空间格局、脆弱生态环境与较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客观上要求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在分析其面临主要挑战的基础上,构建六位一体、囊括多种措施的综合体系,形成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动力机制,其中促进教育发展是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是前提,发展绿色产业是关键,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抓手,构建灾害风险防治体系是支撑,完善基础与服务设施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 协同推进 长效机制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下载PDF
湘渝川滇黔桂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的异质性及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丁建军 金宁波 +1 位作者 王璋 刘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2-533,共12页
从地市空间尺度出发,应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2006、2011和2016年湘渝川滇黔桂111个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及其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湘渝川滇黔桂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人... 从地市空间尺度出发,应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2006、2011和2016年湘渝川滇黔桂111个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及其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湘渝川滇黔桂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总体逐步增强,且影响系数最高值区域总体稳定在湖南境内的中东部地市;②产业城镇化总体具有益贫性,但在部分地区表现为抑制农民增收,其总体正向影响变大的同时差异性也随之扩大。在空间上,产业城镇化的减贫效应最低值区域从湖南、广西境内集中分布及其它省域分散分布向湖南东南部和广西东北部收缩,人口城镇化减贫效应低值区域和产业城镇化的高值区域基本重合;③土地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有正有负,但回归系数的均值一直为负,总体上抑制农民增收,其减贫效应空间上呈现差异扩大趋势,其最高值由四川北部及东北部、重庆东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区逐步向广西境内集中,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分布格局;④城镇化质量对农民收入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总体减贫效应逐步提升,但这一效应呈现出倒“U”型特征。在空间上,湖南地市城镇化质量减贫效应强于其他省份地市。据此,提出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合理优化二三产业结构、制定科学的征地补偿制度和因地制宜地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减贫效应 空间异质性 连片特困区
下载PDF
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林业扶贫效率评价——基于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
20
作者 张士菊 吴慧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91-196,共6页
利用安徽省2014—2020年面板数据,结合超效率SBM和Global 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12个县林业扶贫的时间和空间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安徽省12个县林业扶贫效率较高,且大部分县的林业扶贫效率呈上升趋势;技术效率进... 利用安徽省2014—2020年面板数据,结合超效率SBM和Global 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12个县林业扶贫的时间和空间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安徽省12个县林业扶贫效率较高,且大部分县的林业扶贫效率呈上升趋势;技术效率进步是全要素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带动因素;林业经济效率较高的地区,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较好;12个县的林业扶贫效率存在差异,影响因素各异。提出开展特色林业产业扶持,挖掘林业发展的多维潜力;提高林业扶贫技术和规模效率,优化配置林业科技发展要素;科学利用林业扶贫模式,提升林业产业的内生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林业产业资源,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巩固脱贫成果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区 林业扶贫效率 超效率SBM Global Malmquist指数 大别山 安徽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